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强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各部门资产日益增多,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服务社会的重要部门表现非常突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及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一步步深入都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克服內部控制障碍,使内部控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文章通过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和内部控制的内涵,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为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发挥为社会服务的职责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加强;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关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合称,另一种表示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两种含义都表明行政事业单位是由财政部划拨资金,履行的是社会服务、执法监督以及社会的一些其他管理职能。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发现偏差,及时反馈并立即采取措施以确保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实行的一种自我监督、自我调整的完善的制度体系,主要是防范舞弊、增强廉政建设或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所以,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良性循环发展不可缺少的管理职能之一,也是风险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预算控制、物资采购控制、资产管理控制、资金收支控制及合同往来控制等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贯彻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的动态全过程。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财务信息,降低经营管理风险的必然选择
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一个单一的制度,是包含制度、流程及程序的综合体,内部控制所包括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制定资金风险预案和经营风险预案、向高层领导者和个管理部门提交的财务分析报告等,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影响巨大。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障良好的信息质量,并通过事前分析、内外部分析等帮助各部门及时有效的了解本单位的资金状况并能够及时对风险做出反应,制订出准确的控制措施,以求转移和降低风险和失误发生率。
(二)推动审计工作,提升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审计工作以组织财务信息的审查监督及对非法会计操作的防控为主要任务,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其工作开展的前提,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审计部门整体把控单位的财务质量,从而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合理化的财务建议,进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通过财务数据的反馈,合理进行规划,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办事效率,并保障经济事项的真实有效性,提升各项活动的经济效益,进而确保战略愿景的实现。
(三)健全财务体系,保障各单位不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的趋势愈演愈烈,行政事业单位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依赖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健全的制度、充分的岗位分析,才能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最适合的人员,同时也能发现本单位财务体系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后续的人员聘用才能具有针对性,使本单位人员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内部控制制度也将岗位职责进行了清晰明确的划分,责任划分到个人,使财务工作人员得以相互监督,端正自身品行,提高自身素养,优化财务环境,为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持。积极采取与国际接轨的财务管控制度与方法,才能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升会计工作质量。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国有财产物资的使用权,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实现财务运作的实时监督、弥补财务会计“短板”,最大限度的保障国有资产在使用、支出、保管过程中的资产完整性,实现国有资源的合理化事业和合理管理,从人员、监督、资产使用方法同时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永续发展。
三、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方式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相应的制度,增强职工的控制意识
当前各行政事业单位所处的控制环境并未达到最优状态,可以从下面三个层面进行加强: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加快推进行内部改革进程,并逐渐使各单位吸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各项优点,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培养良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文化,营造积极开放、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文化气氛。坚定贯彻执行不相容、岗位各自独立的原则将业务办理与批准权利、会计记录相互独立、财产监管与会计记录互不干扰,严格依据会计工作基础规范,落实到细节管理。通过制衡机制实现内部牵制,并进行创新和谐工作氛围的建设,使各岗位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能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共同推动本单位控制工作的绩效。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企业实际内控方法和内控体系进行信息建设,强化系统功能,使管理者对往来业务时刻监控,整体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力度及有效性。
第二,由于社会环境具有动态性,社会各部门都需要监督机制来对内部控制进行把控,培养良好的内外部监督制度,才能保障内部控制度具有环境适应性和可行性,为制度良好运行营造一个促进环境。首先,建立和完善制衡制度,在决策时多方面沟通与听取意见,防止决策片面随意;建立内部自我评估机制,按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鼓励职工提出意见建议,“以评促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使其能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进行全程动态监管,将事前、事中、事后分阶段的绩效全部纳入到审计范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发挥审计、国资委等外部监督的优势,积极配合外部监督部门的工作,有针对性的对问题进行整改,并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且与评先评优挂钩,通过内外部的联合发力共同促使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实处。
第三,当前经济发展形式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领导者作为单位主要标杆和负责人,必须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作用且应担负模范带头作用,对财务信息的完整真实性负责、监督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良好运行需要本单位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因此职工的态度同样重要,要加强对本职工内部控制思想教育及相应的制度培训,通过认真学习内部会计控制的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创新管理控制模式,提高职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开展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加大对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力度,积极引进优秀的财务人员与控制人员,建立一个水平强、素质高的尖端内部控制团队,保障内部控制制度顺利开展实施,利用考核的方式提高职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热情。
(二)加强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作为计划及行动的量化必须对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标准有清晰的界定,并定期对执行情况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控制,并依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因此预算的编制要尽可能的细化,招待费、水电费等都制定严格的标准,并严格执行,通过预算控制从内部控制的源头上进行把握。预算人员的专业技能是保障此项工作良好开展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预算人员的技能培训,依环境情况不断改进。
四、总结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所涉及的事务多且细,肩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两重责任,离不开内部控制这条路,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的核心,也是重点所在。在经济结构改革的今天,良好完善的内部控制不论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角度出发,都是百利无一害,推动作用巨大且明显。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内部控制需要统筹规划、精心布置,考虑到各方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内部控制,并依次严格实行和进行相应的奖惩。通过加强对各部门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其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真正意义,最终确保国有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也使各行政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获取经济效益,最大程度为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
[1]余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30(152):66-76.
[2]罗贵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国家开放大学学报,2014(10).
[3]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57-62.
[4]乔春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若干理论问题探讨-兼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J].会计之友,2014(22):22-27.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七六一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