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剧音乐,是以二人转音乐为基础,吸收借鉴其他剧种音乐的精华和特点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时代精神和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形式。它以板腔体为主,主要分“柳调”“嗨调”两种腔调系列,本文主要以“柳调”进行分析。
【关键词】吉剧音乐;柳调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吉剧音乐是以板腔体为主导,兼用曲脾专调的综合体的戏曲音乐。从二人转曲牌音乐整段的唱腔变为以上、下两句为一个结构单位的板式变化体唱腔结构,“柳调”唱腔以二人转曲牌“红柳子”“秧歌柳子”“三节板”等曲牌为基礎进行改编,按照“板腔体”戏曲音乐的规律,均采取基调发展的方法,进行板式变化。
柳调以红柳子为基础,在原来双句式曲牌结构的基础上改为以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单位的板式变化体结构,如:吉剧《包公赔情》中王凤英唱正板:
这支曲调是由上、下两句构成的板式变化体唱腔,其腔调特点为:上句落音do,下句落音mi;有时也会使用变化落音。
其曲调原形为二人转曲牌《红柳子》:
这两句唱腔是由上、下两句反复构成的曲牌体结构,其腔调特点为:第一句落音do,第二句落音mi。
柳调在以红柳子主旋律为骨干音,扩充腔调、每个乐句间加一过门音乐,使音乐线条更加丰富。
柳调以秧歌柳子为基础,在原来的四句式曲牌结构的基础上改编为上、下两句式的板式变化体音乐结构。如吉剧《包公赔情》中包公唱散板转快正板:
这支曲调以秧歌柳子中的第一句及第二句为基础改编为由上、下两句构成板式变化体结构,其唱腔特点为:上句落音mi,下句落音la。
其曲调原形为二人转曲牌《秧歌柳子》:
这支曲调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曲牌体音乐,第一句为上句,第二句为下句,第三、四句為第二句的变化反复结构,其唱腔特点为:上句落音mi,下句落音la,第三句落音la,第四句落音la。
柳调唱腔以秧歌柳子曲牌的第一句及第二句为基础,将其改编为板式变化体结构,在每个乐句间加入一过门音乐。
综上所述,吉剧音乐中的唱腔以“二人转”音乐曲牌为基础,借鉴其他剧种的音乐特点,增加板式、拖腔、甩腔,改编旋律等手法,使吉剧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效果,不再束缚于“二人转”音乐的基本结构中,从而使吉剧音乐富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参考文献
[1]华迦,关德富.吉剧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2]先程,申文凯.吉剧音乐[G].长春:吉林省吉剧团,1982.
作者简介:李丽虹(1989—),女,朝鲜族 ,辽宁沈阳,硕士,沈阳音乐学院,传统音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