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 洋 薛金丽
·西北政法大学与《中国记者》合办·
拓宽研究视野 促进业界学界沟通交流
——首届“何微新闻奖”青年学者与学科创新发展建设论坛综述
□ 文/王 洋 薛金丽
6月25日,首届“何微新闻奖”青年学者与学科创新发展建设论坛在西北政法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西北政法大学和《中国记者》杂志社主办,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界代表,以及新闻界杂志社、新闻记者杂志社、新华文摘杂志社、深圳大学学报(人社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等国内权威学术刊物的业界专家。本文是会议论点的概述。
新闻类研究 青年学者 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专业期刊
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青年学者亦有革新求变的意识,参会的青年学者敢于提出新观点、新理念,为新闻传播研究注入鲜活的力量。
6月25日论坛开幕式上,各位与会嘉宾就青年学者培养、新闻传播学学科创新发展及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震教授建议青年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关注中国问题,勇敢正视本土化的问题,并用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去解决,而不是纯粹搞经验传播学的研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翼青教授指出,个人感情会导致学者过分放大其研究对象在学术中的里程碑作用,这样容易造成“一棵树木遮挡整片森林”的结果,因此青年学者需要对学术界有明确的大局观。同时,他认为优秀的学者一定要敢于做冷门的研究,“青灯黄卷”对一位学者来说是进入学术界的第一步。
(一)新闻史及理论研究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龙伟教授以政治与消费的关系为切入点,选取建国初期上海这一特定时空范围开展研究,揭示报业发展规律。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黄典林博士的论文探析传播政治经济研究领域的两大主要方法路径,即北美宏大叙事的激进批判传统和欧洲中观与微观的文化产业逻辑分析。他主张应从历史语境、政治经济制度安排、产业结构和运作机制、文化实践的具体社会过程、主体行动的真实逻辑等维度,来发掘本土传播研究的问题意识,建构契合本土实际的传播政治经济分析框架,从而为中国本土传播研究和转型时期社会传播趋向开放结构的发展提供更具阐释力的理论贡献。
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彭海星从西方新闻自由和个人主义历史展开,将这一历史置于新闻自由理论范式的形成与转型中加以透视。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吕强指出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新闻界开展何微研究伊始,主要聚焦“新闻有学、新闻党性原则以及新闻报道实事求是”等核心思想的研究,已成为何微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界研究何微的一个学术热点。通过对近三十年来何微新闻思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不仅能看到30年来何微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也窥视近三十年来我国新闻思想史的研究已成为新闻史研究中的主要方向及主要内容。
(二)媒介与社会研究
□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孙江院长发言。
□ 6月25日,首届“何微新闻奖”青年学者与学科创新发展建设论坛开幕式会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放教授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出发,探索春节微信红包对中国人家庭关系的影响。指出春节微信红包尽管具有仪式性,但却无助于实现传统家庭关系的再生产,相反还具有一些与传统家庭伦理指向完全不同的属性。他认为这种可能的影响将会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触动以纵轴为中心的传统家庭关系;第二,消融家庭与社交的边界;第三,解构家庭节庆的神圣空间。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彭桂兵博士以综艺节目版权诉讼案为切入点,提出我国法院目前对于综艺节目的性质还存在不一致的意见,界定其为作品还是制品有着模糊的界线。他认为解决这一难题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我国《著作权法》不再区分电影作品和录像制品,而是统一规定为视听作品;另一种是扩张广播组织权的适用。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张波通过研究内地西藏班(校)藏族学生与内地学生的同伴交往模式,探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族群边界的凸显和隐匿。他认为,内地西藏班(校)学生和汉族同学的交往客观上形成了一种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区隔的“伴而不同”式的同伴关系。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琦以“风险社会”概念的提出为切入点,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探索媒介对于受众认知社会风险的作用。她指出,我国受众对于社会风险已经产生了普遍认同,其量化调查结果显示受众对于四类社会风险严重程度的认知均趋向于“比较严重”。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李璐以《数据空间与数据生产——大数据媒介拟态环境建构的过程与后果》为题,阐释了拟态环境和大数据媒介对中国社会媒介环境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认为,与传统媒介相比,大数据媒介使受众获得了多元化了解信息的渠道,受众在解读“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被卓有成效地提升,并通过数据生产的过程参与了新的拟态环境的构建。但对数据技术的迷信,忽略了困难群体欲望的表达,这影响了媒介作为一种公共表达平台的责任,弱化了媒介的“环境监测者”功能。
(三)广告与品牌传播研究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李晓梅博士通过对我国电视广告中的性别话语转向现象的解读,揭示在广告实践中依然存在阶层区隔、价值观倡导的匮乏和惟利是图的双重话语等问题。她指出,当下消费者对蕴含刻板性别陈规的电视广告越发敏感,品牌对性别话语的合理使用也成为彰显其品牌美誉度的一枚利器。呈现性别话语转向的广告相比包含性别歧视或性别不平等意味明显的广告创意,当然是一种进步,但事实上这种进步只是一种装饰性的演进。电视广告中的性别话语看似正在摆脱性别意识的陈规,呈现某种转向的迹象,实际上,性别权力不对称的隐性标志并不是消声匿迹,而是变得更加微妙和隐蔽。
西安交通大学徐婧通过对兰州房地产广告、楼盘实体建筑景观的解读,探讨了作为符号资本的房产广告如何介入西北内陆城市空间生产并隐喻了新的阶层区隔。她指出时空坐标上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兰州,其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及其广告通过“全球化”话语、西方中心主义的空间想象方式,遮蔽了双重资本压迫下的空间差异。如今人们生活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大同小异,本地多元空间的消逝以及不平衡地理发展带来的空间正义问题,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关键点。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
中国传媒大学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中心主任鞠立新博士以天津精武镇为例,讨论了促进特色小镇品牌传播及发展,应从产业优势、风貌特色、发展成效、动力保障等品牌要素抓起,通过合理布局,促进产镇融合。她指出,推进智能化小镇建设,构建大数据服务平台,使小镇产业、生活、政务信息畅通,数据融合,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智能化多元生态小镇也是当下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目标。
新闻界杂志社主编邓树明结合《新闻界》的中心定位、采稿原则及自身审稿经验,探讨了学术论文撰写的细节与流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研究者进行学术创新给出一些选题建议。《新闻界》采稿多偏向年轻化、鼓励跨学科、趋向与新媒体研究的趋势。邓树明强调研究者在学术创作过程中要能发现有意义的问题;要有新的思路和观点,应特别关注“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要避免缺乏学术含量、研究空间不足甚至是假命题的学术文章;他认为:“不注重研究方法的学术创新和知识生产均是不靠谱的”。
深圳大学学报(人社版)编辑向春认为写论文要说问题而非一味展示知识,研究者要注意语言的干净利落,层次框架的分明有序,一味的理论堆砌绝不是一篇好文章。青年学者投稿要有针对性,不同刊物侧重不同。青年学者做学术论文一定要坚持“写下去”,要学会在研究中找乐趣,终身做学问是一种人生幸福。
《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文璐认为,当下媒体最为关心和担忧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媒体融合转型的进程中,综合素养全面,又术有专攻的人才为各媒体所期待。培养“站有高度,写有深度,既有理论政策功底,又能不怕吃苦、深入调研、追求真相、工作作风严谨细致、责任感强、具备团队精神”的传媒人才也应是新闻教学的目标所在。因此,新闻教育工作者应更加关注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的对接。如果做个新闻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会有意思。
《新闻记者》编辑王侠首先言明《新闻记者》对青年学者的文章非常重视,在极力挖掘一批青年作者。青年学者对新技术带来的革新以及学术前沿问题敏感性高,创作欲望强,产出量高。但是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存在对策性文章较多而研究性论文较少、用西方一些概念或学术话语生套中国现实、不符合学术规范等问题。她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针对青年学者论文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加强问题意识,选择典型的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的基础建立在鲜活的一手资料之上;超越现象描述,追求深度,能够在复杂现实的论证基础上提出规律;要注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拓展学术视野。从纵向上说,将学术或者某一个研究议题放在学术史的脉络或者学术共同体的视野中来观察,看到知识生产的积累性;从横向上来说,研究者不必局限于新闻传播领域,可以从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各个领域来观照新闻传播学问题,《新闻记者》也非常欢迎跨学科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李玉洁
认为编辑不仅是学术作品文字的加工者,还是学术作品的一个评价者,甚至是学术内容的重要建构者,学术方向的引导者。青年学者可以跟学术期刊编辑做更多的沟通交流,了解双方的诉求,通过更多的讨论,找到一些新的研究点,推动学术论文创作。她还从“时”“空”两个维度为研究者提供选题建议:时间维度上,要从整体上研究新闻传播的脉络与发展态势,并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未来趋势进行选题研究;空间维度上,关注宏观层面学科思想性等重大问题的同时,也要在微观层面“回归于人”,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的个人状态。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发言中的观点给与会者很大启发。他说,应该提升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厚度以及专业水准,关注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这样的未来研究的大趋势。新闻传播学应该多研究问题,拓宽视野与研究路径,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