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目前各高校之间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境况,优质生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所高校如果想保持前进步伐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得重视这个问题。因此,深入分析、研究高校目前生源质量的分布情况,完善和优化招生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不断去提高其生源质量成为每所高校亟需开展的工作。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一万多份新生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影响生源质量的各项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去分析、整理,形成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源质量;数据挖掘;提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趋向于大众化。这种形式的转变给教育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高校的生源质量。在高校规模扩招但是总的生源数量减少的背景下,生源质量的高低就显得特别重要,高等院校在生源上的竞争愈加激烈,每所高校的招生部门都把生源质量看作学校发展的基石,所以招生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学校的生源质量。生源质量制约着高校工作的起点高度,它直接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继续招纳高质量学生的持续发展情况。因此,高校加强招生工作的研究,不断改进招生工作中的各项环节,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水平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影响高校生源的因素分析
每一所高校招生最终的目的就是把优质生源引进来,学生的综合素质越好,对于该学校的教学机构的运行,扎实醇厚的学风的继承,高校间的各种竞争和为社会培养高能人才都有着密切得关联。那么如何去提高生源的质量就成了最为关键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学校新生的大量书面咨询和对结果的科学分析,总结出影响高校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高校的社会口碑以及名牌效应会影响生源质量
现在的高等教育在随社会进步中,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品牌,都在努力建设成名牌大学。名牌大学都有着很深厚的师资力量,学校科研方面的硬件措施很好而且得到的機会、接触到的氛围很优越,在社会上的口碑很高。在现代的就业形势下,学生与企业面对面的交谈,互相进行选择。那么毕业生最好的 “外衣”就是其学校的知名度,越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在签工作时得到的工作待遇就越要比一般的院校毕业生好得多。这就造成了学生和家长的一种心理:首选名牌大学,在报学校时对学校的综合能力比较看重。
(二)高校在招生宣传中不恰当的方式会影响到生源质量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下,高校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生源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因此高校也放弃了之前的等学生来的旧理念,开始包装自己,向社会推销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并且在宣传过程中运用一些商业上的模式和方法,让高校被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但是也有一些高校对这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对当前的招生形式研究的不透彻,这就造成招收不到优质生源的局面。也有的高校在招生时过于稳妥,为了招满学生将自己的门槛压得太低而引来众多学生的报考,出现超额的现象,最终大量的退档让众多考生名落孙山。因此高校招生时的宣传工作一定要到位。
(三)高校招收到学生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学校的就业率
随着国家的教育体系的逐渐完善,招生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的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在现如今的企业招人模式下,名牌高校毕业的学生有更好的平台去供他们选择,而且得到的工作比一般高校的要更优越。每一个考生在报志愿时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平台让自己将来能得到一个称心的工作尤其是毕业后工作的待遇和环境。而一所高校的就业情况与其学校的专业设置关系紧密。考生在报考时肯定会把高校的名牌、学校专业情况、就业的前景和工作后的待遇这些考虑在内。特别是家长,优先考虑的就是就业问题,所以说一所高校的就业情况对该校的招生影响还是很大的。
二、提升生源质量策略分析
通过对新生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一所高校之所以能招收到优质的学生主要取决该校的内部政策和整体实力。高校的建设离不开优质生源的支持,相对的,优质的学生在报考学校时也会考虑到该学校的相关能力。目前影响考生报考的因素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增强学校的软实力
一所高校如若想长久发展,提高自己学校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体现出这所高校的办学能力与工作核心。由此体现出,对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教学条件的改进等措施的施行是很有必要的。高校能力的体现不只是招到高水平的学生,更要将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最终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在他们求学的过程中用学校的底蕴让他们得到能力的提升,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去服务社会,为社会作贡献。学校一方面要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大教育的投资,增加学校的内在实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学校自身的建设,通过学校的宣传和实力以及在社会上的良好口碑慢慢积攒学校的知名度,进而带动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发展。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不是短时间就能发展起来的,它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通过平时的积累来增加。学校的管理人员要有长远的发展和规划,努力让高校的实力得到社会和考生的认可,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有更好的生源。
(二)高校要建立自己的生源基地
高校要在内部就培养起生源意识,让全体教职人员一起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向外推荐自己的学校,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因为大多数的考生在高考备考期前对自己的将来并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他们很需要一些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来帮助他们,开导他们。因此,如果高校能经常性地到高中与学生零距离交流,多传输一些经验,不仅对高校招生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帮助高中生让他们少走弯路,启迪人生。目前有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高中生源培训基地,每年在基地高中都能招到大量的优秀学生。所以,高校要多考虑招生工作的细节,延展服务手臂,强化与中学和中学生的交流,不断引起更多考生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的报考兴趣。
(三)提升学校就业率,让良好的就业吸引优质生源
随着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人民对高校的就业情况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声明今后的高校发展要建立在良好的就业情况上。现在每年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涌进就业市场,造成了人才堆积和就业紧张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更是要抓好学校的就业工作,努力去拓展自己的就业道路,让更多的人才能得到可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高校可以通过实施“因材施教”计划,让更多的人才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让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能迅速的与社会、企业接轨。
高校招收到的生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所以高校要不断提高学校的内在实力,完善招生部门的建设,增强学校的综合能力,融合学校的全部力量,这样才能在招生中占得优势并不断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别敦荣,叶本刚.2005年-2010年“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源质量统计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04)
[2] 栗晓红,张莉娟.“985工程”对高校本科生源质量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04)
[3] 彭开智.地方高校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长江大学的调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4] 魏卓,翟云腾,毛洁玲.高校招生生源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信息.2010(33)
[5] 任初明.高校生源竞争力的测量及其提升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4(05)
[6] 许邦兴.高校生源缩减的原因、影响与应对策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招生考试专项)2016年度基金项目,课题号:KSZX201625
作者简介:杨峰(1979.07)男,汉族,籍贯:山西省临汾市;院校:石家庄铁道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