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晨 韩萍
【摘要】音乐文化和戏剧表演的传播被传统的音乐传播阻碍,遏制了大多数青年对音乐美和戏曲艺术的追求,他们依然坚持着传统的音乐,抵制着新的音乐文化。大学的音乐课上教学对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戏剧的表演,还有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人品道德、陶冶人品情操等方面越来越被重视。形成了大学校园里一道最美的风景线,有效的提高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了自已的舞台梦,可以自主创新的搭建自已的梦想舞台。这些举动又可以调节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让大学生们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在紧张的氛围中领悟到音乐文化和戏曲艺术的精髓,让大学生的心理素养提高,还能开阔大学生的眼界。
【关键词】校园文化;音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让音乐净化人坏境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文化知识教育
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学生不仅在这里学习音乐知识,也在这培养道德素质、接受精神洗礼,学习如何做人,使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经受得了压力、挫折。让自已在心理和思维上有个巨大的进步。想要好好学习的关键在于有个好的学习氛围,而好的学习氛围就是和谐,安静的学习坏境,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的在书海里专研。音乐课堂不仅仅要教授音乐,还要教授其他,让学生陶冶情操、享受美的事物,这就是鉴赏音乐的本质。
(二)道德素质培养
部分学生認为单纯的学习书上知识就可以学好音乐,这是个误区,而且是大错特错的,音乐重在领悟。根据调查可得:在校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占61%,喜欢颜值高的歌手占到35%,而对于喜欢民族音乐、戏曲以及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的人数只占4%,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流行音乐,忽视了中国民族的音乐文化,沉浸到流行音乐的亢奋中,给传承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情绪,更妨碍了学生的心理情绪和身体成长!面对这种现象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纠正和指导,老师在课堂上、学校的各个活动中都指导学生们认识著名的作曲家,比如:中国古典十大古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这些古典光听名字就已经觉得神为之夺,再加上中国传统的乐器,演奏声音优雅,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这是中国民族文化音乐的精髓。唱响《歌唱祖国》中可以感受强烈的爱国之情;从《好人一生平安》中可知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些强烈的、传统的文化供养着大学生的灵魂,让大学生们自已去评价,去感悟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这样才能有效的让大学生从盲目追星中走出来。
二、让戏剧表演融入课堂让学生领悟民族文化的宝贵
(一)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戏曲艺术。音乐教学有戏曲表演是必须的,是适应社会潮流的。大学的课程是定向教育,是有专业性的,是整体性的,是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为了挖掘大学生的个性就要进行戏曲表演的学习。戏曲表演是多样化的,里面含有歌唱、舞蹈、美术等等是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观众,从而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社会现象的民族艺术,弘扬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积累民族音乐文化的素材,宣传爱国思想。想要使学生思维情操提高就应该多多观看好的戏曲,例如:太康道情《王金豆借粮》、五音戏《亲家婆吵嘴》、河南大类剧种《七品芝麻官》等,他们生动的表演,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人物,这些都是流行歌词所不可比拟的,这也是在音乐课堂上所学习不到的,只有在课外、在戏曲表演中,才可获得。
(二)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戏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艺术鉴赏能力、审美水平、表演技能,同时戏曲也可以在校园建设、校园演出时运用,这些都可以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加的简单。老师的责任就是教会学生学习音乐,并从音乐中找到音乐的魅力,要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感知,了解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征。把自己的切身体验与学生分享,从老师的分析中学生会感觉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才能让学生记忆犹新。戏曲汇合着几千年来历史的综合,比如有,历史经典、名人贤达、风土人情、生活习性、还有一些各个时段的励志小故事,这些戏曲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教材。在新课改和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后,戏曲被渗透进学习的部分,音乐和在一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本能,一举两得!学习戏曲后,学生不仅能熟练的唱出书本的内容,还能运用戏剧的表演艺术来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和表现能力。
三、开展双边让音乐戏剧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瑰宝
(一)运用古代教育家孔子
中国著名教育家孔子的理念放到现在也是非常实用的,仍很先进。孔子的‘兴于礼,成于乐着体现了在孔子的心里,音乐也占很重的地位。好的剧本,好的音乐,好的歌词才能渲染积极向上的气氛,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才能抑制不良思想的蔓延,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和现代潮流的需要,必须音乐和戏剧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空间,让她们走出校门,充分的发挥自已最大的实力,这样她们才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部分。
(二)音乐融入校园
现在大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重压下,学习的气氛非常紧张,为了让学生有个轻松的心态学习进步,以班级组织一个戏剧吧,大家一起动手,让每个同学都发挥作用,例如:一个准备音响;一个准备稿子;一个组织大家等等这样有计划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放下压力,也能让同学与同学之间更加的团结友爱,更能体会中国民族文化的韵味。这部戏曲随着《团结就是力量》的音樂响起,把莘莘学子从学习的压力下唤醒,让学生更有报效祖国的决心。在观看完这部戏曲之后有种轻松的感觉,还能收获一份好的心情。每个星期的第一天,我们都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在国旗下威严的敬礼。老师可以组织不同专业的、自由的同学进行戏剧表演,可以在操场上,可以在教室里,只要想的到,都可以。这样体现了课堂主导效应,也发挥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天赋,把书本的知识和现实操作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这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搭建音乐戏剧大舞台
古代孔夫子到现代陶行知,都提倡艺术教育,拒绝题海战术,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培养同学们的音乐细胞和戏剧细胞,拓宽同学们的眼界,全面促进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所以学校更应该多搭建专属于学生自已的梦想舞台。
(一)充分利用电教器材
老师早课堂讲述名人的事例,并要学生向他们学习,再让他们在具体和抽象中分析音乐的魅力,然后在校园文化建设里面得以证明。
(二)积极组织音乐合唱队和戏剧表演小组
根据课本要求,在课内或者课外进行音乐合唱或者戏剧表演,这样不仅提高了上课的质量,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涯,更锻炼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团结协作、表演艺术和实践能力,让音乐和戏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以体现。
(三)学校定期举办汇演活动
组织以班级为单位选取音乐或者戏曲参加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已的风采,这样既能活跃气氛,更能把音乐、戏剧、知识、表演、趣味、艺术、欣赏紧密的合在一起,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史无前例的反响。
参考文献
[1]吴健.浅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大学音乐教学的创新[J].音乐时空,2012(06):108-109.
[2]刘蕾.新课程改革中大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下旬,2014(54).
[3]柯欣礼.关于乐器进课堂利弊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5(92).
[4]金辉超.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关注点[J].靴子(理论版),2016(01):1113-115.
[5]王子涵.论演员在舞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能动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1):50-55.
作者简介:董美晨(1995—),女,汉族,本科,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 ,研究方向:音乐学、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