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摘要:对外汉语口语课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基础课程之一,但如何教好口语课则是一门学问。目前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模式问题、国别问题等。通过研究分析对口语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以有效地提高留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对外汉语 口语课堂 教师 留学生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203-02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也逐渐频繁,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都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如今,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口语课是汉语教学的关键课程,在口语课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提高留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保证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教学质量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保证口语课课堂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口语水平。
一、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课堂现状
设置口语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通过练习把在综合和写作课上学到的语法、词汇真正地理解运用。并能和同学们进行自由的交谈和沟通。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地运用。但现在的口语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口语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主体。虽然学生也进行了练习。但缺乏主动性,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第二,留学生大都是围绕课文或根据课后的练习题进行练习。教师一般会把学生分成两三人一组。以相互对话的形式完成这些练习,但练习并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二、对外汉语口语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在口语课上。教师一般会借助多媒体课件或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特点是借用多媒体课件——老师口述——学生复述——学生记忆,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很多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能力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较弱。所以大多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虽说口语课以说为主。但是汉语学习者很少会主动提出问题,更多的是对老师所讲的知识进行记忆。因此,教师便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知识,但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使得更多的汉语学习者逐渐养成了不主动提问、不主动开口说汉语的习惯。所以要改变留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只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才能打好学习汉语的基础。因此,对外汉语教师的责任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当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预习、听讲、练习、复习这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法,不仅缺少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也难以升华所学知识,不能使汉语学习者真正感受到中国汉语的魅力。
2.教学地点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有的教学从未离开过课堂。汉语学习者,其本身掌握的汉语水平较低。又接触不到真实的语言场景,所以,使用汉语的频率很低。同时,过分依赖课本,重复练习,导致学习过于枯燥,也会增加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负担。在课堂上,由于紧张的课堂氛围和怕被同学嘲笑的复杂心理,很多留学生表现得不是很活跃,因此,汉语水平提高得很慢。汉语只有不断使用,水平才能得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补充就是课外教学。课外教学不仅可以营造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自然环境。也为其提供了接触汉语环境的机会,让学和用紧密结合起来。
3.教学内容单一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基本上是以教材内容为主。依附教材进行授课,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很少主动去找教材之外与学生相关、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内容进行教授。但对于刚来中国才接触到汉语的留学生来说。他们的汉语程度处于初级阶段,口语表达也不好,课本上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会有点难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增加讲解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讲解生词时所需要的时间就会超过预计的时间,然后就是知识点的讲解和机械的朗读。硬生生地把口语课变成了综合课。
(二)国别问题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留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比如在我们的对外汉语口语课上,一个留学生是来自于韩国的。另一个留学生是来自中亚,其中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高于中亚留学生,这样就会造成沟通上的困难。在课堂自由练习的时候,来自韩国的留学生会很轻松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而来自中亚的留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困难。他们的学习目的也不一样,一个纯属个人爱好,另一个是以学习为目的的,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思想状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经历、年龄等也有一些差异,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培养他们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常识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流利地表达出来的能力,这是最终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口语课堂上积极参与口语训练,教师也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开口练习。并确保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要开口。因此,在口语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练习的机会都留给学生。而教师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听学生说,然后用合适的方法纠正学生说汉语时出现的错误。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对学生不管不问。让学生没有目的地自我发挥。而是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语料和关键词汇,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练习。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练习。
(二)采用多种练习方式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练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口语课堂上单一的练习方式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如果教师在练习的环节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这样会使学生对学习始終充满热情。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就会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在口语课堂上给学生多些时间和机会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或对话,让学生们能够畅所欲言。比如在进行口语练习时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在大脑里就会不断地回忆起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说的。这种带有趣味性的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们在练习口语表达的同时也会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加深记忆。
(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学生除了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外。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日常口语表达能力,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在日常生活中流利地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解决事情等。所以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教师要将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并加以扩展,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四、结语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语。并能够让其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会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要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加强口语练习,培养语感能力,最终能将在口语课堂上学到的汉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交流和沟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