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画素材和品质,是中国画创作的重要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画教育通过运用绘画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但就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国画教育的现状来看,传统文化的价值长期被忽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画的教育和创新。因此,本文对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实现融合提供了一些建议,达到实现双重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国画教育 融合 路径研究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需要有丰富的内容支撑才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与西方的绘画艺术相比,中国画讲求工笔和写意,通过美妙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示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的生动灵巧。而这些题材的创作除了需要绘画者具备扎实的中国画功夫以外,还需要有大量丰富的题材和内容来支撑,而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性和丰富的内容恰恰满足了中国画创作的这一需求。基于此,对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创作相结合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并且逐渐实现将传统文化引入到中国画教育之中,成为其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这样做一方面丰富了中国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拓展了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升华,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对于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育融合必要性的分析和认识是将两者融合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并且从当前中国画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迫切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危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物质需求的追求逐渐膨胀,从而导致在精神需求的寻求与满足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弱势,导致人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这样虽然具有深厚的思想艺术价值,却难以通过有效方式吸引人的高频率追求的内容,遭遇了忽视和冷漠,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借助中国画教育的表现形式来艺术性地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熟悉和运用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长久的优秀文化。
(二)中国画教育缺乏创新
从当前中国画的高等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大量的课时和学习任务使得学生产生了明显的轻浮心理,而在绘画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方面略显不足,因此难以静下心来进行创新。同时,教师由于忙于课程和科研项目,对于教育工作的深度研究也呈现出一定的不足,从而导致中国画教育只能够满足一般性绘画人才的培养,对于高素质的中国画人才的培养则显得捉襟见肘。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合到中國画教育之中,既能够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与工作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将中国画的创作思路和手法创新,实现创新式发展。
二、实现传统文化与中国化画教育融合的路径
对于高等教育中的中国画教育来说,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模式,适应传统文化传承和中国画创新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则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接受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的结合。具体来说,实现两者融合的路径有以下三方面:
(一)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想实现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育的高效融合,就要将二者融合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传递到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心中,使其对传统文化对中国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在内心深处接纳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二)创新中国画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包容性
作为重要民族艺术形式之一的中国画在我国艺术体系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对于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影响极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画教学对其他内容的包容性决定了自身创作和发展的空间。因此,教师要对中国画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纳入到中国画的教育体系之中,借助新型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领悟、接受和宣扬。
(三)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画元素
从融合的现实性来考虑,实现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育的融合要考虑实际情况。一方面,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海量的传统文化元素,而这些传统文化并不是都与中国画教育有关联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也使得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育的融合成为一项需长期探索和实施的工作。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要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对中国画教育有丰富促进价值的内容来,以此作为对中国画教育传统文化方面的补充和完善。
三、结语
中国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培养民族绘画人才的重要教育工作,对于我国绘画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大的贡献和影响。面对当前中国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和传统文化传承中遇到的瓶颈,有必要通过实现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育融合的方式来拓宽两者的创新发展路径,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当然,实现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育融合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地进行探索和实施。
参考文献:
[1]段斐斐.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画教育中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8).
[2]高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画教育中的缺失[J].美术之友,2005(06).
(作者简介:邹畅,女,硕士,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