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简述
湘西苗绣是中国西南东部次方言苗语区苗绣的杰出代表,是湘西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美术,在我国苗族地区传统美术领域中具有典型代表性。湘西苗绣,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題纹身。学者认为,苗族的刺绣起源在大汶口文化时期或更早的河姆渡和半坡母系氏族时期。濮人后裔南蛮发明了蚕桑之术,蛮氏苴人织出苴布“卡绨”,雕题纹身便成了“描”在布上的艺术。到了骨针、铜针、骨织板、铜织板出现后,演变成绣花。周代有了铁针,绣花技艺得到飞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蛮绣。随着苗族的历史地位确定后,它被称为苗绣。苗绣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较高的艺术价值、较好的装饰价值、强烈的民族精神价值和很高的经济价值。
湘西苗绣色彩配置主要以红黑对比为基调,在此基础上敷陈五色,用色浓重奔放,在大面积主色调中,镶嵌小面积的对比色,既保持画面的基调统一,又产生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湘西苗绣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即为将幻想与真相交织,抽象与具象手法并用,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构图效果和独特的审美空间,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由于历史的积淀和地域差别,苗绣纹样绣法及板块不同,可分为秀丽、细萃、粗犷、素雅四大类。苗绣的针脚有自己独特的系统,即绣、插、捆、洒、点、挑、串、边八大类20多种。湘西苗绣是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她的构图、用色、绣技实为“三绝”,讲究严谨、对称、协调。苗绣有编织、刺绣、挑花、盘花等表现手法,分为拟形图案与抽象几何纹样两种风格。苗绣内容有远古神化传说、图腾崇拜、大自然憧憬、历史追忆、祖先崇拜等,代表作有《彩百合》《花花衣》《十二生肖》《湘西项链》《麒麟送子图》《双凤图》《金秋图》《欢乐苗家》《丰收》《赶集》《欢乐苗鼓》《喜鹊》《蝴蝶》等。苗绣艺术已融入了民族系列特色服饰、家居生活用品、艺术品等领域,极具生产性保护价值。
二、传承发展
1.传承保护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苗绣的传承保护工作,先后举办了25期苗绣培训班,参训人员达1000余人;举办了22次展示交流活动,展出苗绣作品5000余件;采录了苗绣图片4200张、视频资料2000分钟,制作了苗绣资料文本5套共2000余册,收集文字资料200多万字,征收苗绣实物资料300多件;组建了建筑面积共700平米的苗绣传习所和主题博物馆边城民族博物馆,接待各地学者、团队、群众累计达3万人。通过扎实深入的培训服务和抢救性记录的方式,稳定发展了一批传承人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绣娘队伍2000余人,年龄多在40岁70岁之间,其中,县级以上传承人有64人,主要分布在双龙镇、麻栗场镇、吉卫镇、雅酉镇、补抽乡、民乐镇、龙潭镇、长乐乡、花垣镇、石栏镇等10个乡镇。代表人物有吴英继、吴金珍、石玉香等30人。花垣县被授予全州苗绣生产性保护基地,并先后于1993年、2008年、2011年、201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苗绣织锦)艺术之乡。
2.生产发展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花垣县把开发苗绣作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提出了“专业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民间工艺品发展思路。全县苗绣生产发展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注重传统与创新、传承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密切结合,形成了五新公司、十八洞苗绣合作社、县工艺厂、金田苗绣公司等一批苗绣生产性保护的龙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7865.3万元,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开发了荷包、抱枕、丝帕、服装、围巾、布鞋、壁挂、沙发套、电视机罩、电风扇罩、被套以及苗绣艺术装饰品等系列产品,花垣苗绣产品遍及全国,远销港、澳、台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法国、东欧等十多个国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同时,国内知名企业北京木真了公司在花垣县设立了苗绣工作站,我县先后派15人到北京参加专业研修培训,并初步开展了订单生产业务。苗绣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为花垣民族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而且还为农村脱贫致富闯开了新路,带动一大批贫困户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全县苗绣产业创造年产值上亿元,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传承目标
按照《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以及《湘西苗绣“十三五”保护规划》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湘西苗绣的人才数据库,建立健全传承人才队伍的培训机制,进一步充实湘西苗绣数字化资料库和民俗实物的研究资源库,形成湘西苗绣对外宣传推介和学术研究的的机制体制,我县初步建成了一批生产性保护基地。同时,以市场为导向,背靠大专工艺院校,以专业厂家为龙头,以农村剩余劳力为基础,以技术服务为纽带,连接千家万户和城乡各加工网点,形成系列开发、分散加工、规模经营的生产格局,使花垣成为全国苗绣生产开发基地县。全县力争2020年组建苗绣工艺品开发、生产、经营集团,苗绣工艺品产量达到250万件(套),产值实现2.5亿元,形成上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规模格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