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几年,格力电器董事长经常曝光在媒体之下,把自身形象与格力品牌形象捆绑在一起,宣传自己的格力手机,收获了很多关注。不久前,董明珠又做出了准备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的大动作,随后又爆出其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之职,顿时各界对其中原因议论纷纷,董明珠作为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为格力奉献了自己的大半人生,作为国企的格力集团,在企业转型之际因为体制原因弃用此人,其中的是否与壮大优秀的民族企业相矛盾。
关键词:国企改革;用人制度;格力集团
一、绪论
近日《2016年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在北京举行,格力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12日在峰会上以“大国重器智造未来”为题发表演讲,她就当前资本市场乱象对实体制造业的侵蚀的演讲,十分愤慨,字字珠玑。这是继2016年10月28日格力电器的临时股东大会上,网传因为董明珠进入会场时没有掌声,她当场“发飙”后,又一次的“发飙”事件。日前,董明珠已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之职,仅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随后,董明珠又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工作满3个月的全体员工,无论职位级别,统统加薪1000元。此举一出,引起商界一片哗然,人们纷纷猜想此举是否与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有关,而董明珠在指出,这是让员工“共享创新成果,提升幸福感”,并非赌气而为之。
二、格力概况
珠海格力集团,其之前是“珠海特区经济发展总公司”。自1994年左右,格力逐渐发展步入正轨以来,而且它利润的90%都由格力电器所提供。
1991年时,格力只是一个年产2万台空调的小厂,到2003年,在朱江洪与董明珠管理下的它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制造小厂,壮大为营收过百亿的空调行业巨头,占据空调产业的半壁江山,又因其质量过硬,常年坐拥空调销售榜冠军之首。
随后格力将战略转型转向了新能源——珠海银隆新能源。8月,格力电器拟以130亿元的交易价格,对珠海银隆以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收购,收购完成后,珠海银隆将成为格力电器的全资子公司。董明珠看中的不仅是珠海银隆掌握的钛酸锂电池核心技术,从盈利层面和商业布局来看,或许他们看中的是银隆的未来上市之路。
然而10月28日,在2016年格力临时股东大会上,对于相关收购议案进行股东投票,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议案未获通过,收购事宜暂时搁置;11月16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宣布收购珠海银隆并定向增发的重组方案彻底宣告失败;一个月后,12月15日,董明珠宣布以个人名义投资银隆。
三、国企改革如何创新
而当前的国企在用人上面临的形势十分紧迫,任务十分繁重,可以说,国企出路在用人,用人出路在创新。创新的出路,可以概括为三个适用:
1.要适应当代市场竞争的遴选
市场需要怎样的人才,就选拨与之相配的人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企业选人用人制度,就努力建立什么样的选人用人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中的作用,实现经营管理者满足市场需求,变得更加职业。
2.要适应企业在发展中的改制需要
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监督、选拔、管理、考核、培养、教育经营管理者的各项制度,把群众推荐、组织考核和企业内部公开招聘与引人竞争机制充分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原则与经营管理者依法使用人自主权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
3.要适应改革发展的浪潮
一是遵循“管少,管精,管好”的管理原则,等到条件成熟后通过逐步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增强下属公司的行为能力。但要做到放而不乱,必须坚持把好“五关”:用人原则、编制职数、资格条件、上岗程序、监督培养。二是实行岗位管理。易岗易薪,在什么职位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三十进一步完善干部竞争上岗。实行理性竞争、适度竞争、科学竞争。四是进一步疏通干部“下”的渠道。实行竞争上岗,通过企业岗位竞争淘汰一部分;制定对工作不积极的干部的一系列行为标准,通过考核免职掉不合格的部分;研究出台干部辞职和“退二线”政策,将个人主动申请辞职或干不满一个任期的退下来一部分。
四、总结
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的掌门人,对格力的成长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格力已经成为了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实力的一王牌,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仅有中国制造,更有中国智造。前段时间她极力宣传的格力手机,声称要做全中国最好的手机,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人们认为格力本来就是专业做空调的,不好好继续做空调,却想要到手机制造业里来插一脚,属于“不务正业”,但是目前的状况是,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家电智能化逐渐成为大众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空调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手机成为了人们必备的智能工具,若想要今后在家电行业长期发展,作为家电遥控的中介——手机,也势必越来越重要,掌握了自身品牌的使用市场,才能使自己的品牌在家电市场站得住脚长期发展。她后面投资银隆,准备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适时地调整市场战略,跟紧市场发展的步伐,也许就能避免企业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淘汰,这是一种纵向的战略调整;从社会角度来看,新能源的开发,可以为世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缓解因工业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只有环境改善,對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不管是企业还是人类才能拥有更好的生存空间,这是一种横向的战略调整。
我认为国企对董明珠这样的人才,在发展转型阶段,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在格力的关键关头,公司管理层常年以来总是要面临前面有强大的对手,背后有要抢班夺权的大股东这种两线作战的局面,在关键时刻,总是因为没有战略主导权归属,导致各方面争论不休,无法统一意见,错失良机,确实使人扼腕痛惜。股东行权天经地义,企业大转型本是胜败难料,局中人无论做何种选择,于道义,于利弊,于情理,我们都无法过多指责。但是,也应该对这样的改革抱以信心,毕竟董明珠能够把格力企业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说明其必有过人之处,国企应该大胆用人,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审议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出资企业是全民所有的企业,这决定了国家出资企业相对来说比其他企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俊海.现代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2]那子纯.大匠無弃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罗光锐(1994—),女,布依族,贵州贵定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