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彦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七岁就擅长书法,当時王羲之的一个远房表叔尤其喜爱他的字,每每见到都赞不绝口。于是,受到鼓舞的王羲之就每天写一张字送给表叔,甚至包括一些练字的草稿。刚开始时,表叔很高兴,每次都会夸赞一番。可后来,表叔渐渐变得吝于夸赞,再后来,见到王羲之来甚至会躲避。这让王羲之感觉很难堪、生气,同时也很不解。
这天,王羲之从表叔家里出来后,路过一家做豆腐的小作坊。只见豆腐坊的工人们把泡软的黄豆磨成豆浆,滤去豆渣再煮开。水里便出现了很多膨胀松软的白色物质,在水里滚动着却聚不到一块。这时候,一个老师傅在水里放入了一点东西,水里的白色物质很快就聚集到了一起,挤出水分后,变成了白嫩嫩的豆腐。
王羲之看得目瞪口呆,老师傅告诉他:“刚才放进去的是卤水,只有加了卤水,才能做出白嫩的豆腐,否则豆腐永远无法成型。”王羲之一边点头一边想:既然卤水这么好,为什么不多放一点呢?于是,在做另外一锅豆腐时,他就趁着人们不注意,往锅里倒进了很多卤水。可是没想到做出来的豆腐特别硬,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卤水这么好,多放一点不是更好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自知闯祸的王羲之低着头小声问。老师傅摇摇头,笑着说:“好东西也要适量呀,一旦超过了度,就会适得其反。很多坏就是好过了头呀!”
王羲之反复琢磨着这句话,顿时明白了表叔躲避他的原因:自己写的字再好,狂轰滥炸也会让人厌烦的,甚至变成了一种骚扰。其实,不管是做事还是人际交往,都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好过了头就变成了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