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行纪

2017-10-18 21:24王跃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41期
关键词:热巴锅庄康巴

王跃

藏地是一个很大的地域概念,包括整个西藏、青海的大部分地区、四川的甘孜州阿坝州、云南的迪庆州等。藏族有三个大的支系:卫藏,主要是西藏地区;安多藏族,主要是青海地区,包括四川的阿坝州;康巴藏族是藏族中最彪悍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四川的甘孜州、云南的迪庆州、青海的玉树州和西藏的昌都地区,现在多把这些地区统称为康区。我曾去西藏来来回回很多次,也去过康区一些地方。然而西藏的康区——昌都,这次却是首次成行。

從西安搭晚班飞机到成都,天没亮就赶到机场,顺利搭上从成都飞往昌都邦达机场的飞机时,心情和天空一样是清亮的。邦达机场在辽阔的邦达草原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也是我国跑道最长的机场。建成这样一个机场,很不容易。机场离昌都城近136公里,要两个多小时。车从邦达草原驶过,还是让人沉醉的高原风光。经过郎姆拉山口,山口一样地是经幡飘荡,一样地有牧民人家。翻过山,是弯弯曲曲的山路。高原上的色彩,饱满浓烈,像康巴汉子的性格。

强巴林寺是昌都地区最大的佛教格鲁派寺院

昂曲、扎曲,两条河在昌都城境内汇成了澜沧江,天津广场的尽头就是著名的澜沧江源头。这里不只有“三江并流”的奇观,有卡若遗址和茶马古道,有康区最大的黄教寺庙——强巴林寺,嘎玛嘎举派祖寺——嘎玛寺,苯教祖寺——孜珠寺,这里还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热情奔放的歌舞风情。

漫长历史中:卡若遗址

提到昌都,免不了提到卡若遗址。卡若遗址位于卡若县卡若村,距昌都县城大概12公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年代距今4000至5000年。该遗址发现于1978年,遗址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卡若遗址曾在1978年和1979年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共清理出房屋遗址28座,道路2条,石墙3段,圆石台2座,石围圈3座,灰坑4处,出土各类石器7968件,骨器366件,陶器2万余片,装饰物50余件,此外还有部分粟米、动物骨殖等。发掘结果表明,在澜沧江源头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上,藏族先民们早在四五千年前,不仅学会了制造各种精致的石制工具,有了粗糙的纺织品和缝制的物品,并且还制作了彩陶和装饰品,建造房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了解之后,深觉这对研究西藏早期历史有重要价值,很值得参观。但交通不太方便,只能搭去水泥厂的中巴车,或者包出租车。我们决定尝试下中巴车。

从水泥厂终点站下车,看到两山夹峙,中有山谷,旁边是从雪山和石林里流出来的卡若水,对面就是澜沧江。顺着公路往前走,右边水泥厂的围墙尽头处,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右前方还有一座废弃的水泥厂,有一条满是尘土和煤灰的土路可以到达。卡若古文化遗址就坐落在这个“现代遗址”里。

据初步分析,卡若遗址的房屋建筑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木结构的草泥墙建筑。以草拌泥筑墙可以增强坚固性能,使其不开裂缝。居住面用土垫平,然后夯实或烘烤,使其坚固耐用,房屋中央有石头砌成的炉灶。室内和房子四周较均匀地分布有柱洞。第二类为半地穴式的卵石墙建筑,居住面规整而坚硬。墙壁用石块靠穴壁垒砌,黄泥抹缝,多为方形,从村落布局看,当时人们居住的区域已有一定规律。房屋遗迹比较复杂,可以分为3期遗存,至少延续了500年左右。原始村落布局除房屋外,还发现石铺路、石墙建筑、窖穴等,说明居住者在努力改善居住条件。

昌都地区举行歌舞会

此外,卡若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粟粒和谷灰,这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西藏就有了原始的种植业。看来,卡若遗址的先民当时是以农业为其生活的主要来源,狩猎和采集则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卡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西藏的原始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研究西藏人的祖源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说明从河煌南下的羌氏系统的人仅仅构成西藏先民的一部分,而已是后来加入融合的一部分。实际上,早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有原始人居住。

寺院里的幽谧:强巴林寺

强巴林寺不收门票,且好像只有上午开门。于是一早,我们沿着强巴林寺路向山上走去,远远就能看到经幡柱和转寺的人。入乡随俗,入寺之前我们也跟着转寺一圈。还有几处煨桑炉,炉边多有人在卖松枝。寺庙周围有很多流浪狗,有的还在相互追逐,转寺的老人们都很淡定。转寺是这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边转还可以一边买菜,买好了菜如果要进寺庙朝拜,就直接挂在门口的栏杆上,朝拜之后出来再拎走,不会混,也没有人去偷拿。

转寺一圈后进入寺庙,许是刚刚上完早课,一群阿卡从右边的大殿里涌出来。昌都外来游客较少,强巴林寺更不像一个旅游景点,而是作为藏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存在着。相较随处可见来祈福、磕长头、念经、找阿卡测字的藏民来说,我们这几个异乡人倒是有点奇怪。

不经意走进一个叫作“曲然”的门,进去后有很多圆石铺成的小树林,应该就是辩经场,想象着阿卡们盘坐在石子上激烈地辩经,很有意思。寺庙里面也有小路可以转寺,可以看到转寺的老人。往前走有一排房屋是阿卡们的僧舍,和其他地方那些平房小院不同,这边的僧舍更像是学校里的宿舍。

寺中见到的阿卡们都很随和自在,挑水的挑水,聊天的聊天,你对他微笑他也报与你很自然的笑。不同于很多地方,这里看到的信仰生活不会让你觉得震撼,反而是轻松随和,好像这所有的虔诚不过是日常生活中最最平常的一种,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又深入人生。

寺里供奉了很多佛像和精美的壁画,有密宗佛像和历代转世达赖,还有显宗的菩萨罗汉。主供未来佛强巴佛(即弥勒佛),也因此而得名。强巴林寺于15世纪30年代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喀巴祖师的徒弟西绕桑布主持修建。在传说中,强巴林寺修建于几百年前的一个傍晚。当时天空中出现金色的彩霞,空气里弥漫着吉祥的气氛,宗喀巴的弟子根据师父的预言,在两河交汇之处的高山平台上向着太阳依山势而建寺庙。endprint

强巴林寺下分五个扎仓:林堆、奴林、库秋、夹惹卡巴等,格鲁派的祥雄曲旺扎巴、楚顿朗卡白、年堆冲贡嘎扎西、三世达赖索朗加措等著名的高僧曾主持过该寺。强巴林寺传承十三世堪布,后由帕巴拉三世通娃顿丹起传承世代主持该寺。成书于1792年的《西藏志》载:“其寺向东,内有金顶一座,楼台院宇,宏阔壮丽,亦康区之盛区!”强巴林寺内藏有数以万计的佛像、文物,还有大批藏文经典。第六世、第七世帕巴拉活佛时期,是该寺鼎盛时期,下辖分寺达130多座,管辖地域东到江达的达色,南到桑昂曲,西到波密的倾多,北到琼布丁青。

风情:康巴服饰和康巴汉子

昌都地区属于康巴藏区,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当地的服饰也与其他地区的藏族有所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多姿多彩的服饰系列。康巴服饰以雍容华贵著称,服饰上都装点有美丽而昂贵的金银珠宝,比如玛瑙、翡翠、珊瑚、绿松石等,给人以豪放和贵重之感。且许多服饰都经祖辈相传,以至于经常可以见到价值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元的服饰。另外,康巴藏区服饰的最大特点是头饰。妇女将头发梳编成细辫,下接黑丝线和咖啡色丝线,直坠至脚踝(康巴地区一般有扎108根辫的习惯),上面饰以松耳石和珊瑚。藏族男女受到佛教中有关“圆满服饰十三事”的影响,通过佩戴饰品来传达对佛的虔诚。康巴藏区女人佩戴这么多华贵的首饰当然也少不了康巴汉子的影响。豪爽粗犷的康巴汉子,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藏族男人的标志。

在藏区的其他地方和相关的书籍中就了解过一些有关康巴汉子的传奇故事,我对这个民族有着浓厚的兴趣。康巴人,是指生活在藏东地区及其他使用康区方言的藏族人。昌都地区是康巴人的主要分布区。他们与其他藏区藏民相比,生活得比较放松。康巴汉子剽悍好斗,天性喜爱流浪,被人称为西藏的“吉卜赛人”。长年的游牧生活使他们带有野性不驯的奔放气质,游牧民族豪放的天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一首著名的康巴歌谣这样唱道:“我骑在马上无忧无虑,宝座上的头人可曾享受?我飘泊无定浪迹天涯,蓝天下大地便是我家。”

康巴汉子恩怨分明,即使是亲如手足也不例外。他们解决问题最惯用的方式是决斗。你矮你弱没关系,我先让你一刀,这一刀我挨不下算我倒霉,挨下了就得出生入死。刀光剑影后仇便没有了,缠着头裹着手的两人仍然一起喝酒做朋友,喝酒时论斤不论两。另外,康巴汉子不但横刀立马,英武不凡,而且极善经商,是天生的商人。他们有经商的世风,大商家层出不穷,著名的康巴世商是藏区各地寺庙的重要施主之一。他们敢于冒险,极重信誉,足迹遍布西藏及周边地区,为藏汉两民族的商业往来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被称为“藏区的犹太人”。

康巴汉子非常疼爱他们的女人,每次外出,这也是康巴汉子向别人炫耀自己财富的最好方式。经商回来,都要购置些名贵的珠宝首饰送给妻子。在西藏,凡是见到长相英武、肩宽步阔、目光深沉、头发里盘着红丝穗(“英雄结”)、古铜的肤色健康而凝重的藏族人,不用问便知道他们准是康巴汉子。他们那独特的气质常常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成了游客们镜头捕捉的对象。康巴汉子的首饰配饰都是世代相传累积而成的,价值不菲,但这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出售的。

赛马会期间是观赏康巴藏族服饰的好机会,届时,藏族男女都穿上最珍贵、最华丽的服饰齐集一堂,把美丽华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多么洒脱与豪放的民族啊!

歌舞中的情怀:锅庄与热巴

锅庄舞又称“果卓”“歌庄”“卓”等,藏语义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起源于西藏,分布于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昌都县位于藏东川、藏、滇三省交会处,这里是康巴文化的中心,也是著名的“锅庄”发祥地。根据昌都县锅庄的歌词和民间传说来分析,昌都锅庄早在吐蕃时期就存在了。在西藏,昌都锅庄广为流传。每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时,广场上、庭院里男女相聚,围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边歌边舞。男子穿着肥大筒裤,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起唱,女性随后唱和,歌声嘹亮,穿透力很强,舞者和着歌曲“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呀”的一声呼叫,顿时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蹉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换动作。男性动作幅度很大,伸展双臂犹如雄鹰盘旋奋飞,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显现出健美、明快、活泼的特点。舞圈中央通常置青稞酒、哈达,舞毕由长者或组织者敬献美酒、哈达。

昌都锅庄可分為农区锅庄(包括城镇)、牧区锅庄、寺庙锅庄三大类,动作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节奏缓慢,舞姿舒展优美,另一类节奏急促,舞蹈热烈奔放。昌都锅庄的动作多有模拟动物形态的,如“猛虎下山”“雄鹰盘旋”“孔雀开屏”“野兽戏耍”等,其表演注重姿态的情绪变化和表现。

锅庄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如今锅庄舞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也产生了变化,有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歌舞,有颂扬英雄的歌舞,也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客待客等歌舞。

热巴则是藏东流传最广的古老民间歌舞艺术,分为热巴铃鼓、热巴弦子、谐剧及杂技等。热巴舞以铃鼓为主,其间穿插弦子以及插科打诨等内容。表演前要先谢神。热巴舞第一步是由男人手持红色牦牛尾,摇铃击鼓呈圆圈走动,边走边唱;第二步是女子用弓形鼓槌敲长形手鼓,并伴之快旋等技巧动作;最后是男角的技巧表演,多是扮飞禽走兽等形状动作,并穿插谐剧等内容,女角则在一旁击鼓助兴。

表演热巴的艺人多为世代相传,需自幼苦练。在金洮江、澜沧江及怒江峡谷地带,有很多专门的热巴艺术团体,他们自认是西藏圣者米拉日巴的后人,所以被人们称为热巴。热巴艺人多以家庭、亲属为主体成员,也有同乡同村组成的,人数几人几十人不等。有演出时,男女老少带着皮鼓,在村、乡、县或者地区之间游演。热巴艺人除主要表演歌舞谋生外,还可兼做鞣革、刻马尼石、小五金制作以及贩卖骡马等小生意。著名的热巴艺人在藏东非常受欢迎,他们唱腔高亢激越,舞蹈技艺超群。

在歌舞里挥洒热情,从民俗中发现文化,去寺庙内体验虔诚,历史中感受到的昌都,是不一样的昌都。

(作者为西藏民族大学教授。同行的赵曼丽和张晓丹对此文亦有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热巴锅庄康巴
口述史视域下的乡城锅庄研究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康巴学人
——林俊华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话语再释
首届热巴展演暨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在昌都举行
参加《西藏昌都首届热巴舞展演暨热巴艺术高峰论坛》有感
帕雄热巴的描绘与解释
康巴雄鹰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
漫谈雪热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