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非遗”与科学关怀

2017-10-12 14:40罗宏才
世界文化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一带历史文化

罗宏才

自2013年9月、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以来,随着国家利益诉求的不断强化与深入,具有简缩表征意义的“一带一路非遗”(英语称谓:Along the wa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概念的阐释与多元讨论亦随之升温。诚然,在保护国家利益、促进“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与地区共同合作发展的前提下,在新诉求与新认识的交织推进中,讨论的持续升温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热议之际,从科学、务实、持续、长远的原则出发,我们更看重的是理性的态度与科学的注入,是科学关怀意义下的具体工作模式和可行性的实施途径。

“一带一路非遗”概念的成因与重要意义

我们首先需要廓清“一带一路非遗”概念的成因。分析成因的发展基线,大致可划出四个关键节次:第一个是历史定格的“丝绸之路”(包括海上、陆上两个系统)概念。第二个是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阐发的“大非遗”概念。第三个是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重要演讲中所阐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和同年10月习近平访问东盟国家时所提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概念,以及2015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一带一路”概念的扩展阐释和意义识别。最后是在以上三个关键节次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带一路非遗”概念。我们认为,“丝绸之路”概念与内涵的持续生成,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从传统的历史定格的丝绸之路,发展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以至未来“丝路”内涵的不断延展与添加。

理解“一带一路非遗”概念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深入思考:

1.“一带一路非遗”概念的出现,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是时代赋予“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2.“一带一路非遗”概念的生成与显示,标志着“区域非遗”和“特殊区域非遗”概念的成立。它打破了“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原来各自拥有的非遗属性的藩篱,使基于历史缘由的共生资源、历史分割和区域变化,得以在新的历史环境的熏陶和培育中,凝结成一种可以共同认定、共同遵守、共同享有的时代文化主题,极大地丰富和开阔了国际非遗的内涵与属性,是对中国乃至国际非遗文化、非遗学科系统的重要贡献。

3.它既有“史线”的客观延展,又有内在的关联,以及不同时代历史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4.它既存在着持续生成、一线贯通的必然趋势,又存在着不断添加、合理衍生的机缘与优势。

5.它有利于同一区域同一非遗文化主题的碰撞、交流与协作创新,打破彼此间的分隔、壁垒和狭隘的阻遏,在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裂变生成新的非遗品质。

6.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限定下,我们一方面要充分理解、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还必须认识到,不断添加、合理衍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向历史与社会做出的承诺与奉献。

7.科学、务实、持续、长远的合理添加与衍生,有可能影响“一带一路非遗”概念内涵的扩充与延伸,增强其品质与力量。反之,则有可能对我们的目的诉求产生滞碍,使既定的目标功亏一篑。关键问题在于,鉴于历史叠压和诉求转换,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厚重的生成与添加,如何对它们赋予科学的阐释、理性的维护和智慧的前瞻,从而实现对“一带一路非遗”品质的科学塑造。

注重科学关怀,我们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历史定格的丝绸之路,是几千年来丝路周边国家与地区共同培育、慷慨滋养、艰苦维护,最终结晶而成的一个历史文化成果。所谓张骞“凿空”西域,“外国由此信之”,区域文化融合从此生矣。在尊重这种共同歷史劳动的前提下,沿路国家与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智慧、能力、机缘,不断生长、集聚的丰富非遗文化资源,是历史对各国与地区的慷慨赐予,理应为该国家与地区的人民所享有。同时,正是基于尊重历史、放眼世界的原则,中国才郑重提出了“一带一路”概念与构想,为历史、现在与未来注入新的活力,绘制出丝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共同认定、共同期盼的蓝图。

以丝绸之路为观察中心的“非遗”区域个性特征

时势促使我们必须构建一种适合“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非遗观。立足于这种新的非遗观,未来“一带一路非遗”保护利用的理想构造模式应该包括共育、 共享、共识、共荣、共进五个方面。要实现这个理想构造模式,我们首先必须清晰了解“一带一路非遗”的区域特征。以陆上“丝绸之路”为观察中心,我们至少发现以下一些区域个性特征:

1.吻合“丝绸之路”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历史地理特点。这一区域从整体的历史地理环境看是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其主要河流也是沿着这个地势自西北流向东南。这一地理环境特点决定了本区域的非遗资源整体分布自西而东呈流线型、网状体、辐射状的生动态势。水的流动、山的变化、人口的分布以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志趣,会构成每一个时段、每一个区域的特征——文化的生成就是充满了这样的魅力。

2.自西而东,丝路非遗资源的主体分布也是沿着河流谷地——人依水而居,丝路上的驼铃也才会响起。愈往东,愈接近都会、城邑,非遗资源分布便愈密集。其原因在于东部的平原、盆地辽阔,人口密度大,城市相对繁荣,因此所产生的非遗文化资源越发密集而厚重。

3.受河流的流向、河谷的变迁、都会的方位、城邑的范围、村寨的位置、草原的分割等历史地理形态的限定和约束,总体非遗资源及各自的内涵与品质,存在自上而下、自内向外,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非常合理的层级关系。endprint

4.由于相同、相连的历史地理环境的限定,以及源源不绝的文化交流的影响,同一非遗主题在具有一定同质性的前提下,还呈现出多样的区域性和差异性。比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新疆伊犁地区接壤跨境的哈萨克大草原,为中、哈、吉三国所共有,延綿千年至今,自然形成了一种文化共融和相互影响,在文化风俗习惯上非常接近,因此成为同一主题的非遗文化资源。这也是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馕饼”文化经过中亚丝路沿线的不断衍传、纵横派生,又形成了各地区的细微性差异。

5.同一非遗主题、同一历史节点,在复杂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于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品质诉求,从而划分为不同的区系、不同的派别。比如,我国的皮影戏,有陕西东、西两路皮影的划分,清代西安以东的皮影(东路皮影)与西安以西的皮影(西路皮影)相比较,不管是技艺、风格,还是色彩、气韵,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东路细腻、宛转、稳重,西路粗犷、豪放、率真。而西路皮影的分布区域恰好处在丝路沿线,因此走到哪里皮影就传播到哪里,在传播过程中,皮影的主题、主腔没有变,变化的只是相对细微的区域风格。

6.同一非遗主题,因早晚历史区隔,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复杂因素的限定,呈现出不同的样式与品质,从而散发出独具一格的历史文化气息。以乌兹别克斯坦具有浓郁非遗特质的金属工艺为例,它在历史上与中国工艺品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随着长期以来自西而东的不断衍传、交融,产生了多区系、多主题的非遗系统。又比如,在中国,同是皮影、年画或社火艺术序列内的某一区域流派、某一主题造型,清代与民国,都邑与乡村,南方与北方,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7.一种非遗单位(或主题)在复杂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条件下,于衍传、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变异,有时还会出现完全相反的定位,导致其文化品质明显下降。比如西安民俗文化中大家津津乐道的“饼饼(biáng biáng)面”的变异,就是清代“造图运动”的产物。其实饼饼面这一饮食文化的历史痕迹一直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去认真梳理和甄别。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先秦两汉。彼时人们将水、面粉等物质和成饼状的面食统称为“饼”。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故释作:“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其后,人们按照不同的食用诉求,分解为“蒸饼”“汤饼”等多个类型。西晋束皙《饼赋》云:“朝事之笾,煮麦为面。则面之名,盖自此而出也。魏世食汤饼,晋以来有不托之号,意不托之作,缘汤饼而务简矣。”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云:“汤饼,温面也,凡以面为食煮之,皆谓之汤饼。”宋代以来,随着儿化音的强化(乡音讹变),宽条状的“汤饼”被称为所谓的“饼饼面”。入清,“造图运动”(将多元的文化元素,按照汉字的固定格式和形态,加以组合构图)普及升温,于是携带“biáng biáng”面音变的图像化“饼饼面”俗文化随之传播推广,进而蜕变为今日所谓的地域化非遗——“造图”留下的符号转变成另外一个文化主题,杂糅进更多的地域性俗文化因素。同样的情况,还有“傩舞”的例子:在长期的流转过程中,受复杂的历史、文化环境影响,遥远而神秘的“傩舞”图像、图式经不同载体传递着不尽相同的内涵,但基本主题都是向天祈祷平安。然而,当傩舞进入民俗文化剪纸艺术领域时发生了移位与变异,其图像形态被理解为“双喜”(结婚生子)。由此也让我们感叹傩舞艺术厚重的文化积淀、历史根基及其顽强的文化承传力与感染力。

“一带一路非遗”的科学保护与传承

在了解了“一带一路非遗”具体特征的前提下,我们尝试针对“一带一路非遗”的保护利用提出以下具有科学关怀意义的途径与举措:

1.将“一带一路非遗”视为丝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共同拥有、共同担责、共享共荣的经济文化融汇主体。

2.大力宣扬“共育、 共享、共识、共荣、共进”的“一带一路非遗”保护利用理想构造模式,让周边国家与地区人民充分认识到,合理使用这种理想构造模式可以为我们带来共同的福音与利益;它不是一个遥远不可及的梦幻,而是融入人民心里,将会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团结协作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永久性文化合作工程。

3.尊重“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与地区历史上形成的非遗特质,以及他们根据各自利益诉求所确定的不同非遗保护利用策略与模式、途径,在“共育、 共享、共识、共荣、共进”原则前提下寻找新的共同发展模式与途径。

4.科学汲取“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与地区长期以来围绕各自非遗资源、根据自身状况而采取多种保护利用措施所创造的成果和积累的智慧、经验,有效服务于中国的非遗保护与利用。同时,中国根据自身状况围绕非遗保护利用所创造的成果、智慧与经验,也会毫无保留地提供给相关国家与地区。“共育、 共享、共识、共荣、共进”不仅仅是理论、口号,而是切切实实的宗旨、目标和途径。比如印度政府关于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教训;俄罗斯在十月革命前、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所积累的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规、计划和理念,以及2012、2013年俄罗斯关于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法修正案和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修正案的启示,等等。endprint

5.建议由丝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共同发起,召开“一带一路非遗保护利用”国际论坛,发表“一带一路非遗保护利用”国际宣言;成立“一带一路非遗保护利用合作组织”,建立合作机制,负责推行、協调“一带一路非遗保护利用”国际文化工程的顺利推行。比如,2000年设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旨在表扬鼓励亚太区个人及公私营部门主导文物古迹保护计划,得奖项目成为区内文物古迹保护技术和社会的基准,亦是该地区文物古迹保护活动的催化剂,推动其他业主保留历史建筑等。

6“.一带一路非遗保护利用”国际文化工程的顺利推行,必须科学整合“一带一路非遗保护利用合作组织”成员国(地区)所拥有的历史、地理、文物、考古、遥感技术、空间定位导航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新媒体技术等相关资源和力量,实施全方位、多维度、大时空、深向度、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关怀。

7.在多元科学技术参与进程中,通过“一带一路非遗”资源的田野调查,建立“一带一路非遗”信息智库及相应的创意、开发、经贸、管理、评价、推介、展示等综合系统。如近年一些专家学者围绕中、哈两国共享的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主题提出的“互为市场模式、产品共享模式、要素协同模式、边境合作模式”,以及具有跨国、跨境性质相关组织的参与实施,就是一种基于特殊区域、特殊主题而提出的值得思考的模式与路径选择。又如针对类似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关于金属工艺等某一非遗主题,可采取跨国、跨境性质的专项、专题合作,责任分担,权益共享,合力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文化产品。在合作创新的文化生产中寻找关于跨国、跨境的非遗保护和利用新模式。

8.利用不断添加、共同维护的“一带一路非遗”信息智库及综合系统,开展一系列科研开发及文化、经济合作项目,打造符合实际、相互信赖、共同协作、持续发展的非遗保护利用生态模式。

利用这个生态模式,原来仅在历史、地理、民族、艺术等时空徜徉的非遗财富,会迅速延伸至民族友好、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等广阔空间。比如散布在大唐周边多个国家、地区,曾经远离家乡承担和亲使命的唐代公主的生活场景,会真实再现在我们眼前。乌兹别克斯坦在丝路上的重要城市撒马尔干的壁画,无论在主题还是在内容上都与我国西安一带的壁画有着惊人的相似,区别仅在于图像的组合,以及色调的艳丽与陈旧——色调的差异取决于颜料自西部向东部的沉降;而更重要的发现是,中国唐代公主乘坐龙舟的形象出现在撒马尔干壁画中,这一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值得我们深入考证。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的图瓦共和国有一个唐代公主的行宫“博尔巴任”,它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和亲见证。公主头上的金饰清晰可见,耳环上显眼的蓝宝石及坠链,与中亚地区的首饰一模一样,发髻也是唐代开元之后非常明显的胡化特征。由此可见,相隔几千公里甚至万公里的两个遥远国度,通过文化的衍传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我们还可以把特定历史环境下,聚焦同一主题的多项碎片化的历史文化元素,通过智慧添加而迅速合成或裂变为新的文化主题、新的时代表现形式,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产业效应。利用这个生态模式,遥远的历史会变得更加亲切而朴实。比如宁夏固原出土的粟特人(曾居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干一带)祆教葬俗实物,与关中西部社火风俗相关。再如水与面等相关元素的多元有效结合,可以塑造无限的物理形态,展示丰富人文社会生活的“馕饼”系统将迅速跨越国界,充当塑造和谐国际秩序关系的友好使者。利用这个生态模式,可以有效修正原来某一非遗主体史线的偏差与谬误。利用这个生态模式,“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与地区人民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掘非遗文化资源,通过合作创新、智慧合成以及其他多种、多维的途径与方式,为区域和谐、文化共荣、经济共生做出新的贡献。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带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谁远谁近?
新历史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