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功能障碍、原发性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2017-10-18 09:29:43张源波尚晓东金婧茹李海明汪晓芬常华杨萌和渝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一氧化氮内皮器官

张源波,尚晓东,金婧茹,李海明,汪晓芬,常华,杨萌,和渝斌

内皮功能障碍、原发性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张源波1,尚晓东2,金婧茹2,李海明2,汪晓芬2,常华2,杨萌1,和渝斌2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原发性高血压(EH)的患病率最高,全球25岁以上人群EH患病率达40%,其危害性及致残性也最高[1]。青年人群一旦发病对其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及时预防EH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障碍是EH发生和进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EH又加重VEC的功能障碍并使机体内靶器官受到损害。EH患者的血流搏动变强且血流的切向力增大,对VEC刺激加强,发生功能失调;因此本文就EH、内皮功能障碍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正常血管内皮功能

VEC内衬于机体血管内壁上,是血管平滑肌与循环血液间的一层屏障,是一种连续的完整覆盖在机体内血管管腔内表面的单层扁平细胞,可阻止白细胞、血小板粘附及有害物质侵入。VEC还能维持血管稳定,控制血管内外物质交换。VEC被公认为是一种高度调节机体内血管张力的非常活跃器官[2],可释放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s)及内皮源性收缩因子(EDCFs)[3]。其中,EDRFs中最为重要的是一氧化氮(NO),NO是体内最关键的可调节血管舒张的因子,具有促进血管舒张、抑制炎症产生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4,5]。当NO发生合成、释放障碍或活性下降时,可导致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

EDRFs还包括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及前列环素I2(PGI2)等,其中EDHF能将细胞膜上的K+通道打开,使细胞膜超极化,导致血管舒张,PGI2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使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血管舒张。EDCFs包括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及血栓素A2(TXA2)等,ET-1具有促进机体内平滑肌增殖的作用,是目前最持久、最强的EDCFs,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促进前列腺素合成、抑制NO生成。AngⅡ具有促进内皮素生成、刺激超氧负离子生成的功能,使NO降低,达到收缩血管的作用。TXA2在环氧化酶的途径中生成,对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血小板聚集均有促进作用。在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EDRFs与EDCF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调节作用相互拮抗,从而维持血管收缩和舒张的相对平衡。

2 NO与血压调节

2.1 NO的生物合成NO是维持人体血管舒缩平衡的最主要因素。NO由L-精氨酸经两步氧化成瓜氨酸代谢而产生的[6](图1),该过程是在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化辅助因子(如四氢生物蝶呤)的催化调节下发生的[7]。已发现的eNOS活化存在以下三种方式:①钙离子/钙调蛋白(Ca2+/CaM)敏感型活化,此方式对NO的合成最为关键[8,9]。Piazza等发现钙离子/钙调蛋白(Ca2+/CaM)结合蛋白具有抑制机体内eNOS活化的作用;②通过对eNOS磷酸化修饰进而使机体内eNOS活化,该活化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不依赖钙离子/钙调蛋白(Ca2+/CaM)进行[10];③可能存在其他的激动剂诱导eNOS活化。

图1 一氧化氮(NO)合成过程和生物学功能

2.2 NO的生物学功能NO产生后,从机体皮层快速扩散,激活平滑肌细胞中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使机体内环鸟苷酸(cGMP)生成增加,钙离子浓度降低,平滑肌松弛及血管舒张[11](图1)。NO的生物学利用度及功能下降,对VEC产生功能损害。在敲除eNOS的小鼠模型中,发现了高血压及小鼠出现VEC功能发生紊乱的现象[12]。

2.3 NO在氧化应激下的变化NO在机体内由活性氧(ROS)及超氧负离子对其进行清除。氧化应激状态下,超氧负离子水平增加,对NO的清除率也增加,形成过氧亚硝酸盐,抑制eNOS活性,使体内NO生成减少。另外,由于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能够导致辅酶Ⅱ的过度活化,使机体内ROS水平升高[13],四氢生物蝶呤(BH4)和eNOS的解耦合,解耦合的eNOS失去了产生NO的能力,机体产生超氧化物,导致NO生物利用度降低。

2.4 NO和EH在高血压状态,其微血管系统中会出现持续的收缩压升高现象,使VEC早衰及更新加快。早衰的VEC被再生的VEC代替,再生的VEC产生及释放EDRFs的能力损伤,导致EDRFs/EDCFs失衡,使EH患者的血管过度收缩[14,15]。EH患者VEC功能发生障碍,与机体在氧化应激状态下NO生物利用度降低及生成减少有关。除此之外,EH还可导致机体内ROS水平升高,使NO清除增加,NO水平降低,血管舒张功能障碍。综上所述,EH能导致VEC功能障碍,引起NO水平降低,使机体内的血管收缩加重,血压升高。

3 内皮功能障碍与靶器官损害

3.1 内皮功能障碍是靶器官损害的早期表现研究发现,约50%的患者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前未能检测到自身心脑血管发生病变[16],提示对于这类人群,我们需要更早期的证据用以预测和诊断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微血管系统方面,尤其是VEC功能。VEC功能障碍是1990年首次被提出作为前臂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17]。之后不断有研究表明VEC功能障碍是EH病理、生理中的早期改变,且是靶器官亚临床损害的病因和早期表现。EH患者在靶器官损害被发现前,其机体内就已经存在内皮损伤。事实上在EH家族史血压正常的子代体内,也已出现NO含量降低,VEC障碍的现象。提示VEC功能障碍、NO含量降低是引发EH的因素,也提示VEC功能障碍具有遗传倾向。因此,VEC功能障碍可作为EH患者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可早期诊断并干预靶器官损害,提高预后。

3.2 内皮功能障碍可预测靶器官损害EH亚临床型靶器官损害包括左心室肥厚、视网膜血管病变、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尿白蛋白等,这些改变在靶器官损害前即可诊断。而上述亚临床损害的早期表现是VEC功能障碍,因此检测内皮功能障碍有助于低危EH人群的早期风险评估。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测定机体内血管内皮舒张活性来评价内皮功能,由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是应用最广泛的VEC功能是否障碍的无创性检测方法。

4 结论

内皮功能障碍是EH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发病和病理生理机制,EH及靶器官损害可加重内皮功能障碍,三者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发生内皮功能障碍,不仅为患者及其靶器官亚临床型损害提供早期诊断标准和预测依据,也为治疗EH提供了新的靶点。

[1] 周龙,李莹,郭敏,等. 成年早期体重状态及其至中年时期体重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病率的关系[J]. 中国循环杂志,2015,(1):123.

[2] Ahmad S,Hewett PW,Fujisawa T,et al. Carbon monoxide inhibits sprouting angiogenesis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phosphorylation[J]. Thrombosis & Haemostasis,2015,113(2):329-37.

[3] 杨静. 一氧化氮与白内障的研究进展[J]. 今日健康,2016,15(6):56.

[4] Zhang W,Yan L,Li Y,et al. Roles of miRNA-24 in regulating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xpressio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J]. Molecular & Cellular Biochemistry,2015,405(1/2):281-9.

[5] Zhang J,Zhao F,Yu X,et al. MicroRNA-155 mod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by targeting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2015,35(6):1708-14.

[6] 郑静洁,王海欧,周凯,等.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子痫前期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4):1729-33.

[7] Halim MA,Gillberg L,Boghus S,et al. Nitric oxide regulation of migrating motor complex: randomized trial of N-G-monomethyl-L-arginine effects in relation to muscarinic and serotonergic receptor blockade[J]. Acta physiologica,2015,215(2):105-18.

[8] Wang, Y,Youm, JB,Jin, CZ,et al. Modulation of L-type Ca2+channel activity by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myofilament Ca2+sensitivity in cardiac myocytes from hypertensive rat[J]. Cell Calcium,2015,58(3):264-74.

[9] Tang Y,Yin Y,Miao L,et al. Nitric oxide enhances extracellular ATP induced Ca2+oscillation in He La cells[J].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2015,65(5):68-75.

[10] 郭珈宜,崔宏勋,郭马珑,等. 糖皮质激素对骨髓微血管血管内皮细胞(VEC)一氧化氮合酶磷酸化的影响[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7):1538-40.

[11] Schwarzmaier SM,Terpolilli NA,Dienel A,et al.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Mediates Arteriolar Vasodilata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Mice[J]. Journal of neurotrauma,2015,32(10):731-8.

[12] Duan XC,Liu SY,Guo R,et al. Cystathionine-β-Synthase Gene Transfer Into 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Exacerbates Hypertension via Nitric Oxid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5,28(9):1106-13.

[13] 杜斯琪,王雪蕊,朱雯,等. 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前额叶皮层氧化应激及神经元损伤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6):53-5.

[14] Hübner CA,Schroeder BC,Ehmke E,et al. Regulation of vascular tone an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role of chloride transport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J]. Pflügers Archiv-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2015,467(3):605-14.

[15] 王海燕,郝亮,郭宇松,等. 高血压对大鼠脑基底动脉收缩和钠泵活性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7,33(1):74-83.

[16] Yoshikane Y,Koga M,Yoshida KI,et al. JNK is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ndida albicans-induced vascular lesions in a mouse model of Kawasaki Disease[J]. Cardiovascular Pathology,2015,24(1):33-40.

[17] 陈雪梅. 内皮功能障碍与脑小血管病[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6,24(12):1111-4.

本文编辑:孙竹

R5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献标志码】1674-4055(2017)09-1149-02

1100700 北京,陆军总医院急诊科病房;2100700 北京,陆军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和渝斌,E-mail:yuhe603@yahoo.com

10.3969/j.issn.1674-4055.2017.09.40

猜你喜欢
一氧化氮内皮器官
这些器官,竟然是你身上的进化残留
器官也有保护罩
类器官
流行色(2021年8期)2021-11-09 11:58:44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意义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