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修道士》小说的反讽艺术探析

2017-10-17 07:39张景芳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9期

张景芳

摘要:《修道士》是哥特式小说的著名代表作品,其所采用的反讽叙事手法,让小说更具丰富性和厚重感。结合本书写作内容,从反讽艺术手法探析上来解读词语反讽、情节反讽、文本结构的反讽特点,来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为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人物形象,洞悉文本词语的修辞策略,把握文本整体结构的抒情性、开放性特征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修道士》;哥特式小说;反讽艺术

反讽是应用于文学领域的艺术手法,也是西方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最早源自诗学概念。从西方语言学研究历史来看,诗学的研究更倾向于高智商竞技,而反讽作为典型手法,以其对语言学的有效整合来呈现相互交织而又悖立的丰富寓意。所以说,反讽艺术是文学艺术创作实践中一种独特的价值观。世界小说评论家汉斯·罗伯特·耀斯提出“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最高成就都是反讽的作品”。《修道士》作为哥特小说的重要代表,其所采用的反讽手法,更令其成为小说界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基于此,结合《修道士》小说内容及反讽手法,现就其反讽艺术展开探析,为读者进行全面的解读,增进读者对《修道士》作品的全面理解与认知。

一、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来展现反讽词语的艺术魅力

反讽作为一种修辞学手法,即反用法,在表意与表象之间形成词义上的逆转。希腊语将反讽解释为“对某一事物或陈述包含与阅读所感知的表层寓意相左的含義”。对于反讽艺术,与其语言语境具有直接关系,往往从词语的确定性上进行互相消解,并深蕴于文本叙事中。《修道士》在写作手法上,对反讽艺术的运用可谓是匠心独运。符号学家格雷马斯所提出的“述真方阵”理论,就是从文本分析层面来揭示文本的“是”与“似”。刘易斯在小说伊始,就引入“述真方阵”手法,来让读者从中了解文本的部分真相。比如在“修道士”出场时,一系列语言词汇的叙述与形容,将“修道士”与“圣人”进行了直线关联。高大的身材,贵族派头的相貌,鹰钩鼻,黑亮的眼睛,黑黑的眉毛,光滑而无皱纹的前额,谦卑的行为举止折射出“修道士”的宁静与安详。这些文字的叙述,一方面是作者刘易斯对文本叙述前景的有意铺垫,作为事件发展的故事层来应用;另一方面,从《修道士》全文叙事手法上来看,这一叙事正是从安布罗斯、安东尼娅的视角来引出的第一人物的心理认知。

细究文本中的词汇,刘易斯的高明之处在于从“全知”视角进行文本干预,让每一句话的评述都与后面的描述形成抵消。比如“一副贵族派头”与“鹰钩鼻”的对立,将所谓的高贵与阴鸷进行直接呈现。同样,在对“修道士”进行细致刻画上,“黝黑的皮肤”,与“学习和祈祷使他的脸色变得苍白”之间又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也让这个“似乎宁静、安详”的修道士,在读者面前表现出诸多异样。这些反复运用且悖立的词汇,也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增添的更多深层意蕴。从故事人物的出场来审视“修道院院长”,原本高尚圣洁的人物,却在刘易斯的笔下,显得更加令人质疑。尤其是在对修道院院长进行诋毁性叙述时,言语的否定与拆台,明确了主人公的宗教身份,但却让读者间接的感受到,所谓的修道院院长,看似“圣人”的神职,却变成了讥讽的对象。由此来看,刘易斯所采用的反讽手法,将词汇的悖立运用来表达蕴藏其中的审美意义,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领读者将深入了解和走进文本的独特审美体验中。

同样,在语义特征上,反讽手法具有关联性,将一种所言与未言进行融合;反讽具有包容性,将两种语义的交流来产生第三种语义。反讽策略的选择与应用,增添了《修道士》文本阅读的艺术魅力,特别是从小说叙事结构与情节发展上,通过反讽手法,将文本的多元性意义,与复杂的人物关系进行微妙呈现,也让读者从中获得了阅读热情。当然,对于“述真方阵”中的“是”与“似”,其间所蕴藏的潜台词,为读者的理解和阅读注入了纵横摆荡的思维趣味。也就是说,从反讽词汇的运用中,读者从描述中所想象到的文学意象,则更为丰富,这些看似若有若无的文本词汇,反而暗示了更为强烈的现场感,增强了读者对文本阅读的深度思考,也让文本阅读更为意味深长。

二、从文本情节的波澜中来折射反讽艺术的独特视角

文本是小说的主体,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内容。对于反讽手法的运用,从文本叙事上来表达文本内在的文化环境,从而为小说的意义生成注入鲜活的感染力。反讽作为作者内心的一种文化寄寓,在展现人物关系,表达叙事意愿上,成为文学文本不可缺少的独特视角。《修道士》的创作背景为修道院,因其超自然性、恐怖性特征,也为小说增添了诸多感伤。反讽手法作为写作技巧,将宽泛的修辞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来深度表现和展示文本的复杂内涵,让读者从关注语言层次,激发语言背后的思考中,更加体验到文本叙事的惊心过程。从《修道士》的章节划分上,12章节每章起始都要摘引一段诗歌,这一看似形式主义的摆设,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对文本结构、氛围及情节发展进行的有意铺垫。反讽是诗歌创作的最有效语言形式,在小说中的应用,其背后所蕴藏的讥讽意图,让看似形式与内容对立的叙事,更加强烈而明显。以小说结构与小说形式的把握,刘易斯从悖逆生成状态上,找准了平衡点,并通过语言修辞策略,来进行挖苦、抨击。比如在神职身份确立上,安布罗斯陶醉于自负与虚荣中,满足于布道时的幸福感受,事实上,这一情感上的渴望,反而埋葬了安布罗斯的本职愿望。

威廉·赫士列特在评价《修道士》时提出“每章节中的诗篇点缀,像是一种浪漫而欢乐的和谐歌声,成为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情节的催眠曲”。我们从其他的一些哥特式作品中分析来看,像《流放者》中的诗篇一样,客观上提醒读者从故事情节中来挖掘悔与痛,仿佛是为了棒打鸳鸯,以史为鉴。就好比出身卑微的埃尔维拉,与贵族名门出身的格瑟尔沃相爱而私奔,在异乡穷困潦倒的生活,最后,格瑟尔沃客死他乡,埃尔维拉回到故土,却发现贵族洛伦佐爱上了自己的女儿,也要企图私奔。从《流放者》的哀歌声中,如果是对男女爱慕之情的续篇,不如说是采用反讽手法,来集中而真实的反映社会中的现实生活,将其中的矛盾与道德问题进行揭示,并从文学形式中来进行展现与评判。当然,对于《修道士》文本中的诗歌运用,刘易斯所要表达的情感并非是所谓的男女之情,而是从爱国思乡的庄严情感中,来权衡和对比。比如在劝诫痴情小女儿时,以端正的态度、理智的目光来审视情感,将诗歌中的普适性主题作为情感交融与互动的恒久力量。我们不能将《修道士》的文本设计与《流放者》进行直接对比,但从其抒情式的诗歌手法中,将叙事节奏进行张弛有度的调整,特别是在诗歌艺术的嘲讽手法中,让读者从中感受到道德、情感,讽刺了陈腐的婚嫁观念,也歌颂了感天动地的真正的爱情。

三、从多元化叙事结构中来展现反讽的处理技巧

《修道士》在故事情节的搭建上,顺应了哥特式怪诞、恐怖的叙事风格,也将“幻想”与“真实”进行融合,突出了非常环境下的多元化叙事结构的特征。同时,刘易斯从情节的揶揄中,似乎不动声色,事实上,其所呈现的悖立状态,以及所采用的暗讽语调,与文本叙事结构、场景编排、情节顺承等进行了宏观处理。比如在巫术魔法渲染上,对马蒂尔德的描绘可谓是绘声绘色。喃喃的自语,苍白的火焰,颤巍巍的蓝光,滴血的匕首……这些神秘的巫术仪式,所带来的恐怖感震慑了读者。也正是从叙事结构的处理上,揭示了安布罗斯的坟墓般生活。

同样是在故事结构上的反讽手法,与《修道士》整篇结构布局形成了结构反讽。读者从文本人物角色及情境变化上,可以感知到识破迷局的幸福,但从叙述者无所不知的叙事框架来看,不露面的反讽意图,也消融了叙事主体,看似呈现的文本情节,实则为“佯装无知者”,委婉的叙事态度,从多个人物角色的语言交际中来折射修道士的情感倾向。比如安布罗斯在经历昆虫噬咬、口渴难耐等痛苦后,与小说开篇所形成的隆重的布道场面形成对照,这种伏笔式手法,将反讽艺术应用到极致,也让所谓高贵、圣洁的修道院院长,成为最为奸诈、狠毒的狂魔形象。故事情节的刻意编排本身就是一种反讽,刘易斯所设定的文本场景,纵横交织的复杂关系,使得整个小说融合了“包容性”、“哲理性”、“悲剧性”特色,也让读者从中读出了耐人寻味的独特审美感受。总的来说,刘易斯从《修道士》的复杂与荒诞中,为我们呈现了人性的本质,也让反讽艺术在文字间得到了显性表达。

参考文献:

[1]王蕾.哥特式小说《修道士》研究——基于经典叙事学的角度[J].学理论,2014(17):141-142.

[2]朱凌玮.论《修道士》的恐怖美学及其圣经渊源[J].怀化学院学报,2014(06):83-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