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芙蓉
【摘 要】目的:观察益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益肾蠲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腰椎功能及疼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腰椎功能与疼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其中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佳(P < 0.05);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 < 0.05)。结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益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温针灸;益肾蠲痹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指的是因外伤引发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引起神经根压迫,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发病[1]。
临床症状主要有下肢放射痛、腰痛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与生活。本病属中医学“腰痹”“腰腿痛”范畴,其发病主要和肾虚劳损、外邪侵袭以及寒湿痹阻等相关。本研究以寒湿型LDH为研究重点,临床主要采取手术与非手术治疗[2]。由于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大等原因,患者多选择针灸、药物等非手术方式。为明确温针灸与益肾蠲痹汤的治疗效果,笔者采用益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寒湿型LD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37~61岁,平均(48.86±6.71)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平均(10.14±3.02)个月。治疗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38~62岁,平均(48.95±6.74)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平均(10.36±3.07)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按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LDH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寒湿型LDH诊断标准:气血运行不畅,寒湿阻滞经络,因阳虚、伤筋日久且失治造成,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阵发性腰腿麻木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35~65岁;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腰部及下肢局部皮肤有皮疹或溃烂者;②有脊柱骨折、腰椎结核者;③合并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给予温针灸治疗,主穴包括环跳、命门、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气海俞、秩边,以及病变部位相应夹脊穴,配穴包括绝骨、委中、阳陵泉、阿是穴、承山、风市,每次选取3~4个穴位,主穴刺入1.2~3寸,配穴刺入1~2寸,且进针得气之后,留针30 min。在留针期间于肾俞、环跳、大肠俞、命门、秩边等穴位予以温针灸。患者取侧卧或俯卧位,将针柄上裹适量艾绒并点燃,依据患者感受稍微提针或者在穴位上置纸进行隔热,使患者感觉温热并可耐受,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休息2 d,连续治疗4个疗程。
2.1.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肾蠲痹汤治疗,处方:制附子15 g、茯苓10 g、伸筋草10 g、桂枝10 g、细辛10 g、白术20 g、桑寄生20 g、薏苡仁15 g、木瓜15 g、鹿角片5 g、川牛膝10 g、蜈蚣5 g、僵蚕10 g、鹿衔草10 g、当归10 g、淫羊藿10 g、熟地黄10 g、青风藤10 g。用清水煎取药汁400 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症状评分[3],包括生活与工作能力、行走、直腿抬高试验、疼痛麻木、膝及跟腱反射,每项4~16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轻;比较2组腰椎功能及疼痛评分,腰椎功能采用JOA评分标准,0~29分,分数越高表明功能恢复越好;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比较2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标准,分为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及活力,每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2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見表1。
3.2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3 2组腰椎功能及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腰椎功能与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 < 0.05),其中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佳(P < 0.05)。见表3。
4 讨 论
寒湿型LDH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寒湿阻滞经络所致,患者多因阳虚、伤筋日久且失治造成,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阵发性腰腿麻木、转侧不利,阴雨天疼痛感加剧,随病情发展常出现不同程度肌肉萎缩[4]。温针灸配合益肾蠲痹汤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有助于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腰椎功能与疼痛评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其中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佳;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此次研究结果与方钊[5]研究相似,表明温针灸治疗通过对主穴大肠俞、肾俞等穴位刺激,促进皮肤、浅中层肌肉得到解痉,改善局部血供情况;配合中药口服,可有效祛风湿散寒、温经通络止痛,两者联合运用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温针灸治疗时将针体与艾灸热力传至腧穴,可达到行气活血、温通经脉效果[6]。施针穴位选取委中穴、关元俞可培补元气、强腰膝、化积滞,夹脊穴具有脏腑机能调节效果,肾俞穴能够强腰利水、调节肾气,气海俞穴能够补气理气、益肾固精,风市穴可祛风寒、强筋骨,所选穴位均能达散寒除湿、温经通络功效[7-8]。艾灸有助于增强针刺效果,能够有效拔毒泄热、扶阳固脱,利用艾灸热辐射,可促使热量扩散至深层组织,提高散寒止痛的效果[9]。温针灸治疗可促进血管扩张,组织温度提高,从而加速新陈代谢,达到松解神经根粘连作用,进而减轻疼痛,改善预后[10]。endprint
中医学认为,LDH属“腰腿痛”“腰痹”范畴,寒湿型LDH病因主要是风、寒、湿等外邪侵入人体,从而使经络受阻,造成气血瘀滞,疼痛增加。针对该类型疾病,中医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以益肾蠲痹汤为主方治疗。方中当归补血活血,桑寄生、川牛膝补益肝肾,白术燥湿利水,茯苓益气健脾,细辛散寒止痛。诸药合用,能够有效达到补气血、益肝肾、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功效,对于寒湿型LDH患者具有显著疗效[11]。温针灸与中药方剂联合运用有助于患者水肿减轻,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促进神经根缺氧缺血状况改善,避免出现神经根粘连,进而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研究受各种因素影响,未对临床治疗效果做详细分析,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益肾蠲痹汤和温针灸配合治疗寒湿型LDH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有利于腰椎功能恢复,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5 参考文献
[1] 张兆振,杨豪,郭会卿,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6):70-73.
[2] 邹树荣,张伟,余将焰.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10):50-51.
[3] 李科.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2):137-138.
[4] 郑庆丰,沈毅弘,王庆敏.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与评价[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8):27-30.
[5] 方钊.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5,35(S1):94.
[6] 丁一,鲍娟.蠲痹汤联合温针治疗腰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12):139-141.
[7] 郑寒丹,赵继梦,吴璐一,等.温针灸镇痛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2):6855-6860.
[8] 黃爱华.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的临床疗效[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10):1126-1128.
[9] 陈亚军,马占君,司力肖,等.活血通络法联合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5,30(4):48-51.
[10] 张晓东.中医特色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7):149-151.
[11] 张侠福,蒋恬,何峰,等.朱婉华主任医师运用益肾蠲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全瘫1例验案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5):34-36,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