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勤锋 张飞霞 郭丽娜
摘要:《淮南子》成书于西汉意识形态由“黄老之学”向“独尊儒术”的过渡阶段,是以“无为”为指引、以道德为统领且又调和、兼容百家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黄老学体系。“淮南子”文化体系是指该书及其成书后形成的对补充、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本体”认知和操作方法系统“本体”选择的双本体建构有独特影响的诸多因素总和。通过“淮南子”文化体系重构实现其对“强人”的另类阐释和时代价值的应然指引。
關键词:《淮南子》;“淮南子”文化体系;“强人”
中图分类号:B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7)03000106
Abstract: “Huainanzi”, written in the transitional stage of the ideology of Xi Han Dynasty from the learning of Huang Lao to Confucianism, was a school system guided by the thought of “doing nothing”, led by morality and compatible to reconcile hundreds of ideas and values. The cultural system of “Huainanzi” studied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ook and many factors that play a role in supplementing and perfecting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gnition of “ontology” and the value of “ontology” operation concept model, behavior model constraints. By reconstructing the cultural system of “Huainanzi”, this paper tries to realize its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strong man” and the guidance of time value.
Key words:“Huainanzi”; the cultural system of “Huainanzi”; “Strong man”
一、“淮南子”文化概述
《淮南子》成书于西汉文化主流由“黄老之学”向独尊儒术过渡时期,其思想主旨是调和以儒道为主的诸子百家的思想矛盾并倡导构建以“无为”为指引、以道德为统领又调和、兼容百家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黄老学体系[1]。也就是说,《淮南子》首先是秦汉时期以淮南王刘安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对诸子思想综合的一部著作,它对先秦诸子百家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多有吸收继承。这种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的传承主要表现在对确定性或者说对秩序的范式构建上,它依违于法、道、儒之间,表现出似是而非的哲学特征、理想主义的价值倾向,以及学以致用的务实作风[2]。其次,《淮南子》以论“治”为全书主旨,而其论治又从“道”的助治之功、“人”的可治之性、“史”的证治之用三个维度展开,展现其治国理政的政治生态观[3],体现它“适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性”的治理范式,彰显它同异互补的认识理论[4],并强调“和”是“治”的关键。即“神和”者“生”,由神和而身和、而国和,进而凸显“和”在“治”之范畴内的基础性地位[5]。其三,《淮南子》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哲学观初步探讨了社会伦理与个人道德认知图式构建的内在逻辑[6]。它认为感知天地大道、模仿天地至理,以及通晓古今兴衰、体悟古今得失是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建构的知识图景。其四,《淮南子》以开阔的视野倡导自然观的价值寓意,认为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人与万物本是同为一体、各有各的作用,人不能主宰一切。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性范式[7]。最后,《淮南子》认为环境困境、生活悖论、价值取舍苦恼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更是一种文化范式的塑造,特别是受到人类生活态度和生产方式的影响[8]。
从上述《淮南子》相关学术研讨的视角来看,其内容是异常丰富,其独特价值不容忽视。而本文的“淮南子”文化体系是指该书及其成书后形成的对补充、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体”认知和操作方法体系“本体”选择的双本体建构等有独特影响的诸多因素总和[9]。此外,下文的“淮南子”文化体系既指《淮南子》一书,又包含对“淮南子”内容阐释和思想引申的相关著述。
二、“淮南子”文化体系之于“强人”启示
“强人”一般寓意是指人的身体与心理对外界的征服力和控制力,更是其精神理念与行为模式对操作对象的表现力[10]。它是伴随着人类经验理性、思维理性和实践理性强大而形成的“自我”概念,是对本我、自我、超我的理性反思和有机重构[11]。“强人”也指“使人强”的使动用法,主要包括西方人追求个体强大使操作目标、过程与结果的合理、有效统一,也包括中国传统观念中关于人自身“浩然之气”类追求和目标“垂拱而治”类的价值诉求。本文的“强人”寓意在于从“淮南子”文化体系的“本体”认知和操作方法体系“本体”选择的双本体建构视角追求其“自我”彰显和“使人强”目标实现。
(一)“淮南子”文化体系之于“强人”本体性启示
“淮南子”文化体系之于“强人”本体性启示的中心思想是指“淮南子”文化体系中一些关于“强人”的著述,不是作为“强人”的手段或媒介,而是“强人”本身,换句话说自强有为、尊天保真、重德惜福和知诚识真与善是“强人”的本质属性、应然性状态,是“强人”的哲学本体。endprint
1.人要自强有为。“淮南子”文化体系对“无为”的解释,一方面继承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强调行动应符合天理,随着事物自然本然性而发展,按着事物自身运行规律去变化,而不加以人的限制。如《原道训》提出“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12](修务训),也就是说为人处世不先为、不违背,循道而为;另一方面,在体察“道”的基础上对“无为”的思想加以创造性的阐释,引入积极进取思想,化抽象“無为”为具体,强调人的自强有为。如《泰族训》中把万物的运动与人的活动结合在一起,说明人的积极有为一定程度上是根据天地规律调节自己活动,当然现实条件也不可忽视,如此则四时有序、万物可长,以及国泰民安意图也可最终实现。可见,“淮南子”文化体系强调人因循道而积极、自强有为。此外,“淮南子”文化体系的“无为”观同时也对国家治理主体产生重要影响,治理主体的“无为”不是消极被动适应,不是仅通过妄为满足人民需要,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条件与环境去调节政策,即积极主动而为是源于治之大道的无为自为。
一般而论,我们现在所说的“有为”强调的是人的努力态度,是一种方法论寓意,而“淮南子”文化体系的“无为而为”是对规律、规则的彻底理解与充分崇尚,是一种本体论转变。此外,一般自强观也是指人的独立品行,但“淮南子”文化体系的“自强而为”观则是充分认识规律与条件而使“作为”获得合理有效的回应。因此,一个自强有为的人只有如此构建“自强有为”的本体性认知才能不怕困难与挫折,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实际上,“淮南子”文化体系所说的无为是继承汉代以前无为观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提出的“有为”,强调的是遵循规律规则行事同时,更需根据客观条件去调整方案,是无为之有为。
2.人要尊天保真。“淮南子”文化体系在以自然为中心的传统基础上,又结合时代特点提出自己的天地人文观。首先,“淮南子”文化体系追求用“道”来统驭万物、顺应自然之变。如《要略》与《原道训》提出“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返”、“天人合一”、“正其道而物自然”[13],倡导道是万物本源,有其自身本来存在规律,我们做任何事都需遵道而为;其次,从人与物的关系出发,“淮南子”文化体系认为人与物是和谐地存在于同一片天地。如“淮南子”文化体系认为人性是先天的,那么“循天随人”使自然之性与为人处事浑然一体就理所当然;最后,“淮南子”文化体系更援用圣人的案例探讨保持本性,坚守简朴生活,不贪求物质享受的积极意义。
通过上文梳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视角:一是道的客观存在性,包括人性的自在性。即人性是本来存在的,我们需要循道而为。如果在追求外物时不顾物的自在性,事物原来规律就会被破坏。而且假使我们内心浮躁失去内心的平静性、宽容性,又怎么能与社会相融呢?二是人与道的合一,强调人性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我们在生活中不仅仅需要遵循道,同时也应循势而为。“淮南子”文化体系之“尊天保真”的本性认知要求人的发展不仅需要依“天”或者说“道”的本性而为,同时也要根据客观环境变化去调适行为,如此才更容易获得成功、达成和谐。
3.人要重德惜福。道家所说的道德偏重于自然性的道德,儒家的道德则偏重于社会性的道德。“淮南子”文化体系作为道家的经典思想代表,其所探讨的道德是将规范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用自然性的道德观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得到保持就会实现其良性状态——“福”的状态。如“淮南子”文化体系所阐释的福是指人在社会活动中对自然性道德的所得,是“道”与“德”的对立统一,即“有德者必有福”、“君子致其道而禄归焉”[14]。此外,“淮南子”文化体系还认为人只要持道养德就能得福,就如我们老话所说好人有好报,即获得“德”、享有“福”的实现路径。最后,“淮南子”文化体系在《览冥训》中提出“所以言致精之通九天也,至微之沦无形也”强调纯粹的德行到达洁白清纯光明通达之处,即道德带来的好处是显著的[14]63。
人要“重德惜福”其实质就是要求人在为人做事过程中处理好“道”、“德”和“福”的应然性关系。如果人们能够领悟并提升“淮南子”文化体系这种“本体性”认知,则“强人”的本体才能得到充分满足,此时的他无论处于何时何地做何事,总是在追求幸福。但如果人们没有把“重德惜福”上升到“强人”的本性性地位,可能就会缺少应然性的哲学指引,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获得就可能发生偏差,人们对幸福的享受也可能出现扭曲。
4.人要知诚识真与善。我们传承文化对于人性认知比较经典的有儒家的“善”和道家的“真”,但两家都积极强调二者相通于“诚”。当然,“淮南子”文化体系通常把“精”、“诚”二字合用,认为两者的功用是合一、通用的。而且“淮南子”文化体系还认为,如果我们心中有“精、诚”,我们所作所为就会通感于天,于是乎与天地合一,进而获得我们祈求的“真”与“善”,亦即“善、真溶于诚”。当然,作为思辨的学术巨著,“淮南子”文化体系亦在《修务训》中从反面探讨“真、善”与“精、诚”的背离关系。如《亻叔 真训》提出“夫贵贱之于身也,犹条风之时丽也;毁誉之于己,犹蚊蛇之一过也。” [15] 此外,《修务训》也提出由于有些人对道的明了不深刻,对理论的体察不深入,看见一些说法就以为是正确的,便放松学习,这样松散的学习是无法达到“真”的[16],所以人的学习态度应该是至诚即“精”。无论是从人性论还是学习态度的视角来看,也或者是对待生命的态度,人都应该至诚至精以最后达到“真”与“善”。
“知诚识真与善”要求我们了解“诚”以最后达到人的“真、善”,并将之上升到“强人”本体论的高度。而“淮南子”文化体系的“精、诚”、“真”和“善”的关系处理原则不仅仅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又深深承载时代的气息与生机。
(二)“淮南子”文化体系之于“强人”方法性启示
“淮南子”文化体系之于“强人”方法性启示的中心思想是指“淮南子”文化体系中一些关于“强人”的著述,是“强人”的重要手段或媒介,换句话说求和以自治、养生以自爱、权变以通达和以道驭技以自保等是“淮南子”文化体系实现“强人”的实然路径和必然方法,可以提高“强人”效果达成的信度与效度,是“强人”的哲学方法论。endprint
1.人要求和以自治。《诠言训》说:“能有天下者,必不失其国;能有其国者,必不丧其家;能治其家者,必不遗其身;能修其身者,必不忘其心;能原其心者,必不亏其性;能全其性者,必不惑于道。” [17]这里的身、家、国、天下都是有形的,实实在在,是我们能感觉到的;而心、性、道则是无形的,精神性的,不可见的,是我们不能用肉眼察觉到的。然如果我们想让它们达成预先的企图,就得着眼于一个“和”字,即“求和以自治”。通过“求和以自治”我们可以获得物质财富巨大丰富与合理管理,当然我们也不可不承认,外物无论怎么丰富相对于人心、人的欲望而言总是显得入不敷出,故“心和欲得则乐”的价值观树立就显得至关重要[18],只有我们有知足观,使欲望和现实达成一种和谐状态,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快乐。除了讲究“和”对于物之治和欲之治的积极作用,“淮南子”文化体系更关注“和”之于精神层面、理性层面的价值指引。如《俶真训》说“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19],有了这种所谓的精神之和,也就能与天地合二为一,既可以修身养性,又可以养德,那么就能达到真正的自我管理。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要治理国家、社会,以及自身,就可以借鉴“淮南子”文化体系中“求和以自治”的方法性启示。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进而通过求和思想达到社会整体协调,最终我们自身也可实现和谐。具体来说,这种“求和以自治”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区分内外,通过内省达到人与外部的和谐,如此才能家国同构,个人社会一体,整个社会秩序才能井然。
2.人要养生以自爱。养生是“淮南子”文化体系关注的重要议题。“淮南子”文化体系的养生理念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淮南子”文化体系认为养生追求“太上养神,其次养形。”[20]其次,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养生的价值主张,进一步提出“体道抱德”的养生观念,认为形、气、神各处其位、各守其职,特别是养神的重要性,同时认为养生是合于天道,合于人的本性。再次,“情胜欲者昌,欲胜情者亡。”即告诫我们需要协调情欲关系。最后,认为养生要求均衡营养适时养生,并强调食俗因地而异[20]35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温饱解决了,越来越强调“养生”,这里的养生从字面意义就是强身健体。而且,通常人们的养生也主要是从饮食、行为等各方面讲究养生,当然也注重各类保健品的养生功用,但我们认为这种基于“欲”的养生还是比较单一、低俗的。按照“淮南子”文化体系的养生理念,除了基于“欲”的养生,我们还要有更高的追求,如精神追求,以此来实现人性内在与外在的关系调和。此外,还要注重调整“体道抱德”关系。如果人们能够“体道”且又“抱德”,实现“体”与“抱”的关系调和,人们就可自然而然地获得身心健康。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明显,各地条件不同,各地民众的饮食习性也不尽相同。如南稻北面、西辣东甜,这就需要人们根据地域差异、饮食习性不同来均衡饮食达到养生目的。然无论如何,“淮南子”文化体系提供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可以帮我们达到浩神、强体、健心和易俗的意图,进而实现自我强大。
3.人要权变以通达。先秦古籍中,“权”的基本义为天秤,如《墨子》“权重相若也”,引申义为思量、比较、权衡。当代权变的寓意是根据时势灵活调整。或者说权是权力的支配,变是时势的变化。“淮南子”文化体系关于“人要权变以通达”的观点主要援引孔子的“可与立,未可与权”观点[21]76,并强调与“道”相融,即统治者应该利用权变的思想去知人善用。如《汜论训》提出权变须遵守“道”的规律,但在“事”处理中则可以求权、求变。又如《兵略训》提出用兵要依道而行,即用兵作战需根据天、时、人这些军事活动规律办事,但这具体指挥作战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客观条件灵活应对。再如《道应训》在讲述齐桓公任用宁戚的典故时,提出人不是完美的,有长有短,这是“人”或“人才”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可变性,但“权而用其长”、“小过不掩大美”、“观小节知大体”则是“可用”与“可验”的,“用人用长”则是可变的[21]80,且只有如此才能知人善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要权变以通达”的方法论至关重要。我们要根据各种情形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权变的思想去解决生活中遭遇问题,以最后达到事务解决、行为通达,进而强人自强。此外,“权变以通达”思想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国家各项政策也要根据不同时期特定情景来制定实施,如邓小平改革开放正是在当时条件下制定的。概而言之,“權变以通达”思想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同时也兼顾“道”之规律性与“德”之大义性,这样才能取得最大效益。
4.人要以道驭技以自保。“技”或者说“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所必须凭借的,也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和能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累积起来的知识、经验、或者技巧、手段,而“道”是万物之源,或者说自然。然如何认知两者的逻辑关联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调节两者的关系则显得尤为重要。“淮南子”文化体系认为“道”是本,“技”是末,但是“技”要合于“道”[22]。所谓“技”合于“道”,就是使人为与自然融合,这意味着人的活动要与自然运行规律相统一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淮南子”文化体系之所以存有这样技术“强人”方法论,那是因为它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淳朴,就是自然。“淮南子”文化体系的人性“淳朴”观、人性“自然”观就意味着对“技”或者说“技术”崇尚的反对。因为如果人们长期崇尚机械技术,被“技”或者说“技术”所驾驭,人的本性崇尚就会丧失,因此,“技”或者说“技术”立足于“强人”方法论视域就当被限制,使之利用符合自然,或者说符合人的本性。如《诠言训》认为“以道御技,无所不用,有技无道,虽多而无益”[17],“技”要在“道”的引导下发展,失去“道”的指引,不仅技术本身会出问题,而且技术系统内各要素也会紊乱。因此,“技”的根本在于体道、守道。如《原道训》认为一个人既要有高超的技能又要有良好的载体,如没有“道”的支撑,这种“技”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有符合“道”的技术才是大势所趋。技术作为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知识经验与手段,应该遵循“淮南子”文化体系关于“人要以道驭技以自保”的方法论寓意实现人类的主观及能力应适应自然规律,进而达到“人道合一”的理想状态[15]。endprint
随着人类的进步,机械技术已经能够取代人类的很多生产生活活动,但是技术的滥用也带来诸多麻烦,如克隆人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摩登时代》中流水线对人性、人的行为的异化。故假使我们不能树立“强人”要“以道驭技以自保”的方法论寓意,不能认知两者的逻辑关联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合理调节两者的关系,不顾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去使用技术,最后人类将失去平衡、迷失自我。
三、“淮南子”文化体系重构的价值思考
纵观“淮南子”文化体系的过去将来,它一方面继承了先秦道家各种思想传统;另一方面,作为时代的产物,它自然也带有汉初黄老道家之特征;更为重要的是“淮南子”文化体系蕴含着超越时空束缚的精妙智慧。如“淮南子”文化体系关于“强人”的独特性思考。虽然从实质上讲,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固然含有偏颇之认知,但不影响其真知灼见对人以及人性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讲,“淮南子”文化体系建构对“强人”有着积极的本体性启示与方法论性启示,当我们将关注点放在“强人”身上,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淮南子”文化体系对“强人”的影响,它可以使我们更好认识“自我”的同时,更加合情合理地“使我强”。
这就意味着“淮南子”文化体系重构有着深远现实价值。从“淮南子”文化体系重构的个人价值来说:一方面,它够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淮南子”文化体系中天人观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事物关系,理清是非;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淮南子”文化体系的德育重构,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德行,养德积福。
当然,“淮南子”文化体系的价值指引不仅仅在于个人,对社会、国家以及文化本身都要重要的影响。从社会层面的视角来说,“淮南子”文化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宝贵资源,是未来社会生活的力量源泉。如“自强有为”、“养生观”等都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应该践行自由、平等、和谐的价值理念。从国家層面的视角来说,“淮南子”文化体系的国家法治思想要求我们依法治国,践行公正法治的价值诉求。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必然要跟科技相融形成合力,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软实力,提升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文化本身的角度出发,“淮南子”文化体系重构最重要的价值诉求就是对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创新,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以及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对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由此,“淮南子”文化体系重构可以继承古代各家的文化思想,使文化不至于遗失,同时也得到创新性发展。参考文献:
[1]许抗生.《淮南子》论“道”[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4.
[2]王效峰,梁道礼.《淮南子》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承绪与改铸[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23-27.
[3]戴黍.道·人·史:《淮南子》的论治维度及思想史意义[J].现代哲学,2007(2):86-91.
[4]金春峰.《淮南子·主术训》的治国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7-10.
[5]张俊相.《淮南子》“精神之和”价值论[J].齐鲁学刊,2006(6):21-26.
[6]唐劭廉,吕锡琛.《淮南子》道德认知图式省察[J].道德与文明,2002(2):47-51.
[7]吕慧燕.《淮南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15-217.
[8]斯洪桥.《淮南子》的天人观及其生态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18-121.
[9]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7.
[10]张克峰.“强”与“寿”的分道与融合——论中西方二元体育文化体系的理论架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49-57.
[11]陈秉公.“结构与选择”机制下的人的生命本体——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2014(3):44-63.
[12]许匡一.淮南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13]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4]莫楠.《淮南子》德福思想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2(6):61-64.
[15]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6]刘爱敏.《淮南子》人性论中儒、道融合的路径[J].管子学刊,2006(2):77-80.
[17]《诠言训》.《淮南鸿烈集解》卷一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8]赵宗乙译注.淮南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87.
[19]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0]刘安.淮南子·泰族训[M].北京:中华书局,1954:356.
[21]戴黍.试析《淮南子》关于“权”的思想[J].孔子研究,2006(4):76-83.
[22]高旭.《淮南子》论“技”及其道家精神旨趣[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9):68-73.
[责任编辑:范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