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琼 周奇勋
[摘 要]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发展是教师团体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利用协同理论结合高校特点,促进教研协同发展是关注的主要问题。
[关 键 词] 高校;教学;科研;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089-01
“协同”来自于协同学,是由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提出并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它专门从系统演化角度来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各子系统在外界物资、能量和信息作用下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机理和规律[1]。《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构想》一文中指出,将协同理论移植于教育,要探索教育系统怎样发挥其各自的自组织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协同效应”[2]。高校作为培养综合性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机构,在履行其三大职能即教书育人、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同时,更是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者和实践者。在高校教育中,如何实现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教学,需要教师发掘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协同增效的道路。
一、教学协同
高校课程深浅难易不同,每种类型的课程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师依据个人理解深度和讲授能力,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程度,把握课堂教学与实训教辅等各环节的显性化教学过程;学生和课程需求在逐年更替变化,使得配套课程设计及电子化教学产品不断需要功能更新和技术升级,完成协同教学任务。
传统课堂中信息流动以单向为主,表现为信息和地位的不对称产生灌输式教学[3]。除了利用“粉笔+黑板”传统模式,还有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数字化聚合模式,产生协同教学效果,可以通过问答式、讨论式、倾听式、冲突式交互手段辅助信息技术的介入,开展深度互动式课堂教学[4]。利用问题或课题教学及翻转课堂等模式,开启网络课程及辅导,全方位动态展示实验设计过程,组成媒体—信息—教师—学生的四元通道循环,聚合信息,形成信息加工和群体学习,构建知识分工整合,建立情感价值有机联系,从而强调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培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和生生合作,重视学习体验,鼓励科学探索[5]。
课后除备课之外,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按部就班和千篇一律的讲授容易滋生教师的职业惰性和懒散作风。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心中明白本次授课得失所在,应及时记录并反思,系部和学校内形成交流心得、评价得失的习气,促进教师反思、实践、觉醒,使教师的专业得到长足发展。经验与反思能积极促进教师成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如博客、微信、群落等,形成促教師反思的有效途径。
贯穿教学任务的始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体系完成互动,在梳理教学内容和师生知识结构的同时,深化理解知识,发掘问题产生科研助推力,达到教学反哺科研的积极效果,使得师生在课堂内外均受益。
二、科研协同
科研协同,不是单纯的合作,而是各种力量和影响因素的同步、互补、妥协、发展、进步,实现协同创新。科研工作主要是个人科研、指导学生和团队共同完成任务、社会科研服务。教学是显化的知识传播,科研是半显化的知识发掘创造。教学与科研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在时间精力占用方面呈负相关,在信息传递、价值情感互惠方面呈正相关,在各自探索领域深度和重复性操作方面呈零相关。教研协同发展,多学科间协同发展,个人与团队科研协同发展,是学者、师生和决策层关注的焦点。
高校的教研环境有别于中小学以知识体系构建为主的教学,更有别于企业的问题解决和产品化的工作,与科研院所相近但没有自上而下的项目管理,而是增加了教学实践环节;高校鼓励学术自由,支持学术团体自由组合,倡导科研方向和研究深度自行发掘,驱动科研成果转化自行完成。教师作为科研主体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但在其成长不同阶段也缺乏有力辅助和系统指导,教师需要很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严格自律精神,给自己合理定位,摆正教研关系,找到科研创新结合点,在各职能部门支持和协同工作中,合理规划时间,处理好家庭子女教学问题,发掘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体会研究乐趣,完成科研任务。
科研协同发展,需要制度保障和管理到位,职能部门需发掘一线教师的需求,结合当下信息技术发展,发现教师个体差异,结合传媒利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不同类型人才和团队,给予孵化支持;可依据任职年限和兴趣志向提供聘岗报岗渠道,引导各阶段人员积极参与同辈竞争;鼓励年纪大的研究者转型至经费需求低但综合素质要求高的方向,如指导学生、科学普及;树立全新教研协同理念,搭建有利的平台,探索有效的方法,促进规范化管理,达成科研管理协调发展的目的。
高校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需要广大教育者、决策者、参与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优化完善,发挥各自优势,高效高质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和推进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2]刘纯姣.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构想[J].怀化师专学报, 1996,15(3):328-330.
[3]邓华.协同教育国内外研究述評[J].文教资料,2015(7).
[4]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4).
[5]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交互技术变迁下的应用创新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