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本文以方城石猴为例,研究民间信仰与民间视觉传达造型要素的关系,将重点放在从方城石猴的创作群体出发,将方城石猴这一民间视觉传达造型艺术置于民间大众的信仰体系中给予论述,试图从一个相对全新的角度做出相对全面和系统的论述。
方城石猴别称画石猴,是一种传统的石雕艺术品,它起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在民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方城石猴产生于河南省南陽市的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艺人工匠采用离该村10多里一道岗坡特产的“花石”为主材,以猴子的造型为视觉传达元素进行雕刻,然后用黑、红、绿、黄等各色鲜艳的颜料涂抹晕染勾画于雕刻的石猴之上,所以又叫做“画石猴”。方城石猴体量叫小巧,高约三至五厘米,方便携带,具有浓郁的民间造型艺术特色。方城石猴有50多种样式,继承了宋代雕刻技艺,粗犷、简洁、线条感强。这些石猴形态多样,有单猴、母子猴、猴背猴、猪背猴、猪八戒背猴等等。在2008年6月,南阳方城石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与“时候”谐音,寓意“好运气”,故而备受当地人及游客们的喜爱。
民间视觉传达造型艺术的创造来自于“意象”,不拘泥于真实的视点、科学的比例和透视以及客观色彩学理论,而根据主观愿望和理想以及对大千世界物象的理解,并超越表象和跨越时空,对物象进行自由创造和任意组合。实际上,中国本原哲学的观念体系始终贯彻于民间视觉传达造型艺术体系之中。靳之林先生在《绵绵瓜瓞》中提到:七十年代他在陕北洛川垣上参加农村婚礼时,第一次看到了女方给男方送的两尺多长的大面花(被当地人称为混沌)。其形状大概就是:两个卷曲纹相和的圆体上面被民间艺人捏满了“鱼戏莲”、“凤凰戏牡丹”的图案,以此寓意男女合卺。混沌划分阴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朴素生命观,是中国本原哲学的最核心思想。方城石猴的生育繁衍主题就是这种本源哲学的寓意和体现。
方城石猴被有关研究者发现是近几年的事情,所以研究和论述方城石猴的文章只是凤毛鳞角。应该说学术界对方城石猴的研究还只是起步和摸索阶段,以往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实际上,民间视觉传达造型艺术是在信仰习俗中产生发展并传承演变的,“受民俗心态的制约和影响,民间视觉传达造型艺术的诸多特征总是要反映出很深的民俗意识,透过民俗文化的心理深层,观察和分析民间美术造型的内蕴和外形,均可找到必然的内在联系。
民间视觉传达造型艺术的各种形式孕育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即民俗活动之中,民间美术造型的产生和发展往往要受到“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双重制约,在某种意义上说,实用价值的制约表现得更为突出。民间视觉传达造型艺术作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技术这一因素跟物品实际用途是有机地联系着的。
首先,方城石猴造型的实用性表现在其作为玩具的功能上。作为一种民间玩具,方城石猴造型功能显而易见,娱乐、教化、认知,表现出的是人文知识和人生理想,同时,它也使人接触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次,方城小石猴还有一个重要的实用价值就是它独特的药用价值。制作石猴的原材料——花石,有消炎、祛痛的功能,还有很好的止血作用,被称为止血石。过去,由于医疗条件欠发达,人们被碰伤后,(尤其是红伤)就用小刀刮一下石猴,这样从石猴身上脱落下的石粉正好撒在伤口上,其治疗效果十分明显。这种做法也成了当地民众的生活常识,因此,每当“送时候”的节令过后,方城石猴就与家中其他的常用药物放在一起,以作药用。
再次,因与“好时候”(谐音),方城石猴是被当地人作为祈福纳祥的护身符使用。庙会上人们都争相购买,除自己使用外,还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意为赠送“好时候”,渴望能给大家带来好运。“单猴”,寓意是“祖师封侯”;“母猴背小猴”,寓意是“辈辈封侯”。它独特的造型和吉祥的谐音,使得它誉满中原,长久不衰。当地人们逢年过节便以此为吉祥物让孩子佩戴。民众买一只小石猴的目的很明确:一来可以在田间地头带着它,二来则是希望时来运转,好运常相伴,美好的日子幸福永远。民众们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得到某种满足或需求,或者是害怕已经得到的美好之物转瞬即逝,因此这些需求和恐惧就常常在民俗中得到某种补偿,即一种精神上的补偿。对于世代面朝黄土、背靠天的农民来说,他们最本质也是最美好的愿望就是过上好日子,奔个好前程,因此他们愿意借助小小的石猴来表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祈盼。乡民们就将一切美好和幸福寄托在猴子造型上,在猴子造型之上找到了落脚点。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