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
波尔多:划过镜面的电车
马丽
未曾想过一列电车会让人爱上一座城,直到我来到波尔多……
那是个阴天。四月的法国空气微寒,空荡荡的街道还未被候鸟般的游客所充斥,阳台的花池少了密密匝匝繁花的热闹,加上满目零落的树枝和灰蒙蒙的建筑,更让人觉得黯淡乏味。这座贴上顶级红酒之都标签的法国小镇,淡了微醺,褪了铅华,反倒呈现出她真实的一面。
穿行在建筑线脚挤出的小巷,一扇扇漆黑的镂花铁门挂满锈痕地紧闭着,像极了一张张遍布皱纹的冷漠脸,偶尔有骑着单车的少年擦身而过,也是耸着肩竖着衣领,对抗着这不讨喜的天气。走的时间长了,中世纪铺就的卵石让脚心有些麻木,我不禁有些泄气,更加重了在外旅行的疲惫和厌倦。
万般无奈时,耳边传来一阵淡淡的铃声,从山墙的间隙处循声向前,只见一列精巧的列车毫无征兆地从容驶过。我不禁加快脚步转过街角,眼睛还来不及适应豁然涌出的光亮,地上赫然出现一整面镜子,镜中完整地倒映着环绕广场的建筑以及顶上缀着白云的大片天空,镜面向远处延伸,直到和前方平静的河面融为一体,消失在地平线。我仿佛置身于克里斯托弗·诺兰镜头下筑梦师创造的翻转城市,之前的乏味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奇异景象的赞叹。
我小心的走到镜面之中,才发现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水,因地砖严丝合缝且平整光滑,水面便平静如镜面,加之广场无边界分隔,更使得水面和周遭环境融为一体,远远看去,如同一张镜子倒映出天和地。铃声再次响起,又一辆电车轻盈地从身后驶过,隔着广场,它仿佛划开水面,静静地执意笃行,一如宫崎骏笔下千寻搭乘的那趟水中列车,能带人寻找到自己最初的名字。我正沉浸其中,脚下的水面却迅速褪去,露出残留水迹的地砖,猝不及防,地面上的小孔喷出大量的水雾,于是周围的一切立刻模糊,电车也随着行驶直至消失在茫茫水汽中。水雾散去,一切开始显现,地上又一圈圈地涌出水来。短短几分钟,如同经历了一场转瞬即逝的相聚和离别,令我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平静。这异国的场景,竟能直击内心,生出一丝禅意。
广场名叫“水之镜”,位于法国波尔多加隆河畔的交易所广场。波尔多作为法国第四大城市,从古罗马时代就是大西洋重要的枢纽港口,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了世界葡萄酒中心,酒业的发展也成就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从城市大道向东直至加隆河岸,占地18平方公里的整座老城都被完整地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法国最大的历史艺术保护区。位于南岸的交易所广场作为老城的金融中心,汇集了波尔多的主要街道,也是市民公共活动最集中的室外空间。环绕广场的建筑由协和广场的设计者——法国著名建筑师昂热·雅克·加布里埃尔设计,位于广场北面的是交易所宫(现为波尔多工商会),南面是税所(现为海关和国家海关博物馆)。
作为波尔多市新建的地标,水镜广场位于交易所广场的前端,建造于2006年,占地约3450平方米。广场中央铺设26米×105米的灰色地砖,地砖上间隔设置直径约5厘米的圆形喷水口,水从喷水口缓缓涌出形成约0.8厘米高的水面,可以保证人在上面行走不打湿鞋子,每隔15分钟广场边缘的条形排水孔将水排出,露出残留水渍的地面,接着喷水口升出高达2米的水雾,持续几分钟后水雾消失,水面再次涌出。
广场的水景设计师米歇尔.高哈汝是法国当代风景园林的开创者之一,他十分注重场所中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再生,通过使用超越地块界限以及面向地平线开敞的设计手法,摆脱城市狭隘的形象,形成连续和生长的变化空间。接到设计任务后,他带着团队对长达4千米的河岸进行了严谨的分析。谈及设计灵感,他讲道:“我曾非常困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有一天,我在河岸的水上餐厅进餐,突然发现河水映衬着岸上的教堂和古典建筑,这是波尔多的特色,河水的倒影给了我创造‘水镜’的灵感,我加宽了广场,让以老金融中心为核心的建筑背景从视觉上充分显现出来。”少了浮华的理念,多了淳朴的体验,水镜广场摈弃了传统的空间设计手法,利用纯粹精致的表现方式,通过不同状态下水元素的多样化利用,以借景手法将新旧建筑和公共空间艺术结合起来。
穿越广场的Citadis有轨电车,作为一项城市公益计划于2003年竣工并投入运营,是欧洲公共交通和城市环境融为一体的成功案例。全市有A、B、C3条不同走向的线路,全线长度达到43.3千米,日送旅客16.5万人次,占全市日均客流量的55%。轨道交通缓解了出行带来的城市空间压力,同时还兼顾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为防止架空电线对历史街区上空的视觉污染,波尔多政府采用了Alstom公司设计的地面三轨供电方案,第三条轨道建造在两轨之间,导电轨和绝缘轨每7米间隔设置,仅当列车驶到此段时,下方的供电盒才会供电,对跨越轨道的行人没有危险,所以轨道可以隐藏在普通道路上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城市空间回归到人,使得水镜广场周边空间品质得以完整保存。
18世纪的港口贸易带来了城市建设的繁荣发展,也奠定了今天波尔多的整体城市结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如今随着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的改变,城市公共空间也历经了系列的转变,城市设计学家杨·盖尔在对欧洲城市公共生活的研究中表示,“新的城市行为方式中,休憩、文化与娱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见,提升城市的舒适性、文化性和公共参与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越来越重要。
波尔多这个充满活力和现代气息的古老城市,在不断更新城市功能,适应新的生活模式的同时,十分注重保护城市特殊的文化与历史价值。1995年波尔多市中心修缮了18世纪遗留至今的历史建筑,并将流经市区的加隆河河堤重新修整,南岸(左岸)为老区,北岸(右岸)为新区,城市空间得到重新规划,有轨电车穿梭其中,新老建筑交相辉映。2004-2006年,波尔多进行了大规模的沿河地区改造计划,包括重新设计河滨路、修复与拆除旧棚厂,提升加隆河的生态价值,沿左岸为市民规划了30公顷的城市公共空间,修补了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城市结构的缺失。2014年,OMA事务所又承担了波尔多总体规划的方案设计,该计划中城市功能区将围绕着扩建有轨电车系统展开,形成快速和慢速城市景观相结合的新景象。
波尔多作为武汉的友好城市,在城市结构、公共空间和轨道交通建设上给我们诸多启示,武汉正在进行的长江主轴、左右岸大道以及城市阳台等规划设想和波尔多的城市建设理念在很多层面上不谋而合,更精彩的城市未来等待我们去见证去创造。
一汪水面,一列电车,带领我重新认识了波尔多。
随着水镜广场上的每一次水涌水退,将波尔多不停变幻的景色映入其中,让我感受到这个历史古城鲜活的脉搏。如果你有机会去波尔多,请在沉醉于她饱负盛名的酒香之外,在水镜广场小坐片刻,随着电车一趟趟的倒影,穿梭于新旧建筑的光影中,看它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古老的波尔多就这样静静地驶向纯净而又希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