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兆琳
去年夏季我跟张军一起参加纪念俞振飞大师的活动,张军演了《荆钗记·见娘》,后又开了研讨会。那次,我兴奋地跟张军说,你演得真好,你现在的艺术状态太好了,你不演一些戏有点可惜了。今年终于盼到张军排了《春江花月夜》这么一出成功的戏。我相信这出戏不只他本身的成功,它一定会在许多方面,产生各种效应。
演出之后,我和编剧罗周,唱腔作者孙建安都交换了一些意见。因为我自己也是昆大班演员出身,这些年主要搞音乐。所以就现在《春江花月夜》来谈谈这个戏的唱腔音乐的曲牌和套数问题。
第八折“月明”中,唱了【小桃红】曲牌,其实这个曲牌用得很好,用得是地方。但是,为什么本剧在【小桃红】后接唱其他曲牌,而不唱习惯联套上的【下山虎】等曲牌?昆曲曲牌使用是联套的,我问罗周,罗周说可能是因为时间上的关系。我跟罗周说:昆曲的联套曲牌在音乐上面、艺术上面的逻辑性最好不要把它打乱。其实,如果抓住【下山虎】这个曲子往下唱的话,会效果更好,这部分可以考虑重写。
还有第四折“潜跃”中,安排了一套【新水令】【折桂令】的曲子,这也是北曲中经常用的一套曲牌。结果唱到了第三支曲牌,不像我们联套经常用的【雁儿落】【得胜令】曲牌,而另外用了【沉醉东风】这个不是联套组合中曲牌。我问孙建安,他说【沉醉东风】他写的时候也不顺手,我说完全可以请编剧改词,用【雁儿落】【得胜令】把它写下去,这些联套曲牌气氛会更好,更贴切,更增色。
在传统戏《牡丹亭·游园》当中有一套四个曲牌的联套,叫【步步娇】【皂罗袍】南套曲,被用到了第五折“相望”中,但是他一开始用的不是【步步娇】,而是【风入松】这样一个曲牌。这个曲牌往往是在陈述的时候,比较激动的时候用。而这里用【风入松】却是唱了很抒情的内容,我觉得乱套了。其实, 孙建安在写这段唱腔的时候,倒是把【步步娇】曲牌的主腔写了出来,所以,这个地方完全不应该用【风入松】,而应该改用【步步娇】,这就联套了。
还有一个曲牌叫【腊梅花】,这是个叙事性的粗曲,结果由于剧情需要,把【腊梅花】曲牌原来的属性改变了,唱得很慢,唱成了细曲。我觉得这【腊梅花】也要改,曲牌的属性不能乱。
还有【端正好】【滚绣球】。【端正好】这个曲牌拿我们昆曲的情感类别是:惆怅、雄壮。结果【端正好】这个曲牌一分为二,前面小鬼唱,后面张若虚唱,我感到不太合适。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前面安排一个小的孤牌唱段让小鬼唱,后面张若虚唱【端正好】。而且【滚绣球】这个曲牌在昆曲当中是分量很重的一个曲牌,结果在这个戏里【滚绣球】这个曲牌成为了一个速度比较快的、比较简单的曲牌。孙建安在创作之初,甚至于连主腔都没有办法加进去,他后来说不加这个主腔不行,一定要把这个主腔加进去,没有这个就完全不像【滚绣球】了。这说明曲牌方案有问题。
当然来看戏的大部分都是没有接触过昆曲,他们说好说明曲牌还是编得很好听。我跟孙建安在艺术上面的看法颇为相近,都认为唱腔音乐在剧本创作之初就应加入进去。但现在《春江花月夜》这一步工作做得比较粗,虽说要“还原昆曲的原始美”,但其实还是有欠缺。尽管罗周是有天赋和才学的青年,但她对昆曲曲牌音乐的感性知识毕竟还积累不多。她把曲牌写出来了,但是这个曲牌是属于昆曲什么样的情感类别和音乐属性,它应该怎样联套,还要发挥集体智慧。
至于这次音乐配器方面我觉得很好,如合成器它渲染的这种音效等。但是在有些方面我觉得弹拨乐的节奏功能有所减弱,因为昆曲唱腔是一个板宽腔长的声腔艺术。昆曲的笛子不像拉弦乐器有抽弓,这个节奏马上就能拉出来。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材料,叶堂那个时候同学生练唱时,是用三弦弹,而不用笛子吹,为的就是要把这个节奏弹出来。这次如果说配器上面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是弹拨乐这方面的一些问题,显得有些弱,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强。
所以这出戏给我总的一个感觉,有曲牌,也好听,但是缺少联套;有南、北曲,但是缺少全面布局。上半场生僻的曲牌多了一点,从调性、笛色上面来说,我们昆曲有一种曲子叫小工调。上半场,小工调类的曲子安排得多,布局比较单一。下半场有考虑到联套,但如上所说,是没有用好。同时,《春江花月夜》唱腔不是太多了,但是主要的经典性昆曲唱段、耳熟能详的套数段子太少了。没有更早的、特别是在剧本创作之初,没有很好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因此现在唱段让人感觉好像在单打独斗。整体来说《春江花月夜》音乐唱腔需要做进一步的安插、设计。
我觉得昆曲的创作一定要按照艺术规律去做,参加音乐唱腔设计的创作团队要比较早地加入到剧本讨论当中去,要设计昆曲音乐的全局。唱腔设计早介入创作,也会让演员表演更有感觉,这是我在工作中的实际体会。我相信如果把联套设计好的话,张军他也会马上找到感觉了。
在昆曲的保存和发展中徘徊,两者之间怎么能够做好平衡,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对于昆曲要不要联套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要”。遵从艺术的发展规律,审慎对待昆曲遗产,创新必须要有根基,“移小步而不换大形” (刘厚生语)。
昆曲的联套,是经过几百年发展特别是文人们的高度参与之下,形成了各种情感类别的唱腔套数。我们做了一些总结,南曲套有22套,北曲套有8套,昆曲还有一种曲牌叫孤牌,以自身曲牌来联套的,有50个,这部分经常用的是20多个。那么多曲牌,只要我们以仰视的态度多多学习,是足够我们用的!
昆曲的联套传承了宋元南戏的曲牌和元杂剧曲牌的特点,是中国古典戏曲当中的遗存。有一个相当权威的北京老专家,他说昆曲是中国古典的组曲,它跟其他板腔体剧种的特性不一样。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联套就是昆曲的特色,这个独特性值得继续传承和发扬,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其古而束之高阁,不能因为其难而另辟蹊径。守住我们的传统作曲技法,就是守住昆曲的真正品格。 (本文根据“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艺术研讨会”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