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更优美

2017-10-17 09:32陈海珍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情感性教育性情感

陈海珍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无论是进行思想教育,还是传授知识,都离不开语言,所以教师语言修养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就要认真研究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

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功课的基础,语文学科担负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任务,包括“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直接影响知识的传授,还对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语言教学的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规范性、审美性、艺术性和情感性,下面就这几方面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教育性

当学生接触到课文时,接受的不仅是课文的形式,同时也接受它的内容、观点、方法和感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具有与语文科一致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必须鲜明地反映时代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能以思想充实的语言陶冶学生的心灵,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有勤奋学习、开拓进取精神的青少年一代新人。在中学教育中,渗透着情与理更能激励青少年学生。因此,语言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作为教师的教学语言的首要特点,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中首先要具备这一点,在教学中要善于恰当地运用富有教育性的语言,把思想教育巧妙地渗透在教育之中,使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接受思想教育。

二、规范性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坚持讲普通话,不讲方言土语。试想,语文教师用方言来读课文,那优美的文章读出来没有多少人听得懂,又有什么用?其次,讲话应力求准确中肯,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切忌用词不当,词不达意;必须正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作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再次,必须坚持使用礼貌语言。语言和思想修养密切相关,“慧于心而秀于言”,心灵聪慧则语言秀美,态势得体则有礼貌。礼貌语言应贯穿教学的始终,成为一种自然教育力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何况,礼貌语言还能协调师生间的关系,增强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然后,语文老师要使用健康的、有积极引导作用的语言,不能使用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有伤害的语言。即使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批评,也应该循循善诱。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律,根据所教授的内容的教学语言组成一系列使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符号,溶入学生的大脑机制。同时,把教材的点点面面的内部语言化为外部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审美性

教师的美读是一项再创造的劳动,它要求教师认真揣摩作品,精心品味情感,选择正确的表达方法,朗读时,做到语境交融,声情并茂,使师生共同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

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所以,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必须从美学的高度,以富有审美情趣的语言去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成为充满审美情趣的活动。

四、艺术性

语言的艺术性是指娴熟的口头表达技巧,恰到好处的体态语言的运用。口头表达技巧,主要指以语音、语调、语气、节奏来表情达意,运用得好,会使语言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语调的抑扬顿挫,既形成节奏感,又构成音乐美,丰富的语调,随着说话内容和说话者的情感起伏,构成活泼多变的语调图形,飘然入耳,掷地有声。

语文教师还得善于使用体态语言。体态语指说话时的眼神、表情、手势及身体各部位的姿态、动作等,它是提高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的辅助手段,往往能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更具体、更形象,使学生能同时调动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感知口语的思维内容。与有声语言协调的体态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强化师生间的心理同步效应,而且,由于它充分利用了视觉的补偿作用,拓宽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丰富并深化了教学内容,产生了非语言行为所能代替的审美效应。语文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体态语,如运用目光和表情创造一种与课文内容格调一致的气氛,以达到情景教学和美育熏陶的目的。

当然,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还会影响学生做人,所以,语文老师在运用体态语时,要注意举止、体姿、手势、表情要自然、贴切、优美,要现出高尚的品德,非凡的气质与风度,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五、情感性

一切教育工作者都要具备情感的语言,尤其是语文教师。这是因为语文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有着优美的语言和多种表达方式,蕴涵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学科。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教师要通过情感语言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增强教学效果。日本心理学家龙泽武之说:“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剌激,或者成为障碍。”在教学中,师生双方的心理和情感汇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对教学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如果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情感与教师一致,气氛就会变得融洽欢快,教师心情自然轻松愉快,就会妙语连珠字字含情,句句动心;学生闻其言,知其心,达到感情上融合,這时,教学的语言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发生共振效应。

当然,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必须靠“热爱”来培养。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才会满腔热情地钻研教材,“披文入情”,敏锐地感知作者倾注在作品语言中丰富的情感,精确地捕捉作品语言包含的意义。教师一旦进入角色,就会根据作品意境,创造出相应的情感性教学语言。他的声音会随着作品内容变化而变化,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似月白风清。他的语言会对真美热情讴歌,对假丑无情鞭挞,还会开启学生的心扉,刺激之,振奋之,激励之。教师的情感性语言,能起到以情传情的作用,使其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才能取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情感性教育性情感
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情感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几大要素
台上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