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视阈下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研究

2017-10-12 00:55张润昊
大陆桥视野 2017年17期
关键词:友好城市襄阳一带一路

文/张润昊

“一带一路”倡议视阈下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研究

文/张润昊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作为次国家政府的城市成为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各类信息汇集的中心。城市正承接中央政府下放的更多权力,自主开展国际交往,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已成为城市对外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应紧紧围绕“以开放引领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开发机遇,顺应时势变化,结合襄阳特点和发展需求,按照经济与文化兼顾、全局与重点统筹、眼前与长远并重的原则,定好位、布好局,将襄阳打造成为汉江流域开放高地。

一、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之沿革

国际友好城市是国际上地方政府之间建立的一种联谊与合作的关系,也是民间交往的重要渠道。“对外友好城市”在各国有不同的称谓,美国、日本等国家称之为“姐妹城市”(Sister Cities),英国、法国一般称之为“双胞城市”(Twin Cities),德国、奥地利称之为“伙伴城市”(Partner Cities),俄罗斯称之为“兄弟城市”(Brother Cities)。国际友好城市活动的历史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一般认为英国凯里市与法国普瓦市是世界上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

在我国,对外友好城市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城市与外国省(州、县、大区、道等)城市之间建立的联谊和合作关系。地方友好城市交流属民间外交范畴。从1973年天津和日本神户成为我国与他国第一对对外友好城市以来,截至2016年5月底,我国共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461个城市与五大洲133 个国家的496个省(州、县、大区、道等)的1524个城市建立了2297对友好城市(省州)或友好关系城市(省州)。

(一)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信息、人才等交流和竞争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友好城市不再拘泥于单一的“感情型”友谊交往,而逐步向“实务型”交往转变。友好城市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友谊和文化联系的“相互合作阶段”、提供交流项目和活动载体的“互惠阶段”、利于经贸和商业联系的“经济阶段”。研究表明,友好城市发展的数量、速度和该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友好城市关系的密切度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亦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襄阳经济的对外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经济对襄阳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2010—2015年,襄阳出口额从55406万美元增至215787万美元;进口额从15956万美元增至25457万美元(见图1)。襄阳友好城市交流发展的历程刚好是对这一规律的有力解释(见图2)。

图1 2010—2015年襄阳市进出口总额图(单位:万美元)

图2 襄阳市友好城市发展阶段图

1.起步阶段(1983—2000)

襄阳友好城市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1983年,襄阳与日本犬山市结为友好城市,这是襄阳市缔结的第一个对外友好城市。1998年,襄樊市襄阳县(今襄阳市襄州区)与韩国襄阳郡结为友好关系郡县。这一阶段,友好城市交往内容比较单一,仅侧重于城市官方和群众性的友好交往活动。

2.稳步发展阶段(2001—200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襄阳友好城市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21世纪初,襄阳分别与俄罗斯、巴西、埃及的城市建立友好关系,襄阳友好(关系)城市的数量增加了3个。结交的对象匹配性强,大多是所在国家的工商业中心,交流内容由一般友好交往开始向多领域拓展。

3.快速发展阶段(2010至今)

2010年以来,随着襄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襄阳友好城市的数量和质量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友好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至2016年10月12日,襄阳已与15个国家的2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或友好关系城市(含友好关系郡县),交流领域不断拓宽,交流内容不断丰富,从一般的人员互访发展为经贸、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城市建设与管理、青少年交流等,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往的特点。友好城市交流与合作已成为襄阳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

(二)襄阳对外友好城市空间分布

襄阳友好城市(含友好关系城市及友好关系郡县)共有20个,分别分布在:亚洲3个,其中日本1个,韩国1个,柬埔寨1个;非洲1个,即埃及1个;欧洲7个,其中英国2个,德国、俄罗斯、波兰、意大利、法国各1个;北美洲5个,其中美国3个,加拿大2个;拉丁美洲4个,其中巴西2个,墨西哥1个,阿根廷1个。20个友好交流城市中,发达国家12个,发展中国家8个。

图3 襄阳友好城市/友好关系城市数量分布图

表1 襄阳友好城市/友好关系城市一览表

二、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之定位

对外友好城市交流成为襄阳国际文化形象的展示舞台,经济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展示窗口,获得先进技术和规划理念的便捷通道,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的前沿基地。要积极开拓襄阳教育国际化的空间,扩展旅游业海内外市场的渠道,带动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襄阳社会各界的国际交往能力。

(一)历史文化类友好城市

“历史同源、文化同根”是次国家政府发展对外交流的宝贵资源,并进而成为拥有这种资源的次国家政府开拓国际友好城市交往的特殊财富。进一步拓展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历史文化类城市是优先选择对象。“一城两文化”是襄阳的城市文化名片,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可以找寻同样拥有古城文化、流域文化、智慧文化的相关城市。襄阳是古代“万里茶道”的节点城市,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可以沿着“万里茶道”向北、向西,再续大“茶”缘。

(二)经济贸易类友好城市

拓展友好城市,离不开经济贸易往来流通。国际上各城市结交的基础一般都建立在双方是否具有发展共性和资源互补性。襄阳拓展友好城市也要与襄阳自身的城市特色类似。只有这样,友好城市之间因为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才能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带动经贸往来活跃。这类原因结交的国际友好城市之间将依靠友好城市政府之间的互访交流,以及各种政策支持来促进友好城市双方社会团体及社会公众之间的文化交流、信息传递等,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与了解,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进而促进彼此间的经贸往来。

(三)旅游观光类友好城市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合作型的产业,旅游要素只有实现了国际国内双向流动,才能实现其最大公约数。襄阳旅游要走向世界,让世界旅游拥抱襄阳,需要点与点对接,线与线相连。襄阳作为中国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使得襄阳山水名城有其独特魅力。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要立足于山水良好的资源禀赋,将襄阳国际旅游线串起来。可以与韩国的襄阳郡、日本的犬山市共同打造东亚旅游板块;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发展友好城市,打造东南亚旅游板块;与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发展友好城市,打造欧洲旅游板块。

(四)交通枢纽类友好城市

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要立足于襄阳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立足于打通襄阳联络“一带一路”交通节点城市的“断头路”,以及陆地交通、水上交通、空中航线、物流线路的“任督二脉”,将襄阳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上贯穿中外、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立交桥”。埃及亚历山大市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和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途经地。加拿大的密西沙加市是重要交通枢纽,有七条省级高速公路横越该市,而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的大部分更是坐落于该市范围以内。襄阳今后可以考虑在马来西亚、肯尼亚、希腊等国发展类似的友好城市,将襄阳与世界联通在一起。

三、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之格局

谋划好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不仅要谋划好定位,而且要布好局,在价值、区域、领域、层次等方面做好选择,实现点、线、面结合。

(一)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布局

襄阳需要顺应时势变化,契合城市特点和需求,按照“互补互益、务实合作、经济与文化兼顾、实力与资源统筹、眼前与长远齐重”的原则,不断优化国际友好城市布局,量质并重发展友好城市交往,主动作为、持续作为。

1.“数量”“质量”兼顾——价值之选择

在发展友好城市时,既要注重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在增加量的方面,重点要扩大对外交往的范围,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与世界各国城市的联系,拓展友好城市选择的空间,增加友好城市选择的余地。在提高质的方面,重点是要全面了解情况,避免盲目性,增强目的性,确保友好城市双方有互利互补的基础,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2.“一带”“一路”融汇——区域之选择

强调“一带一路”的振兴,强调上合组织成员国等区域合作,强调与“金砖五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合作,这是我国外交的优先方向。襄阳的友好城市结交,工作重心应该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友邦转移,以配合经济发展由单向的“请进来”向“请进来,走出去”双向合作转变。既要继续配合城市发展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也要服务“走出去”战略寻找和提供更新更广的资源和市场。因此,今后的友好城市布局,应重点拓展俄罗斯、中东欧、东南亚、拉美和非洲地区的交往,在这些地区广结友好城市,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知名城市。

3.“传统”“未来”结合——领域之选择

襄阳友好城市的拓展,既要巩固“传统”,更要着力“未来”,将“传统”与“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在巩固传统的文化、经贸领域合作基础上,对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发展战略在教育科研、清洁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实现宽领域、多层次,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不断编织城市关系网络,培养积累城市对外交往人脉,使外事人脉资源呈现滚雪球式增长,城市对外交往实力不断提升。

4.“政府”“民间”协同——层次之选择

把友好城市关系看作一个主系统,积极挖掘友好城市交流资源,拓宽对外交流领域,为各部门对外交往牵线搭桥,将官方、机构、民间和市民的积极性与智慧调动起来,建立更多的友好学校、医院、园区、社区、协会等子系统,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对外交流格局,以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和途径,为友好城市各方提供更多相互了解和合作的机会。

(二)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格局

襄阳友好城市工作重心转向“重布局、提质量、图发展、谋合作、求实效”上,开展多方位的探索与实践,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1)布点。“手牵手、点对点”,选择合适的国际友好城市布子。围绕优化国际友好城市布局,着力提升友好城市工作质量与成效,瞄准结交一批与襄阳互补性较强的国际城市,借此提高襄阳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友好城市间以经贸合作为主的多领域务实合作,服务于襄阳社会经济发展。

(2)连线。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坚持城际关系与条线合作并举、官方联系与民间交往互补的方针,尝试推行多层次、立体式的城市对外交往,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不断编织城市关系网络,培养积累城市对外交往人脉,推动城市参与国际交流。

(3)组面。“期待以点带面”,通过友好城市合作带动区域间的开放交流,促进汉江流域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推动流域联动发展友好城市,将友好城市分布按不同规模层次、不同地域进行配置,为城市之间的合作增添更多接口,提供更宽途径。增加友好城市的数量和类型,形成相互带动、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的效果,形成规模效应。在汉江流域共享友好城市渠道、合作信息、翻译接待力量等,实现资源套用、共享和配合,更大程度拓展合作空间,节约交往成本。

四、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之内容

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内容,具体来讲,主要有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教育卫生合作、创新创业交流、环境保护合作、交通物流合作、旅游合作、城市治理合作等方面。

(一)讲好故事——推进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发展

襄阳与友好城市之间,借力“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等多途径、多角度、多形式的彼此宣传,让友好城市间各自了解对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服务优势。积极宣传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襄阳在友好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定期在友好城市举办各种“文化节”“艺术节”,向外宣传襄阳的优秀文化。

筹建友好城市海外襄阳人联合会。通过联合会,团结在外的襄阳人,聘用国际知名人士和民间友好人士作为襄阳的国际交流代表,建立广泛的对外交往人脉网络,扩大对外影响,推动友好城市间的交往, 更好地开展外宣工作。

建立涵盖所有友好城市的信息交流平台,推进涵盖襄阳与友好城市、襄阳友好城市之间的包括经济、文化、城市建设、教育、科研、旅游卫生、医疗保健、环境保护、信息管理、市民交流等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文社会领域交往。

(二)合作共赢——推进友好城市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发展

襄阳与友好城市之间要将重大境外合作项目与友好城市的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友好城市之间共建工业园区的示范作用,强化项目支撑,深化经贸合作,取得交流实效。将友好城市互访与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举办经贸洽谈会、投资说明会等,寻求经贸合作新途径。

加强与友好城市政府经济部门、工商组织、行业协会与知名企业的联系,以政府友好往来推进企业间合作,吸引友好城市企业来襄阳兴业,支持襄阳企业到友好城市开展经贸合作。举办“襄阳友好城市经贸洽谈会”,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国际友好交流、加强襄阳与友好城市间的务实合作。

积极与国际友好城市开展境外招商活动,将包装好的项目带到国外扩大宣传,对现有的外资企业加强支持,利用“口碑效应”吸引更多外商来投资。在友好城市间创立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中介机构,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在全市进行招商,促进信息向生产力的转化,使对外交往服务于经济建设有一个有效载体。

(三)资源共享——推进友好城市间的教育卫生合作发展

加强襄阳与友好城市间青少年的交流,为彼此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友好关系打下坚实基础。有计划地派遣留学、进修人员,推进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根据襄阳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一支熟悉国内外和本地区情况、精通外事业务、通晓国际法规、外语水平高超的专业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可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共建各层级国际学校。

推进友好城市医疗卫生合作。加强卫生合作机制、卫生论坛等平台的建设,同时与友好城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实施合作项目,让更多的城市参与襄阳建设,实现互利共赢。开展与友好城市间的卫生合作交流,开展学术交流、医疗服务和慈善救助等活动,政府与民间互为补充、互相协作,共同提高襄阳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合作机制建设,与友好城市卫生领域互访,签署卫生合作协议。举办“襄阳卫生合作论坛”,逐步建立与友好城市的信息沟通机制,强化与友好城市的疾病联防联控机制。

(四)智慧碰撞——推进友好城市间的创新创业合作发展

开展友好城市间的创新创业论坛,在技术和市场领域进行互补。学习信息技术较发达友好城市的创新经验,形成高效的创新体系。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满足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和广阔的内需市场。推动创新与合作的经验交流,聚焦清洁技术、游戏、信息通信技术和新能源等领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在襄阳举行“友好城市创新创业大会”,汇集来自友好城市的众多科技初创企业,聚焦投资者和媒体的目光,为襄阳初创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国际投资者、企业高管和媒体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借助大数据平台,针对未来需求,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创办襄阳与友好城市间的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实现城市之间的有效对接,带动整个襄阳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为襄阳企业实施创新、研发、购买技术专利、引进设备等融资投资。

引进友好城市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襄阳与友好城市间的研发机构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使之成为高新技术研发与创新产业的集聚地。与友好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布局创新孵化、信息安全、大数据互联网、新兴金融、科技研发等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建设生态科技园,在城市规划等领域开展合作。

(五)绿色发展——推进友好城市间的环境保护合作发展

学习借鉴友好城市的地方环境立法执法经验,用法治手段推进环境保护。学习借鉴友好城市环境法律体系和内容,环境执法程序的立法技术和手段。推进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率作用。树立政府部门在公众心目中良好的环保形象,使之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主导力量。推进保护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使民众呼声得到尊重和表达。通过主动公开环境状况,尊重民众意愿,让公众有更多的知情权,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发挥科技对环保的支撑作用。从环境立法、环境监测与治理到生态城市建设,都必须得到科技的有力支持。通过高科技来改善环境、建设城市生态,以环境保护促进科技发展,以科技发展推动环境保护。推进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环保教育不仅是要从孩童抓起,还要突破校园教育的范围,组织城市规划、环保人员等举办各种讲座,宣讲节能环保在日常生活、生产及工程建设方面的运用,将环保理念渗透到各个社区、学校、企业以及政府部门。

(六)四通八达——推进友好城市间的交通物流合作发展

“十三五”期间,襄阳将成为“米”字形八个方向超大型高铁枢纽,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往西可连接兰州、西安等城市,打通通往中亚、欧洲的通道;往南连接贵阳、昆明、南宁等城市,可打通往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的通道。

襄阳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后,客货运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将逐步开通国际航班,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城市航线航班,提高服务“一带一路”的能力。

襄阳“一江三线”四条国际物流通道雏形初现,多式联运、通江达海、无缝对接的立体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在形成。“一江”:向东,通过公路到武汉,经过长江黄金水道出海,通达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三线”:向南,通过宁波铁海联运,到达非洲、澳大利亚等;向西,通过“襄阳—阿拉山口”铁铁联运线,直接出境,通达中亚、欧洲;向北,通过“襄阳—满洲里”铁铁联运线,出境到达俄罗斯及欧洲。可以加强与类似英国威克菲尔德等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合作,打通相应通道。

(七)畅游世界——推进友好城市间的旅游合作发展

与友好城市间缔结协定,为襄阳旅游合作提供保障。建立襄阳与友好城市间旅游促进机构和旅游企业联合会,举办旅游产品专场推介会,采取有效措施便利人员往来。

建立友好城市旅游多边合作机制。在互送客源、相互支持宣传推广等方面深化友好城市与襄阳旅游合作,建立并分享旅游数据库,开通中英文双语旅游合作网站,推出适合襄阳及友好城市游客的精品旅游线路。

推进海外投资,为旅游合作奠定基础。紧密结合、互相带动出境旅游与商贸活动、海外投资,通过商务旅游活动给襄阳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便利,口碑良好的海外投资企业成为襄阳形象的代表。加强与友好城市人民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相互了解、学习友好城市文化。友好城市经贸联系愈加紧密,旅游合作基础日益巩固。

轮流举办“襄阳日”和“友好城市日”,鼓励双方每年组团互访,积极开展务实合作,丰富双边关系的层次和内涵。举办襄阳和友好城市间的旅游产品专场推介会,举办襄阳与友好城市经贸交流会。互办节事活动及文艺团体互访,既增进了解,又利于旅游合作。

(八)从“管”到“治”——推进友好城市间的城市治理合作发展

不断提高襄阳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实地走访友好城市社区,学习友城社区建设、交通规划和体育休闲设施建设,学习友城解决城市问题的成功经验及城市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探讨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提高襄阳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引入市政管理服务系统。通过知识、技术和能力的传输,借鉴友好城市的发展经验,获得相应的商业机会,设立实践环节,规范市政工程。

建立城市参与式治理。加强政府的责任,满足市民的公共服务,推动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公务员培训和技术发展。建立表达市民诉求的相应机制,通过加强市民参与和政府问责机制,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当前,地处内陆的襄阳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机遇,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努力建成内陆开放的新高地。依托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在友好城市之间,构筑大平台,打通大通道,实行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由此,襄阳将由内陆腹地跃居开放前沿。

(作者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友好城市襄阳一带一路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2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主题:“幸福城市,绿色生活”
上海电动汽车友好城市计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