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言
前不久,一张大学毕业生身着汉服拍摄毕业照的图片受到网友们的热议,照片中四十多位女生身穿红白搭配的长衣长裙,后排一名男生身穿黑色汉服,以这种新颖的方式合影留念。毕业生统一着汉服合影,一来能弘扬传统文化,二来能引发人们对汉服的重视,本来是件好事,可眼尖的网友发现部分女生的汉服穿法错误,存在左右衽不分的情况。那么,汉服有几类,到底应该怎么穿,它的发展形成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又有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扫扫盲,重新认识下咱们的这一传统服装吧。
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到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国的服饰均具有或借鉴了汉服特征。
历史变迁 从繁荣发展到剃发易服
据古籍史书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布,后来黄帝的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导人民织布做衣,服饰制度日渐形成。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衣服的款式空前丰富,主要表现在深衣和胡服上。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了明显的不同,并创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纳入到礼治的范围,成为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到了秦汉时期,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蝉衣内有中衣、深衣。男女主要穿着一种宽衣大袖的袍服,分为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类,裁剪已不同于战国深衣,除了祭祀和朝会以外,其他场合均可穿着。至东汉明帝,参照三代和秦的服饰制度,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分等级主要标志的汉代冠服制度,服饰在整体上呈现出凝重典雅的风格。
唐代服饰承上启下,法服和常服同时并行。法服是传统的礼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称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场合所穿着的服饰,包括圆领袍衫、幞头、革带、长筒靴等。唐代女服主要为裙、衫、帔,其中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饰样式,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于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宋元服饰大体上沿袭了隋唐旧制,但由于宋朝長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加上程朱理学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唐代的软脚幞头这时已经演变为内衬木骨、外罩漆纱的幞头帽子,皇帝和达官显贵戴展脚幞头,公差仆役等戴无脚幞头,儒生戴头巾。后朱元璋又亲自制定了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即六合一统帽和四方平定巾。普通百姓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承袭了传统服饰样式,男子服装仍以圆领袍为主,官员除祭祀、朝会外都穿袍衫,并以不同颜色区分等级;女裙较唐代窄,且有细褶,衫多为对襟,覆在裙外。
到了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州统治的目的,推行剃发易服,着汉衣冠、束发者治重罪,但推行过程中受到了汉人的强烈抵制,清政府最终为稳定局势做出让步,又提出了所谓的“十从十不从”。这点有限的让步虽保留了一些汉服中的特点,但总体而言汉服仍在清朝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下逐渐消亡了,致使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汉族男子服饰基本以满服为模式,旗袍、长衫、马褂都是以满族为主体的民族服饰的改良和发展,而非汉族传统的民族服饰。
汉服本身虽然因清朝剃发易服等统治政策而消失,但由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许多边远山民和少数民族仍保留着汉服的特征,直至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部分元素。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据汉服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同时通过恢复传统节日和礼仪,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掀起了一场汉服运动。
服饰结构 宽袍大袖的传统魅力
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包括小衣(内衣)、中衣和大衣。
交领右衽
汉服中左侧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时自然形成的领口交叉,就叫“交领”。汉服的领型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衣襟压住右侧衣襟,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衽,意为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为左衽。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着交领右衽的传统,这和中国历来“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
另外一种作为交领补充的是直领和盘领。直领就是领子从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来,而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带,有的则直接敞开而没有系带。这种直领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领汉服外面,如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中经常运用。盘领是男装中比较多见的一个款式,领型为盘子状的圆形,也是右衽样式,且在右侧肩部有系带,在官服和日常服中都有采用。
褒衣广袖
汉服自古以来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汉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突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一直以来,汉服袖子的标准样式都以圆袂为主,先秦到汉朝所反映的实物无一例外都是如此,除了唐以后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汉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圆袂收祛。endprint
袖宽且长是汉服礼服袖型的主要特点,但并非其唯一的款式特点,除此之外,小袖、短袖也比较多见,且主要用于参与日常体力劳动的庶民服装、军士将领的戎服、取其紧袖保暖的冬季服装等。此外,由于历史上各朝代的经济文化和审美关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汉唐时期贵族礼服多用宽广大袖,宋明时期的常服褙子多用小袖等。
系带隐扣
汉服中的隐扣其实包括有扣和无扣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汉服不用扣子,而是用带子打个结来系住衣服,即使有扣子,也会把扣子隐藏起来不显露在外。同时,汉服在腰间还有大带和长带。所有的带子都是用制作衣服时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带子有两对,左侧腋下的一根带子与右衣襟的带子组成一对打结相系,右侧腋下的带子与左衣襟的的带子组成一对打结相系,将两对带子分别打结系住,便可完成穿衣过程,不仅实用而且具有装饰性。
款式分类 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
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
衣裳制
上衣下裳是汉服的起源,即上衣和下裳分开穿。上衣指上面的衣服,下裳指下裙,因为是围合式,也叫围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由此而来。平民百姓也穿上衣下裳,但为了劳作方便,一般上身着短衣下身着长裤。此外,上衣下裳还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华夏服饰自古以来崇尚上衣下裳,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说上衣颜色端正且纯一,下裳则可色彩交错。
深衣制
深衣即上衣下裳相连,因其上下相连,“被体深遂”,所以称为“深衣”,分为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深衣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再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即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成为一体。男女均可穿深衣,且既可作为礼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此外,深衣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休闲时的服装,普及率很高,并从先秦到明代末年逐渐形成了深衣制。
襦裙制
襦裙即短衣长裙,腰间以绳带系扎,衣在内,裙在外。这个形制包括短襦、半臂、大袖衫,是历代女子最喜爱的穿着形式,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一般用于常服。此外,襦裙也是上下分裁服制的代表,“三面梳头,两截穿衣”就是传统女子服饰特点的写照。
汉服的款式以交领右衽为主要特点,无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动、飘逸灵动,裁剪方法一直采用平面裁剪,没有省道和肩斜,且用料一般都大于覆盖人体的最小需要,所以无论是秦汉的大袖衣还是明朝的大袖衫,其袖长远远长出手臂,袖肥甚至在穿着后宽至及地,但不同时期也有袖肥窄小的,以便于劳动。
文化内涵 礼仪文化的完美载体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发展而来,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沿袭四千多年。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仅象征天之大数十二,而且分别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
孔子在姬姓鲁国时所穿的逢掖之衣即為深衣,长居宋国时则戴章甫之冠。章甫之冠指的是一种殷冠,周朝叫“委貌冠”或“缁布冠”,为治理朝政所冠。后来,庄子又提到了儒服和武士之服——剑服,儒服后又演变为道袍,儒服和剑服因此成为华夏王朝文武百官的法服,也是士大夫和武士的汉服基本服制。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更是以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大唐《开元礼》、二十四史舆服志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服,除去国家大事的礼仪,还包括普通汉人的家礼如冠婚丧祭四礼。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便可窥其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袍服充分体现出汉民族恬静安逸、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以最典型的深衣为例,其形制必须符合规、矩、绳、权衡。深衣的下摆所用布帛共十二幅,以应一年十二月之意,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形以应“矩”,这代表做人要有规矩,衣带下垂很长直到脚踝代表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古人一旦穿上汉服,便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由此可见,受儒、道、墨、法等纵横诸家的哲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的影响,汉服里蕴涵着相当深厚的文化内涵,追求平和自然、与世无争、宽厚仁爱的境界,也塑造出汉服天人合一、飘逸洒脱的风格,体现出穿着者宽大随和、包容四海的气度。
此外,汉服与孝文化也有着紧密关系,据《礼记》规定,父母健在时,孩子的冠饰衣缘不应用白色,如果父亲去世,丧礼完毕之后,其他孩子穿衣再没有什么特殊忌讳,但是嫡子仍不能穿带颜色的衣服或使用彩色布缘衣边。
小贴士
汉服在礼仪中的运用
汉服是华夏礼仪的必要组成部分。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 礼仪之邦”,而“衣冠”也成了文明的代名词。周礼的礼典分为五礼八纲,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冠礼和婚礼是嘉礼的核心,祭礼即吉礼。《朱子童蒙须知》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衣冠是礼仪之始、冠礼之前,“衣不帛襦裤”,且年满二十后方可衣裘帛。
冠礼是男子的成人礼,改童子垂髫为总发戴冠。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礼,王公年及十五而冠。《礼记·冠义》曰:“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三公诸侯以及皇太子在三加之后还会再加玄冕。
笄礼是女子的成人礼,即挽发脑后做髻,以簪绾之。郑玄注《仪礼·士冠礼》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已许嫁的汉女在十五岁举行笄礼,未许嫁的则二十岁再举行。按《宋史·礼志》记载,宋朝公主的笄礼仿庶子冠礼,由皇帝三加冠服,初加冠笄,再加冠朶,三加九翚四凤冠。
婚礼是嘉礼之一,可分为祭服婚礼、朝服婚礼、公服婚礼。据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祭礼是祭神祀祖的礼制,是华夏的最高礼仪。祭服包括六冕以及爵弁,士助祭爵弁服,自家祭服玄端,士之妻服褖衣助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