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7-10-19 14:10李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食品类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李萍

[摘 要] 首先介绍了岗位职业能力以及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并客观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对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思路进行了梳理,概括介绍了当前社会情形下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构建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对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最后对传统课程体系的革新提出了建议,为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关 键 词] 食品类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44-02

食品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可观的发展潜力。基于这种发展趋势,未来的食品产业将出现大量的人才需求。如何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食品产业工作者成为当前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使高等教育毕业生能够适应未来食品产业发展形势的需求,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等教育必须及时提上日程。为此,本文客观分析了岗位职业能力与食品类专业课程的关系,并最终提出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的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革新与构建建议。

一、岗位职业能力与食品类专业课程

(一)岗位职业能力的概念

岗位职业能力,是指通过职业培训与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完成职业岗位任务的能力。一般来说,劳动者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经过职业训练并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考核,而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进行一个相对科学而又客观的评价,从而获得的对某行业或某职位的实际在职操作能力的认可。在如今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现状下,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越显紧密。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在于,使人们在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环节的操作后,能够对某一职业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最终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加以运用。

总的来说,岗位职业能力就是针对某一行业的岗位提出在职期间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鉴定形式。对于我们食品类专业来说,就是根据食品类相关行业的相关岗位所要求的在职期间实际操作的能力,根据企业不同、岗位不同,其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也有些许的差异。

(二)食品类专业及其相关课程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来讲,其主干课程一般分为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现代工程制图、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食品学、食品发酵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罐头食品加工与软饮料工艺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粮油加工学、畜产品加工、食品添加剂等。

其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为:工艺试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通过这些课程,毕业生可以掌握生物化学以及食品化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的技术,通过对食品的实验分析掌握其检测的手段,对食品的工艺、生产管理等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学习及研究分析的能力,对社会的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不断提升自己对食品類专业的认识及见解。

(三)食品类专业课程与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的关系

人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然而吃什么?怎么吃对身体健康?及其有什么样的重要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看法与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吃的健康。然而食品类的专业知识正好可以能够一一解答这些问题。近几年来,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食品类相关专业,同时也不断扩大招生的规模。那么,现在食品类专业需要怎样的岗位职业能力呢?及其与食品类专业课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将是我们将要讨论的重点。

现在社会上需求的食品类专业人才一般需要以下岗位职业能力:对食品生产企业调查发现,他们需求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食品的研发、食品的生产制作、食品的质量检验分析、食品的市场分析以及食品的质量管理。对于这些不同的岗位,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而且现在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要求毕业生不仅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对于毕业生的人品性格也有较高的要求,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诚信可靠的人品、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与团队交流的能力以及对各种问题应对的能力等。在学校食品类课程主要培训的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能力,还有专业相关常识的理解能力。课程也主要是围绕食品生产以及食品安全展开的,当今人们最关注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当然也成为各个企业所关心的问题,如此一来也成为我们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所需要重视的核心问题,只有在这样专业课程的引导之下,学会、理解并能够应用才是现在的社会所需,了解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需求,目标性地学习这些专业课程,也是毕业生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之一。

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希望毕业生学习到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食品生产技术、食品设计及对食品安全的科学研究手法的基本实验训练,具备对各种食品保存、加工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在这些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去迎合现在社会所关注的食品生产及安全健康问题进行分析,不断提升能力,就是我们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不同岗位也大同小异,能快速适应。

二、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思路

作为高等院校,应该将基础理论知识原理与实践操作能力协调发展作为培养目标。在构建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应该在注重理论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系统掌握食品生产、品质检验、科学研发、产品销售等各方面专业相关技能,力求培养专业性强、适应性好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与时俱进,时刻革新理论和技术,与此同时,可在傳统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通过耳目一新的课堂经验来加深学生对系统理论及实践能力的体验和理解。例如,通过组织外出访学参观、邀请食品相关专家团队进行实践讲学等方式,来改变相关课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好的教学条件。

食品类专业课程的内容繁多,在一般的高等院校中,学生在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才能接触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课程体系没有一个系统、直观的了解,甚至学到最后对专业课程失去了兴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相关课程的积极性。而根据现代社会现状对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术能力严谨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才能符合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为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做到删繁就简、突出教育核心,合理整合各类课程,让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能够事半功倍。

(二)实施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研组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时,应从目前社会的食品行业需求现状出发,结合食品类相关课程的特点,切实分析食品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及其业务范围等,以食品类岗位的工作领域和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符合社会主义道路的食品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主要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部分。理论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概论等为主的基础素质课程;以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与卫生等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以肉制品工艺、豆制品工艺、乳制品工艺、杂粮加工工艺、食品包装学等為主的专业技术课程。

实践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传统课程体系之中,实践課程基本是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操作实践,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忽略学生对实践内容的自主学习和领悟。在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时,应切实考虑学生自身对实践环节的看法,充分调动其对实践操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践环节之中,全面考核学生对行业的认识、对市场的了解,及其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内容,使实践课程成为学生将食品类相关课程由理论转为实用的跳板,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有力手段。

(三)课程内容的改革

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正确的引导,组织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分析、自主讨论,使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预先了解所学知识,并且激发对课程内容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余的专业实践活动。通过导师的监督和指导,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觉悟,提高学生对专业内理论知识及前沿信息的敏感度,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水平的提高。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相对独立的现状,将各学科融会贯通,互相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晓其间关联,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学习各项内容,能够准确、全面、客观地掌握各项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现有问题的能力,做到真正领悟学科的核心内容并加以熟练运用。

三、结语

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是依据食品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分析及社会市场需求,将食品类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训练相结合而成的科学课程体系。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整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紧跟科学发展前沿,不断寻求新的教学风格和课程教育体系,不断探索更加适应当下社会形势的课程教育体系,力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车振明,马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2008(1):89-91.

[2]许丽,黄漫青,张馨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280-281.

[3]袁维风,张兴桃,王聪.工程教育背景下地方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5(14):374-377.

[4]王顺民,季长路,薛正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09(1):93-96.

[5]姜松,崔恒林,朱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09(8):84-87.

猜你喜欢
食品类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食品类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工科食品类专业不同性别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