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对儿童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影响

2017-10-13 03:32:15艾比白艾尔肯布力布力徐佩茹
重庆医学 2017年25期
关键词:腰围空腹血脂

艾比白·艾尔肯,布力布力,徐佩茹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乌鲁木齐 830054)

·经验交流·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7.25.038

肥胖对儿童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影响

艾比白·艾尔肯,布力布力,徐佩茹△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乌鲁木齐 830054)

目的研究肥胖对儿童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 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47例代谢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患儿肥胖情况分为肥胖组(n=79)、非肥胖组(n=68)。肥胖组又分为外周型肥胖组(n=9)、中心型肥胖组(n=24)、复合型肥胖组(n=46)。比较4组患儿的代谢综合征类型、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分析肥胖类型对儿童代谢综合征罹患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高血压和高三酰甘油(TG)血症发生率均是复合型肥胖组患儿最高,外周型肥胖组患儿最低,中心型肥胖组患儿居中。4组患儿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比、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患儿的血压、空腹血糖、LDL-C、TG水平逐渐升高,HDL-C水平逐渐降低(P<0.05)。由外周型肥胖到复合型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逐渐升高(P<0.05)。复合型肥胖组患儿和中心型肥胖组患儿发生一种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组患儿的10.81和3.65倍。结论随着肥胖类型的变化儿童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水平和聚集风险逐渐升高,复合型肥胖儿童最高,外周型肥胖组儿童最低,中心型肥胖组儿童居中。

外周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

儿童肥胖是目前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对儿童肥胖进行判定是临床常用的方式[1]。近年来我国儿童肥胖、超重发生率逐年升高,已有研究指出脂肪分布位置与儿童心血管代谢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不同位置的肥胖导致儿童肥胖分为非肥胖、外周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4种类型[2-3]。为了进一步研究肥胖型别对儿童心血管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肥胖型别患儿的代谢综合征类型、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肥胖类型对儿童代谢综合征罹患风险的预测价值,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47例代谢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89例;年龄5~10岁,平均(6.81±2.47)岁。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为代谢综合征;(2)年龄5~10岁;(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肝、肾、肺、脑功能障碍;(2)合并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症状者1次血糖增高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无症状者2次血糖增高可诊断为糖尿病。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临床资料均为3次测量取平均值,包括代谢综合征类型、年龄、性别、Tanner分期、BMI、腰围身高比、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类型对儿童代谢综合征罹患风险的预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代谢综合征类型 不同肥胖组患儿的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TC血症、低HDL-C血症、高LDL-C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和高TG血症发生率均是复合型肥胖组患儿最高,外周型肥胖组患儿最低,中心型肥胖组患儿居中,见表1。

2.2各组患儿代谢异常危险因素比较 4组患儿的年龄、性别、Tanner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4组患儿的BMI、腰围身高比、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TG、TC、LDL-C和HD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患儿的血压、空腹血糖、LDL-C、TG水平逐渐升高,HDL-C水平逐渐降低(P<0.05),见表2。

2.3肥胖类型对儿童代谢综合征罹患风险的预测 由外周型肥胖到复合型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逐渐升高(P<0.05)。外周型肥胖组患儿血脂异常、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3种危险因素中的1种风险与非肥胖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型肥胖组患儿和中心型肥胖组患儿发生1种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组患儿的10.81和3.65倍,见表3。

表1 4组患儿代谢综合征类型[n(%)]

表2 4组患儿代谢异常危险因素比较

表3 肥胖类型对儿童代谢综合征罹患风险的预测

-:表示无数据

3 讨 论

肥胖症患者常伴发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由于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管结构功能异常,且高血压本身会引起不良后果,因而高血压的存在与代谢有密切相关性,糖代谢紊乱患者因胰岛素抵抗造成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多并与其受体结合,对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等细胞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而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肥胖症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4-6]。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步改善,5~10岁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较以往的肥胖率升高了4~6倍[7]。因而本研究对肥胖型别对儿童代谢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以提高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

腹部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率较高,因而可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进入门脉循环,为肝脏的各种合成提供底物,其次脂蛋白脂肪酶和各种TG脂肪酶的活性也能够增强,因而会导致血脂异常,促进胆固醇的合成,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和高TG血症[8]。脂肪酸能够为糖原异生过程提供能量支持,对胰岛素的降解过程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机体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造成血糖、血脂、血压异常[9]。腰围身高比能够均衡年龄等生长发育因素对BMI产生的影响[10],因而适用于对各个人群的研究。本研究将腰围身高比作为腹部脂肪异位聚集的判断指标,研究结果显示,4组患儿的BMI、腰围身高比、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TG、TC、LDL-C和HD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患儿的血压、空腹血糖、LDL-C、TG水平逐渐升高,HDL-C水平逐渐降低(P<0.05)。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已有研究指出儿童体质量每增加10 kg,其收缩压升高0.3~0.4 kPa,舒张压升高0.1~0.4 kPa,且约13.7%的肥胖儿童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率是非肥胖儿童的34倍[11]。这是由于肥胖患儿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量较大,每搏输出量和心排出量较大,左心室充盈压增高,加大了心脏的前负荷,持续性的心排量增大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伤害,导致左心室扩张、肥厚、室壁张力增大,增大心肌需氧量,增大各类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12]。其次由于肥胖患儿体内脂肪过多,对膈肌和胸廓的动作产生影响,导致肥胖患儿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降低,造成低氧血症,并发红细胞增多症,出现发绀,导致心脏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导致肥胖患儿死亡[1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由外周型肥胖到复合型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逐渐升高(P<0.05)。外周型肥胖组患儿血脂异常、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3种危险因素中的1种风险与非肥胖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型肥胖组患儿和中心型肥胖组患儿发生1种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组患儿的10.81和3.65倍。这说明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肥胖患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也逐渐升高,临床中应加强对儿童期肥胖的干预,将腰围身高比作为一个有效且简单的肥胖筛查指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肥胖发生,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随着肥胖类型的变化儿童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水平和聚集风险逐渐升高,复合型肥胖儿童最高,外周型肥胖儿童最低,中心型肥胖儿童居中。

[1]Davis CR,Dearing E,Usher N,et al.Detailed assessments of childhood adversity enhance prediction of central obesity independent of gender,race,adult psychosocial risk and health behaviors[J].Metabolism,2014,63(2):199-206.

[2]姜勇,张梅,李镒冲,等.中国老年人中心型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9):816-820.

[3]罗春华,龚峰,刘敏,等.宜昌市职业人群肥胖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J].重庆医学,2015,44(13):1827-1829,1832.

[4]邱雪雁,丁贤彬,张春华,等.重庆市6~13岁儿童超体质量、肥胖与高血压流行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13,42(11):1272-1274.

[5]王增武,郝光,王馨,等.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现况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4):354-358.

[6]Farajian PI,Panagiotakos DB,Risvas G,et al.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eterminants of childhood obesity prevalence in Greece:the GRECO (Greek Childhood Obesity) study[J].Public Health Nutr,2013,16(2):240-247.

[7]刘戈力,姜丽红.肥胖儿童早期心血管损害的评估和干预[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8):578-580.

[8]何茜冬,唐妍,苏园园,等.脂肪分解和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超重和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9-31.

[9]尚文斌,于希忠,王国强,等.人参皂苷Rb1改善高脂喂养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异位沉积[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3):4119-4123.

[10]韩延柏.腰围身高比结合体质指数预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0):1342-1346.

[11]夏昆,丁荣晶,杨渊,等.脂肪细胞因子与女性肥胖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9):768-772.

[12]秦春梅,刘波,尹福在,等.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1):83-84.

[13]晋吴,亚茹,孙志丹,等.超声心动图评价肥胖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7):713-717.

R725

B

1671-8348(2017)25-3576-03

2016-12-10

2017-06-26)

艾比白·艾尔肯(1980-),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相关临床工作及研究。

△通信作者,E-mail:xupeiru126@126.com。

猜你喜欢
腰围空腹血脂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采血为何要空腹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12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保健与生活(2020年3期)2020-03-02 02:27:23
你了解“血脂”吗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人人健康(2018年17期)2018-01-27 00:09:45
空腹喝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30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