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彬,司 玲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理论经济研究
“故乡变异乡”
——论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地景变迁
蔡礼彬,司 玲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借助空间三元生产理论对青岛国际啤酒节地景展开深入分析,以青岛国际啤酒节为例,从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再现空间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啤酒节是如何落实为节庆地景的过程以及啤酒节背后的政治、经济等目的,即啤酒节地景的空间生产及变迁过程。
节庆地景;空间生产;啤酒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节庆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与以往不同。从庆祝丰收或团聚变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工具,由传统的节日发展到传统与新兴节庆并存,在特定时间与空间通过节庆活动建构地方的社会文化特征。地方政府渐渐重视能有更好的政绩与更多的民意支持,促使现在的节庆活动规模越办越大,活动内容愈来愈多元丰富,除了达到举办节庆的目的之外,如果能够让节庆与地方人文特色相互结合,让地方文化得以传承与再创新,促使节庆得以历久不衰,这样才能使节庆更加有意义,也适时承担起传递当地文化基因的角色。
(一)节庆地景
地景(Landscape)包含了大自然中各种形态肌理的地貌景观与观看的方式,是早期地理学中比较重视视觉的观点。Edward Relph(1987)认为地景是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和美学的,地景的形塑是国家建构的历程,所有社会关系、生产型态、人与土地、环境的运作联系。Sauer认为地景是文化产物,随着时间的改变和影响,可将地景视为不同时期文化的再生。Crang(2003)认为地景反映了某个社会(文化)的信仰、实践和技术。地景就像文化一样,反映出这些元素的汇集,许多学者研究地景如何塑造特定社会组织,以及如何被该组织塑造。Darden & Babin(1994)认为节庆地景是物理环境,是有形因素与事件氛围的结合,是与会者从情感或功能方面意识到节庆的途径。Yong-Ki Lee, Choong-Ki Lee等(2008)研究了节庆地景、满意度、顾客情绪、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可控的地景特征,如食品质量和计划内容会影响顾客的情绪和满意度,这些情感会促进消费者对节庆的忠诚度。Breda McCarthy(2013)研究了澳大利亚的音乐节地景,认为透过音乐节,资本主义和文化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体验经济的重要部分。Michela C. Mason, Adriano Paggiaro(2012)分析了酒食节地景对参与者的情绪、满意度和行为的重要性,研究发现,节庆地景和情绪对参与者的满意度有明显的直接影响,反过来对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David Gration、Charles Arcodia等(2011)认为节庆地景是一个自然和人为混合的共生社会环境,探究了在非城市的节日中节庆地景元素及意义以及活动组织者利用其对可持续现场管理的应用,为节庆地景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借鉴。Falconi J P.(2011)分析了节庆和空间的相互作用,认为节庆空间内充满相互矛盾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冲突又反过来影响节庆地景。Henry Johnson(2015)认为由于亚洲移民的增加,新西兰增加了许多文化景观,尤其是节庆地景,展示了新西兰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王伯仁(2008)认为节庆空间的生产,体现在地表上的结果,可以与地理学概念上的相连结,成为节庆地景。运用空间生产的观点来分析节庆,可以了解节庆产生的始末,以及动态过程,从地理学的观点延伸,就可以将节庆生产出来的节庆空间视为节庆地景的概念[1-12]。
(二)空间三元生产
列斐伏尔批判了以往把空间作为单纯客观的物质实体或空洞容器的传统观念,认为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空间生产,主要表现在历史性城市的急速扩张、社会的普遍都市化,以及空间性组织的问题等各方面。对生产的分析显示,我们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我们所经历的物质空间变化不过是社会变迁的表象,透过物质空间变化的背后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以及其中的社会权力、社会联系、社会日常生活的变迁。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生产三元理论(图1),根植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商品化的研究,源自康德对人、时间、空间关系的理论,是通过对社会空间的历史分析,探究感知的(空间实践)、构想的(空间再现)、生活的(再现空间)三位一体的概念[13-17]。
1.空间实践。包含生产与再生产,以及每个社会型态中特有的区域与空间组合的特征,并且具备一定程度的凝聚力。空间实践其实就是某个社会空间被创造出来的物质化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地理区位、建筑、装饰物等可以感知的物质来辨别不同的空间性质。空间实践的主要特征有:① 物质性特征,表示空间的客观存在;② 人们在不同的空间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遵守空间规则;③ 暗示着空间的功能,如消费空间、展览空间、娱乐空间等。 人们可以利用物质来生产、改造某个空间。舞台的搭建、嘉年华设备、精彩的节目表演、彩带和气球等,所有这些能让我们感受到节庆空间的物质,就是节庆的空间实践。
图1 空间生产三元组概念图
2.空间再现。空间再现是指一个存在于概念中、构思的空间,也是地方领导人、专家提出的相关概念和设想,利用权力、知识和符号来生产空间,是抽象的空间概念。空间再现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是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是拥有更多权力的社会上层(政府人员、工程师、规划师、科学家等)对空间的安排、规划、设计,这期间并不关注社会成员如何回应。空间再现通过主题、官方文本、媒体的宣传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空间的既定印象,背后暗含着空间规划者的各种目的,它在空间的生产上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如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人为创造出许多新节庆,如以明星为主体的节庆——电影节、利用地理环境形塑的衍生型活动——童玩节、利用既有产业包装营销的节庆——青岛啤酒节、依赖文化艺术为主体的节庆——上海国际艺术节等。
3.再现空间。再现空间包含着使用者对既定空间规则的背离和反抗,是社会成员对空间再现的反馈,是规划者、表演者、居住者、使用者共同在场的社会空间。尽管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被规划、被限制,有一套遵循的法则,但在真实的生活中社会成员具有改变和抵抗空间再现的可能性,在这里人们不需要遵守一贯的法则。就像节庆期间策划者为节庆安排了舞台、各种表演、比赛、夜市等,但是真实的节庆地景是由来自四面八方涌来的游客进入节庆空间,参加节庆安排的游戏、欣赏节目、与当地居民发生联系等,这期间可能会发生许多并不是提前安排好的事,给游客提供难忘的经历。再现空间表明节庆地景是一个动态的景观,处于不断再生产的过程。
(三)青岛国际啤酒节的研究现状
青岛国际啤酒节作为我国大型节庆的代表,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展开研究。张佳佳(2007)构建了现代节庆品牌管理理论研究体系与框架,解决了“如何管理现代节庆品牌”的现实问题。任翠红(2008)探析了新闻传播媒介与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关系,分析了节庆报道的模式。于文文(2009)以啤酒节为例将居民对事件旅游的不同感知态度分为热爱者、憎恨者和矛盾支持者3 种不同的类型。陈旭(2009)利用符号学的方法分析了青岛国际啤酒节文化符号的传播过程、旅游者的体验机理,认为我国节事活动的发展应当始终重视其文化性问题,努力达到文化真实,并且真正走进当地居民生活。谭春波(2014)研究了青岛的啤酒文化发展历程、文化载体、文化理念对青岛市旅游的促进作用,探索了啤酒文化旅游的新模式,为青岛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明道路。曲义婷(2015)研究了节庆空间与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发展的关系,节庆空间规划反映的利益关系及如何建立平衡机制等,分析了青岛啤酒城的价值和前期改造方案与节庆活动相关的影响,提出青岛啤酒城的改造可行性建议及改造策略[18-24]。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为了能够亲身体会啤酒节的空间是生产过程,笔者全程参与了第26届青岛啤酒节,观察啤酒节的场地布置、表演,游客、摊贩的外显行为等内容。在实地研究的过程中随时将观察到的资料记录下来,整理成笔记,这是参与观察法常用的手段,这些笔记都成为日后分析研究的重要资料。深度访谈法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问。为了弥补参与观察法的不足,获得更详尽的一手资料,本研究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对一些观众进行了简单的访谈。本研究于2016婺8月13日起至2016婺8月28日在崂山区世纪广场啤酒城内进访谈,共访谈8位人士。访谈者的具体情况如下,与每位人员的访谈时间大约是15分钟左右。
表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众所周知,啤酒在青岛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创办,正是借助这种百年积淀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特色节庆。它融世界啤酒博览、啤酒文化、啤酒技术交流和啤酒狂欢于一体,节日期间举办大型开幕式、世界啤酒品牌展示、啤酒品饮、艺术巡游、饮酒大赛、文体娱乐、闭幕式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旅游者、啤酒爱好者以及啤酒厂商。据资料记载,啤酒节的原始构想来自于德国慕尼黑啤酒节,青岛建制100周年庆时青岛啤酒厂决定效仿慕尼黑啤酒节为青岛啤酒打开销路提供平台,当时市政府也急于寻找一个能够提高青岛知名度的机会,啤酒节应运而生。啤酒节自创办以来,在经济、施政成效、地方认同、文化等众多方面有较大成果,国际化、专业化特征日渐凸显。从游客人数看,第一届参加啤酒节的观众有30多万人,现在有四百多万人。从1997年第七届啤酒节起,青岛国际啤酒节由地方性节日升格为国家级规格、国际性的知名节庆活动。随着啤酒节规模的扩大、等级的提升,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凸显,打造了青岛“亚洲啤酒之都”的城市文化品牌。
(一)青岛国际啤酒节的主要成就
青岛国际啤酒节不仅是青岛市的重要节庆活动,也是山东大型节庆活动的典范,是国内最早创办的节庆之一,从一个地方的小型节会发展为亚洲最大的啤酒盛会,目前已经跻身我国成功举办的大型节庆行列,在国内外节庆业界享有极高声誉。2005青岛国际啤酒节成功进入“2005年度中国十大节庆”排行,并荣登榜首,被专家誉为“以鲜明的主题诉求、浓郁的国际色彩和特有的狂欢气质,成为国内现代节庆活动的典范”,啤酒节继而蝉联“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在2007年成为“中国十大影响力节庆”和“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品牌节庆”“双冠王”,同年还荣获“2007年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影响力节庆”之首和“2007年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品牌节庆”之首。多项荣誉的获得使啤酒节更加引人注目,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二)啤酒节面临的主要困境
青岛国际啤酒节虽然已经举办26届了,表面上,啤酒节的成功不但为青岛宣传了城市形象,也为青岛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啤酒节的经营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同质性活动过多。成功的活动必然引来其他城市的模仿。一些城市看到啤酒节为青岛带来的好处,纷纷开始举办类似的活动。有了市场的竞争,就不可能一枝独秀。因为国内众多同质性活动的模仿,不但分流了青岛啤酒节的客源,也降低了其吸引力。尤其近年来大连啤酒节被命名为“中国国际啤酒节”,是青岛啤酒节的强劲竞争对手。
A1:“啤酒节刚兴起那会,大家都爱去凑热闹,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办这个节,就没有必要非到这边青岛来看。”
A5:“我去年去大连旅游的时候正好参加了大连的啤酒节,感觉都差不多,而且门票还比这边(青岛)便宜,所以估计那边的游客就不会专门来青岛参加这个节日了。”
这些话语都反映了同质性活动过多对青岛啤酒节的负面影响,尤其在门票价格方面,大连啤酒节更亲民。
2.过度商业化。青岛国际啤酒节从最开始由青岛啤酒厂发出举办倡议,到今天由官方主办多方参与,成立专门的组委会进行活动的统筹与组织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毋庸置疑,啤酒节的举办与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承认,在啤酒节办了这么多届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不但没有淡化甚至更加明显了,主要表现在:诸多分会场的设立;啤酒节的会场内到处充斥着各种消费项目,似乎进到这个节庆地景就得消费;会场内所有东西的价格(啤酒、烧烤、玩具等)偏高,让许多游客难以接受,本地人基本都会自己带着啤酒和零食过来。
A7说:“我们本地人都说啤酒城里就是大排档的享受,五星饭店的价位,都快把一个全民娱乐、增加城市知名度的节日办成一个宰人节了。”
A4说:“啤酒城里边确实物价高,门票也高,把一部分游客挡在了外面,主要是里边地租高。”
从中可以看出当地人对啤酒节价格过高的不满,希望啤酒节减少一些商业气息。
3.缺少文化内涵。青岛国际啤酒节举办的时间较久,任何活动时间一久都难免出现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的情况。随着啤酒节会场迁至世纪广场,民众对其的热情降低,活动气氛也大不如从前,啤酒节出现了发展的瓶颈。节庆期间举办的活动多以歌唱、饮酒、跳舞为主,节目内容简单,且较少涉及到文化层面,文化内涵的缺失必然导致其吸引力的降低,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如今的啤酒节呈现出毫无特色的窘境。在调研中发现凡去过啤酒节的人,极少有人能说出不同品牌啤酒的特点、制作工艺、饮酒文化,回答基本是“没关注过、不太清楚、不知道。”
A2:“来这里主要就是图个热闹;也没有专人介绍,啤酒大棚虽然有销售人员介绍,可说得也很含糊,主要是为了卖啤酒,所以也不会仔细听。”很明显,更多的观众是被啤酒节热闹的环境、嘈杂的氛围所驱使,主办方在整个策划过程中,也不够重视啤酒节的文化内涵。
A8说:“当啤酒城一年一度由冷清到热闹再到冷清,当一切结束,这么多届啤酒节过去了,人们只记住了‘哈啤酒,吃蛤喇’这句话,其他有关文化的都不清楚。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青岛啤酒节越办越萎缩的原因。”
4.空间资源整合困难。空间资源整合困难是当前青岛国际啤酒节经营模式中亟待破解的难题。2016年啤酒节的四个主要分会场:世纪广场啤酒城、世园会、西海岸、平度会场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举办的相关活动不能集中整合,也无法确保啤酒节的整体品质,对啤酒节的多年积累的品牌效益大打折扣。再者,主办方出自对政府效益的考量以及想把啤酒节做大做强的愿望,逐步扩大、增加啤酒节的举办场所面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啤酒节结束后又要拆掉,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在调研中有位出租车司机抱怨道:“以前在啤酒城举办的时候,打车只要说声去啤酒节,二话不说拉着就去;现在世园会、西海岸、世纪广场、平度会场四个地点,要解释半天是去哪个会场,非常麻烦。”
A8:“当啤酒节变成到处都举办,就不会有人觉得啤酒节只有崂山才有,毕竟崂山举办了这么多年,大家都有感情了。举办的分会场太多,气氛不会和以前一样火爆,啤酒节的品牌和品质都难以保证。”
可以看出啤酒节的举办场所过多,空间分布过于分散,给游客和当地人造成困扰,也降低了啤酒节的声誉。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设立黄岛分会场以来,场所面积逐渐扩大,活动日益丰富,2016年黄岛分会场甚至单独设立了官方网站,可见主办方可能有意要借助啤酒节大力发展黄岛的经济。
与自然景观的空间生产相比,节庆地景的空间生产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也更具创造性和想象力。对地方政府来说,节庆地景的空间生产提供了吸引外来者消费的机会,成为改善当地经济状况的有效工具。节庆也确实具有把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与环境变为商品供人们消费的能力。原本普通的城市公共空间,在节庆举办的过程中被赋予交换价值。作为一种与青岛市民情感联系紧密的节庆——啤酒节,为人们创造了一个集文化与商业于一体的消费空间,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示青岛的啤酒文化和青岛文化。节庆期间,主办方通过营造文化意象把啤酒节会场变成值钱的商品,节庆地景的空间规划、变迁及分会场的成立等都包含了主政者的意识形态。Cohen(1988)认为某些原本由人们刻意营造的事物或事件,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有可能逐渐演变为真实,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25]。青岛拥有深厚的啤酒历史,在26年里,青岛啤酒节经历了时间、空间的变迁,不但受到当地人的大力支持,也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共同接受的 “新传统”。
(一)空间实践:啤酒节地景的形成
本研究以2016年青岛国际啤酒节为研究对象,时间是8月13日~8月28日,为期16天,因为啤酒节目前有四个主要分会场,本研究选择的范围仅限青岛啤酒城和崂山区世纪广场啤酒城。
1.物质性空间。青岛啤酒城。作为啤酒节的永久性举办城所,其空间生产背景是顺应改革开放政策,是政府部门为实现盘活崂山区城郊地区、提升政绩、满足市民文化发展需求的策略,属于政策性的空间生产。2012年为了提高啤酒城的空间利用率,对啤酒城进行工程改造,啤酒节迁至世纪广场。啤酒节地景是一个文化商品,其场所空间本身就是人们的消费对象,所以活动的场地布置与氛围营造显得尤为重要。啤酒节地景的空间实践过程,就是把自然景观和空间经过人工改造和经营管理后,变成一个临时性的节庆空间。因为城市的空间功能结构和用地性质主要依赖于城市规划,所以,城市规划在空间生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当然,相关政策的支持对节庆地景的空间生产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专业人员的设计,使世纪广场实现由原本向人们开放的公共空间完成向啤酒节地景的角色转换。啤酒节举办前期,由工作人员将广场、道路、绿地等进行装饰和美化,营造出迎接啤酒节的欢乐氛围。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啤酒大棚,不同语言的宣传标语,这些都表现出“青岛与世界干杯”的主题文化。为了突出与日常生活空间的差异,啤酒节的举办场所是被栅栏围起来,被彩带等装饰的围合空间。在场景布置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满足观众的欣赏、审美、参与等体验需求,所有装饰材料、树木、绿地等元素的搭配设计,都在于突出和传递啤酒节的气氛。虽然世纪广场打造的是一种内外联通的开放广场的样式,但它的本质还是一个消费空间,它通过门禁、栅栏等不同方式划定了它与外部公共空间的范围,并很隐晦的告诫着人们:“要交钱买票才能进入这里,这里是花钱才能享受的场所。” 2016年世纪广场啤酒城新建的南大门、造型巨大的啤酒杯、嘉年华设备等景观雕塑都是啤酒节地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2.热闹狂欢的节庆体验。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电子化、商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机械化的生活让人们感觉乏味单调,于是大家渴望感官刺激、追求新奇,从而产生内在的节庆性需求,而现代节庆正好巧妙地满足了这种需求。参加啤酒节的观众是暂时脱离了日常生活,来到一个新的空间,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感觉以及独特的观赏体验来感受主办单位传达出来的理念和主题。观众通过参与啤酒节体会到主办单位的用心和热情,以及与青岛城市文化的亲密接触。人们通过参与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获得难忘经历和特殊体验。对主办方来说,从节庆的开始到结束都会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参与者的狂欢体验也是从兴奋到消退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调节了日常生活的压力。
A5说“平时生活太无聊了,上班,下班,工作压力大,需要热闹来释放、表达自己的情绪,啤酒节的喧嚣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空间,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很high。”
世纪广场啤酒城是一个集歌舞表演、游戏、嘉年华、饮酒大赛、花车游行、啤酒宝贝、灯光焰火秀等各种活动于一体的空间,除了会场本身外,正是这些活动吸引了进入会场的所有人。作为啤酒节地景的重要内容,这些活动营造出的欢乐气氛,让置身于会场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啤酒节的热闹与狂欢。虽然参与啤酒节的观众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份、动机、来源地的不同获得的体验也不同,但在此刻,啤酒节为人们创造了共同的欢乐、声光、愉悦的体验,以及文化商品消费的快感。同一时间段大量人流涌入啤酒节的空间内,置身于啤酒节的现场,这本身就是啤酒节的一大景观。在这里,大家都可以体验到自由与“放纵”的感觉,因为日常社会的规范和身份被暂时解除或遗忘,参与者沉浸在一种平等、谦和、甚至忘我的状态中,获得一种难忘的狂欢体验。会场内的灯光、舞台、歌舞表演、酒精、叫卖声、嘈杂声、漂亮的啤酒女神、各类竞技活动等撩拨着观众的情绪,将观众代入“狂欢”的世界,进入非日常性的状态。主办方通常会引入一些非日常性的吸引物,为观众提供与众不同的深刻体验,例如2016年可以在青岛啤酒节会场看到的“中国航天展暨VR科技嘉年华”,这些平时不易见到的技术和装备马上成为观众拍照的焦点,让观众可以亲身体验火箭发射期间的整个过程,从而加深其对啤酒节的认同。
A6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情结,几乎每年都会来参加啤酒节。啤酒就是咱青岛的骄傲,这个节日太符合咱青岛人的性格了,豪爽、好客、热情,而且每次都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就像今年的这个航天展,我的孙子特别喜欢。”
A1:“好喝的啤酒,随处可以买到;但独特的气氛,奇妙的体验,却不易得到,这也是青岛市举办啤酒节的目的吧。”
3.节后散场,明年再见。节庆活动作为区别于日常生活的特殊事件,总是在特定的时空呈现。节庆地景的空间实践包括其出现和消失的完整过程。王伯仁(2008)认为节庆地景的生产除了热闹的节庆时间和场所外,也包括节庆的暂时消失、明年再现的循环过程[12]。不论传统节庆还是现代节庆,都有其固定的举办时间、场所以及循环周期,区别在于传统节庆的时间往往根据四时节气来定,现代节庆则是人为创造和规定的,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虚假的时间循环。当为期两周的啤酒节结束时,人们又回到日常生活当中,并且开始期待明年的啤酒节。在2016年啤酒节闭幕典礼上,政府代表发言时提到:“第二十六届青岛国际啤酒节闭幕!让我们一起期待2017年8月第二十七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主办方会提醒观众,让大家对下一届啤酒节产生期待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出一个时间循环。
A6说:“现在咱们青岛人已经把啤酒节当成春节一样了,一旦少了这个节日,就会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从受访者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当地人对啤酒节的热爱以及啤酒节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空间再现:啤酒节的文化诉求
空间再现指的是节庆地景是由政府、商业精英、专家等对节庆空间的构想。由于自身利益诉求,政府和规划者会积极塑造游客对节庆空间的想象,如利用啤酒节将青岛打造为东方慕尼黑。官方通过书籍、电视广告、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利用优美的文字、图片、视频为人们构建并传播一个啤酒节的空间意象,吸引全世界的人们前来参加,已经参加过啤酒节的观众常常会拍照分享在社交媒体,为啤酒节地景做了足够的宣传。各大媒体随之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着岛啤酒节的信息,这背后包含了新闻人的意识形态,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外地人对青岛的认知。政府意图凭借短期的啤酒节来吸引大量人潮,将原本复杂多元的青岛文化、啤酒文化在啤酒节的空间内转化为大量的文化消费符号,展示给观众,然而外地游客在啤酒节地景内不一定能感受到真实的、完整的青岛文化。
1.东方慕尼黑的打造。打造“东方慕尼黑”式的啤酒狂欢,让青岛进入世界的视野成为青岛人的共识。被海内外游客誉为“东方啤酒盛会”的青岛国际啤酒节逐渐成为青岛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之一。啤酒节的主题“青岛与世界干杯”也充分体现了青岛想要走出中国,走向全球的愿景。为了实现打造东方慕尼黑的构想,在啤酒节期间,主办方参照慕尼黑啤酒节的标准做好各项配套服务,引进花车游行、艺术巡游、啤酒舞娘、啤酒大棚等慕尼黑啤酒节特色项目和节庆元素,争取为观众呈现出国际化水准标的啤酒盛会。2006年,青岛副市长曾说:“全世界历史最长的,参会规模最大的啤酒节是公认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慕尼黑啤酒节一直是我们青岛啤酒节追赶的目标,今年我们提出来,要把青岛啤酒节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品牌,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参照系就是慕尼黑啤酒节。”
A4:“无论是啤酒底子或是城市风貌,青岛与慕尼黑太相像了,这是中国甚至亚洲的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
A8:“虽然中国许多城市都有啤酒节,但青岛是最有优势的,它的历史和产业基础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未来更多地要在举办模式、经营理念上学习慕尼黑啤酒节,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慕尼黑’”。
2.政府的文化治理策略和政策宣传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出现同质化、标准化现象。各地政府为了突出城市的独特性,都极力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其加以节庆的包装,成为城市文化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节庆活动作为辨别城市特色的基本要素和对外营销的文化品牌,受到各地政府的青睐。政府通过举办啤酒节,增强青岛市民的凝聚力、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地方文化资本积累,向外界呈现青岛的文化、风土、民情等特色风貌、进行相关优势产业的推广。同时,节庆活动带来大量人流,对任何事件来说,都是非常有利宣传机会,政府也会借助啤酒节向人们宣传有关政策。如2007年的啤酒节期间政府在啤酒节地景中嵌入奥运宣传画、大型奥运广告喷绘、奥运五环标志,并举办了“万人举杯同迎奥运”、奥帆主题日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向民众宣传了青岛即将举办2008年中国奥运会的帆船赛事。
A5说:“07年的啤酒节有非常明显的奥运特色,当时的啤酒大棚、啤酒嘉年华、票务窗口等都有与奥运相关的宣传标语,让我们感觉非常骄傲和自豪。”
3.城市资本积累的“借口”。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的同时,也打破了我国城市行政级别不可逾越的固定规律,增强了社会资源的流动性。小城市可以通过特色发展、事件营销等各种手段发展经济,吸引全球投资,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保继刚、李郇(2012)认为大型事件不过是政府构建的一个有利于在城市体系下,通过打破传统的政府预算约束,实现资本高度集中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制度机会主义行为,是一个“借口”模式,揭示了大型事件现象背后的政治与经济激励[26]。青岛市政府利用啤酒节这一“借口”可以实现城市资本积累,通过在啤酒节前期加大城市公共建设力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营造健康的环境,向国内外游客展示青岛的魅力和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来青投资。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成功举办及其带来的经济、文化、社会效益,可以提高应届政府的声誉和政绩。对政治人物来说,啤酒节地景是其最好的仪式空间,运用符号的力量,将官方的主导地位显现出来,通过参加开幕式/闭幕式致辞、颁奖、开启第一桶啤酒、与观众一起迎接啤酒节的到来等行为表现其亲民形象,强调其重视文化,致力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政治人物参与节庆活动既能显现出节庆的重要性,又能吸引大量传播媒体的报道和大众眼球,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在大量媒体的介入下,节庆活动更具有表演性和政治性。实质上,不同空间内节庆地景的生产、建造、再现是政府权力的再现的一个政治过程。在啤酒节期间,政府往往会举办项目推介会、建设成就展等活动,全方位地向外界宣传和推介青岛,放大了啤酒节的“溢出”效应。啤酒节办公室也说:“借啤酒节这一平台,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旨在挖掘节庆经济的潜能,既展示青岛的风貌又展示招商成果,并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兴化,落户兴化,实现“旅游搭台、经贸唱戏”。
4.从啤酒营销到城市营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城市营销的目的,往往会从政策、资金、空间规划等方面积极支持节庆活动的举办。事实证明,利用节庆来宣传城市是极佳策略,如哈尔滨连续举办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打造了“冰雪之都”的美誉,洛阳通过“洛阳牡丹花会”被媒体评为“中国牡丹花都”。青岛啤酒与青岛,不仅品牌与城市同名,而且还几乎同龄。城市因品牌而知名,品牌因城市而发展。从青岛啤酒缔造了第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以来,青岛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以及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青岛国际啤酒节已成为一个令全球瞩目的节庆品牌。啤酒节举办最初的构想是借助青岛啤酒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啤酒历史来包装一个国际化节庆活动,邀请国外知名的啤酒厂商来参与,将青岛啤酒与国外知名啤酒企业(百威等)放在一起,凸显青岛啤酒的地位,抬高自己的“身价”,拓宽青岛啤酒的营销市场和目标市场,为青啤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逐步实现青岛啤酒和青岛的国际化。实践证明,成功的节庆策划能够成就一个城市。节庆活动的广告、媒体传播、人们的口碑相传等行为沉淀为城市品牌、标识,尤其通过定期的举办,不断强化城市的形象特征,啤酒节在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无形资产,正如现在人们提到奥斯卡,就会联想起美国的洛杉矶;提到戛纳,就会联想到电影节的盛典。
(三)再现空间:啤酒节的凝视
观众在进入啤酒节地景内消费之前会在脑海中形成关于啤酒节的空间想象,进而在参加啤酒节的过程中寻找与自己想象相符的现实空间。啤酒节地景的再现空间是指观众在进入节庆空间体验后由自身建构的空间。经由游客凝视,旅游地的一切空间景观都成为付费的符号商品。再现空间是居民、游客和主办方、摊贩等各种人群在啤酒节的场所内相互影响、作用下形成的真实空间,是人际交往沟通的空间。空间再现的目的是让观众进入主办方提前设计好的啤酒节地景,并鼓励观众实现对啤酒、表演、饮食等一系列产品的消费,而再现空间包含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节庆空间的抵抗,也就是观众会拒绝消费,尤其是高额消费。主办方按照原有的规划执行活动,空间如何规划、会场如何布置、节目表演次序等都有剧本,但当啤酒节正式开始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是节庆空间使用者对策划者的反馈。由于身份、阶级、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每个人对节庆空间有不同的想象与期待。因此主办方、策划者与使用者对节庆空间理解的差异性,在观众进入会场之后逐渐显现,在人头攒动的啤酒节地景内有无限可能性[27-28]。
1.夜幕降临:白天与夜里的反差。啤酒节地景的狂欢氛围和节目表演并非一直都有,即便是在啤酒节举办期间,会场也有冷静和热闹之分。深入到啤酒节的会场中,可以发现白天的会场比较空荡,只有少数老人带着小孩闲逛;还有里面的工作人员来回检修舞台、嘉年华娱乐设备、打扫卫生等;有的演员在舞台上排练;有的摊贩在准备晚上的餐饮食材;台下的观众较少。白天基本是在为夜晚准备、是比较空闲的状态。傍晚,世纪广场啤酒城则展现出了它的另一副面貌,人群像潮水一样从四面涌进来。啤酒节的歌舞表演、饮酒大赛等大多是从晚上开始,随着人群的扩大,啤酒节内的气氛渐入佳境,此时舞台的灯光、音乐、服务人员的叫卖声、啤酒的香味都时刻刺激着游客的感官系统。
A1:“啤酒节确实很热闹,大家都只顾着干杯喝酒,跳舞,除了中心舞台的表演外,各个大棚里也有表演者卖力地演出,音乐声实在太大,以至于说话都听不到,不过我们很享受这种狂欢的感觉,另外还有各种小吃,让人大饱口福。”
2.人山人海:热闹的展演与狂欢的观众。啤酒节主办方为大家筹备了各种表演和娱乐活动,唯有观众进入这个空间并参与到其中啤酒节地景才完整地显现出来。啤酒节期间会场内汇聚了大量人群,期间也蕴藏着各种商机。许多企业利用这个机会派人来会场附近发宣传单,如房地产商、汽车商等。主办方希望得到大量的观众来肯定啤酒节的成功。舞台上表演的人除了卖力地表演外,还要时不时地会与会场内的观众互动,如某歌手在唱歌期间说:“举起你们的胳膊,左右挥手,干了这杯”等与观众互动的话语。即便是没有喝酒的旁观者也很容易受到这种狂欢气氛的感染和带动,会场内的一切都在引发人们的兴奋情绪、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
A2说“来啤酒节主要是看一下表演节目,感受一下这个氛围,我的酒量不大,但喜欢酒桌上的气氛。一桌人不管性格是否相近,端起酒杯时大家都笑呵呵的,而且敬酒时大家都会变得很大方,希望别人多喝点。一些烦恼、矛盾在喝了几杯后就好了。有时候在酒桌上可以认识新朋友,这种感觉也不错。”
A1说:“德啤、荷啤、法啤…看到这么多的外国啤酒,都想尝尝,如果没有啤酒节,人们很难在一个地方,一下子品尝到这么多世界知名的品牌啤酒。”
夜晚的啤酒城就像一个大的剧场空间,会场内的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他们既欣赏舞台上的表演,观看周围不同游客的行为与表现,同时自己也是别人观看的对象。不同的观众在节庆空间内有不同的休闲行为和消费决策,但他们的行为都帮助啤酒节地景更好地完成了空间生产。会场内卖烧烤和小吃的商人也做足了准备,非常卖力。大家的各种行为和会场内的文艺表演使得啤酒节地景具有了“生动性”和“文化性”。
A3说:“我已经连续三年在青岛啤酒城卖烧烤了,第一次来的时候不会跳舞,但看到别的烧烤摊都边跳舞边烤串,还吸引了许多拍照的人,生意很火爆,于是我就学他们,反正有音乐,跟上扭就行,果然引来了更多客人。”
A7说“每当看到自己家乡这样的盛况,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心情总是激动的,是从小到大的记忆,勾起许多回忆,许多外地工作的居民都会带着朋友回来参加啤酒节。”
此外,啤酒的工作人员也是构成再现空间的部分。大量的人潮对主办方是一种考验,工作人员对会场的控制能力、消防人员、清洁人员、服务人员要保证整个会场不会处于混乱,不会发生踩踏等不良事件。在访谈中发现啤酒节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愉悦感与受重视的程度,会让他们愿意忍受啤酒节期间带来的短暂不便。当问啤酒大棚的服务员这样的工作是否很辛苦时。有人说:“不辛苦,这样的工作令人兴奋,我们工作的同时其实也在和在场的人们一起狂欢,一起享受,在这种氛围下工作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很难忘。”啤酒节为青岛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对青岛居民的生活空间产生一定冲击,啤酒节期间,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休闲空间明显受到外来游客的影响。
A6说:即使啤酒节期间需要封路或管控,对我们来说毕竟是青岛的重大事件,虽然交通很拥堵,出行不方便,晚上很吵,到处都是人,但看到大家都乐呵呵的,想着一年也就这半个月,还是很可以忍受的。”
从以上话语可以看出当地人虽然会抱怨啤酒节产生的噪声、垃圾污染等问题,但啤酒节为青岛带来的好处让他们可以暂时容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青岛啤酒城从过去的啤酒节永久性空间转型为现在的商业广场,人们对啤酒节的情感也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化。自啤酒城改造以来,在生活上、空间上能够勾起过去啤酒节记忆的事物正在逐渐减少,而当这样的集体记忆的载体逐渐离去,将成为令人遗憾的历史缺口。在分析啤酒节地景变迁的时候有必要分析游客这种变迁的感知,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探讨未来啤酒节的转型发展。当然,啤酒节的空间变迁不可以好或坏一概而论,评述其地景变迁时,需与啤酒节的景观本色进行比较分析。青岛百姓对青岛啤酒的热爱和认同是国内任何一个城市所不及的,可以说,青岛啤酒节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节会,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整座城市文化的延续。啤酒城改造以后,啤酒节“遍地开花”,削弱了啤酒节地景的整体性,这种变迁的方向与啤酒节的本源是背道而驰的,也影响了啤酒节可持续发展。推动啤酒节地景空间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商业区的拓展、道路的变化、人口增长、与会展、节庆相关的政策等。分析啤酒节地景变迁的目的是为对未来的啤酒节地景提出科学的管理措施。对于啤酒节地景的空间变迁本研究主要从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物质空间的变迁
1.啤酒城的改造。随着时间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受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的影响,任何空间都会发生变化。空间变迁的第一步往往是土地的功能价值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空间形态和业态发生变化。说到青岛国际啤酒节,那么不得不提啤酒节的举办场所。青岛国际啤酒节从1991年开始至今虽然已经走过26年,但却经历了5个举办地点。从1994年开始,青岛国际啤酒节首次将主会场设置位于青岛市香港东路与海尔路交叉路口的青岛国际啤酒城,占地35公顷,从此啤酒城成为举办青岛啤酒节的永久性场所。除了每年的啤酒节在此举行之外,青岛啤酒城似乎没有找到其他合理的利用方式。为了提升青岛啤酒节的硬件水平,提高场地使用效率,青岛国际啤酒城于2010年开始升级改造。2013年,位于青岛啤酒城内的地标性建筑青啤宫、青岛啤酒科研中心悄然开拆,这意味着青岛啤酒城改造项目取得新进展,但青啤大世界及啤酒雕塑等的拆除让市民感觉有些担心,面对着重新改造的啤酒城,许多本地居民对此感慨万千。再加上上实公司在啤酒城改造过程中遇到了融资困难,使得啤酒城的改造进度明显慢于政府的原改造计划。
在啤酒城改造项目中,我们发现改造的投资方是上实地产由上海市国资委全资控股,而本地开发商无缘啤酒城改造项目。虽然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人们更希望青啤集团或本地开发商能主导或参与啤酒城改造,但最终胜出者还是实力雄厚的上实地产公司。上实地产对啤酒城空间改造的设想是:“一年四季,一天到晚,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个地方将24小时产生效应,成为啤酒不夜城、啤酒景观城、啤酒俊秀城。”可在实际操作过程并不顺利,直到现在改造工程还没结束。
A5说:“啤酒城也算是青岛的一个重要的景点,这样一搞,青岛啤酒节的特色全没了!”,
A8说:“虽然现在世纪广场啤酒城有很多别的国家的场馆但几乎都被中国化,没有突出不同的风格,而且啤酒节过后就拆掉,太浪费了,感觉挺可惜的。”
从以上话语可以看出当地人还是希望能够保留啤酒城,并建议啤酒大棚应突出不同国家的风格,增加吸引力。
2.地方依恋的变迁。一般节庆的空间是相对固定的,如德国的慕尼黑啤酒节在两百多年的历史过程保持不变。现在的青岛国际啤酒节空间则是由原先的啤酒城迁移而成,并进行了拓展。网友“蹦子”在论坛上发表了对啤酒节举办场所的看法:“啤酒节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属于青岛特色酒文化的一种记忆。而承载这种文化符号和记忆的就是位于崂山区的青岛啤酒城,在青岛啤酒城举办的啤酒节才有青岛味,才是每个青岛人记忆中的啤酒节,所以在崂山区举办啤酒节是一种历史传承。”
当人们赋予空间一定的功能和价值时,空间就成了场所。场所因为固定活动的举办有了特殊意义,当人们在固定场所周而复始地举办活动,便将其空间塑造出独有的空间情感进而产生场所依恋。任何节庆活动有被延续的意义(也是时间和生命的延续),随着时间、体验、记忆的累积,青岛市民早已对啤酒城产生特殊的情感,啤酒城通过其外在建筑形态与内在无形的空间情感对青岛市民而言充满了价值和意义。啤酒城的改造拆迁导致啤酒节举办场所移至世纪广场,致使人们对啤酒节的场所依恋中断,让当地居民失去了归属感,使市民对啤酒城的空间情感受到创伤,虽然啤酒城的改造是必需的,但是应尽快地完成改造工作,将啤酒节搬回啤酒城内,毕竟啤酒城是承载着青岛市民强烈情感依恋的旧场所,使人们对啤酒节地景的情感得以延续。
A8:“啤酒节离开了当年的啤酒城就没去过几回了。”
3.土地空间的商品化。节庆地景的空间生产实质就是一种从土地空间获取经济利益的商品化过程,也就是将空间转化为商品,赋予空间消费价值。政府通过举办节庆活动的方式,实现土地空间的经济价值。前文中提到啤酒节的会场不是随意出入的,不论身份、地位、阶级的游客都需要付费购买门票才能进入欣赏啤酒城里面的展演、享受各项服务。对主办方来说,啤酒城这块土地在啤酒节的推动下才能实现其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对游客来讲,需要花钱购买才能体验到啤酒节的狂欢。由于啤酒节的举办,带动了啤酒城附近休闲、商业、娱乐空间的开发,间接地使得附近的土地价格高涨,周周的土地空间被商品化,所以会场附近通常成为房地产发展的资本,尤其是商业地产得到迅速发展,房价的上涨造成租金的上涨,进而引发金融与房地产资本的迅速扩张。事实上,啤酒节等节庆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业所占比重增大,各种文化产业如音乐、影视、设计等逐渐繁荣起来。在调研中发现在啤酒城附近购买或租赁房产的人多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商业经营,主要的业态有酒店公寓、餐饮、电影院、写字楼等休闲娱乐设施。
4.商业空间的扩大化。随着啤酒节迁至啤酒城并固定下来,一方面,为了促进崂山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啤酒节期间大量游客的食、住、购、娱环节,在政府引导与市场作用下,啤酒城附近新增了大量的配套设施,再加上啤酒城的改造,原来的啤酒节空间将发展为一个区域性的商贸中心,为周边的群众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各种物品。这一系列反映出啤酒节空间变迁导致商业空间扩大化,商业业态日渐丰富。啤酒节的举办也是政府通过资本的运用及商业手段,依靠游客对啤酒节地景的消费行为增加空间产值的一种途径。啤酒节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导致了周边商业空间不断扩大,丽达、金狮广场、利群等购物中心的陆续开业就是最好的说明。此外,啤酒节的举办对居住在世纪广场附近的居民造成众多不便,噪音、垃圾、交通拥堵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当然,商家所创造出来的欢乐氛围和夜夜狂欢的表象掩盖了当地居民在啤酒节期间的生活不便,没有从事商业行为的普通居民希望政府和经营者可以负起更多的责任,做好环境清洁工作。啤酒节的举办对当地居民而言是一个矛盾的事件,在经济层面,他们享受并依赖啤酒节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精神层面,享受着啤酒节为其带来的自豪感,在生活层面上,必须忍受啤酒节巨大人流带来的冲击。
(二)文化空间的变迁
1.集体记忆的疏离。人们在一些场所定期举办活动从而形塑了某种特殊的集体记忆,这个场所也蕴含着城市的发展演进历程。政府通过定期举办啤酒节,为当地人带来更多观光人潮与热闹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的形塑不该是特定的政治或经济选择,而是来自于地方的历史与文化。主办方通过啤酒节这个平台来强化青岛与其他城市的与众不同,凝聚本地居民对土地的认同与情感,啤酒节地景延续着青岛市民的集体记忆。啤酒城,作为啤酒节记忆的重要载体,在青岛市民心中有着特殊地位,通过其外观、空间形貌、活动痕迹,可以唤醒人们的经验记忆。虽然啤酒节在的场所和形貌会随着时代而变迁,但在感情上当地人还是对原来的啤酒节有深深的怀念。
A7:“以前在啤酒城,空间也大,那个氛围特别好,还有啤酒宫啊,非常有特色,活动也比较多,现在都没有了,现在虽然搬到世纪广场了,可是感觉变了,没以前热闹了,而且夜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家里有老人啊,会觉得很吵。”
A4说:“现在有好几个分会场,每个会场安排的节目都不一样,啤酒节的品牌和质量难以保证,总之没有过去的那种感觉了。”
尽管啤酒城已被改造的“面目全非”,环境的变迁已成既定事实,但曾经啤酒节为大家带来的欢乐仍深植在人们心中,集体记忆是个不断丰富和变动的过程,政府和和商业精英掌握了更多空间规划的权力和资本,成为地方空间生产的主要力量。随着主办方和上实地产对啤酒城的空间改造,啤酒宫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被拆除,空间上能够引起过去有关啤酒节记忆的事物正在逐渐减少,与市民的集体记忆日渐疏离。从过去的啤酒节永久性场所变成现在的金融财富中心,啤酒城对当地居民的意义也在不断改变。
2.文化内涵的异化。文化是节庆活动的灵魂,只有紧扣地方文化的节庆活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啤酒节与青岛的啤酒历史关系密切,举办初期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游客具有吸引力的节庆旅游资源,然而在政府主导下连续举办多年后已经成了当地每年固定的一种“传统和习惯”。从本质来说,节庆就像是经营一个暂时的主题公园,游客付费入场,使用会场内的各种设施、感受会场的气氛。主办方为了吸引眼球拼凑各种元素,使人感觉会场内混乱不堪,啤酒节地景并没有恰当地体现出青岛文化与啤酒文化。目前啤酒节的活动空间配置表面上看起来多样化、内容非常丰富,当置身于这个被营造的空间内,却感到非常混乱,舞台,音响、摇滚乐嘈杂在一起,却无法让人感受到活动主题的文化与深度,尤其主办方设置多个分会场,刻意通过这些外在的物质营造节庆气氛,由于缺乏场所精神和文化内涵,实际上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
A4:“这么多年,难道青岛啤酒以及这个节庆所要创造的文化,永远要定格在“哈啤酒、吃蛤蜊”这样的境界上吗?”
虽然啤酒节期间有目不暇接的表演,各式各样的活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观众经常提到,除了啤酒品饮活动外,啤酒节安排的节目和表演内容较少涉及到文化方面。
A8:“在青岛啤酒节看到的表演在糖球会上也能看到,在菜博会上也能看到,在其他地方的啤酒节上也能看到,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的”。
有的观众表示可以理解,认为啤酒节就是开心一下,没必要了解那么多。A2:“或许啤酒节的意义不在意文化,而是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聚会的平台,不论形式好坏,至少我看到许多人的笑脸,这样活动就值得了。”
节庆地景作为城市的独特景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节庆空间的规划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节庆地景的空间生产和变迁逐渐引起业界和学界的重视。节庆空间作为一个汇聚众多人流的场所能够体现一座城市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节庆地景也为城市景观增添了无穷魅力。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用地紧张,而节庆的举办是有固定时间和空间的,现代人们对节庆的需求也是必要的,但有效处理节庆地景与城市的空间利用问题也不能忽视。本研究利用空间生产理论来解释作为现代节庆的典型代表青岛国际啤酒节地景是如何呈现的。深入探究啤酒节地景从出现到消失,在这整个节庆地景的空间生产和变迁过程中对地方居民产生的意义和影响。
[1]EdwardRelph. The modern urban landscape [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25-31.
[2]Liu P,Dong S.Study of landscape image of Chinese ancient village[J].Geographical Research,1998,17(1):31-38.
[3]Crang M. Cultural geography[M]. Hof of England: Psychology Press, 1998:70-79.
[4]Darden W R, Babin B J.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affective quality: Expanding the concept of retail personal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4, 29(2):101-109.
[5]Lee Y K, Lee C K, Lee S K, et al. Festivalscapes and patrons' emotions,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8, 61(1):56-64.
[6]Mccarthy B. The Landscape of Music Festivals in Australia [M]. Berlin Heidelberg:Music Business and the Experience Econom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3:119-134.
[7]Mason M C, Paggiaro A.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festivalscape in culinary tourism: The case of food and wine events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6):1329-1336.
[8]Gration D. The Blended festivalscape and its sustainability at nonurban festivals[J]. Event Management, 2011, 15(4):343-359.
[9]许春晓,朱湘平旅游地文化氛围的内涵及其测定方案[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1):133-140.
[10]Falconi J P. Space and Festivalscapes[J]. Communities and Performance, 2010,(1): 5-18.
[11]Henry Johnson. Asian Festivalscapes: The Festivalization of Asia in the Making of Aotearoa/New Zealand [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sia Studies,2015,17(2):17-39.
[12]王伯仁.现代台湾奇观?节庆、节庆化与节庆地景[D].台北: 台湾师范大学,2008.
[13]陈向红.旅游经济强省战略下的旅游创新发展研究——以四川为例[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 (2):116-124.
[14]Lefebvre H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London Oxford: Blackwell Lt,1991: 23-31.
[15]Lefebvre, Henri “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in Freiberg, J W[M]. New York:Critical Soci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1979: 285-295.
[16]张京祥,胡毅,孙东琪.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中村物质空间与社会变迁——南京市江东村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14,(2):1-6.
[17]王志弘.多重的辩证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概念三元组演绎与引申[J].地理学报, 2009,55(4):1-24.
[18]张佳佳.现代节庆品牌管理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19]任翠红.新闻媒介与中国现代节庆活动的关系探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8.
[20]于文文.事件旅游的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21]龙祖坤,任红丹.湖南省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1):141-147.
[22]陈旭.节事旅游的符号学研究——以青岛国际啤酒节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 2009.
[23]谭春波.青岛国际啤酒节对青岛旅游发展影响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24]曲义婷.节庆文化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5]Cohen Erik.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3): 371-386.
[26]保继刚, 李郇. “借口”:中国城市资本高度集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J]. 人文地理, 2012,(4):1-8.
[27]方世敏,贺亚兰,宁志丹.我国休闲城市发展特征分析——基于休闲经济竞争力的视角[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3):141-146.
[28]宗晓莲.旅游地空间商品化的形式与影响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2005,20(4):25-31.
[责任编辑:刘炜]
10.3969/j.issn.1672-5956.2017.05.001
TS971;F724.782
A
1672-5956(2017)05000114
20170706
蔡礼彬,1972年生,男,河南潢川人,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为节庆管理,(电子信箱) cailb@ouc.edu.cn。司玲,1992年生,女,甘肃武威人,武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