单胜江,付达院,沈妍斐
[摘 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逐渐向着全球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趋势发展。在课程国际化推进过程中,近年来我国本科高校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充分发挥民族性和区域性在课程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本科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水平。
[关 键 词] 课程国际化;发展策略;民族性;区域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06-02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现代社会中,世界经济发展趋向于全球化,这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教育国际化,而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即为课程国际化。与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不仅起步晚且历程曲折,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亦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我国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的主要表现
课程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我国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的重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倡采用国际通用教材并大力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指的是用非母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课程讲授,其因國家、地区不同,其实际内涵也会存在差异。双语教学目标之一是获取学科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目前我国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国内不少高校提倡采用国际通用教材并大力开展双语教学,特别是部分研究型院校中表现更为明显。据相关统计显示,在清华大学开设的1440门课程中,选用国外优质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的课程高达500门左右,占总课程数的比例高达34.7%。南京大学设置英语必修课,还特设素质拓展类课程,并集体组织各院系加强对本校课程与美、德、英等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课程的比较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更新相关课程并建设300余门双语课程。除此之外,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分别在课程内容及双语教材使用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
(二)开展通识教育并促进形式多样的国际教育合作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重在“育”而非“教”,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教育,因其推崇多样化教育理念并提倡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选择,而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认可。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科知识背景,培养学生多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创新思维。通识教育也是国际化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则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关于通识教育相对较为成熟的理论,如哈佛大学等许多国际名校十分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计划,多年来就开设门类齐全的通识教育课程。现阶段,我国诸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诸多研究型大学等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通识教育课程。此外,国际教育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其合作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在我国本科高校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互认文凭、互换学分、跨国选修课程、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与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互派学者访问、交换留学生等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大幅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水平。
(三)将全球性问题、国际研究以及前沿理论纳入课程体系
所谓全球性问题主要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如战争、环境污染、资源紧缺、恐怖主义、温室效应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关系全球发展的国际性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多样化的国际研究力量,而且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端人才发展,也日益为世界高校及研究机构普遍关注。在课程内容体系设置上,许多国际化高等院校不仅设置专业基础课程,而且注重探索理论前沿,培养学生全球化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目前,我国许多本科高校已开设部分国际教育课程和国际主题课程。当然,这些课程与本专业有密切关系,同时涉及全球性问题,譬如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家法等。而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开始主动在已有课程中加入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或介绍,并引用当前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民族性和区域性在课程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步伐也趋于紧凑与稳健。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亦步亦趋的追赶与模仿,所体现出的行动更像是演员的表演而非行动者的主动抉择,是被动应急而不是主动出击,有国际化的背景却触及不到国际化的实质,本土文化的逐渐退却以及西方化、市场化、职业化等国际各类思潮文化的浸淫与渗透。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是一个引进、学习和吸收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和丰富的本土化过程。长期以来,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一直存有“国际化即西方化”“国际化即英美化”等误区。很高高校的诸如经济、管理、医学、计算机、机械等都出现几乎完全照搬国外课程的现象,从而忽略了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极其不合理。民族性的基础是文化认同,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即为语言和文字。在各民族文化土壤的滋养下,民族文化才得以传承和创新发展。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认为:“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多么先进的外来课程体系,若不经过本土化检验、整合与吸收,都不可能解决我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而必然丧失生存下来的土壤和生命力。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规范性、历史性的概念,课程具有内在的存在于它所依托的文化语境的价值规定。因此,无论是外来文化,还是包括传统和现代在内的区域文化,都是课程得以存在和延续发展的根基。因此,区域性指的是一种从消极的一贯吸收向积极的自主创新的价值转变过程。根据赫特纳的观点,一国所在地区的区域性程度越高,表明该国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相互依存和文化同质及内聚力越强。在拓展多样化的课程国际化形式及内容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本国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借鉴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做法,大力拓展多样化的课程国际化形式。
三、基于民族性和区域性的我国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发展
趋势
在课程国际化过程中,国际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保证国际化资源利用和创新发展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拓展多种课程国际化形式、探索课程国际化教育教学方法、建立课程国际化量化测评标准体系、引进国际化师资和绩效考核制度,都关系到课程国际化目标的实现。而课程国际化目标一旦实现之后,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国际化资源利用效率,并导致出现课程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路径依赖。因此,国际化资源、创新路径与课程国际化目标等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关系。
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相比较,由于在理念、战略、条件等方面存在“短板效应”,目前我国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发展进程仍相对滞后。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面临五个问题:课程国际化理念有待剔粗取精,课程输入和输出已经呈现严重失衡状态;人才培养及课程目标缺乏指向性,课程国际化经费投入仍欠充足;外语课程设置仍显单一,小语种人才缺失制约课程国际化水平;通识课程和核心教材的国际化建设相对滞后,师资的国际化建设亟待加强;缺乏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大学教学质量缺乏共通性。基于目前课程国际化面临的诸多问题,我国本科高校在进行课程国际化创新路径的探索中,应将民族性和区域性综合纳入课程性质、课程形式、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考核等五大因素,并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充分运用和整合境外和本土课程国际化资源,同时致力于满足課程可持续发展要求。实际上,这种意义上的国际化资源及其创新运用,会导致基于知识和能力的学习结果,并最终为实现课程国际化目标奠定基础。应充分发挥民族性和区域性在课程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优化课程国际化的开发和实施过程,拓展多样化的课程国际化形式及内容,整合境外与本土两种课程国际化资源,进行课程量化评价及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国际化师资多元聘任、考核和激励保障体系等创新路径,进一步提升我国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水平。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国际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来规范运作,因为它是一个有机结合的过程。应针对我国本科高校目前师资、设备等存在“短板”的现状,结合课程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循序渐进地进行国际化课程的有序开发和实施。部分国际化办学经费不充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选择部分院系和专业中的国际化前期条件较好的课程,有倾向性地加大资助力度和加快建设步伐。这样以点带面,在为全校课程国际化建设提供示范作用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推广至多个院系多门类课程。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区域性和民族性是课程的灵魂,应有意识地加强境外教育与本土教育的有效融合,为高校整体课程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此外,可以考虑与国外高校联合进行课程国际化建设。如,2014年浙江工业大学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工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化课程开发,联合开设跨文化工程问题的解决课程,将美国大学课堂平移至国内高校,并招收美国韦恩州立大学13名工学院本科生和浙江工业大学20名通过中美联合面试的工科专业学生组成混合班,由韦恩州立大学两位教授(Prof. Heather Lai,Prof. Chin-An Tan)全英文授课,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国际全球化进程中的前沿知识与技术,解决诸如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工程实际问题,学会利用跨文化、跨学科的基本工程原理,提升创造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在进行国际化学习、借鉴,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民族性”和“区域性”在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和谐、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世清,陶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3(20).
[2]高玉蓉.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1).
[3]李盛冰,刘冬莲.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的演变与新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
[4]尹弘飚.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课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