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素萍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安阳 455000)
在校新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以安阳幼专新生分析为例
岳素萍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安阳 455000)
本文通过对某高等专科学校291名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自我主观感受三方面进行了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数据分析,从多个因子方面分析了其现状,发现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虽然大部分良好,但是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学生状况堪忧,本文又进一步进行了原因探讨,为高等专科学校新生人际关系状况调适起到了借鉴作用,对一般高校新生心理健康工作也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高等专科学校;新生;人际关系;调查分析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能独自生活的人,他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亲合倾向是人的天性,如果人际关系不良,则会阻碍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挫折感,加剧内心的矛盾冲突,引发不良的情绪反应,进而干扰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严重者会导致心理和生理疾病。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大一新生刚刚从充满爱的家庭里走到学校集体生活中,在远离父母的地方,与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处的怎么样呢?从新生的入学适应和心理健康方面我们不得不去关注这个问题,以便我们更有效地来调整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本次调查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同学关系测验问卷,本测验可用来帮助中学生了解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并从交谈能力、交际行为、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四个方面来帮助她们了解自己人际关系不佳的原因所在。
第二部分是师生关系测验问卷,大一新生刚刚从高中被老师严格管理中走过来,面对新型的师生关系,面对新的老师,可能对自己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极为敏感的,他们可能因为与老师关系处理得好而觉得学习生活愉快,也可能因与老师关系处理得不好而感到前途无望,本测验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与老师关系的问题所在,以便自己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改善师生关系。
前两部分的结果是学生在测量问卷上的客观得分,那么,他们主观感受如何呢?为此,我们特设计了第三部分调查题目,共三题:(1)你认为你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2)你的交往烦恼主要来自于什么。(3)引起烦恼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原因?以便能搜集到更全面的材料,好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更有效地来设计教学。
本次调查采取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校(高专)一年级新生中抽取了幼师专业248人,英语专业43人,占一年级总人数的58.2%。其中,由于专业的原因,女生占了绝大多数。
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17.1%的同学人际关系适应良好,43.2%的同学人际关系一般,而26.4%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困扰,13.4%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困扰。这个数字虽然符合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但依然令笔者感到吃惊,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比例呢,是独生子女教养的弊病,还是青春期的人际关系敏感,还是刚入新学校的不适应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看一下后面的数字。
表1 同学关系调查统计表(%)
同学关系不良最主要的原因是在B交际与交友方面,22.8%的同学在该方面存在严重的困扰。这类同学一般胆小怕羞,社交意识不够,交际能力弱,在一些社交场合尤其是和陌生人见面感觉紧张、拘谨,不知如何处理一些意外事情,往往使自己处在尴尬的地位,失败的社交体验更加深了自己的退缩心理,逃避交往便成了她们惯用的法宝。她们一般性格内向、敏感,甚至有点自卑,总是担心别人会对自己有什么不良印象,对自己的形象(容貌或仪表)不够自信。这些同学要想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努力使自己开朗、自信起来,也许成功体验的不断强化才是真正自信的基础。不妨先试着交一两个知心好朋友,再以她们为中心不断发展扩大友情范围,日久见人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终会得到同学的认可和关注。
影响学生人际关系的第二个原因是D异性交往方面,17.4%的同学在此方面存在较严重的困扰。由于成长环境或自身性格的原因,一些同学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又正值处于男女交往的敏感期,所以,她们会感觉与异性相处拘谨、不自然,不知如何与异性同学更好地相处,不会把握交往的分寸感,由此可能会形成一些对异性同学的不正确看法,更进一步阻碍了自己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同学们正处于情窦初开的时期,对异性交往特别敏感,比如有异性给好朋友打电话呀,或有异性找呀,甚至提到这个话题,她们都会特别感兴趣,穷追不舍,这对那些性格内向、缺乏经验的同学来说,可能更容易处于尴尬地位。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交往,注重友情、淡化性别,逐渐学会落落大方、自然地与异性交往。
影响学生人际关系的第三个原因是C待人接物方面,10.1%的同学缺乏待人接物的机智与技巧。这些同学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地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有意识地照顾同学的自尊心和面子,也不能及时地给予别人关照和体贴,过分地羡慕或嫉妒别人,有时会口不择言而伤害了同学,有时可能会因为同学的一句玩笑话而大动肝火,甚至怀疑别人常在背后谈论或愚弄自己,所以,虽然总是尽量地使别人赏识自己,却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这些同学要想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钻牛角尖,把心眼放宽一点,正确看待同学的荣誉和言行,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同学们的出发点,这样会让我们更感到天空的广阔、生活的美好。
影响同学关系的第四个原因是A与人交谈方面,9.2%的同学不善言谈。她们不善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时常把委屈憋在心里,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感到自己不被理解,难于与人结成知心朋友。在她们不会“说”的同时也不会“听”,在与人交谈时,不能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谈话,不能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这些都造成了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障碍,以至于和大群朋友在一起时,自己却常常感到孤独或失落。那么,这些同学要想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说”和“听”,提高自己的交谈能力和技巧。
在分专业统计上,由于她们都是刚升入一年级的新生,专业的分化还不太明显,虽然幼师班清一色的是女生而英语班有男生,但男生所占比例不大,因此在同学关系的统计结果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总体来说,英语专业同学关系偏向良好,而幼师班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严重困扰的比例多于英语专业;在A交谈方面、B交际与交友方面,英语专业略差于幼师专业,这可能与幼师专业同学爱说爱笑、性格比较开朗主动有关;在C待人接物方面英语专业优于幼师专业,也许与英语专业同学的性格和班级氛围有关吧;在D异性交往方面,英语专业明显不如幼师专业,不知是幼师专业的同学真的在这方面处理的比较好呢,还是因为班里没有男生而隐藏了问题?
表2 师生关系调查统计表
图1 师生关系调查统计图
从表2可以看出,在同学与老师的关系处理上,20.8%的同学感觉良好。50%的同学与老师相处感觉有点紧张,29.2%的同学感觉非常紧张,比较符合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虽然说师生不同的角色、地位、对应比例,都可能使学生感到老师的权威性和距离感,相处起来也不可能象在家里与父母一样亲近、融洽。但作为一个教育者,老师还是应该追求建立最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远离我们的原因主要是哪些呢?
从统计数字可知,师生关系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来自于学生对老师情感上的距离和困惑。42.1%的同学感到与老师情感疏远,老师很少与自己倾心相谈,当自己苦闷时,找不到一位能倾诉内心隐秘的老师,老师并不了解自己的忧虑与不安,甚至感到老师有点冷漠。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不能亲近我们,在心理上与老师保持距离感,这将会使我们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老师应尽可能的去关心学生、去走近学生,不仅是空间距离,还有心理距离。老师也许感觉这样很累,一个人面对好几个班,甚至是十几个班,一周就那么一两节的见面时间,一个人同时对应几百个人,连名字都难以一一叫出,怎么去熟悉、关照、走近每个同学呢?这也许与高校的教学模式、管理体制有关,但我们老师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走近学生,给予其温暖。
造成师生距离的第二个原因来自于教学方面。也许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够好,也许是部分学生基础差,25%的同学感到老师上课没意思,不能吸引自己,经常不能明白老师的讲解,在学习方法上得不到老师有效的帮助,从而失去了对老师的兴趣和对老师的敬佩感。由于学不会这门学科,所以也就不愿接近相关的老师。从这点出发,老师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力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课下可对那些基础差的同学给予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跟上课程,既帮助了学生学习,又有助于师生情感的建设。
在师生关系上,高校老师做得最好的就是师生地位上的距离感。可能老师大多具有高学历,有较好的人格修养,一般不会盛气凌人高高在上地教训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与学生相处时,都比较注重平等、民主。所以54.6%的同学在师生地位的距离方面感觉良好。但仍有20.2%的同学感觉紧张,可能与自身的性格内向、退缩、自动疏远教师或个别教师的行为有关。
表3 人际关系主观性感受调查统计表
作为老师,我们都有责任来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从情感上、教学方法、角色地位上来尽可能地接近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可,走进学生的内心,改善师生关系,给同学们创设一个民主、温馨、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图2 人际交往的烦恼来源
图2显示,20%的同学自我感觉人际关系状况良好,75.5%的同学感觉一般,4.5%的同学感觉不好,与在第一部分同学关系上测得的结果相比偏好。也许是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是不愿承认自己人际关系不好,怕影响老师对自己的看法,但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如果这个数字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的话,倒是值得欣慰的。
人人都有交往的烦恼,那烦恼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呢?从第二题的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交往烦恼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同学之间(60.4%),其中,好朋友的怄气、争吵,或某种意义上的“背叛”,也是她们烦恼的主要来源,占据了第二位(24.1%),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笔者向学生调查时本没有“好朋友”这一项,是同学们提醒我加上的。既然是好朋友,相处自然要多一些,矛盾随之也会多一些,如何正确、客观地看待朋友,对她们来说是需要引导的。排在第三位的是异性交往(16.7%),第四位是与家庭(16.3)和老师(11.4%)的关系。看来,要想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学会与人交往,我们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时,这些就都是不可或缺的话题。
在学生对自己的烦恼归因上,同学们最主要的还是归因于自己,如认为自己脾气不好、不善交往、不会处理事情、学习不好、对朋友期待过高等;其次是归因于别人不好,如别人都不关心自己、冷漠、不可信任、得寸进尺等;第三位原因归为家庭负担重、父母对自己期望太高、缺乏沟通、害怕老师、学校环境不好等客观原因。在归因的同时,许多同学都表达了渴望友谊、关爱、沟通的迫切心理,这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个艰巨的课题。
面对高专新生的人际交往专科,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入学适应、情绪、学习等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其心理健康,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重视对大一新生的人际交往状况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升,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1]卢远.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6):102-103.
[2]缪洁.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对策[J].民营科技,2009(4):76.
[3]曲淼,唐云锋.某高校新生人际关系状况与影响因素[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8):55-57.
[4]姚勤,尤小红.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63-67.
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7)02(c)-00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