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陈耿锞
摘要:近年来,《老子》思想研究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小国寡民”作为老子思想中很具有代表性一面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引用诸多不同版本的《老子》中对“小国寡民”一章的原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前人的注释与今人的理解进行文本上的疏通与文意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前人“小国寡民”思想进行一个总结与分析。并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老子描述的“小国寡民”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合理展望,“小国寡民”重点强调了人的重要,因为这样一个社会中,因为生产力的发达,在一块地域内只要人口的存在满足一定的数量,就可以达到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同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更加简洁的交流方式。
关键词:小国寡民;老子;社会状态
一、“小国寡民”文本在版本上的差异
《老子》一书世传版本极多,通行本中影响比较大是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以及河上公版《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近年来又出土了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北大汉简版《老子》,同时比较重要的还有汉代严遵的《老子指归》。笔者就这几个版本中关于“小国寡民”这一章的原文内容进行比较以及进行文意的疏通。而郭店竹简《老子》并无这一章存世,也不再加以讨论。
就原文内容看,各版本其实差别并不多。帛书甲本做“小邦寡民”,其它各本包括帛书乙本做“小国寡民”。就此学术界公认的看法是,帛书甲本应当成书于秦汉之间,刘邦称帝之前,因此不避刘邦的讳。而乙本成书于西汉初期,刘邦称帝之后,为避讳而改“邦”为“国”。“邦”“国”在字义上其实并无差别,在后文中因行文需要概以“小国寡民”统称之。王弼本与严遵本做“什伯之器”,帛书甲乙本与北大简本分别做“十百人之器”与“什佰人之气(器)”,河上公本作“什伯人之器”。俞樾先生曾认为河上公本“人”字衍文,“什伯之器”乃兵器也。但帛书甲、乙本均作“十百人之器”,北大简本作“什佰人之气(器)”,可证“人”字非衍文,俞说有误。后一句王本、河上公本、严遵本作“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帛书甲、乙本和北大简本均作“使民重死而远徙”,少一“不”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一句,严遵本、帛书甲乙本和北大简本均作“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其他字句基本相同。
就文本差异来看,传世本之间文本差异并不大,帛书本与北大汉简也基本相同,但是就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比较来看,在一些地方差异是比较明显的。纵观《老子》全书,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许多学者认为出土文献的现世对《老子》文本的解读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一些传世文献读上去佶屈聱牙的地方,出土文献对此有帮助意义。但是就这段“小国寡民”的原文来看,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差异,对解读这段文本带来新的见解。
二、“小国寡民”文本解析
就“小国寡民”一词,在《老子》诸多的注释中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最常见的,把“小”和“寡”当作形容词解释,即理解为小的国家,少的民众。如王弼说:“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 故举小国而言也。”[1]严遵说:“小国之君,地狭民少”[2]近现代诸家注释大多同与此。第二种则是将“小”和“寡”当作动词使用。如河上公注此句为:“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3]河上公把“小”和“寡”解释为“以……小”,“以……寡”。还有任继俞先生在翻译这一句时将其翻译为“国家要小,人民要少”[4],任先生的这种翻译方式其实是将“小”和“寡”理解為“使……小”,“使……少”。但是这种解释方式使用的人是相对稀少的。对“小”和“寡”的不同理解其实是的对“小国寡民”思想的理解差异。做形容词用时,是将“小国寡民”作为一个理想社会,而做动词用时,无论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都是将“小国寡民”作为一个治国手段。单从这一句来看这两种解释都是成立的,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后一句王本,严遵本做“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王弼注做“言使民虽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严遵注称“什伯之器”为“殖财宝也”。罗焌先生在其《诸子学述·道家·老子》篇中引俞樾先生注称:“军法,五人为本,二五为什,百人为伯,什伯皆士卒、部曲之名,所用之器故谓之什伯之器。”[5]这是一种解释方式。但是奚侗先生在他集解的《老子》中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奚先生引《史记索隐》称;“什器,什,数也。盖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为数,犹今云什物也。”奚先生在之后进一步解释说“此云‘什伯,累言之耳。”[6]奚先生是将其解释为一般人家的常用器物。
但是就现有文本来看,帛书甲乙本较通行本更早,而且保存也基本完好,应当是更加接近与《老子》的原貌,那么这一句应当作为“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但是即使的多一个“人”字,除严遵的说法较为古怪之外,俞樾先生和奚侗先生的解释同样是可以解释的通的。“十百”与“什伯”之间互相通用在古时是十分常见之事。许抗生先生将“十百”解释为众人,许先生引《庄子·则阳》:太公调:“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其下宣颖注曰;“合十百为丘里。”[7]高明先生则是将“十”和“百”分开解释,高先生称“‘十乃十倍,‘百乃百倍,‘十百人之器系指相当于十、百倍人工之器。”[8]奚侗先生,许抗生先生,以及高明先生三人的说法看上去各有不同,其实本质上仍然是差不多的,都是认为的众多的民用器具。
以上几种的都是比较常见的解释,河上公在解释这一句话时比较奇特,他将“什伯人之器”分成“什伯”与“人之器”进行解释。其曰:“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贵贱不相犯也。器谓农人之器。而不用,不征召夺民良时也”很明显他将“什伯”解释为士卒这和俞樾先生的解释是一样的,而又讲“人之器”解释为农人之器又与其它几位先生的说法一样,但是所谓的不夺农时的看法又是很特殊的,童书业先生对这一章的理解可能就参考的河上公的看法。
下面一句是差异最明显的,通行版皆为“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而帛书本与北大简本都做“使民重死而远徙”,没有“不”字。看上去似乎两者差距比较大,但是根据许抗生先生与高明先生观点,两者其实是并没有什么区别。高明先生认为:“‘远徙之‘远字,非做远近解的副词,而是作疏、离解的动词。《广雅释詁》:‘远,疏也”这种说法,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同。许抗生先生就是如此解释的:“‘重与‘远为对文,皆为动词。远徙,即把迁徙看成很远当作不应做的事,意即不随便迁徙,把搬迁的事看得很重。”陈鼓应先生在他的《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中就引用了许抗生先生的观点。郭世铭先生在的他《老子究竟说了什么》一书中也引用了相同的观点。其实就根据《老子》的上下文本来看,“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想表达的的确安土重迁的想法,两者文本的确不同,但是想表达的意思应当是一样的。高明先生认为是前人误把“远”字做为远近之意讲如此一来,与《老子》文意脱节。因此在“远徙”之前加了一个“不”字,从而影响了之后的文本。
之后的语句在文本上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差异。诸家在注释上也并没有特别的不同。因此接下来我们对着这段话进行整体翻译:国土狭小人民稀少。即使有众多的人工的器械却并不亲自使用;人民重视死亡而不愿意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陈列。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一样的状况。人民有甜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安适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得着,不同人民从生到死,互相不往来。
总述上面一些观点来看,虽然传世文本与出土文献之间出现了很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对整个文本的理解,其实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异。即使是在差距最大的“远徙”与“不远徙”的解释上也并没有什么区别。都将其解释成“不远徙”之意,只不过两个远字之间的用法含义不一样罢了。看来就这一部分来说,文本的差异并没有影响对文意的解读,那么我们在此基础对其内含的思想进行一个探究。
三、“小國寡民”思想探究
“小国寡民”思想一直都被认为是老子政治理想的最高描述,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乡”。《庄子· 胠箧》中称之为“至德之世”,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老子》这一段原文,并称之为“至治之极”。
纵观《老子》全文,“小国寡民”的确可以说是老子诸多政治思想的结合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老子明确提出的一种政治治理手段,然而这个论断的提出与“小国寡民”思想是息息相关的。这种治理方式最终目标就是达到像“小国寡民”里所描述的那样“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而死不相往来。”同样的这样的社会中,没有“尚贤”,也没有“难得之货”。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正是与其中的“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两者是一样的。“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这一段又与“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类似。“小国寡民”思想的描述在《老子》的其他篇章都可以找到意思相近或相同的内容,如此将其归纳为老子政治理想的最高体现和概括,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在许多学者看来是消极的,是一种社会退步的状态。就如许抗生先生认为:老子只是看到了文明进步与人类智慧的日开所带来的副作用,即奸伪狡诈的产生与日剧增,而没有看到社会文明的进步给予社会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在这里,老子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的原始的蒙昧的文明未开始的社会,表示了老子对古朴社会与质朴的初民时代的向往。但这种向往毕竟是一种倒退的、保守的、反历史主义的空想而已。这样的说法是认可度比较高,而且从对文本的理解上也是最直观的一种表达。
但是笔者认为并非如此。老子提出的这个“小国寡民”理念并不是老子自己所看到的一种社会现实。从现存的史料来看,老子所处的时代应该是比孔子略早,大概是春秋中晚期的样子,当时已经进入到一个诸国纷争的状况。我个人觉得这是老子推论出来的一种社会状态,就如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再最后成为共产主义社会一样,老子从当时的社会状态推论出未来的一种社会状态。
首先在这个社会中,是有社会制度存在的,“小国寡民”还是有“国”,“民”这样的概念存在的。既然如此必然存在着社会分工问题或者阶级差异的存在。“小”,“寡”在数量上都有表示少的意思,那么我们可以抽象的理解为,“小国寡民”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依靠相对较少的人口和十分简单的社会分工就可以达到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就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食”、“服”、“居”是物质生活的需求,“俗”则是精神生活上的需求。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我们把这一句理解为“即使有众多的人工的器械却并不亲自使用”。首先我们把“什伯之器”理解为“众多的人工的器械”,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要注意到一点,人类是不可能摆脱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那么老子说的肯定不是彻底的抛弃工具,那样社会没办法进行生产。所以我加入了“亲自”这个词,也就是说,人可以从烦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正如从人犁地到牛犁地一样,生产力水平极大的提高,这对一个社会来说是最关键的事情。我们可以理解为在老子看来在这个未来社会中,人已经从繁重的劳动彻底解放出来,人不用再操纵着那些沉重的生产工具。“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那么这一句与其说是安土重迁,还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迫使人民“重死而不远徙”。因为即使人从使用繁重的工具中解放出来,但是依旧需要人去进行掌控。至于“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首先在这样一个生产力发达的社会中已经基本达到了生产与需求的平衡状态。也正是因为达到了这样的一个状态才不需要“舟舆”与“甲兵”,“舟舆”之类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根本上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以及交流的需求,而“甲兵”更是为了资源的争夺,就像现代社会已经有了电话网络这样更加快捷的交流方式,那么面对面的交流必然减少了,同理既然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又何必需要这些。并且“舟舆”用于迁徙,“甲兵”用于战争都会使人口产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生产的稳定。“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并不是说抛弃已有的文化,而是随着文化的发展,生产资料之间的交流变的更加简洁,就像从大写的中文数字变成了阿拉伯数字一样,从文字变成了符号,表面上似乎是一种倒退,其实是为了表达的更加简洁明了而做出的一种进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重点在于一个地域范围内的生产与物质交换以及文化已经足够满足人民的需求,那么和其它地域内的接触就变的可有可无了,从而就会导致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的存在。
而现代社会也的确逐步的往这么一个方向在进行发展。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从繁重复杂的生产活动中解脱出来,逐渐走向机械化、自动化,这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其次现代社会越来越便捷的运输网络,人们甚至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买到各种需求品,而发展的越来越快的网络技术甚至可以支持在家中办公,因此催生了很多宅男、宅女的存在。同样的,现代社会对于和平与稳定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武器并没有消失,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很多国家都开始削减军队的数量。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突破,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并且依靠电子信息储存技术来记录事件、保存资料。在生活上,饮食,服饰等等也由吃饱穿暖转变成了吃好穿美,同时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同时带来的结果是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邻里之间、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198.
[2][汉]严遵撰,樊波成校笺.老子指归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19.
[3]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303.
[4]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32.
[5]罗焌著,罗书慎点校.诸子学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8:330.
[6]奚侗集解.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96.
[7]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53.
[8]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