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
教材分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对时间流逝已有所觉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从课文内容想开去的首篇课文。
教学理念:
根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教学策略:
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
学生板书课题,指出书写应注意的问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带入情境
(一)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学生配上音乐读课文。(播放课件)
(四)谈谈听了这篇散文,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明确目标,感悟语言
大家打开书在小组里再重点读读说说那些喜欢的句子,初步领悟作者是怎样写的。
(一)分组读句子并说一说。(师巡视)
(二)学生汇报交流。
(三)重点指导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引导学生汇报感受。
(2)学生个性化朗读。
(3)诵读积累语言。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品读“八千多日子”的无声无息,体会作者比喻运用的巧妙。
(2)指名读—生评—师范读(或学生读)—全班读。(配乐)
(3)指导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中应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和发展语言,体会情感。因此我让学生以读的多种方式自主触摸文本,如:师生合作读,学生个性朗读,变序改成小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在读中培养了语感。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学生汇报。
(2)学习表达方法。
引导从“伶伶俐俐”“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等词语中体会时光来去轻悄匆忙,在稍纵即逝间就过去了。
引导从“洗手”“吃饭”“凝然”“躺在床上”“叹息”体会朱自清日子的流逝,来去匆匆。
(3)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用导读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体会情感,提升朗读。
(4)师生合作朗读、背诵。
(5)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练习。(喜欢这段话吗?喜欢就拿起笔仿照作者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写法写一段话。可以用上“……的时候……;……的时候……;……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写。)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指导学生感受“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孕育情感,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运用自主品味,感情朗读,自主发现,发挥想象,读写结合等方法学习和体会。这样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文本,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而对话的中心是每个学生。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真切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6)师生交流。
(7)学生质疑。
(8)解答
四、拓展迁移
(一)师生交流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二)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及理解,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三)书生共勉。
教师课件出示“时间最公平合理,它老少无欺,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出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高尔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并通过相关材料去体验、感悟、积累、演绎。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一)小练笔:写读后感受。(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感悟到时间的宝贵,同学们当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想到了什么?)
(二)学生上台谈感受。(配乐)
(三)师总结:你们说的太好了!其实这正是作者散文语言的魅力,他往往从人人都能感受到的事例中娓娓道来的却是一种亲历的人生体验,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他告诉我们要珍惜在我们身边流逝的分分秒秒。
六、拓展延伸,课外延读
引导学生走近朱自清,去读朱自清的散文,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让学生感受作家语言文字的优美,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