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定力 笃定前行努力将振兴工作做实做细
——2017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重点政策建议

2017-10-16 00:43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辽宁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辽宁全省企业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凝神定力 笃定前行努力将振兴工作做实做细
——2017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重点政策建议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2017年上半年,全省各类经济指标趋稳向好,经济运行呈现筑底企稳态势。外贸增长、新兴产业加速、PPI回升、服务业领跑以及低基数支撑成为经济企稳的重要支撑。但从总体上看,全省工业增长乏力,投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回稳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运行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付出艰苦去努力解决。下半年,还要凝神定力、笃定前行,在巩固良势的基础上,扎实深入基层和企业,系统梳理经济运行中的梗阻,着力根治病症源头,切实解决企业诉求,将辽宁振兴工作做实做细,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发力。

经济 形势分析 政策建议

一、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筑底企稳态势

上半年,全省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振兴实体经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出筑底企稳态势。

(一)各类经济指标趋稳向好

1.主要指标。1-6月,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高于去年同期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3%,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3.4个百分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4%,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26.7个百分点;全省出口同比增长12%,高于去年同期33.8个百分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943.7亿元;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3%,高于去年同期24.9个百分点。

2.先行指标。1-6月,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1%,高于去年同期5.3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同期3.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长8.2%,高于去年同期12.3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保持增长。

3.民生指标。1-6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0.9%,低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压力较小;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2万人,同比增长19.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8%,低于4.5%的年度控制目标,全省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明显好于去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9%,分别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1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二)经济企稳呈现多重因素支撑

1.外贸出口需求回暖拉动。2016下半年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复苏动能逐渐增强,带动全球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投资者预期逐渐好转,大宗商品价格平稳回升,国际贸易和投资行为日趋活跃。国际市场需求和对外贸易好转带动全省外贸出口大幅增长。1-6月,全省出口贸易总值达到1485.4亿元,同比增长12%;出口贸易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0.5%上升到14.4%,提升3.9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由下拉0.11个百分点转为上提0.3个百分点。

2.新产业、新业态的较快增长。一是从高技术产业看,1-6月,规模以上计算机、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9%)54.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132.6亿元,同比增长4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5%)23.1个百分点。二是从新产品看,1-6月,光缆产量增长56.5%,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5.5%,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增长25.7%。三是从新业态看,1-6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140.7亿元,同比增长9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4%)57个百分点。

3.工业产品价格回升的向好预期。1-6月,全省生产、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2%,已连续保持10个月的增长态势,其中生产资料同比累计上涨10.1%,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5.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同比累计上涨0.8%,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价格连续上涨,表明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的态势已显现,对企业稳定开工和生产扩张形成了较好预期。从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长看,从2016年8月结束负增长。截至2017年5月,连续9个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企业库存回补趋势明显,生产活跃度上升。

4.服务业形成较强支撑。1-6月,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2个百分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六成以上来自服务业,服务业在税收收入、新增就业中的比重也接近全省的一半,服务业领跑三次产业,为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筑底企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5.数据挤水分形成的低基数支撑。2015年开始的数据挤水分,不断压实了数据基础,为今年经济指标回升提供了技术性回升条件,下半年这一低基数效应在经济增长的持续回稳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当前全省经济运行的多项指标转好,但回稳的基础尚不牢固。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投资降幅收窄尚不明显,下行压力仍较大;本地市场消费增长持续回落,网络消费交易逆差,拉动本地消费作用有限。从主导产业看,作为辽宁工业支柱的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仍持续下滑,规上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因此,综合判断辽宁经济增长动力仍不足,下半年在巩固前期良好形势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问题,坚持顺势而为,做好乘势而上。

(一)警惕市场价格波动下的新旧动能“逆转换”

虽然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持续下降,但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却持续上升。1-5月,装备、石化、冶金三个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2.2%,分别较2016年、2015年提高4.9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说明全省新兴产业虽然成长较快,但由于底子薄、比重低,仍未成为支撑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传统产业在市场形势转好的情况下扩大产能,压缩新兴产业成长空间,给新旧动能转换增加难度。当前,辽宁省应利用“三期叠加”的战略机遇期,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程,警惕产能过剩行业的死灰复燃。

(二)关注辽宁省企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外迁”

近年来,辽宁省内许多企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设计研发、物流销售等价值链高端环节部门。但是,我们也观察到一部分企业由于本地缺乏创新氛围以及专业人才,不得不将这些部门迁到北上广深等地,甚至部分企业为了更加接近消费市场,更容易获取行业信息和进行行业内部交流,已经将企业总部搬到外省,省内只剩生产制造环节。企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和总部外迁将对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税收贡献、就业吸纳以及留住人才等方面形成负面效应,使得全面振兴的后劲支撑不足,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持续关注营商环境建设的“供给侧”

政府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供给侧,近年来随着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以及监督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得全省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当前一些“难啃骨头”已成为改革中的“中梗阻”。从营商环境建设的供给侧看,以下两方面问题需加大关注:一是政府决策审批的关键环节效率依然较低。虽然行政审批事项由“串联”变“并联”,但部分环节效率不高,也拖延了对整个项目的审批进度。在课题组调研九夷锂能时听到企业反映,由于企业转制的原因,缺少施工许可证,无法通过资本市场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募集资金,目前施工许可证已办理三个多月仍未果,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了许多发展良机。二是政府诚信问题须从点滴抓起。在调研中,很多企业反映政府招商引资中承诺的优惠政策很多,但企业项目真正落地后,优惠政策兑现却很困难,尤其是涉及较大资金补贴方面。诸如此类问题的不断叠加,对政府信誉将造成严重损害,给“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坊间传言增添更多鲜活论据。

(四)关注区域经济“分化”和县域经济“短板”

从1-6月份数据看,GDP保持正增长的有8个市,负增长6个市,增速最高的大连市(6.8%)与增速最低的铁岭市(-2.4%)相差9.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负增长城市主要分布在沈阳经济区内,包括沈阳(-2.5%)、鞍山(-6.6%)、本溪(-3.7%)、辽阳(-14.6%),其中增速最高的大连市(9.6%)与增速最低的辽阳市(-14.6%)相差达到24.2个百分点,差距较为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全省仅有抚顺(22.5%)和葫芦岛(7.1%)保持正增长,其余各市均为大幅下降状态,其中降幅最大的鞍山(-48.8%)与抚顺相差71.3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差距同样明显,增速最高的本溪市(47.9%)与增速最低的辽阳市(-36.7%)相差84.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的城市数量多于上涨城市,增速最高的大连市(9.8%)与增速最低的盘锦市(-9.3%)相差19.1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对比情况可以看出,本轮经济下行,大连及沿海经济带部分城市企稳向好的态势明显,而沈阳及沈阳经济区周边部分城市回稳的基础仍不牢固,全省不同区域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及转型升级的步伐不同步。

图1 2017年上半年辽宁省各市主要指标数据对比

从城区和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对比看,以锦州为例,2017年1-2月,锦州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而县域同比下降29.3%;城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2.9%,而县域同比下降62.8%。过去的一段时期,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主要走的是粗放型增长路径,投资项目主要依靠房地产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受地区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县区人口增长规模和人口外流等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交易刚需增长乏力、地产项目去库存压力加大,投资规模收缩,投资拉动明显不足。工业园区建设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以及部分企业续投续建信心不充分,部分园区处于“只建不产”状态。目前,全省县域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收入困难,在最近课题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已经有个别县区基层保运转的资金都出现了困难,甚至出现缓发或停发工资的现象。

(五)关注智能制造发展中的“机器换人”

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路径。智能制造不仅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有机器对人的替代。课题组在调研中看到,辽宁省很多企业已开始智能改造布局。如营口金辰机械打造的全流程4.0工业智能车间,通过将信息化和工业自动化融为一体,使得在线操作工人减少76%,人工劳动强度降低60%以上,离线辅助人员减少90%,劳动生产力提高了4倍;睿芯(大连)股份有限公司的“匠心标签”,将原来的人工点数变为自动RFID盘点,盘点一箱成衣由原来的2个人用时5分钟,变为机器3秒实现。在此趋势下,辽宁省应密切关注机器换人的发展动态,提前谋划和深入思考,智能制造发展后,对辽宁省就业、培训体系、用工制度等多方面的冲击,积极做好应对准备。

(六)高度重视养老金支付风险等级“升级”

从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角度看,辽宁等老工业基地的养老金支付风险应引起进一步高度重视。一季度,辽宁企业养老保险征缴支出缺口210.6亿元,通过中央财政补助先期下拨、地方财政补助、去年个账借款结余、银行融资等方式弥补部分缺口,除沈阳、大连、阜新和省本级当期略有结余外,其他地区都不同程度缺口57.8亿元。目前,各地已无法通过串借、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虽然各地通过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事业单位转企、清理规范超编人员、组建生产经营性集团、划转国有资产等措施充实企业养老金,但资金额度有限,无法形成有效弥补缺口的资金来源。随着50后、60后人口(出生率处于高峰期阶段)陆续加入到退休行列,全省养老金支出规模和速度要大幅高于收入,缺口将越来越大,养老金支付风险升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辽宁经济全年走势的基本判断

据辽宁省相关部门对169户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作出辽宁经济运行总体状况及走势判断,58%的受调查企业选择企稳回升,17.2%的企业选择已到谷底,17.8%的企业选择仍在下行;对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上年对比判断,18.3%的企业选择明显好转,39.1%的企业选择有所好转,33.1%的企业选择持平,5.9%的企业选择恶化。

虽然年初以来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筑底态势,前期下降的多项指标或转为增长或降幅收窄,但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尤其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频繁波动,面对投资拉动型的发展方式不可长期持续,面对产地结构转型升级、冲抵替代旧动能的新动能培育不可一蹴而就,目前辽宁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对2017年全年辽宁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是:“筑底企稳”态势可望延续,实现年初确定的“稳中有进”预期目标需付出艰苦努力。

四、几点工作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规律即由经济周期、经济结构、体制机制、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组成,同时也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然而,规律本质上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辽宁经济增速步入快速下滑通道已有两年半时间,这段时间既有积极正面发声,也有唱衰论调,对辽宁以及东北问题的关注评论几乎天天都有。各级政府和部门为了遏制经济下滑态势,密集出台了各类“促、稳、推”文件,逐级落实文件成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以人为镜”固然可以“明得失”,但立足自身“识时务”,方能“知进退”。当前,全省上下应凝神定力、笃定前行,在巩固良势的基础上,扎实深入基层和企业,系统梳理经济运行中梗阻,着力根治病症源头,切实解决企业诉求,将辽宁振兴工作做实做细,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度发力。

(一)继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

各地区及有关部门要按照《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省政府出台的实施方案,深入企业调研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照职能分工制定出台配套措施,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借鉴安徽、福建等地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强省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在项目、引导基金、税收减免、奖励补贴、人才政策等具体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二是优惠政策实施要保证连续性。好的政策一旦在实际中产生效果就应将其固定,即方便企业又利于政府优惠政策宣传。三是进一步做实融资政策,选择部分成长性较强的科技型初创企业作为融资政策改革试点,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实施方案配套措施,探索多种渠道方式,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四是要破除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因素,以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契机,加快改革束缚人才落户的户籍、职称、住房、配偶子女待遇等方面的条框设置,留住更多高级人才在辽工作创业。

(二)尽快实施全产业链提升计划

打造制造强省,一是要明确省内制造行业的优势,包括产值规模、企业数量、龙头企业、核心技术、产业配套、重点项目以及人才等多个方面。二是对突出优势、比较优势以及潜在优势进行分类和准确定位,围绕这些优势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分析。三是集中有限资源,进行建链、补链、强链,力争在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重点打造几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产业链。为进一步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建议借鉴《湖南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研究出台辽宁省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在对接《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和《辽宁八大产业政策》基础上,筛选出一批有产业基础、有龙头企业、有研究力量,并具有突破性或颠覆性技术的产业链,作为辽宁省制造强省建设重点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三)全力帮助本地企业开拓市场

一是要在报价、企业信誉、技术资质等相同条件下,对于大型工程项目以及列入政府采购名单中项目,增加本地企业竞标的权重,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二是政府金融部门要为新产业、新业态的成长型企业在融资、投标担保、履约保证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三是各级政府要提高采购信息发布透明度,提供便于新产业、新产品企业获取政府采购信息的稳定渠道。四是政府要委托第三方权威评估咨询公司,对省内优势行业进行分析评估并公开发布,向外宣传介绍本地相关企业,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五是要加快本地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建议以工信部门为主导,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各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地方企业信息交流合作平台,平台管理由专业部门负责,并向不同类别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推送服务。

(四)积极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再发力

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是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增长极。但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两大区域增长分化态势明显,地区差距逐步拉大,县域经济增长乏力,区域发展战略亟待进一步发力。一是对于增长态势较好的沿海经济带区域,要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辽宁自贸区建设为契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整合产业园区,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二是对于增长陷入困境的沈阳经济区,要加快全面转型升级步伐,以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大胆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把创新作为牵动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动力,重点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检测、检验检疫、投融资、就业、社会信用、旅游、产权交易、医保结算等方面的一体化平台,推动区域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同时将沈抚新区建设作为沈阳经济区崛起的主力军,尽快打造成全省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三是对于区域发展中的县域经济主体,要在积极融入两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同时,侧重自身资源优势的充分利用,特别是东部山区各县,要在生态功能建设和完善过程中,谋划绿色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国家财政、金融以及重大项目的支持,尤其是得到一批绿色转型项目的布局支持,共同打造国家绿色转型示范区,为辽宁全面振兴增添区域发展新亮点。

(五)认真谋划辽宁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目标。表明人工智能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各地都应该积极落实规划和进行产业布局。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贯彻落实这一规划,辽宁首先要建立在全产业链分析的基础上,要准确把握省内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才能对未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省内的发展清晰定位。在此基础上,要推出计划性、指向性、操作性较强的辽宁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要特别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转变以及新型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变化,探索建立适应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需求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计划。

(六)向国家建议加快研究统筹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

截至2016年末,辽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1056.7万人,退休人员642.4万人,参保抚养比1.64∶1,负担远重于全国2.8∶1的水平,全年养老金收支缺口超过200亿元。除适龄劳动力外流、人口老龄化加快等现实因素外,历史包袱沉重日益凸显。一是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退休的“老人”多。1997年,全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辽宁退休人员232万,占全国总数的近十分之一。这部分人没有缴费,直接由当期征收的基金支付养老金,多年来已累计支付养老金4100多亿元。二是部分央企下放地方加大了支付压力。1998年,辽宁接收央企退休人员45万,国家每年给予定额补助,以后历次养老金支付标准调整时,仅按照40%给予补助,这方面地方已累计支付600多亿元。三是由于退休人员总量大,养老金支付标准“12连调”,除中央的补助外,地方已累计支付2500亿元。养老金收支矛盾越来越尖锐,不仅造成地区社保费征收比率居高不下、企业用工成本不均衡、市场主体非公平竞争,还给地方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资金和社会稳定风险隐患。

(课题负责人:朱 军

课题组组长:戴丹丹

课题组成员:张海笔 孙东玥

报告执笔人:张海笔 孙东玥)

责任编辑:张永辉

猜你喜欢
辽宁全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辽宁之光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辽宁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