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梦昕
摘要: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是通过数据的集成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在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互联网+"时代中,在以"云+网+端"形态的新型移动互联应用广泛普及的大学校园内,外语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极大改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智慧教学;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02-01
1.大数据对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要"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自主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施网络环境下的语言教学,把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结合,建立起适合外语教学的网络生态环境。"云课堂"、"网络课堂"及各种与语言学习相关的移动应用的普及为大学生语言学习带来了机遇和革新。
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背景中如何创建有效的智慧学习环境这个话题上,国内外众多高校及学者进行了许多探讨和实践:如英国伯明翰城市学院搭建了云端课堂和Connections社交性软件平台,供学生建立自己的社交学习网络;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制定了校园信息化战略计划等。国内学者如黄荣怀(2009,2014)对混合式课程建设、技术辅助学习及智慧教育的环境模式到体制进行了理论及实践上的研究、熊频(2015)、符冬梅(2016)等从多个维度指出移动智慧教学设施对大学生语言学习的推进作用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周云(2016)结合已开展的教学实践,探索了移动互联视域下的高校外语智慧教学模式。
2.借力大数据,进行智慧教学
笔者所在学校经考察后及时引进智慧教学平台及移动端软件,并借助学校网络平台搭建大学英语混合式课程,从听、说、读、写、译及专业英语方面全面推进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及学习模式。现结合各平台及本校情况说明笔者正在进行或准备实施的教学手段:
2.1读写课程:我校读写课程的智慧教学及学习将在结合课本配套产品U校园及本校大学英语混合式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U校园实现了移动端与PC端的无缝对接,方便师生随时随地的教与学。具体到读写课程每单元的教学实施方案可分为以下流程:
(1)教学准备:整合学校大学英语混合式课程平台及U校园"Ucreate一起备课"部分已有的备课资源。
(2)课前活动:教师通过QQ群发布预习资料(混合制课程平台的微课及语法、主要知识点PPT);学生熟悉本单元知识点。
(3)课中活动:教师通过U校园移动端进行课堂签到、课堂提问、開放性题目的投票等;学生通过手机与教师完成线上线下的互动,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移动教学的长处。
(4)课后活动:课程结束后,教师以每单元课后的Unit Project展开,适当进行形式上的改编后作为学生对该单元的总结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展示,形成口头或书面汇报。
(5)学习测评:学生可利用碎片时间回顾整理所学知识,完成课文相关的阅读、写作及翻译训练测评。教师可在后台跟踪学习情况并及时收集分析数据、给予反馈。
2.2听说课程:
(1)教学准备:口语利用Fif口语训练平台,将基础语音、四级口试、专业英语等不同主题的练习加入训练题库;听力利用可可英语教师版APP,选取经典材料的同时紧跟时事热点。
(2)课堂及课后活动:详细讲解课上播放的音视频材料后,课下以APP作业形式发送给学生,进行听写或跟读训练。
(3)学习测评:听力成绩通过APP反馈的完成时间、正确率等分数构成进行跟踪;口语方面通过Fif平台布置课下测验,学生可利用碎片时间自行纠音、跟读等,数据同样可用后台收集分析。
3.结语
尽管大数据时代的各种技术为语言教学与习得带来极大便利,我们还是要看到其不足之处,如教师筛选信息困难、对技术过度依赖、缺少师生互动的问题(杨延龙,2017)。要实现随时随地的教学互联功能,达到互联网及移动工具对语言学习促进的最大化,仍需要进一步系统地整合智慧教学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工具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1)
[2]黄荣怀.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8)
[3]熊频.面向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建设研究:案例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5(3)
[4]符冬梅.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探讨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
[5]周云.移动互联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12)
[6]杨延龙.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信息化变革[J].外语电化教学,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