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赶考”路
——兰考蹲点手记

2017-10-13 02:32宋晓东
中国记者 2017年9期
关键词:赶考兰考

□ 文/宋晓东

三年“赶考”路
——兰考蹲点手记

□ 文/宋晓东

焚一柱清香,轻抚古琴,一曲高山流水,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滋润心间,古琴前这个素衣飘逸的男孩,是兰考普通农家的一位90后男孩。

仍显破落的农家院里,琵琶声声铮鸣,急切如雨打芭蕉,激烈如金戈铁马,这是兰考一户贫困家庭18岁女孩用琵琶讲述的沙场征战。

又一次来到兰考,又一次点燃了我作为一名记者的激情,两位兰考年轻人抚琴奏乐的景象一直在我脑中萦绕,采访还未结束,稿子的题目已经跳了出来——泡桐奏响的“命运交响曲”。从2014年开始,我把兰考作为自己蹲点调研采访基地,3年间先后到兰考采访超过30次,每次短则一、二日,长则十多天,在蹲点采访中慢慢品读着这个中国最有特色的小城。

一、见证兰考之变

初到兰考是2014年的4月。临时接到采访任务,正在外地采访的我,直接坐大巴车赶去了兰考。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对兰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40多年前,我们的老社长穆青等同志在兰考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堪称新闻名篇,不仅写活了焦裕禄这个跨时代的典型,也让兰考火遍了全国,来到河南工作后,我一直想去看看兰考是个啥样子。

下了班车,天已经黑透。采访时间是第二天早上,我打算在周边找个酒店住下。就是在找酒店的路上,兰考的破旧让我震惊。

街边两侧路灯昏暗,门面房大多低矮破旧,偶尔几幢六七层的高楼缀入其中显得鹤立鸡群,也几乎没有灯光。县城随处都能看到施工的工地,四边不见围挡,风一吹,垃圾袋四处飞起,空气中沙子直眯眼睛,灰尘呛得人咳嗦。找了一个门脸看似不错的酒店,进去后发现房间充斥着潮湿发霉的味道,自来水咸涩发苦。

兰考,怎么这个样?

随后的采访中,我感受到兰考干部群众的无奈和安于现状。“没办法,我们兰考底子差”是干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有的干部想干事,但是底子差、难度大、政治风险大,导致一些工作只停留在小修小补上,几十年了兰考还是老样子。一位60多岁的大娘让我印象深刻,她对我说,咦,兰考有现在这样可不赖啦,你还想建那高楼大厦啊。

庆幸的是,兰考的变化正是从这次采访开始。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兰考干事创业的状态开始改变,在兰考成为总书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后,兰考干部的思想、工作状态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怨苦怨穷、怨天怨地,开始积极主动找事干、想事干,打破了桎梏。

一次次的采访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兰考在实干中不断蜕变,不仅仅是城市面貌、干部作风,更是整个城市的精气神的改变。

2015年的夏天,我到兰考采访脱贫工作,正好赶上兰考大修火车站站前广场和周边道路。施工围挡把周边商户堵得严严实实,生意受到了严重影响,让我没想到的是,一个卖茶叶蛋的小商贩竟然给工人们免费送茶叶蛋吃,一个小商店的老板一边给工人们冰镇矿泉水,一边说你们这可了不起,这是给咱兰考化妆哩,修完咱兰考更美、更带劲。

景美了,城新了,人富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兰考人的精气神都改变了。过去兰考的纠纷矛盾特别多,越级上访严重,我们在单位时还经常遇到有群众拿着材料来反映情况。2016年底,我随河南信访局到兰考接访,发现虽然群众仍然有上访,但反映的问题几乎都是因涉及多个部门难协调或者是几十年遗留的历史问题难处理,没有领导干部玩忽职守、不作为引发的问题。上访群众也十分理性,就问题说问题,没有对政府、干部表示不满。

几天前,再次来到兰考。驶下高速,宽敞的硬化路直通县城,不远处高铁如银龙般飞驰而过,每个路口上都有拼搏兰考的红色标志,一排排高层小区拔地而起,产业集聚区内富士康、格林美等现代化工厂人来人往。夜幕降临、华灯闪烁,虽然已近晚上9点,广场上仍然人流不断,走进一家名叫“尚书阁”的书店里,古筝悠扬,不少人品着咖啡、读着美文,满是惬意。

二、感受干事热情

在兰考蹲点采访的日子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兰考的基层干部,说起工作,他们都有一种近似于亢奋的激动,方言土语间既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也夹杂着百姓的家长里短,采访时如果你不打断,就很难继续下面的采访,因为他们做了太多的工作,有太多的故事能讲给你听。

兰考县代庄村村支部书记代玉建是一个80后的年轻人,圆圆的身子,圆圆的头,还剃着短短的寸头,未说话人先笑,憨态十足。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几乎一年四季都只穿一双布鞋,冬天时问他冷不,他说忙得浑身汗,冷个啥。

代玉建是土生土长的兰考人,小时候过着苦日子,长大了为了赚钱四处做生意,2014年的时候他在郑州已经是有几家“老庙黄金”店的成功老板。为了带动家乡百姓致富,2014年他放弃了郑州的生意,回到老家代庄当起了村支书。

代庄村是纯农业村,几乎没有村集体资产,回来的第一件事,代玉建就自己拿出90万新建了两层500多平方的村委办公楼房。随后,他修路、打机井、上农业项目、资助学生上学,“我都不知道自己投了多少钱,不管花多少钱,你看到村里越来越像样,家家户户乐乐呵呵的,心里头可得劲。”

每次去到代庄村,代玉建总会滔滔不绝地讲起他们村最新的规划,这条路要加快,那个大棚要改造,这面种排树,那头修个广场……他最得意的时候就是有村民路过时跟他打声招呼“书记,吃了么”,他总会骄傲地说,你看,你给老百姓干实事,人家心里也记着咱。

2016年底,我去兰考采访农业保险,采访对象叫代严,也算是一位老相识了,之前她在驻村工作队做脱贫工作,采访的前几天刚刚调任到农业保险公司做经理。然而,见面的第一眼我竟然没有认出她来,白色的衬衫,修身的西裤,露着脚尖的高跟鞋,配上干练的短发和淡淡的妆容,俨然一个金融白领。而我之前采访看到的她,永远是一双运动鞋、灰裤子,裤脚蹭着灰,冬天裹着个军大衣,夏天戴着遮阳的防光罩。“以前一直在村里跑哪穿过这,还真不习惯呢”,还是那么爽朗。虽然才刚刚来到保险公司,但采访时所有业务流程、专业内容代严都能应答如流。

在兰考,我采访过几十个像代玉建、代严这样的基层干部,他们工作时风风火火,和老百姓也能聊得火热,他们心直口快,还有些不修边幅,“混在人堆里找不到”,但正是他们的奉献与忘我才有兰考今天的华丽巨变。在很多报道中,我告诉自己重在写事,但每每提起笔来,最让我感动的往往是这些办实事、办好事的人,和他们干事的热情,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好好写写兰考这群可爱的人。

三、感悟兰考精神

和同行们聊天时,大家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兰考的报道不好写。每次到兰考采访都有一种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是报道任务的压力,还有在采访中,你会有一种自然而然向兰考对标看齐的压力,这可能就是兰考精神的感召力。

本文作者宋晓东(右)在采访村民。

2016年初,单位领导带队再次来到兰考调研党建工作。我们先后两次在兰考扎根采访一个多星期,采访了二十多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仅采访笔记就近10万字。在采访、梳理、提炼大量材料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劲,很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兰考实现了,许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兰考做到了,这股劲可能就是兰考精神,而我们也实实在在感受到,并且受到了影响。

在兰考采访,基本早上7点就要准时出发,中午最多休息一个小时,晚上采访完往往都已经九十点钟。在兰考,无论多晚打电话,采访对象都还没睡,无论多早约采访,采访对象总是已经干完活过来的。兰考人不累么?一次,在采访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时问了他这个问题,他认真地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就放在眼前,谁还顾得上累。

写稿之余,我曾认真地考虑过兰考的这股劲,谁给的这股劲?哪来的这股劲?慢慢地我才想明白,这应该就是每个人都有的那股拼劲和干劲,当机遇到来时紧抓不放,当机会降临时用尽全力,这不只对于兰考独有的,我们国家今天的快速发展也正是靠的这股劲,每个人身上也应该有这股劲,我们的社会才有进步,国家才有希望。

深夜,走出焦裕禄干部学院,正对着就是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泡桐树,如今高耸而立。因为采访报道,我有幸与这个黄河岸边的豫东小城,有了这样三年多的难忘经历,看着它奇迹般的蜕变,令我兴奋。兰考的变化正是中国进步的缩影,对每一位记者来说都是报道的富矿,弥足珍贵,我要用自己一篇篇报道记录好这段历史的精彩瞬间。

(作者是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

猜你喜欢
赶考兰考
又访兰考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河南兰考:羊产业升级助力县域品牌提升
图说新兰考
兰考交卷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
亚投行“赶考”
以“赶考”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