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报道:不做旁观者,要做参与者

2017-11-22 22:15潘晓娟
中国记者 2017年9期
关键词:导报受众

□ 文/潘晓娟

PPP报道:不做旁观者,要做参与者

□ 文/潘晓娟

所谓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投资模式,当前,PPP模式是个热门话题。尽管国家大力推动PPP的发展,但一提起PPP,仍然给人以专业性强、理论深奥或晦涩难懂的印象。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导报》在PPP采访报道中的实践探索,认为做好PPP报道应该转变观念,积极引导舆情的健康发展,担负起社会守望的责任。

PPP报道 话语权 精准报道 中国经济导报

PPP报道有着与其他报道不同的特点,一方面,PPP涉及面广,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政府职能转变等诸多重大改革的支点、突破口,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我国PPP还在摸索中,无论理论、模式、方法都不成熟,各部门、各地方、各行业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这种情况下,PPP报道有着太多的话题,而新闻报道本身无疑也是推动PPP发展的重要力量。由此,媒体在参与PPP报道时,就应有一种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态度,应以更好地推动PPP的发展为己任,主动为PPP发展答疑解惑,出谋献策。

一、做解读者:清晰解读政策概念

目前,PPP的热度很高,但在项目实际落地方面却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投资者等多方面,对于PPP的概念、内涵和操作实务还存在着认识不统一、理解不到位等问题,对一些原则方向问题把握不准,甚至还有误解。针对这样的情况,《中国经济导报》运用一定的版面和篇幅来进行深度报道,刊发了诸如《做好制度设计和安排为PPP发展留出空间》《我国PPP运用不应照搬国外模式》《PPP模式:是一段婚姻而不是一场婚礼》《推动PPP模式创新政府需要放下“身段”》《部委为了PPP还要忙点啥?》《国办发42号文解析:对PPP的期待更加现实》等,通过对PPP模式的实施背景、基本方法、重点领域以及模糊认识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及时跟进和解读,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出自己的声音,帮助各方厘清了对PPP的误解和疑惑,也进一步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PPP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如果简单地将其见诸报端,并不利于受众的理解。这就需要记者既有专业精神,又能够对报道语言进行深度加工和艺术处理。举例来说,2015年9月9日刊发的《福州公益性项目“试水”PPP:合理配置资源让“冷”项目“热”起来》这篇报道。文章一开始就摆事实并提出疑问:“如何让市场中那些受‘冷落’的项目‘热’起来?”,让受众产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接下来通过层层递进式的剖析,让人们明白PPP涉及的很多领域都是民生工程,无形中拉近了PPP报道与受众的距离。文章最后,通过追问投资建设机构和业内专家得出:“随着今后更多的PPP项目的实施,每个项目确实要进行财政承受能力的评估,以控制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规模,确保财政支出的责任到位。”鞭辟入里的分析,使得受众对于“冷”项目能够“热”起来有了直观的答案。这种报道手法一定程度上“软化”了硬新闻,让报道有可读性也更加有温度。

二、做倾听者:客观反映市场呼声和舆情

在采访报道中,还需要媒体记者仔细倾听,要善于倾听来自地方、行业、学界等各方面的声音,让报道更加立体饱满,从而客观反映市场呼声和舆情。

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是国家推出PPP模式的另一层深意。由于种种原因,市场虽然感受到PPP模式能够带来巨大的商机,但是仍有一些投资人和金融机构持观望态度。《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经过采访和调研发现,投资人和金融机构的疑惑主要表现在——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政府财政的支付能力、政府的诚信度以及政府换届对项目的影响等方面。

媒体应当客观分析和反映这些疑虑,并及时担负起答疑解惑的责任。《中国经济导报》相继推出了《地方债推PPP模式:能否弥补基建资金缺口?》《PPP风靡环保企业缘何疑虑难消?》《PPP能否成为激活民间投资妙药?》《PPP优势在于要让社会资本看到效益》《PPP项目加速推出,考验制度环境成熟度》等报道,既充分反映了市场的疑虑,又分别从不同角度回应了市场的关切。这些报道分析指出,吸引民间资本的关键在于发挥效益,而PPP的好处在于它所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够让企业看到发展前景,也只有看到效益,社会资金才能加入其中。同时也发出市场呼吁,“推广PPP模式,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公共品与服务领域,需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

要把PPP这样的专业性较强的报道做得有声有色,还需要记者亲临基层,亲临现场,把倾听的场面表达出来。例如,2015年5月6日,安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作为项目实施机构,与中选的社会资本——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PPP项目协议。《中国经济导报》的报道《全国首例市政道路PPP项目诞生记》采用的现场直播式的写法,颇有冲击力:“360度高清摄像头监控下的开标现场,安静得似乎可以听到心跳。当最重要的可用性服务费静态总额、年可用性服务费支付比例、年运维绩效服务费、政府购买服务付费现值被逐一大声读出,有的人暗自庆幸,有的人捶胸顿足。”

三、做发现者:推动PPP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做好PPP报道还要做发现者,这是在做好解读者和倾听者基础上的一种升华。这需要记者沉下心来,真正揭示PPP难点在哪里?未来如何发展?还需要完善哪些相关政策?通过媒体记者的客观报道,力求推动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

对于在摸索中前行的我国PPP来说,发现经验教训有着重要意义。在采访过程中,笔者感受到,成功的项目往往都具有一些共性——合同清晰、权责分明,项目双方实现双赢等,但也各有千秋,个性突出。为此,《中国经济导报》在报道中,除了对共性的特征加以提炼外,还精准地展示每个项目的地方特点、行业特点或项目自身的特点。诸如《银川水务样本:国企做PPP也不差》《失败项目的启示:不能什么都依赖PPP》《上海一垃圾处理场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共担风险的PPP样本》《大连垃圾焚烧项目反转启示:公开竞争+守住利益+多用外脑》《常州PPP项目启示:信任与合作让“婚姻”更长久》等,就是通过对一个个PPP项目样板的解构,给受众提供了更为直观、更有针对性的指引,既有利于PPP的推广,也有利于提升一家媒体的行业影响力。

做发现者,既要总结成功经验,更要善于发现问题。例如,《中国经济导报》推出的《环保PPP盛宴开启,社会资本喜忧参半》《热潮伴着乱象,2万亿PPP项目要“打假”》《别让PPP担负不能承受之重》等报道,就是在仔细倾听基层声音基础上的发现。上述报道反映出PPP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了具体剖析和梳理,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面对市场上的“不管什么都往PPP兜里装”的“大跃进”思潮,《中国经济导报》及时推出了《PPP:并非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万灵药》《各地财力能力不同,PPP推进冷热差异大》《政府失信成为PPP模式“拦路虎”》《重大工程:耐心和资金都不可少》等报道,发挥了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导报社)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导报受众
« 医药导报» 第十一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欢迎订阅2023年《国际纺织导报》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2020年《证券市场导报》选题指引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