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静,刘建华
(陇东学院 岐伯医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大学新生校园适应的现状及对策
李虹静,刘建华
(陇东学院 岐伯医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目的:探讨陇东学院大学新生校园适应状况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编制“大学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整群抽取陇东学院2014级新生2021名,在入学6个月后进行现场调查。结果:男生的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高于女生;文史类学生的校园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高于理工生;独生子女的校园适应、人际关系适应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除了学习适应,各维度适应水平均低于城市学生。结论:新生校园适应能力良好,群体间存在差异。
大学新生;校园适应;心理健康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ampus adaptation of the freshmen,and to put forward a countermeasure strategies.Methods: Making a self-rating scale of freshmen campus adaptability by taking 2021 freshmen who have been in Longdong University for 6 months as investigation object.Result: Boys’ emotional adjusting and self-adapting is better than girls’;the ones from Art are better than from science in campus adaptability,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tudy;those who are the only children in their family are better than those non-only children;those from rural are weaker in multi-dimensional adaptability on average except study.Conclusion: Freshmen have a better campus adaptability in the Longdong University,but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Keywords: freshmen;campus adaptation;mental health education
大学时期是个体身心发育、知识获取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体成长、事业开始的准备期和关键期。从高中步入大学,大学新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历来是各大高校普遍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1],而适应性表现却不容乐观[2],校园适应不良已经成为引起大学生身心疾病的主要诱因[3]。本研究以陇东学院2014级全体新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不同群体校园适应能力的差异及原因,提出应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对策,为改善新生校园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陇东学院2014级全体新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在新生入学6个月后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21份,收回有效问卷1976份,有效率97.77%。其中男生928人(49.96%),女生1048人(53.04%);文史类618人(31.28%),理工类1358人(68.72%);独生子女141人(7.14%),非独生子女1835人(92.86%);城镇来源414人(20.95%),农村来源1562人(79.05%),平均年龄(18.68±0.87)岁。
1.2研究方法
以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为依据,结合该校实际情况,编制“大学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本量表共有45个项目,分为校园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5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法,由受试者根据入校以来的实际情况和亲身感受在“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各选项中选择1个答案,每个答案对应分值依次为“0,1,2,3,4”分,分值越高表示受试者在该项目的适应状况越好。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1。
个人资料包括性别、专业、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测量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现场指导说明,问卷填写时间为30分钟,填写完毕现场检查核对,及时修改补充错漏。
1.3数据处理
2.1大学新生校园适应能力比较
根据该量表评价标准,将校园适应能力划分为差(<50分)、较差(51~74分)、良好(75~94)、较强(>94分)四个水平,1976名大学新生校园适应能力频数分布表显示,适应能力差54人,占2.73%,较差704人,占35.65%,良好1119人,占56.66%,较强99人,占4.96%,见表1。可见,校园适应能力良好的新生占多数(56.66%),这与国内邹小勤的研究结果一致[4],但仍有2.73%的大学新生校园适应能力差,应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
表1 大学新生校园适应能力比较(n=1976)
2.2不同人口学特征下新生总体适应水平比较
对不同人口学特征下新生适应水平进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新生总体适应水平分布无差异(P>0.05),不同家庭来源、不同家庭结构和不同专业新生总体适应水平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表4、表5。
表2 不同性别新生适应水平比较*
注:*表示不同性别新生适应水平比较,Zc=0.7657,P>0.05。
表3 不同家庭来源新生适应水平比较*
注:*表示不同家庭来源新生适应水平比较,Zc=3.5820,P<0.05。
表4 不同家庭结构新生适应水平比较*
注:*表示不同家庭结构新生适应水平比较,Zc=3.0583,P<0.05。
表5 不同专业新生适应水平比较*
注:*表示不同专业新生适应水平比较,Zc=6.7842,P<0.05。
2.3大学新生适应量表各维度分值比较
在“情绪适应”维度上的得分均值最大,而在“学习适应”维度上的得分均值最小,见表6。
表6 大学新生适应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
2.4大学新生适应量表各维度标准分比较
表7 不同性别各维度标准分比较
表8 不同家庭来源各维度标准分比较
对不同人口学特征下各维度标准分进行t检验,校园生活适应方面:女生优于男生,文史类学生优于理工类,城市学生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适应能力方面:文史类学生优于理工类,农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关系适应方面:文史类优于理工类,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来源学生最好,农村来源学生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适应方面:男生优于女生,文史类优于理工类,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适应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城市学生优于农村学生,差异显著(P<0.05),见表7、表8、表9、表10。
表9 不同家庭结构各维度标准分比较
表10 不同专业各维度标准分比较
3.1大学新生总体适应现状分析
我校大学新生总体适应水平良好,这与董增云的研究一致[5]。不同维度下的均值依次为18.82(校园适应)、15.73(学习适应)、15.45(人际关系适应)、19.25(情绪适应)、16.34(自我适应)。由此可见,大学新生的情绪适应、校园适应较好;而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较差,这与大学生角色、学习方法、大学授课方式、管理模式等的转变有关。所以,在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其学习适应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其人际关系及情绪的变化。
3.2不同群体大学新生适应现状分析
3.2.1 不同性别新生的校园适应能力
女生的校园适应能力高于男生,男生的情绪适应、自我适应高于女生,这与家庭及学校教育中折射出来的性别对待有关。中国传统家庭给予女生更多的保护和疼爱,从而培养了她们细腻、内敛、温和的个性特征;对于男生则更倾向于坚毅、独立、抗压等品质的培养。这种个性特征的差异,使得女生在面对压力时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处理能力都比较弱,在陌生环境中更容易出现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不良,而在人际关系适应和学习适应方面男女生没有太大的差异[6]。
3.2.2 不同专业新生的校园适应能力
在校园生活、人际关系、学习适应这三方面文史类高于理工类。文史类新生大多具有较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他们会通过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调节枯燥的校园生活,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自己的才华也得以展示,从而很快适应新环境。在人际关系适应方面,文史类新生大多活泼开朗,性格外向,善于交际[7],更容易适应新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而在情绪适应方面,不同专业没有差异,这与国内部分文献报道不相一致[2],考虑与本次研究对象大多来自于省内,经济水平、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文化氛围等具有相似性有关。
3.2.3 不同家庭来源新生的校园适应能力
不同家庭来源大学新生除了情绪适应方面,各维度均存在差异,可见新生的校园适应能力与家庭环境及教育状况密切相关[8]。在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自我适应这三方面,城市新生得分明显高于农村新生,表明农村学生整体校园适应水平低于城市学生[9-10]。由于从小受家庭因素、经济条件、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新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别人沟通,相对于城市学生,他们在大学丰富的校园生活中失去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11],导致自我评价降低,从而造成自我适应能力不良。在学习适应方面,农村学生大多具备坚韧的毅力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更容易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
3.2.4 不同家庭结构新生的校园适应能力
本次研究中的家庭结构是指“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有调查表明[12],独生子女智力普遍较高,其才能、创造力更易得到充分的发展,知识面同样比较广泛,所以其在校园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能力方面高于非独生子女。但独生子女由于生活条件好,经历的挫折较少,自我意识较强,其独立性较非独生子女相对弱一些,导致其缺乏其父辈和上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精神,遇到挫折容易退缩,情绪适应方面低于非独生子女。
以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为依据,探索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状况。结果表明,我校大学新生总体适应水平良好,不同群体新生适应水平存在差异,男生的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高于女生;文史类学生的校园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高于理工生;独生子女的校园适应、人际关系适应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除了学习适应,各维度适应水平均低于城市学生。
可见,新生的校园适应受性别、专业、家庭来源、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提高大学新生校园适应能力,需要我们从学校、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多管齐下,从新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问题为切入点展开针对性的多层次教育教辅活动,才能帮助和引导他们迅速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实现培养具有较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目标。
5.1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良好契机
通过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大学新生的思想动态,以新生入学教育大会为契机,介绍学校的发展历史及办学特色,解答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他们了解进入大学的意义,熟悉校园的人文景观。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班团活动,向学生讲授大学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了解大学校园适应不良的具体表现及应对策略,引导他们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平稳过渡。
5.2加强专业教育和学业生涯规划
很多大学新生对所选专业不了解,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其就业前景很迷茫。入学教育应引入专业及学科介绍,包括专业特色,学科内容,培养目标及就业出路等,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在专业导航方面的优势,通过专家讲座、校友交流、课堂渗透等方式,使新生全面了解所选专业的优势与前景,从而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认同感,激发学习动机,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
5.3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朋辈辅导”作用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手段之一,“朋辈辅导”在各大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3]。高年级学生对校园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和感悟,他们与新生在年龄、经历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通过成立“朋辈辅导”小组,从高年级选拔优秀学长担任小组长,协助辅导员开展新生工作。作为“朋辈辅导”的主力军,他们的榜样示范和激励作用可以有效缩短新生与辅导者之间的距离,消除新生的逆反和排斥心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
5.4优化校园环境,改善新生适应状况
新生入校后,学校的硬件设施无疑成为院校综合实力在新生眼中最直接的体现,落后的硬件设施会给新生造成情绪和认知上的落差。研究表明,如果把校园环境设施按其用途划分,不同类型对新生适应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14],因此全面优化校园环境应建立在对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深度调研基础之上,不仅要着眼于整体,还应对其局部结构和组成进行针对性地改进、充实和再调整,力争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环境。
5.5丰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调查发现,很多新生对心理咨询的知晓率低,对心理咨询工作不够重视[15]。所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工作对于大学新生尤为重要,例如聘请心理学专家以学院为单位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电话连线、网络在线咨询、创建心理健康公众号等形式开展多渠道互通式交流,并且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跟踪,从而使新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5.6强化家校联系机制,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在送孩子进入高校以后,鲜有家长会主动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而班主任也只有发现了问题时才会与家长取得联系,家校联系不能落到实处。基于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理念,让新生家长代表参与新生入学教育,了解家校联系的重要性,随时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1]王月云,周红,尹平,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1):29-30.
[2]范红霞,霍树云,徐慧,等.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0):65-68.
[3]王剑,孔繁增,阎凯.医学生心理压力与自杀倾向关系调查[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3):377-380.
[4]邹小勤.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14-116.
[5]董增云.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5-56.
[6]李侃.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研究[D].湖北: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6-37.
[7]张建化.艺术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分析与借鉴[J].滁州学院学报,2008(4):112-113.
[8]Shek DT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 of family func-tioning to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 Youth Study,1998(2):195- 209.
[9]张大均,张骞.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24-128.
[10]Blake,J.The only child in America:prejudice versus performance[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81(1):43- 54.
[11]马道伟.山东大学城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8-59.
[12]赵法茜.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适应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5.
[13]谢燕兰.高校朋辈辅导员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1):70-71.
[14]朱凌云,李健.大学新生适应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20-421.
[15]王璇,朱青.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与行为倾向调查[J].陇东学院学报,2015(4):122-127.
【责任编辑答会明】
InvestigationandCountermeasuresonCampusAdaptationamongFreshmen
LI Hong-jing,LIU Jian-hua
(CollegeofQibomedical,LongdongUniversity,Qingyang745000,Gansu)
G515.5
A
1674-1730(2017)05-0107-05
2017-02-09
李虹静(1982—),女,甘肃镇原人,讲师,主要从事医学免疫学与预防医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