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鸥,陈 彦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a.党委办公室;b.学生工作处,江苏 南京 211800)
“十三五”江苏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及预测研究—基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
花 鸥a,陈 彦b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a.党委办公室;b.学生工作处,江苏 南京 211800)
“十二五”期间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离不开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和应用型人才的支撑与贡献,而这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江苏高职教育的发展。其中经济发展和适龄人口因素是影响高职教育规模发展的直接因素,利用人均GDP和江苏高中在校生数作为主要指标,分析其与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关系,可以判断出今后江苏可能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并要更多考虑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江苏高职;高职规模;经济发展;适龄人口;发展与预测
Abstract: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Jiangsu had witnessed rapid and sound economic growth. This achieve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pport and contributions provided by various types of professional or applied tal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cultivation of these talents couldn’t have been done withou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angsu. Among others,economic growth and right-aged population are the direc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ca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GDP per capita and the number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Jiangsu as the major index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connections with the sca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us it is predicted that Jiangsu is likely to enter the phase of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in which mor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connotation building and specially featur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angsu;the scal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conomic growth;right-aged population;development and prediction
2015年9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职院在校学生1 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全国高职教育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40%[1]。这也是“十二五”期间,高职教育规模发展最快的一年,充分说明了社会对高职教育发展需求的迫切性,因为高职教育在新常态经济发展中,对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有着特殊作用。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必须依靠丰富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资源。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离不开本省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支持与保障,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得益于江苏高职教育发展。文中基于影响高职教育规模发展两大基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适龄人口,预测和判断“十三五”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方向。据统计,“十一五”之后,江苏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从“十一五”起始年的59.63万人,增加到“十二五”期末的70.53万人。2015年江苏普通高职院校86所,其中有60所高职院校开设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77个,总量占全国22%,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20所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有2所高职院校在境外办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江苏经济以乡镇工业崛起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使当时江苏开始试办地方性高等职业教育,形成高职教育第一波高潮。20世纪90年代,江苏经济社会走向转型,促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第二次高潮。新时期,江苏明确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和现代物流的四大产业方向,迎来了第三次高职教育高潮。截至2014年,江苏普通高校共设置高职高专类专业488种、2 051个专业点,其中财经、电子和制造大类专业分列前三位,拥有的国家示范院校占全国的7.5%,专业教学资源库占全国25%,这些指标都位居全国之首。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35.91万人增加到43.27万人,在校生人数从130.62万,增加至164.94万,平均每年分别以3.4%和4.2%的速度增长,普通高职招生人数从16.84万增长到19.55万,高职在校人数从59.63万增长至70.53万,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8%和3.1%;“十二五”期间,江苏普通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年均以0.5%和0.6%速度增长。
在“十一五”以来,由于连续扩招政策的刺激,大大提高了高职招生和在校生规模的增长速度,到了“十二五”期间,由于高中阶段毕业生源不断减少,高职招生和在校生的规模扩大的现状正发生改变,但是高职教育规模比例在普通高校中的规模并没有发生改变,甚至有增强的趋势。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一是影响需求层次,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专业分工越细,对教育的需求层次和类别就越高越复杂。二是影响教育需求的连续性,经济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会影响到就业结构,因而教育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来适应新的变化[2]。因此,研究江苏高职教育发展不可忽视江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2.1.1 从区域分布看
改革开发以来,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整体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环境,经济基础与结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人文观念方面等主客观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江苏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区域不均衡发展。随着江苏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调整,到“十二五”期末,江苏逐步构建出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机制,全面提升了本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逐渐呈现出苏北、苏中紧跟苏南的协调共同发展局面。2014年,苏北、苏中和苏南GDP分别增长10.9%、10.7%和9.1%,苏北经济增速连续八年领先全省其他区域。可以说,在“十二五”建设期间,苏南、苏北之间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正在日益递减,这也为江苏高职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经济基础。
2.1.2 从所有制类型与产业结构看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2014年江苏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3 869.5 亿元,比上年增长9.2%;江苏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值占GDP的67.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经济为42.8%,比上年高出0.5个百分点。江苏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78年的27.6∶52.6∶19.8调整为2014年的5.6∶47.7∶46.7,可以看出江苏三大产业结构越来越向第二、第三产业调整,这也符合现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
据江苏教育厅的《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从毕业生的行业流向也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情况,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要行业。
2.1.3 从技术水平看
江苏企业总体技术水平比较高,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都在逐年提高。截至2014年,江苏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的社会研究与发展(R&D)投入超过1 630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值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高技能人才31万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44万人。江苏经济、实体经济长期所保持的高速发展,与其所拥有的优势学科技术和区域创新能力密不可分,这为江苏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包括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技术基础和人才保障。
教育的对象是人,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高等教育入学学生基本处于18~22岁之间的适龄人口。一般来说,人口基数、人口增长速度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确定了教育需求的基本走势和基本发展规模,基数越大,增长速度越快,则在一定时期内学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越高,当然对教育的社会需求也就越大。相反,人口增长速度慢,人口构成趋于老年化,学龄人口所占比例就比较少,因此适龄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规模。高中在校生人数直接影响今后高等教育在校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考虑到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和便捷性,文中确定的适龄人口标准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从相关数据可知,从1987年到2014年,高中在校生人数总体呈快速增长到2007年153.12万人,年均增长5.1万人,从2007年开始又呈现出不断减少之势。1987—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增长趋势呈先慢后快,后期平稳的趋势。2007—2014年适龄人口急速下降,年均减少7万。这也是在“十二五”期间,江苏参加高考人数逐步递减,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有所递减的直接原因。适龄人口的迅速减少,降低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测算基数,可能导致江苏省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也必然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
在经济发展因素方面直接选取人均GDP作为主要参考量,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国居民对教育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能有多少学生进入学校,另一方面又能反推出一国经济总量,比较得出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将人均GDP作为自变量引入回归模型,更能体现出其与教育规模的紧密性。在适龄人口因素方面,文中选用的是高中在校学生作为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因为人口因素是直接决定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人口的变化可以反映在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和影响作用上[3]。人口因素中存在少年儿童、中年人、老年人等不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因素,为提高模型适切度,文中选用高中在校生作为适龄人口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由SPSS软件分析得出模型:Y=-25.46+0.723X1+0.002X2,式中:Y是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X1是高中在校学生(万人);X2是人均GDP(元)。R2=0.985,F=810.915,df=2。该模型通过显著性水平a=0.01的F检验,回归参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a=0.001的t检验见表1、表2。
按照预测GDP增速和普通高中人数,由模型计算可以得出普通高校在校生数据,见表3。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通过高职教育所占高等教育中比重,就可以直接推算出高职教育发展规模。因此,在文中设置高、中、低三种比例方案。其中方案ii=0.5这是按照2014年5月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到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的要求。高方案i=0.55,即高职教育所占高等教育的60%,这是根据江苏教育发展规划“稳规模提质量”的要求来确定。低方案iii=0.45,高职教育发展规模发展是趋势,按照现阶段发展态势最低标准不会低于现在发展规模,基本上还是参照最近几年江苏省总体实际比例确定。根据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可知:2017—2020年,江苏高职在校人数还是有所增加,但增速比重与在校人数增加绝对值相比“十一五”与“十二五”都有减少,这充分表明人口规律发展呈现一定周期波动,在“十二五”期间,高职教育发展增速在不断降低。
表1 Anovab
表2 系数a
表3 江苏高职在校生理想规模预测
在“十三五”江苏高职教育规模适当发展之际,应更多重新考虑在未来人口面临理性选择的前提下,制定与其相适应高职教育发展战略,为未来江苏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产业升级做准备;立足于当前的适龄人口现状,兼顾未来人口结构变动,转变高职教育依靠扩大招生规模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加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协调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关系,衔接中高职教育发展、促进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融合[4],建设与本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实行由订单式向现代学徒制的转变,促进产教深入融合;实行专业设置由资源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实然型向应然型转应变,并依靠契约结合和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集团化办学思路,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由专兼融合向校企混编的转化;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加强教育能力建设,积极参加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分工,扩大江苏高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1]万玉凤.我国高职教育规模首破千万[N].中国教育报,2015-9-16(01).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6.
[3]米红,文新兰,周仲高.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03(11):76-81.
[4]崔景贵,夏东民.现代江苏职业教育体系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1.
[5]梁颖红,周德富,李亚琴.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有多远[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7(2):71-73.
(责任编辑:施建平)
Research on the Scale of Jiangsu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s Prediction during “the Fifteenth Five-year Plan”:Based on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Factor
HUA Oua,CHEN Yanb
(a.Office of the School Party Committee;b.Department of Students’Affairs,Jiangsu Jiankang Vocational College,Nanjing 211800,China)
G718.5
A
1008-5475(2017)03-0063-04
10.16219/j.cnki.szxbzk.2017.03.012
2016-09-13;
2016-10-1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B-a/2013/03/015)
花 鸥(1982-),男,江苏东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花鸥,陈彦.“十三五”江苏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及预测研究—基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7,28(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