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90后,不想随便吃苦

2017-10-12 14:25佩佩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饭堂父辈流水线

佩佩

高考结束后,我弟找了一份流水线工作。我们都有过一个阶段:闲着,没有技术,没有钱。于是只能干那种待遇还可以,但很累的工作。我弟负责用细麻绳固定盒子内的玩偶,是那条流水线上最累的。上班第二天,十个手指就几乎都阵亡了,缠了厚厚的胶布,可到了后来就连胶布一起划破。

但四十多岁的主管依然背着手站在他身后,无时无刻提醒他固定时用力,再用力;动作快点,再快点。回到家他刚抱怨了几句,我妈就开始皱起了眉头,说:“这就喊苦,以后怎么办?”他急忙笑着解释:“我就在家里说说,班还是要上的。”我妈才满意地点点头。

有一套说法叫做年轻人应该多吃苦,对以后有帮助。累就算了,运气不好时还会有个盛气凌人的主管,经常性嫌弃你是个年轻人,并嘲笑你不能吃苦。上班期间有几天仓库人手不够,我弟被临时调去装箱搬货。中午下班回来,他就冲我喊:“唉,被人骂了一上午。”刚在烈日里踩单车回来的他,脸又油又黑,全身汗涔涔的。他低着头没有看我,径直走到洗手间。

后来问他怎么了,他说:“大家都请假了,我一个人顶上所有工作。我已经尽快了,主管还是一边看我搬一边骂我慢,说年轻人一点苦都吃不了。”短短几句话,他不停地咽口水,一眼都没有看过我。我知道他想哭。当我还在犹豫要说点什么的时候,爸妈也下班回来了。

他别过脸去玩手机,一声不吭。一个小时后,依旧顶着午后两点的毒太阳踩单车去上班。那天晚上我问弟弟:“外面很热吗?厂里有没有空调?”他说:“没有,挺热的。”我又指着手指上的划痕问:“洗澡的时候不疼吗?”他说:“洗头的时候头发扎到肉里,很疼。”但如果我不问,这一切就永远成为一个秘密,谁都不会知道。

我们不敢说,不敢倾诉,因为受不了这种苦,是会让人失望的。被骂,也是正常的,是应该的。我其实有点反感父辈口中的“吃苦论”。

有过这么一件事。高三那年,偶尔我爸会带饭来学校看我。有一次他嫌饭堂里面人太多太吵,于是我们走到饭堂外面吃。我是O型血,从小特别招蚊子。结果饭没吃两口,蚊子包倒是起了不少。

当我提出蚊子太多想要回到饭堂里面时,我爸脸色变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他说:“被蚊子咬几下就受不了?一点苦都吃不了。”我有些生气地反驳:“明明里面有风扇,为什么我要选择在外面喂蚊子,受得了被蚊子咬,又能证明些什么?”这下我爸生气了,他大声地吼我:“老想着待在更舒服的地方,以后不是每一次都有风扇的,沒有的时候怎么办?”

“可现在是有的啊。”当然最后这一句我没有说出口,我怕被骂。最后只能继续坐在饭堂外面把饭吃完,带着一腿的蚊子包回教室抹风油精。我想了很久都没想明白,吃这种苦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其实我们真的有那么娇生惯养,一点苦难都接受不了吗?我想不是的。高考一整年,我弟每天熬夜复习到凌晨,天光亮又得起身去上学;他没喊过苦。去年我去支教,在蚊子肆虐的山村小茅屋里住了半个月,连洗澡都成问题;我也没有半句怨言。

因为我们都清楚,自己现在吃的苦,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后能尝到甜头,不是盲目,而是有意义的。我弟不会想将来做一个搬运工,我也未曾想过自己要成为抗蚊专家,才会觉得吃那种苦,除了让人感到不舒服之外,任何意义都没有。

而父辈却总是不断鼓吹吃苦能培养我们的抗压能力,甚至不惜故意给我们制造点苦头。他们解释说,为了能抵御将来的苦,现在要先多吃苦。可世上苦难千千万,难道每一寸都要我们去细细品尝吗?

有些苦,是我们一辈子都经历不上的,并不是非吃不可。如果一定要吃苦,我能不能挑点有用的吃?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其实都是最幸运的。正是因为上一代人替我们吃了那份苦,完成了各种目标,才让我们现在的机会和选择变得越来越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很多时候可以选择不那么“苦”。

但大家都忘了,“吃苦”是为了度过考验,而不是为了承受苦难。它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目的。苦难本身根本就不是什么财富,否则街边的流浪汉活得那么艰辛,岂不全都该是人生赢家?重复体验上一代人的苦难,根本就没有意义。

我们该做的,难道不是应该为了自己和下一代人,去吃点新的苦,度过新的考验吗?时代在进步,人也应该要往前看啊。不想吃老苦,真的,一点儿也不丢脸。就像昨天晚上我问我弟:“上班这些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他想了想,回答我:“是以后要变得厉害些,免得将来还要吃这种苦。”endprint

猜你喜欢
饭堂父辈流水线
Gen Z Migrant Workers Are Leaving the Assembly Line
父辈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饭 堂
流水线
奔往饭堂的路上
接过父辈的旗帜
报废汽车拆解半自动流水线研究
饭堂打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