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增 奎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基于江苏省9656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
万 增 奎
(南京晓庄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7)
了解当前江苏省中小学生心理现状及其规律,可以为改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考察了江苏省76所中、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青少年轻度阳性心理症状检出率为60.8%,中度阳性以上检出率为8.4%,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手机和网络依赖严重,人生观失位普遍,偶像崇拜泛滥,厌学情绪严重。其中小学生在撒谎、早熟等方面问题明显;中学生在成瘾、学业焦虑、人生观等方面问题更为突出。小学至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不平衡状态,年龄越大,心理问题越多。在影响源上,青少年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离异家庭、留守家庭、流动家庭的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建议社会给家庭立法,开发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的心理辅导联动平台,呼吁学校应把心理健康课纳入学校重点课程体系。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策建议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快速多变、视域宽广的时代特点使中小学生的生活空间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许多传统观念被打破,他们的许多新价值观念却又受到来自家庭、同伴、网络传媒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挑战。当前我国人群思想在总体上的特点表现为“三多”,即多样、多变、多元。而当前的未成年人则表现为崇尚个性、自我,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身上存在“三多”(宠爱多、包办多、惯养多)倾向、“三少”(经受风雨少、锻炼少、关心他人少)倾向和“三差”(吃苦差、自理差、心理素质差)状况。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是指一种高效、满意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狭义上是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等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的协调一致。[1]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神经心理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将增加50%以上,届时神经心理问题将成为导致青少年疾病、残疾和死亡的前五位原因之一。[2]辛自强等[3]采用“横段历史研究”方法,选取了107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分析了111 925名中学生的量表因子得分随年代变化的情况。研究发现中小学生的SCL-90得分与社会威胁、教育和经济状况显著相关,意味着社会变迁是预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张枫等[4]使用自编家庭一般情况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调查了1 215名中学生。研究发现当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为22.14%。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家庭因素包括住房面积、父母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父母关系、教育不一致、不适当的养育方式等。
近几年来,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在中小学中,频繁出现学业问题、交往问题、亲子冲突问题、学校适应问题、心理危机问题。但就总体而言,我们并不清楚目前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因此,了解全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实际情况,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小学生的发展采取更有实际意义的教育措施,有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更有助于促进和谐家庭、和谐江苏、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课题选择江苏苏北、苏南、苏中三个区域的中小学生样本群体作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江苏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与深度访谈考察,探讨当今社会背景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的水平和基本特征,并从社会、家庭、学校情境及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中寻找其根本原因,为搭建全省“市—区(县)—社区(校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联动平台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为开展江苏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调查对象
根据分层抽样标准,在江苏省的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分别选择城市学校、农村学校、郊区学校、民办学校、职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现场在线测试调查。研究在苏南、苏北、苏中三地各选择2~3个县(市、区)作为样本地区,在每个县(市、区)随机选择3~5所学校作为样本学校。研究共选择76所学校,10~19岁在线有效测试对象9 656人,其中小学生2 964人,中学和职校学生6 692人。
所调查的中小学生中,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占总人数的77.7%,为主要家庭构成形式;无法和双亲共同生活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2.3%(其中被交给爷爷奶奶照料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6%,独自一个人居住占总人数的0.5%);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为主,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56.49%;调查对象父母的文化程度,小学文化和文盲的居于少数,只占总人数的8.81%。
访谈研究选择淮安、南通、扬州、南京、苏州76 所学校的学生,并对相关地区的164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以及各地区的文明办、教育局、中小学等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团体半结构式访谈。
表1 中小学生样本组成(N=9656)
(二)调查内容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苏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与深度访谈,收集了四个方面的信息。第一部分是人口学变量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水平、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学校有关情况、学习成绩等多个项目,来探讨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心理健康相关行为研究,包括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相关情况。第三部分是心理健康相关取向研究,包括症状取向、素质取向、发展取向。主要了解江苏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其中症状取向包括SCL-90、MHT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素质取向包括应对方式、EPQ人格诊断;发展取向主要涉及生活事件状况。第四部分是访谈质性研究。访谈结构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状况、自我意识、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学习问题、性心理、品德障碍、心理危机八个方面,通过访谈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问题现状和影响因素。
(一)中小学生的睡眠情况
调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有失眠情况。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失眠情况呈阶梯式变化,越是年级高的学生越容易失眠。小学有30.4%的学生有失眠问题,初中有36.4%,而高中达到46.4%,接近一半的高中生出现过失眠。可见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会越来越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小学生的睡眠时长多在7~10小时;初中生睡眠时长多在6~9小时;高中生睡眠时长多在7小时以内。小学生的主要睡眠时间集中在22点以前,初中生睡眠时间往后推至23点,高中生睡眠时间在24点之后的情况明显增加。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睡觉的时间越来越少。
(二)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现状
当重要考试来临时,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考试的担心程度不同。小学女生在面对大考时紧张度比例最高,达到15.3%,中学生普遍存在考试焦虑,但高水平的焦虑较少,表明在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考试焦虑水平高低有别,它体现着生理成熟对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中小学生缓解压力主要通过听音乐、找人聊天以及打游戏这三种方式,其中有超过40%的学生通过听音乐缓解学习压力。女生缓解压力的方式通常为听音乐(50.2%)、找人聊天(18.2%)和吃东西(12.1%),而男生缓解压力的方式主要为听音乐(34.1%)、打游戏(24.9%)、找人聊天(14.3%)和运动(11.0%)。
(三)中小学生的孤独感
不同年级的学生孤独感有所差异,有近一半的小学生从来没有过孤独感,而初中生只有32.5%,高中生最低,只有17.1%的高中生没有体验过孤独。总的来说,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孤独感越来越普遍和频繁。可以推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逐渐变差,使得其更容易感受到孤独。不同性别的学生孤独感有所差异。有35.6%的男生和29.2%的女生从未有过孤独感。总的来说,女生的孤独感更普遍,这可能和女生更关注亲密关系,需要更多的肢体接触和陪伴有关。
(四)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
各年级阶段的学生大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但各年级的学生人际关系总体随年级升高而变差。可以想象,随着年级升高,思维的发展和成熟,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人际间关系维系和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初中生亲子矛盾比较突出,23.4%的初中生经常不被家长理解。这与学生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要求独立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上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交织时期。
(五)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减少。53.1%的小学生业余生活和爱好是丰富的,初中生有44.0%,高中生只有32.9%;男生的业余生活和爱好比女生丰富,比女生高6.2个百分比。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34.1%,比城市学生低17.1个百分比。农村的学生除了资源匮乏外,很多学生都需要帮助家里务农、做家务等。在体育兴趣方面,学生爱好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为羽毛球。小学生爱好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为跑步,初中生和高中生爱好最多的体育项目为羽毛球。男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篮球,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羽毛球。
(六)中小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
学生上网的时间主要用于看电影、听音乐、查资料、网络聊天以及玩游戏。女生在看电影、听音乐、查资料以及网上购物的人数明显多于男生。男生玩游戏的人数远远多于女生。33.9%的高中生经常玩网络游戏,而小学生只有20.4%经常玩,初中生玩网络游戏的情况介于两者之间。网络游戏的普及度和玩的频率随着年级升高而增长。不同年级的学生网游时间有所差异,年级越高上网的比例越高。各个年级学生以周末上网为主,其中每天上网2小时以上的多为高中生,占26.3%,22.7%的小学生每天上网仅仅1小时左右。
(七)中小学生的性意识
有性幻想的小学生占比29.1%,初中生占比22.9%,高中生占比40.7%,高中生有性幻想的占比略高。男生有过性幻想的占比38.4%,女生有过性幻想的占比20.7%。出现性幻想的比例男生比女生高17.7个百分点。在性信息获取途径上小学生主要靠父母、网络、同伴、书刊;初中生依靠教师、同伴、父母;高中生主要依靠网络、同伴、书刊。男生性信息来源最高的渠道为网络渠道,女生性信息来源最高的渠道为教师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男生在获取性知识方面相较女生而言更加积极主动。
(八)中小学生的自杀和求助倾向
不同年级的学生自杀意念的频率有所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自杀意念开始攀升。不同性别学生想自杀的频率有所差异,73.9%的男生从未有过自杀意念,比女生高出6.3个百分点。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有自杀意念,女生相对男生有更强的易感性,容易产生自杀意念。中小学生心理求助的对象依次为同学、家长和老师,选择求助于异性朋友和心理医生的人数较少。对于小学生而言,最想得到帮助的来源是家长和同学,可见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家长和同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组成部分;而高中生对向异性朋友求助的倾向已经高于向老师求助。一方面是两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因为青春期的到来,使得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明显增加。
总体来说,江苏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在社会宽容、责任心、思维方式、吸毒、暴力犯罪方面表现良好。从年龄上看,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年龄越大,心理问题越大,这和传统研究结论一致。[5]小学至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不平衡状态,小学生在撒谎、早熟等方面问题明显,中学生在成瘾、学业焦虑、人生观等方面问题突出。在身体素质上,主要表现为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在精神状况方面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手机和网络依赖严重、人生观失位、偶像崇拜泛滥;在品行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撒谎、嫉妒、任性自私、离家出走、逆反心理;在人际和学习方面,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情绪波动较大、考试焦虑、厌学倾向等。
小学生心理状况好于中学生,但在品行方面上问题较多。在人际关系方面不能和同学、家长合理沟通,自私现象严重。另外,在挫折适应、学习习惯、情绪问题、情感缺失方面需要心理指导和矫正。中学生思想活跃,乐观开放,有积极进取的心理态度,兴趣爱好广泛,心理承受力较好,大部分中学生在学习上很自信。中学生最严重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学业压力、人生观失位、成瘾等问题。学习竞争给中学生带来显著的心理压力,其中中学生在人际、焦虑、恐怖、躯体化这四个维度的得分偏高,在学习上女生更容易考试焦虑;在性格上农村学生更孤僻。
中小学生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影响源,离异家庭、留守家庭、流动家庭的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中小学生轻度阳性心理症状检出率为60.8%,中度阳性以上检出率为8.4%。中学生在人际、焦虑、恐怖、躯体化这四个维度的得分都偏高,这说明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与学习中有焦虑感,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症状。中小学生手机依赖、网络成瘾较为严重,一些失控家庭的孩子会出现网瘾,称“你要不让我上网,我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使用手机过度,亲子矛盾冲突,经常由于手机成瘾引发。中小学生性意识趋向开放,性道德相对弱化。城市青春期提前,在10岁左右。职校生、流动儿童、城郊结合带学生性开放度高。中小学生人生观问题不容乐观,社会对学生价值导向失衡,特别是媒体导向不力,很多学生受媒体影响,偶像崇拜严重,不知道榜样人物。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差,学校的老师呼吁强烈,身体素质锻炼亟待加强。缺少心理科普,许多家庭普遍不接受孩子有心理问题,社会对心理问题存在偏见。中小学生关注点只在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农村落后地区信息闭塞,许多学生不知道科学家屠呦呦是谁,不关心国家时事。非重点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学习没有目标,缺乏理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单调,天天看电视打发时间。
今天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校教育让孩子失去身体的健康,社会教育让孩子失去心理的幸福。心理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因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社会因素,又有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一)家庭环境不良
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会产生很大影响,现代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子女能否健康成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密切相关性。[6]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最缺乏的也就是未成年人的性格培养,许多家庭父母都忙于工作和人际应酬,对孩子养而不育,推给老人、或保姆、或供宿学校,使孩子缺乏亲情。有的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有的暴力家庭使孩子身心受摧残,留下仇恨、报复的阴影。有的家庭望子成龙,软硬兼施,使孩子欲哭无泪;有的家庭对孩子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胡作非为。更有甚者,父母不良的言传身教,致使孩子从小便走上歪路。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使之能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家庭教育,这是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一环。
(二)社会环境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良的社会环境往往对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社会的多变性、多样性及信息社会化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的生成,致使青少年道德失范和违法犯罪。网络成瘾是一种强烈过度使用网络取得心理满足的心理状态,有些青少年迷恋在网上建立友谊和结交异性朋友,有些未成年人迷恋玩游戏、聊天;有些未成年人沉迷色情内容。净化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应加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的配合,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应成为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组织者、参与者、督促者和践行者。
(三)学校教育有偏差
当前我国的中考和高考仍在主宰着多数学生的命运,因而学习成绩好便成为重中之重。老师狠抓分数,学校注重分数,学生也只好忙于分数。中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社会活动较少,和同学、朋友之间的沟通时间也在逐渐减少,使他们的情绪压力不能够缓解,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隐蔽性,有时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另一方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教育工作者身心疲惫,巨大的压力,繁重的工作,使得教师本身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凸现,势必会反作用于学生身上。当前学校心理健康课普遍不受关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课看作副课,有些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还属于兼职状态。
心理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因而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入手,搭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平台。
(一)提高家庭教育素养,给家庭立法
今天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最缺乏的是未成年人的性格培养,许多父母忙于工作和人际应酬,缺位于子女教育。呼吁社会给家庭立法,整治家庭教养环境,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利用家庭社区网络,成立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体系。在社区中可以开展心理健康公教服务,鼓励参加志愿服务。要引领更多的专业人士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良好态势。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的形式,这些志愿者可以是国家劳动部认证的二、三级心理咨询员,有心理学背景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高校或医院临床心理工作者。另外,中国人过去有教育多子女的经验,没有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应该搭建家庭网络,多组织像“爸妈在线”等咨询平台,多组织专家在网络上做心理科普讲座。
(二)净化社会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的多变性、多样性及信息社会化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人生观的引导。规范网络环境、媒介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应加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首先,要提升媒介素养。在国外,《格林童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小学生。媒体要报道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正面典型人物引导中小学生,以具有警示作用的热点社会事件感染中小学生,多开展《幸福魔方》《家春秋》《心理访谈》等栏目。其次,开发节日资源。我们国家有各种节日活动,例如教师节是9月10日。3月5日学雷锋日,建议改成心理志愿者行动节日。再次,建议各市心理学会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三)学校应重视心理教育,把心理课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的中考和高考仍在主宰着多数学生的命运,中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社会活动较少,他们的情绪压力不能得以缓解。学校心理健康课普遍不受关注,心理课教师存在兼职现象。呼吁教育主管部门把心理课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首先,构建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大中小学校是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要构建市、县、乡三级学校心理干预系统。要规划学校心理咨询培训基地,争取用3~5年时间,使江苏省至少拥有1000名专业的学校心理咨询员。其次,成立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学校可以利用本地的心理咨询师资源,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叫“525热线”。通过政府批准,各市县(区)把每年5月25日定为“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日”。
[1]李雪平.关于心理健康结构维度的研究及理论构想[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莫夏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1.
[3]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09(1).
[4]张枫,刘毅梅,王洁,等.无锡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4).
[5]骆伯巍,高亚兵.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2).
[6]Boe T,Sivertsen B,Heiervang E,et a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mental health:the role of parental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parenting practices[J]. J Abnorm Child Psychol,2014,42(5).
[责任编辑:江 波]
A Survey Report o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9656 Stud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WAN Zeng-kui
(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17, China )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of mental health, it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ement of juveniles'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students from 76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Jiangsu province by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ate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mild positive mental symptoms was 60.8%; the rate of adolescents above moderate positive was 8.4%; the physical quality index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hows a downward trend; the sleeping time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 they rely heavily on mobile phones and networks; they lack a common outlook on life universally; idolatry inundates their mind; learning-weariness is serious. In terms of lying and precocity,primary students have much more serious problems, but the problems of addiction, academic anxiety and outlook on life are more prominent among middle school.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students from primary school to high school is unbalanced, and the older they are, the mor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y have. In the final analysis,family environment and parenting style are important factors.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hildren from the divorced families, left-behind children families and migrant children families is worrying. Family legisl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latform linking schools, communities and families together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mental health course should be adopted into the school's key curriculum system.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suggestions
B844.2
A
2095-7068(2017)03-0100-06
2017-06-14
10.19563/j.cnki.sdjk.2017.03.013
万增奎(1967— ),男,江苏淮安人,博士,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研究。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金项目“城市流动儿童品行状况及其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6ZDIXM030)、南京晓庄学院基金项目“城市流动儿童家庭环境与品行状况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6NXY06)、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立项项目“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项目编号:17SYB-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