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住院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2017-10-17 07:09潘伊伶徐景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儿科优质家属

潘伊伶 徐景霞

(杭州市儿童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4)

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住院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潘伊伶 徐景霞

(杭州市儿童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4)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住院患儿家属满意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前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后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优质护理,观察组在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合格率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升优质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儿科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持续质量改进;儿科;优质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医疗观念的转变和医疗体系的完善,人们在关注疾病治疗结果的同时更加重视医疗体验。这也给儿科护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儿科护理中,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占相当大的比例,如何提高此类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成为摆在儿科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1]。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是一种注重过程管理的新型管理理论。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我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本文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接诊收治的160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其优质护理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表1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两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对比[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接诊收治的160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入院后均经详细周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通过胸部X线检查确诊。我科在此期间行优质护理,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前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儿47例,女性患儿33例,年龄在2~14岁,平均年龄(6.15±1.33)岁,疾病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2例,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哮喘18例,急性喉炎6例,其他3例;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后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儿50例,女性患儿30例,年龄在3~12岁,平均年龄(5.47±1.06)岁,疾病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6例,支气管炎19例,支气管哮喘15例,急性喉炎8例,其他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优质护理,观察组在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强护理团队建设。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现有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根据职称、工作年限、工作表现等将护士分为不同的层级,明确每个层级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保证护士做好本职工作。主管护士需承担起医师、护士、患儿、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责任,保证儿科护理工作能够按部就班的顺利进行。新入职护士需在高年资护士的带领下尽快熟悉护理操作,并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独自上岗。②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改进质量的前提是有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控制体系,因此,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需结合儿科护理实际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护理质量标准、质量监督标准、质量问题处理等,保证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严于律己。③入院评估和宣教。患儿入院后结合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表;向患儿家属发放住院宣教手册,并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和护理计划内容,争取患儿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④改进病房环境,创建温馨和谐的氛围。为了创建良好的诊疗范围,护士可以邀请患儿家属共同参与到病房环境建设中,改传统病房环境为家庭式病房,从而为患儿疾病康复创造良好的环境。⑤护理反馈与改进。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需定期总结护理工作结果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根据护理现状不断完善护理计划,护理计划实施后检查实施效果并进行问题反馈,重复上述步骤形成质量改善的良好循环状态。

1.3 评价指标:①参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估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两组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操作技术、服务质量、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安全护理等,统计各项指标的合格率。②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于两组患儿出院前由家长完成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操作、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效果、护患沟通等的满意情况,由患儿家长自行勾选满意、较满意、无此需要及不满意中的任意一项。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无此需要)/总调查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将录入SPSS17.0软件,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由百分率表示,由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两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对比: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两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80例(100.00%)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对照组有73例(91.3%)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两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

3 讨 论

优质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从而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水平。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广泛开展和深入实践,人们对优质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科护理工作量大,内容复杂,加之护理对象的特殊性,更需要不断改进护理质量以提高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2-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儿科优质护理工作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后,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各项评价指标的合格率均高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前,护理满意度高达100.00%,高于改进前的91.3%。可见,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新兴的质量管理模式,其理论核心为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持续提高管理质量[4]。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儿科临床实践,可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从而避免差错的出现和不良后果的进一步扩大[5-6]。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所面临的护理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护理质量与医疗资源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临床护理工作更是要求严格,随着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广泛开展和临床护理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中是很有必要的,作为儿科医务工作者,更应当努力创新,不断扩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1] 谢红艳.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99-100.

[2] 陈虹.儿科护理二线值班人员规范化管理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67-169.

[3] 苗春霞.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0):1852-1853.

[4] 徐燕.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儿科采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79-1980.

[5] 肖亚.持续质量改进加强儿科雾化室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3694.

[6] 何婧,刘德松.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持续质量改进防止导管相关损伤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6):79-80.

R471

B

1671-8194(2017)26-0298-02

猜你喜欢
儿科优质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