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孔润常
美食大家纪晓岚
文 / 孔润常
纪晓岚(1724~1805),名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代直隶河间府献县崔尔庄(今河北献县)人,自幼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以博学多闻著称于乾隆间,曾总纂《四库全书》,又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晚年著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有《纪文达公遗集》传世,并能诗及骈文。他不仅是个富有智慧与幽默感的文化名人,而且还是一个美食家呢!
纪的食性与众不同,平生不吃米饭,进餐时只用猪肉10盘,熬浓茶一壶即可。宴请客人时,桌上水陆肴馔,精美洁净,但他又举箸邀客,自己则光吃肉而已。曾有客见纪晓岚吃饭,其仆人捧上火腿一大碗,约三斤,他边说话边吃,一会儿便碗底朝天。后纪晓岚年至八十,仍强健如故,日食肉十余斤而不啖一谷,纪晓岚吃肉的本领,古今罕见,称之为“吃肉大王”亦未尝不可。
纪晓岚一生步履遍及华北、西南、西北,见多识广,学问渊博。又由于长期担任清廷高级官吏,出入皇室及显贵之门,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故得以品尝各种山珍海味、名肴佳馔、奇瓜异果、香茗陈醪,对饮食有独特见解,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宦海沉浮,他在仕途中,曾被发遣到乌鲁木齐数年,品尝了许多珍奇的新疆肉食,如吃了骡肉后,他感到其肉“肥脆可爱”。吃了北疆大漠中的独峰野骆驼,感到其峰肉切小块后烧了吃“极肥美”,并认为“杜甫《丽人行》所谓‘紫驼之峰出翠釜’当即指此。今人以双峰之驼为八珍之一,失其实矣”(见《阅微草堂笔记》)。
纪晓岚对福建当地吃猫的方法也很感兴趣。他在《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作了介绍:“得猫则先贮于石灰于罂(一种大腹小口的坛子),投猫于内,而灌以沸汤。猫为灰气所蚀,毛尽脱落不烦撏治;血尽归于脏腑,肉白莹如玉。”认为那味道胜过小母鸡十倍。
纪晓岚认为吃名菜的风尚和爱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金时,人们认为沈阳产的鲟鳇鱼是名贵的菜肴,清时也重此菜;金时,重天鹅肉,清时则已不重;辽时重宣化黄鼠,明人尚重之,清时已不重……说明人的口味,也是随时代不断变化的。纪晓岚身居朝廷要职,山珍海味已成为他家的寻常之菜。他曾说,八珍中的熊掌、鹿尾等是常见之菜,只有驼峰由于出自于塞外,不能常吃。一次,友人赠他用锦函包装的、特异的海外山珍——猩唇两枚。他打开一看,这是“自额至颏全剥而腊之,口鼻眉目,一一宛然,如戏场面具,不仅两唇”的珍贵食品。由于他的私人厨师不会烹制,只好转赠好友,友之厨师仍然不知烹制之法,又转赠他人,后来甚至不知道转落到何处,致使他深为叹息:“迄未晓其烹饪法也!”可见,尽管他才富九车,知识渊博,然而对某些烹饪之法,亦只能望洋兴叹了。
责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