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今年国庆中秋相连的超级黄金周,短短8天超7亿人次出游,国内旅游收入逼近6000亿大关。耀眼的成绩单背后,各大景点拥挤不堪的消息也层出不穷。2017年国庆期间全国高速每日平均拥堵里程比2016年同期上升51.5%。如何避免“黄金周”成为“黄金粥”?错峰旅游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和中国一样拥有黄金周的国家还有日本。日本“黄金周”是从4月末到5月初,相邻的节日依次是昭和之日(4月29日)、宪法纪念日(5月3日)、绿化节(5月4日)和5月5日的男孩节,这一天也是日本的端午节。由于这段时间电影院的营业额很高,日本电影界在上世纪50年代创造了一个“和式英语”GoldenWeek,也就是“黄金周”的由来。后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外出旅游、消费购物的人剧增。不过,相对于人口,日本的旅游资源较为充裕,“黄金周”并未给日本带来拥挤的困扰。
美国没有黄金周,但有一个“节日季”,从感恩节开始一直到圣诞节、新年。感恩节、圣诞节是美国人的家庭团聚节日,类似中国春节。不过,由于美国人口比中国少很多,且“节日季”以回家团聚为主,并无扎堆旅游的烦恼。
鉴于中国的人口密度及日益旺盛的旅行需求,错峰旅游或可缓解黄金周的拥挤。错峰旅游可借鉴错峰出行的做法。所谓错峰出行,就是允许有人8点上班,有人9点上班,有人10点上班,有效缓解早高峰道路资源不足的压力。同理,能否在每次黄金周的前后设定两个假期呢?以十一为例,9月24日至10月1日为第一个假期,10月1日至10月8日为第二个假期,这样理论上可以降低一半出行压力,也可避免全民休假带来的社会停摆。当然,最理想的方法是鼓励人们在一年的任何时间段带薪休假,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推进。
“黄金周”后没多久就将迎来春节大迁徙。人们是否可以考虑“逆向迁徙”?就是和出行大军做相反的选择。每年春节,从北京飞往全国各地的航班一票难求,价格居高不下,但逆向机票则非常充裕,折扣力度也大。为什么不能在春节期间把父母接到北京来团聚呢?这样不仅能极大降低出行成本,也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应酬,降低年轻人的“春节恐惧症”。▲
(作者为品牌联盟董事长、品牌联盟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