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飞,毛 勇,邓 媛,张美丽,王 燕,齐 凡,张 博
(1.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43;2.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 100080;3.陕西省科学院,陕西西安 710043)
基于专利计量分析马铃薯淀粉深加工产业技术现状及趋势
李 飞1,毛 勇1,邓 媛1,张美丽1,王 燕1,*齐 凡3,张 博2
(1.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43;2.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 100080;3.陕西省科学院,陕西西安 710043)
马铃薯淀粉深加工是马铃薯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马铃薯淀粉深加工的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我国马铃薯产业化的程度。因此,分析马铃薯淀粉深加工的现状及趋势,对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世界各国在马铃薯淀粉深加工方面的专利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中国马铃薯淀粉加工专利数量位居第1位,但专利被引频次相对较低,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专利;马铃薯淀粉;深加工
Abstract:Potato starch deep process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tato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starch deep processing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degree of potato industrialization in our country.Therefore,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potato starch are analyzed,and it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industry.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tent on the deep processing of potato starch in the world.The number of Chinese potato starch is found in the first place,but the patent is relatively low,and there is still a gap in the developed world.Key words:patent;potato starch;deep processing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粮菜兼用的重要膳食来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马铃薯在世界各地种植广泛,马铃薯淀粉资源广阔。根据FAO统计资料,2012年全球马铃薯种植的国家达到158个,总种植面积达1 932×104hm2,总产量达到3.68×108t。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跃居世界首位,消费量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马铃薯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农产品之一。
马铃薯淀粉颗粒大、直链淀粉含量低,直链和支链淀粉聚合度大,含有天然磷酸基团;糊化温度较低、黏度高、弹性好,蛋白质含量低、无刺激、口味温和,颜色较白,具有不易凝胶和不易退化等特性,因此在很多行业中具有其他淀粉不可替代的作用[1]。
专利文献在专利申请、技术引进与开发、企业决策与竞争中都有重要作用[2]。专利的申请量和拥有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科技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可以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的科技产出和知识创新[3]。
因此,利用专利分析方法对马铃薯淀粉深加工技术专利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我国马铃薯淀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此次分析的专利数据来源于德温特专利创新索引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利用关键词和IPC(国际专利分类号) 相匹配组合的检索策略,检索DII收录的2000—2016年间世界各国在马铃薯淀粉加工方面的专利,共检索到8 878条数据。分析利用的是美国Thomson公司开发的专利分析工具TDA(Thomson data analyzer),该软件可以对专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展开可视化分析。
2.1 专利数量年度分析
马铃薯淀粉专利技术年代发展趋势见图1。
由图1可知,2000—2007年马铃薯淀粉加工专利数量处于平稳状态,到2008年马铃薯淀粉加工的专利数量开始出现增长趋势,2014年专利数量直线上升,2015年回落,其原因主要是2014年仅俄罗斯KVASENKOV O I公司申请的利用马铃薯淀粉制造冰激凌相关专利达355项之多,除去该项原因,可以看出马铃薯淀粉加工专利随时间的变化增长趋势相对比较平稳。
2.2 国家(地区)分析
优先权专利申请量Top5国家(地区) 见图2,Top5国家(地区)专利申请年代发展趋势见图3。
图2 优先权专利申请量Top5国家(地区)
图3 Top5国家(地区)专利申请年代发展趋势
由图2可知,排在前5位的国家(地区) 依次为中国 (CN)、日本 (JP)、美国 (US)、俄罗斯(RU)、韩国(KR)。其中,以中国的优先权专利申请量最多,为2 359项,占总数的42.2%,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由图3可知,中国马铃薯淀粉加工专利从2000—2007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2008年开始迅速增长。由此说明,中国对马铃薯淀粉加工从2008年开始引起关注,与政府马铃薯发展规划相吻合;日本在近几年马铃薯淀粉加工专利数量呈现下滑趋势,而美国、韩国一直处于较平稳的发展状态。
2.3 申请机构分析
专利数量位居前10位的机构为日本协和工业发酵株式会社、江南大学、诺华集团、内蒙古大学、华南科技大学、联合利华、欧莱雅、合肥康灵养生科技有限公司、雀巢、巴斯夫。
Top10专利申请机构专利申请年代变化趋势见图4。
图4 Top10专利申请机构专利申请年代变化趋势
由图4可知,日本协和工业发酵株式会社、联合利华、巴斯夫马铃薯淀粉的技术开发较早,而在近3年申请专利数量上来看,江南大学、诺华集团、华南科技大学在马铃薯淀粉加工技术研究领域相对较为活跃。
Top10机构技术主题词见表1。
由表1可知,日本协和工业发酵株式会社、诺华集团研究技术主要以医药配制品及药物开发为主;江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华南科技大学主要以高分子化合物及淀粉衍生物为主;联合利华、雀巢主要以食品制备为主;欧莱雅则以化妆品研发为主;合肥康灵以养生科技有限公司肥料为主;巴斯夫以生产阳离子淀粉和淀粉施胶剂为主。
2.4 中国马铃薯淀粉专利分析
中国Top10机构排名为江南大学(UYJN-C)、内蒙古大学(UYIN-N)、华南理工大学(UYSC-C)、合肥康灵养生科技有限公司(HEFE-N)、HARBIN GUIDI SOFTWARE CO LTD(HARB-N)、HUIZHOU CAIXING IND CO LTD(HUIZ-N)、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AGRO-N)、HARBIN PAITENA BIOTECHNOLOGY DEV CO LTD(HARB-N)、陕西科技大学(UYSH-N)、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CSCI-C)。我国在2007年之前,马铃薯淀粉加工专利申请数量较少,到2008年后,专利申请数量明显增多,与政策支持、产业布局和研发力量以及我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有密切关系。从Top10机构专利申请构成比例来看,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利申请涉及领域较广,而以公司为主体申请马铃薯淀粉加工多以食品和饲料低端研发产品为主。
中国专利申请数量Top10机构技术构成比例见图5。
2.5 马铃薯淀粉高引频专利分析
对马铃薯淀粉加工技术研究被引频次Top50的专利进行统计分析,被引频次高的几个国家分别为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其中Top50专利中,美国专利数量占到52%。
Top10高频被引专利见表2。
由表2可知,Top10高频被引专利中有5项专利来自于美国,被引专利主要研究方向是医用、牙科用的配制品。而马铃薯淀粉高被引排名中,中国只有1项专利进入了前100名,排在第62位,是由烟台深海湾海鲜公司申请的淀粉制做香肠的技术。由此可见,中国的专利发布量虽然排名第1位,但研究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
表1 Top10机构技术主题词
图5 中国专利申请数量Top10机构技术构成比例
由表2可知,马铃薯淀粉深加工技术主要是关
表2 TOP10高频被引专利
于医用、牙科用的配制品;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使用无机物或非高分子有机物作为配料;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或处理。
2000年至今,马铃薯淀粉专利申请数量上升趋势平稳,其中中国马铃薯淀粉专利申请呈直线上升趋势,专利申请数量位居世界第1位,说明中国目前在马铃薯淀粉加工应用研究领域占重要地位。中国马铃薯淀粉加工开发领域广,专利数量位居第1位,但专利被引频次相对较低,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说明研究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
我国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利,申请技术含量较高,但技术转化水平较低。而以公司为主体,申请马铃薯淀粉加工多以食品和饲料低端研发产品为主。二者若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必将促进我国马铃薯淀粉深加工产业的迅速健康发展。
[1]宿飞飞,石瑛,梁晶,等.不同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淀粉组成的评价 [J].中国马铃薯,2006,20(6):16-18.
[2]傅立云.国内外三大专利检索系统比较研究 [D].湘潭:湘潭大学,2010.
[3]王晓琳.中国历年专利数据统计分析研究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77-78.◇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atent Measure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otato Starch Processing Industry Technology and the Trend
LI Fei1,MAO Yong1,DENG Yuan1,ZHANG Meili1,WANG Yan1,*QI Fan3,ZHANG Bo2
(1.Shaanxi Microbiology Institute,Xi'an,Shaanxi 710043,China;2.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0,China;3.Shaanxi Academy of Science,Xi'an,Shaanxi 710043,China)
S532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7.09.039
1671-9646(2017) 09b-0041-03
2017-07-03
陕西省科学院科技情报分析与战略研究平台建设(2016Z2)。
李 飞(1985— ),女,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微生物。*
齐 凡(1964— ),女,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