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兵
摘要:新时期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加速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难以提升教学质量,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教学课程中的能力素质提升。合作活动学习方式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互动中来,从而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基于此,在本文中针对合作活动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作活动学习 高校体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213-01
目前。在很多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合作活动学习”教学。将高校体育教学置身于学生终身教育的范畴中。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在实际的活动合作教学环节中。以大学生为主体。促进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发展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因此,对于合作活动学习方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教育改革而言,具有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合作活动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合作活动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一方面提升學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强化教学模式创新。
(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落后
在对高校体育教学传统模式进行调查中能够发现,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应的体育训练,其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被忽略。长期以来,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比较被动,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此外,体育教师教学方式单一,难以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
(二)教育改革的需求
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关注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综合能力提升、团队意识养成等。在这样的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不能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将合作活动学习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积极的响应了教育的发展计划。
二、合作活动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建议
将合作活动学习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首先在当前体育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其次,合作活动学习环节中关注学生的技巧提升:第三,注重对于学习环境的生活化引导。
(一)制定合作活动学习目标
合作活动学习方式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最为直接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养成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那么在教学之前,需要教师设定实际教学的目标,该目标决定着合作活动学习过程的应用。目标有大有小,将大的教学目标细化,能够使得教学目标稳步实现。如,合作活动学习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等。那么在知识目标的确定上,需要教师明确该节课程所要教授的知识,以及学生对于体育知识所掌握的程度;在情感目标上,学生通过该种类型的体育技能学习使得其内心提升了多少。并且关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情感变换;在教学目标上,如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两项或者是两项以上的健身运动方法等,并且能够掌握处理运动创伤的方法。
(二)合作活动学习注重技巧
在合作活动学习环节中,需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那么从教师的角色转变上进行分析,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扮演者引导者、示范者、监督者、管理者的角色,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能轻松自如的参与到合作活动中来。而学生则扮演者学习者、听从者的角色,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中。合作活动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该种高校体育教学也有失人本教学理念。合作活动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辅助者、旁观者、记录者、总结者,学生才是真正活动中的主人。相应的活动组织环节中,教师需要保障课堂学习过程协作化,通过学生的学习共同体来决定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同时该种合作学习并非单一建立在生生之间,还可以建立在师生之间。如,当学生掌握了篮球运动技能之后,在课堂上开展师生篮球对抗赛,通过学生分组的方式,与教师组进行竞赛。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篮球技能身体力行地展示给学生,在树立榜样的同时,实现技能教学。
(三)学习环境的生活化引导
合作学习活动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在体育课堂上创设生态化的体育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很多高校体育教学脱离了生活化的环境,导致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健全的人格养成产生影响。将生活化的元素与高校体育教学相互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活动开展中,可以在社会企业、社会人士与高校体育活动中创建联系,引导学生“走出去”,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提升体育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活动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一方面在于其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互对比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合作活动学习方式应教育改革需求,强化教学模式创新。将合作活动学习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首先在当前体育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其次,合作活动学习环节中关注学生的技巧提升:第三,注重对于学习环境的生活化引导。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