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雨 (昆明理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650500)
“假象”与“真象”:浅析民族志摄影作品《北美印第安人》的内在矛盾
罗 雨 (昆明理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650500)
美国人类学家、摄影家爱德华•S•柯蒂斯(Edward Sheriff Curtis,1868年~1952年)以一部先后拍摄了三十余年的摄影巨作《北美印第安人》(The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而在世界摄影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这部民族志摄影作品存在着一对内在矛盾——“假象”与“真象”。“假象”指柯蒂斯人为地在摄影作品中消除现代文明已走进北美印第安人生活的证据,这违背了人类学调查中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真象”指柯蒂斯拍摄《北美印第安人》时,美国的西进运动、“野牛政策”表明了现代文明已侵入北美印第安文明的社会状况。虽然柯蒂斯在处理单个摄影作品时想掩盖北美印第安文明已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事实,但从摄影集的整体看,其恰好展现了北美印第安文明逐渐消逝的过程。这就是民族志摄影作品《北美印第安人》的内在矛盾所在。
爱德华•S•柯蒂斯;北美印第安人;视觉人类学;民族志摄影
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宣告“达盖尔摄影术”诞生,这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这一天也成为摄影史的开端。在照相机和录音机发明之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在田野调研中,主要通过文字、画画记录现场的情况。有了照相机后,原先的画图记录就由照相机拍照记录所代替。换言之,从照相机发明之时起,民族志摄影和人类学摄影就已发生。
无疑,照相机的发明给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田野工作带去了便利。同时有些摄影家因为拍摄了展现“他者”异文化1关于人种的身体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庆典仪式、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等具有人类学价值的照片,因而具有摄影家和人类学家的双重身份,而爱德华•S•柯蒂斯及其民族志摄影作品《北美印第安人》就是此类型的典型代表。
爱德华•S•柯蒂斯,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既是伟大的纪实摄影家,又是具有艺术天赋的人类学家。12岁时,他自制了一台相机,开始自学摄影。17岁时,他跟着一名摄影师进行专业学习,并正式以摄影为职业。19岁时,柯蒂斯全家搬到华盛顿,他与人合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并成为成功的照相馆老板。生存无忧之后,他开始坐着大篷车四处游走,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1895年,27岁的柯蒂斯,遇见了西雅图酋长的女儿阿安吉利娜公主,并为她拍摄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印第安人肖像作品。从此柯蒂斯与印第安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张肖像也成为他印第安文化苦旅的开端。
柯蒂斯一生中遇到过两次可贵的机遇,《北美印第安人》之所以能够拍摄完成并出版,也正是得益于此。第一次是1898年,30岁的柯蒂斯在一次外出拍摄中,遇见了北美著名的印第安文化研究权威——人类学家乔治•伯德•格林内尔,这次相遇使柯蒂斯得以接触到人类学领域,并为《北美印第安人》的拍摄积累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第二次转折是1904年,罗斯福总统邀请柯蒂斯为他的孩子们拍摄照片,并写了一封推荐信给柯蒂斯,这封总统推荐信使柯蒂斯得以结交到支持他拍摄《北美印第安人》的资助人——实力雄厚的银行家J•P•摩根。
柯蒂斯为了完成《北美印第安人》的拍摄和出版,可以说是倾尽所有,以人生为代价,最后致使婚姻破碎,财产耗尽,疾病缠身。《北美印第安人》最后一卷出版时,纽约一家报社评价“柯蒂斯实现了他的梦想,他完成了美国摄影史上至今无人可以与之匹敌的一项摄影工程。”下面有关《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些数据,也许可以作为此评价的例证:(1)从1895年拍摄第一张印第安人照片到1930年《北美印第安人》最后一卷出版,柯蒂斯为这个项目总共花了35年的时间,他本来计划用15年时间来完成这个拍摄任务,但实际时间是他原计划的一倍多;(2)在拍摄中,柯蒂斯深入踏访了北美80多个印第安部落;(3)并在调查中先后拍摄总计40000多张底片,在摄影技术尚不成熟的当时,能拍摄如此巨量的作品实属不易;(4)不光是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柯蒂斯还收集了350 多个印第安民间传说;(5)同时采集了10000多份印第安语言和音乐的录音资料;(6)1907年,《北美印第安人》首卷出版,罗斯福总统为其撰写了前言;(7)1930年,《北美印第安人》终结卷出版,此时柯蒂斯已62岁;(8)《北美印第安人》全集共20卷,每卷均包括 2200 幅原创照片和详尽的文字说明;(9)《北美印第安人》的拍摄行程和最后制作发行摄影集的费用达到了惊人的150万美元;(10)但最终只销售了200多套作品2。
《北美印第安人》的拍摄内容包括印第安人的肖像、居住环境、传统食物、民族服饰、婚礼习俗、艺术和宗教等,可以说涉及北美印第安部落的方方面面。但这些图像真的是当时北美印第安人的真实写照吗?通过研究发现,柯蒂斯并没有完全真实地拍摄,并且人为地有意消除现代文明已对北美印第安文明造成影响的证据,具体表现如下:
(一)拍摄前:1.柯蒂斯会按照预先设计的拍摄画面,要求指挥拍摄对象。比如,他为了画面需要,会让A部落的人穿戴上B部落祖先的服饰来拍摄,又或者他会让印第安人穿上已经消亡的部落服装拍摄;2.柯蒂斯有贿赂拍摄对象的可能。比如,每到一个印第安部落,柯蒂斯都会从他那满是银币的麻袋里掏出钱来给拍摄对象,拍一次一美元。这种带有贿赂性质的拍摄,至少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使拍摄对象积极地配合柯蒂斯的拍摄,导致摄影画面更多地加入了柯蒂斯的主观思想。二是,导致拍摄成本增加;3.柯蒂斯在拍摄前会主动提供造假的服装和道具。比如,在拍摄纳瓦霍人的耶比查舞时,有证据表明舞蹈中使用的一些服装和面具是仿制品,而制作者正是柯蒂斯;4.柯蒂斯会有选择地挑选拍摄内容。比如,印第安人蛇舞仪式中有祭司呕吐的环节,但是他的摄影作品中并没有这样的画面出现,说明柯蒂斯的拍摄并没有如他所宣称的“记录印第安人生活和环境中的所有方面”一样全面。
(二)拍摄中:1.对光影的改变。比如,有一幅照片实际上是在白天拍摄的,画面展现的是一位骑马的男人伫立在旷野中,但柯蒂斯却刻意营造出照片是在黑夜拍摄的错觉。又如,柯蒂斯在拍摄肖像时总是给印第安人打上柔光,以便塑造印第安人宁静神圣的形象;2.使画面模糊化,即柯蒂斯通过摄影技术使照片变暗变模糊。有一副照片展现了两位正在骑马的印第安人从较亮环境走向较暗环境的画面。以上两种摄影技术的使用,一方面美化了画面,使摄影作品更具艺术感,另一方面却使摄影画面没有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处境,使其本应具有的人类学价值大打折扣。3
(三)拍摄后:柯蒂斯在处理底片时,会人为地通过后期技术消除照片上的现代物件,如马车、汽车、闹钟、金属工具、现代服饰以及摩托艇等。比如,普韦布洛印第安人的照片说明柯蒂斯除去了人们的帽子、吊裤带和阳伞,还有阿西尼伯因人帐篷上的商品标签也被修掉了。
柯蒂斯通过上述的各种方法想掩盖北美印第安文明地消逝,这不禁让人想知道在那些“假象”图像的背后,真实的状况是什么样呢?想探究“真象”,那就与当时北美印第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分不开。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美国发生的西进运动,改变了印第安人的命运。外来的白人移民为了占领西部印第安人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大肆虐杀印第安人。其中美国联邦政府推行的“野牛政策”,致使西部野牛在1883年灭绝。没有了野牛,印第安人彻底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不断被驱逐到越来越小的保留地中,靠联邦政府的施舍度日。此时的印第安人根本无法独立生存,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和宗教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民权运动的推动下,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实行的同化政策才被文化多元主义所取代。在此背景下,从柯蒂斯拍摄《北美印第安人》的时间段(1895年~1930年)来看,北美印第安人的文明早已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为了探究《北美印第安人》存在的内在矛盾,在此选取该摄影集早期、中期、晚期的三幅肖像作品为例说明。
从以上三张拍摄于不同时期的照片可以直观地看出,照片中印第安人的服装和饰品呈现出由繁到简、由民族风到现代化的特点。最后一张1930年拍摄的威尔伯酋长,除了脸上的神情还与先辈们有几分神似外,从其着装上已看不出印第安文明的痕迹。
继而,可以发现尽管柯蒂斯想掩盖北美印第安文明已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事实,但从其作品整体上看,《北美印第安人》恰好反映了北美印第安文明在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中逐渐消逝的过程,这构成了局部图像的“假象”与整体作品的“真象”之间的内在矛盾。
爱德华•S•柯蒂斯为了完成民族志摄影作品《北美印第安人》的拍摄和出版,倾尽一生心血。但遗憾的是,他在拍摄过程中人为地痕迹太多,以至于后人在看待这部作品时认为他是在“造假”。而更遗憾的是,柯蒂斯竭力想淡化现代文明对北美印第安文明所造成的影响,但其作品最后呈现出现来的效果却与之相悖——其三十余年的拍摄过程恰好记录下了北美印第安文明逐渐消逝的事实。
所以,民族志摄影作品《北美印第安人》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遗憾:一方面是给视觉人类学带去了遗憾,因为柯蒂斯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存在“造假”,所以图像的“假象”使这部摄影集作为北美印第安人民族志的文献资料价值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是给柯蒂斯本人留下了遗憾,因为柯蒂斯想证明北美印第安文明的“永恒性”,但时代的洪流却由不得他控制,人们从他的作品中明显看出了北美印第安文明的变迁痕迹。不知是否是由于此遗憾,以至于柯蒂斯在完成《北美印第安人》后再也没有出版任何书籍,也很少谈及此作品。
注释:
1.关于“他者”异文化的概念,参考了邓启耀教授所提的“对于任何到异文化异群体中考察的观看者来说,他看到的世界基本是他者的世界;对于任何文化本体来说,局外人的观看永远只是‘他者’的观看。观看者和被观看者本来是互为他者的,但权利可能导致观看者‘主体化’,被观看者‘他者化’并被异化。”(邓启耀编著.视觉人类学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
2.造成低销售量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北美印第安人》出版时,美国正处于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二是与当时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实行同化政策有关。
3.对于柯蒂斯美化拍摄对象的看法,有学者也提出了类似观点“柯蒂斯1899年在哈里曼探险队拍摄的照片就体现出了梦幻浪漫的自然审美观,这种观念与他后来的印第安人摄影相吻合。”(胡晴.荒野的呼唤——爱德华•柯蒂斯和他的印第安人摄影[J] .中国摄影家,2007,08:74.);“他的印第安人肖像风格雄健,同时有美丽风景陪衬,实际上将白人在北美大地上反客为主、灭绝印第安人的残酷事实浪漫化了。”(顾铮著.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1]邓启耀编著.视觉人类学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2]顾铮著.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3](英)鲁埃尔•戈尔登著;柴田译.摄影大师:我们时代的经典摄影艺术家[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
[4]唐团结著.世界摄影发展史:摄影图片探索之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胡晴.荒野的呼唤——爱德华•柯蒂斯和他的印第安人摄影[J].中国摄影家,2007,08:68-75.
[6]周钢.野牛的灭绝与大平原印第安人的命运[J].史学月刊,2002,07:113-118.
[7]刘艳.文化的传承——对柯蒂斯《北美印第安人》作品解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7):91-91.
[8]林茨.“他者”的力量[J].中国摄影家,2007,08:1-1.
[9]董娅莉.柯蒂斯与北美印第安人[J].新闻爱好者月刊,2006,0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