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旅游人才供需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10-16 00:43张荣娟
辽宁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供需辽宁人才

◎张荣娟

辽宁旅游人才供需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张荣娟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推动辽宁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辽宁旅游人才需求结构正在从单一结构到多层结构转变,旅游人才供需结构矛盾十分突出,造成这一矛盾有旅游产业自身、旅游教育以及旅游人才市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培养供需对口的适用型旅游人才,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科学化水平,实现辽宁旅游人才供需平衡发展。

辽宁 旅游人才 供需结构

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推动力之一。《国家“十三五”规划》在构建产业新体系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辽宁省“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培育旅游新兴业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激发旅游经济发展活力”。辽宁旅游产业规模在“十三五”期间将迅速扩大,旅游经济也将快速发展,各类旅游单位和旅游企业必然需要大量能力强、素质高的旅游人才。但是,就现有辽宁旅游人才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来看,并不能完全满足旅游业发展需求,供需结构错位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辽宁现已出台政策,未来几年将鼓励企业引进各类旅游高级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支持引进优秀旅游管理、策划和技术开发团队;健全旅游人才培养和就业机制,鼓励校企合作,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通过订单式培养、合作办学、定向培训等多种模式,为旅游企业培养旅游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创意策划、中介服务等专业人才。深化旅游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辽宁旅游人才供需结构平衡,为辽宁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辽宁旅游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1.需求目标分析。辽宁旅游人才需求总体上来看需实现四个目标:一是人才规模要明显扩大。二是人才素质要明显提升。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占直接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三是人才结构要明显优化。新业态人才占直接从业人才的比重明显上升,专业结构、岗位结构、区域分布要合理调整。四是旅游人才发展环境要明显改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旅游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吸引力显著提升,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未来几年,将努力建设一支专业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过硬、人才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合理的优秀旅游人才队伍。

2.需求特点分析。一个地区的人才需求结构,从根本上取决于该地区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2016年,辽宁省实现旅游总收入4225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任务。2017年,预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根据辽宁省旅游局的旅游规划目标,未来几年将有十余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行列。预计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8000亿元,数量年递增10.2%,入境人数达791万,年递增8.5%,国际收入达57.6亿美元,年递增9.8%,国内游客人数达6.63亿,年递增6.3%,国内收入达7640亿元,年递增10.3%,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数175万,间接就业人数突破1000万。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的22.0%。辽宁旅游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转向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并存转变,旅游人才的需求结构正在从单一结构向多层结构转变。但现阶段辽宁旅游虽然在计调、营销、导游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但在旅游策划规划、产品开发、商品设计、营销、电子商务、会展、传媒、投资融资及信息化等方面的新型高端旅游人才却存在严重缺口。

二、辽宁旅游人才供需结构失衡原因分析

导致辽宁旅游人才供需结构失衡的原因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近年来,辽宁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人才流失率也比较高。一直以来,存在一线服务技能型人才层次较低、教育培训工作滞后、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小、人才效能发挥不充分等诸多问题。

1.旅游产业自身的问题。旅游产业自身的客观环境,影响了旅游人才供给的稳定性。一是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就业门槛比较低,低学历甚至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都能够进入该行业就业,这种情况将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同时也会使人们对在旅游行业就业产生轻视感,从而使专业旅游人才不愿意选择旅游行业就业,专业对口率低。二是作为服务业,基础岗位薪酬待遇与劳动强度不成比例,导致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落差大,跳槽现象严重。三是旅游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如导游的薪酬管理机制、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不够完善。四是旅游产业季节性较强,淡旺季旅游人才供需情况差距较大,影响旅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2.旅游职业教育方面的问题。毋庸置疑,辽宁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多层次办学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在旅游人才培养问题上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系统的顶层设计。各高校旅游专业办学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类型趋同,进而导致人才供给结构上的不合理。二是旅游专业设置滞后于企业需求。据了解,辽宁省各类旅游院校开设的专业主要包括旅游管理、旅游外语、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在专业设置上传统、雷同,缺乏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旅游本科毕业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率较低,影响了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据调查,辽宁省内各旅游院校几乎没有设置度假管理、景区规划等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培养的学生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三是旅游行业在职员工的教育及培训工作效果不理想。即使参加过在职培训的,主要集中在岗位培训,学历教育方面的培训很少。一些旅游企业甚至根本没有在职员工的教育培训计划,这使得一些旅游人才入职后成长缓慢,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大。

3.旅游人才市场机制的问题。目前,旅游人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也是导致辽宁旅游产业人才供需错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人才供需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完善,致使人才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旅游企业招不到急需的旅游人才,而一部分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二是人才市场缺乏全方位的人事代理、薪酬咨询、择业指导、资质评价等社会化服务功能。三是没有建立起畅通的高层次优秀人才的信息渠道、高级人才信息库和高级人才配置网络。因此,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网络化的旅游人才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

三、辽宁旅游人才供需结构平衡发展的对策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培养供需对口的适用型旅游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就是要使人才培养为现实服务,让人才发挥最大的功效,实现人才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否则就是对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要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其作用放在首位,把人的全面发展与辽宁旅游业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大发挥人才作用,使旅游人才在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才能,实现其价值。旅游专业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偏低,流失率较高,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主要是没能坚持“以人为本”,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根据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反馈,学生到工作岗位以后,发现在校学习的专业技能远远不能适应岗位需求,所学内容落后于当前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国家要求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的新形势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因此,人才培养要找准专业定位,调整培养方向,优化课程设置,以市场思维做好旅游人才培养工作,充分了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众多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对旅游人才的全新要求,树立“为现实服务”的观念,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加大旅游教育改革力度。辽宁省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充分听取旅游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从辽宁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全省各类旅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规划、旅游学科与专业设置规划以及旅游教育经费规划等,避免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业发展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改善现有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及针对性不强的现状。积极引导省内对旅游人才有批量需求的旅游企事业单位与旅游院校深度合作,改变目前低层次的校企合作方式,如改变企业仅仅为了吸纳顶岗实习生,学校仅仅为了完成实习就业推荐的浅层次、低质量合作方式。要切实引入和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探索有效、双赢的方式,将校企合作贯穿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大力支持旅游企事业单位与旅游院校共建旅游专业,让旅游行业人员参与到旅游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环节中;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人士为兼职教师;行业专家定期为相关专业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等。鼓励各旅游院校师生参与到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实践工作中去。如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地方旅游规划,开展旅游人才开发、旅游形象提升等学术研究以及为各旅游单位员工培训提供帮助等。

3.改革现有旅游教育体系与旅游人才培养方式。为了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旅游人才,辽宁旅游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优秀、专业技能过硬的新型旅游人才。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要针对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向社会输出的人才岗位适应能力强,专业技能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发挥品牌效应;努力打造本科旅游院校,改变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和紧缺的高端旅游人才;具备相关资质的旅游院校应提高研究生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比例;避免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的弊端。二是加强旅游岗位培训和监督管理,避免形式主义,为在职员工提供更大的选择权,进而补充岗位最需要的技能,产生新型高端旅游从业者。三是加快发展辽宁旅游业,营造旅游强省氛围,提升国民旅游素质。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开发需要旅游院校、培训机构、旅游教育协会等各类旅游教育与培训资源共同发挥作用,也要积极拓展旅游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

4.加强辽宁旅游人才市场规范化建设。人才市场应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加强辽宁旅游人才市场规范化建设,提高旅游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科学化水平,努力实现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恪守诚信、监督有力的建设目标。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有关人才供需信息发布、人才招聘、人才流动、人才市场监管、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环境。二是建立旅游业人力资源虚拟市场,加速推进辽宁旅游人才信息网络化进程。整合旅游企业需求信息、人才供给信息和旅游政策信息,形成开放性、多层次、信息广、共享性高的旅游人才市场网络体系。三是强化监督管理。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监督体系,发挥各类市场监督主体在人才资源收集、专业技能培训、公平有序竞争、诚实守信经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强化市场主体的自律意识,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树立品牌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遵守市场规则,实现合作共赢。更好地为旅游行业提供各项人才服务,实现辽宁旅游人才供需结构平衡发展,推动辽宁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司 斯

猜你喜欢
供需辽宁人才
人才云
辽宁之光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辽宁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