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西方文学鉴赏

2017-10-12 16:34马月兰任东升
世界文化 2017年10期
关键词:圣经文学作品文学

马月兰+任东升

随着西方文学的发展,圣经对文学影响的形式不断丰富,甚至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学门类“圣经文学”。狭义的圣经文学(the bible as literature),指圣经本身的文学特色,即对圣经本身的文学分析。广义的圣经文学(the bible in literature),指受圣经影响而形成的众多文学作品。很多读者非常熟悉西方文学中的圣经,甚至对其主要情节耳熟能详,但仅仅停留在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浅层认识层面,从未探究其构思的模式和规律。殊不知,阅读圣经内容,接触和感受钦定本英语的原汁原味的古韵和地道,赏析其语词运用之精妙,领略其句式之节奏,能让读者把握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根本特征及总体面貌。在此基础上,从圣经切入,进行文学鉴赏,不仅可以使语言学习具备内容的依托和文化的载体,还能够提高文字感悟能力,增强对深层文化的敏感性和文化对比意识,培养跨文化的语言水平和文化交流能力。

圣经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影响力

圣经之所以能对西方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历史根源在于,欧洲许多民族的文字和文学的诞生,与基督教传教士的到来并翻译、传播圣经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字的规范化进程得以完成,最初的民族文学亦随之产生,而最早的作品就是圣经中的篇章。诚如北京大学刘意青教授所言:“几乎所有的西方文学作品,都渗透着基督教或《圣经》的影响,即使没有明显地取用其内容和人物的名字,也渗透着基督教的善恶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纵观西方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不论是中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圣经形成之际,就构成了罗马文学的一部分;中世纪欧洲文坛以教会文学为主体,其题材与圣经密不可分;文艺复兴时期,在不少作家笔下,人文主义与圣经文化的关联可谓水乳交融。17世纪,英文“钦定本”(1611)的问世,使圣经的影响从社会思想扩大到语言、修辞和文体方面。可以说,钦定本对英语文学语言起到了示范和规范作用。从18世纪至今,圣经不仅没有在各种思潮、运动、改革的冲击下走向崩溃,反倒成为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资源。进入20世纪以来,尽管圣经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力相对减弱,圣经影响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但圣经对西方文学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西方,圣经宣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人格,依然或明或暗地显示出终极范型的意义。

圣经在西方文学中的演绎与变异

圣经实乃经典巨制,其自身的多种原创意象、主题和形式,为文学家提供了叙事、构思和意象的原型,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英国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比利时梅特林克的剧本《耶稣与淫妇》。圣经与西方文学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圣经的语言,尤其是其原创意义上的语言意象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经过世代翻译和传播,渗透到其他民族的语言符号和文学创作之中;圣经里所描述的民族性事件具有元典意义、原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突出表现在西方文学作品的投射和反映上。长期以来,人们对圣经文本的诠释和解读并非局限于语言层面,更多的是一种跨文化乃至跨学科的解读。

“艺术模仿论”一直是西方非常有代表性的艺术观,它认为,各类艺术均是对不同客体的程度不同的模仿。德国学者埃里希·奥尔巴赫以《奥德赛》和圣经《创世记》为例,说明古希腊传统与圣经传统在模仿模式上差别明显:前者强调模仿的世界是此岸世界,后者则着力反映超验世界;古希腊的模仿详尽而一目了然,发生的一切均在幕前,而圣经则是突出某些部分,淡化其他部分。依据这种模仿论考察圣经会发现,作为文本的圣经并非自足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圣经文本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多种象征意义与文字意义之间产生了巨大张力,致使圣经文本的意义多元而阐释开放;二是圣经文本风格简约,字句凝练,叙述中留有许多空白点,这样就使得不同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对圣经文本意义的“空缺”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性填充。由此形成源自圣经母题、主题、情节、人物、意象以及形式、体裁、手法等多种类的文学作品。

叶舒宪教授指出:“《圣经》从头到尾都是用比喻和象征的编码方式表达的,前后连结为一个繁复而完整的语码系统,不仅为《旧约》《新约》奠定了双重蕴涵的叙述模式,而且给后世的西方文化奠定了基本的想象构思和文学表达的原型基础。”在一系列诗歌、小说、绘画、雕塑中,人们能看到艺术家添加了一些未见于圣经文本的情节。可以说,文学家、艺术家无疑是圣经文本的艺术性诠释者,甚至是颠覆者。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教授、文学评论家诺思洛普·弗莱通过研究发现,圣经历史脉络呈现出一种清晰的结构:“喜剧→悲剧→喜剧”,即从《创世记》美好的伊甸园开始,然后人类堕落,最后得救,到《启示录》出现了新天新地。弗莱称之为“U”型结构。圣经的许多书卷都呈现出这种U型叙事结构,如《以斯帖记》中,以斯帖初入王宫堪称喜事,然而又面临拯救犹太人脱险的考验,悬念由此而生,但最终成功借力杀敌,全族获救。了解圣经的这一结构原型,对于鉴赏文学作品的结构意义重大。它可以使读者在很短时间内梳理出清晰的结构,归纳出人物的主要特点,如夏娃式“诱惑”型、约伯式的“无辜受难”型,等等。

文学家、艺术家们首先把圣经纳入自己的阅读视野,进而成为他们的阅读体验,最后将这种体验融入自己的作品。这一接受和演绎过程也是对圣经文化的反哺过程。这些带有圣经标记、痕迹和影子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立价值和自身魅力吸引了更多读者,又向读者传递了圣经的文学文化经典品质,成为读者了解圣经中人物和故事的渠道。于是,圣经与文学作品之间形成了这样的互动:文学家从圣经中发掘可资借鉴的资源,以此为原型,或扩大、或升华、或演绎、或变异而创作出新作品;这些作品反过来又丰富了圣经的内涵,由此循环无穷。

圣经对西方文学鉴赏的意义

圣经是一部具有普遍意义的著作,它以质朴而又强劲的感染力,感染了众多读者。圣经文学中所论及的主题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自然、家庭、民族、国家;邪恶、犯罪、苦难、拯救,等等。圣经所用的语汇,是普遍人性中最根本部分的结晶——人类共同情感与心灵经历的结晶。因此,对圣經的把握,可以提高对西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endprint

了解圣经典故,有助于深刻理解西方文学作品语言的精妙之处。在熟悉圣经内容,辨识文学作品中显现的、隐蔽的、直接的、间接的圣经典故后,我们能够对照圣经出处,结合其在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语境,解读鉴赏文学家运用典故所达到的效果,比如揭示人物形象,突出作品主题,加强叙述语气如讽刺、幽默甚至是反语,等等。我们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一碗红豆汤”典故的运用加以说明:马克思将工人出卖劳动力,挣得微薄的工资比作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长子权。“一碗红豆汤”这个典故出自圣经《创世记》,意思是为眼前蝇头小利而出卖长远利益,或因小失大、见利忘义。按照古希伯来人的规矩,父亲的遗产绝大部分都歸长子。拥有长子权,不仅意味着能够继承家中多数遗产,还意味着在父亲去世时能够得到作为长子的特别的祝福。而圣经中以扫出于饥饿,仅仅为了弟弟雅各给的一碗红豆汤,就轻易放弃了长子权。红豆汤之小,长子权之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了对这一圣经典故的理解,读者就会欣赏到马克思敏锐的思想、精准的观察力,犀利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触,继而会发现这一典故的运用,使马克思的语言具有了极强的政治思想倾向性,即无情地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熟悉圣经内容,有助于深刻理解与圣经相关的作品的主题。不同作家接受《圣经》的侧重点往往有所不同,多数固然习惯于从相同方向引申《圣经》原型,而也有人会“反其义而用之”,以“逆向移置”手法求取某种新颖的寓意。例如在圣经语境中,圣经六日创世神话部分,上帝在最后一天创造人,其欲表明的旨意是,人类是最重要的,前边的创造过程为人的出现打下基础。而美国小说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在其杂文《该死的人类》中,曾经借用此圣经典故嘲讽人类的自负:Man was made at the end of the weeks work, when God was tired. 其隐含的意思是:人类是上帝第六天创造的,那时的上帝已精疲力竭,其创造物“人类”不是“完美”作品,而是最不完美的族类。

熟悉“圣经体”风格,对鉴赏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学作品具有指导意义。所谓“圣经体”,是指所用词汇简朴如钦定本中常用的单音节基本词汇,句子结构是一连串独立的短句,往往用and连接。以这种圣经体为特色的英国散文作家历代不断,包括班扬、笛福、斯威夫特、萧伯纳、奥威尔等,形成一个悠久的纯朴传统。在美国,前总统林肯、诗人惠特曼和作家海明威同样深受钦定本的影响,创作出纯朴而又刚强的文字。了解圣经体的特征,有助于读者辨识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类似文体,并领略其表达的精妙之处。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就使用了大量“and结构”。对圣经体有所了解的读者,就会敏感地悟出这种结构与钦定本六日创世中的结构非常相似,这种不断重复的“and结构”不是语法错误,而是一种修辞技巧,把老人的存在、行为与周遭环境联系在一起,让老人与大海融为一体,进而将其力量延伸到周围的环境中去。于是,我们的解读也不会仅仅停留于语法认知层面,而是上升到文学鉴赏的高度。

文学家对圣经题材的诠释,借助不同的文学手段和个性化的视角,为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信仰的读者展示出来,不仅让人得到了审美享受,丰富了情感生活,而且更多地了解圣经思想,认真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当然,作为西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圣经已经成为西方人基因的一部分。以圣经为题材的西方文学作品所体现的,多是经典的圣经思想和西方的主导价值观。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学会带着鉴赏和批判的眼光去阅读圣经,科学理性地去辨析圣经文本中各种不同的声音,鉴别那些或出于意识形态、或出于文学创作需要的对圣经加以诠释、引用、挪用等不同使用方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圣经文学作品文学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