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性与未知之域
——在上海国际文学周“科幻文学的秘境”主论坛的发言

2017-10-12 03:58李敬泽
青年文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总体性科幻想象

⊙ 文 / 李敬泽

总体性与未知之域

——在上海国际文学周“科幻文学的秘境”主论坛的发言

⊙ 文 / 李敬泽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一九六四年出生,一九八四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评论家,散文家,编辑家。著有《纸现场》《为文学申辩》《致理想读者》《青鸟故事集》《咏而归》等十余部文集。曾获冯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

昨天,也是晚上,我去理了个发。“剃头三天丑”,所以今天这个样子对不起大家。理完了发,去结账,多少钱?六十块。我掏出钱包,拿出一百块。收银小姐很为难,找不开啊。我也为难,那怎么办?她说,你可以用手机支付。我说,我手机倒是有,但是怎么支付呢?她说你有支付宝吗?我说没有。她说那微信支付?我说微信支付功能有,但是里面没有钱,又没人给我发红包。她说你没有绑定信用卡?我说怎么绑?于是两个人僵在那里。在那一刻,我觉得我是一个人从使用贝壳、铜钱和钞票的五千年历史的“现金时代”忽然闯进了未来。

这个问题后来解决了,我加了她的微信,她给我发了个红包,我收到了她要找给我的四十块。为什么要说这件事呢?我要说的是,今晚,二○一七年的八月十五日,在黄浦江边的上海文学周上,科幻文学成为了主题,这并非偶然,这不是组织者拍拍脑袋就想起来的。它确实反映了我们的文学、文化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焦虑。好像是忽然就焦虑起来了,我们的现实不仅包含和沉淀着过去——对此我们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好像人们忽然意识到,我们的现实同时经受着未来的侵袭,未来不再是时间之线的另一端,未来就是现在。这个世界的速度、科学和技术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已经很难分清什么是可能性、什么是现实性,技术的未来不经我们思考、不经我们同意、也不给我们时间准备就侵入现实,废黜千百年来的经验、智慧和信念。有些人对此感到亢奋,真刺激啊,有些人则愤怒和恐惧,每个人都感觉到我们处在一个现实、过去、未来交错杂陈的时代。对这种境遇、这种焦虑,人们要做出文化上的回应。于是我们看到,科幻文学热了起来,以至于成了今晚的主题。

科幻小说我其实不懂,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显而易见。那就是,科幻文学对传统的、主流的、“纯”的文学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提醒。它提醒我们,在文学中,整体性的关切、总体性的眼光,并非过去之事,它有九条命,它随时会活过来;而且现在,王者归来,它随着未来归来。它有着理智上的强大合法性,有着作为一种想象域的强大活力。我想在座的很多小说家和评论家都理解我在说什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通行的文学观念中,对人类生活的总体性视野和想象急剧衰微,我们认定小说家唯一合法的工作方式就是使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人、理解人,不是由芥子而见须弥,而是,芥子即是大千世界。而现在,读一读科幻小说我们就知道,除了显微镜,还有望远镜,或者虚拟的、想象的望远镜。中国有个老故事,叫作“杞人忧天”,说的是春秋时有个杞国人,天天担心天塌下来怎么办,不好好过日子,大家都笑他,笑了两千多年。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天”,是未来,更是一种整体性和总体性,毕竟天不是一块砖,塌下来砸的不是一个人。我们现在都在“杞人忧天”,人工智能了怎么办,机器人小冰的诗比人写得还好了诗人去干什么,或者脑子里装个晶片我还是我吗?这就是整体性和总体性的归来,虽然这是换了一个马甲的整体性和总体性。

我特别喜欢今天这个主题:“地图与疆域”。我们谈起科幻文学的时候,通常都会把它理解为对未来的想象,刚才我也基本上是按这个路数说的。但我也注意到,张冉先生提醒我们,这是一个误区。他提醒得好。现在修正一下,科幻文学不仅仅是关于线性时间上的对未来的想象,科幻文学说到底是以科学和技术的名义,对于人类生活更加广阔的可能性的设问、探讨,是理智和情感上的冒险。在这个意义上,我喜欢“疆域与地图”这样的说法。它把一个时间问题转化为一个空间问题,这个空间里,过去、现在和未来交错甚至循环,由此敞开关于人之为人、关于我们的生活和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当然也是我们的思想和观念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现代以来,有一个科学传统,有一个人文传统,关于这两种传统的紧张关系,韦伯谈过,好像波普尔、伯林也都谈过。人文传统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系列极为坚固的装置,但在科幻文学中,在一种科学的、实际上也是古老的“天地不仁”的浩大宇宙观中,这些坚固的事物重新被检视,有时甚至突破了它的边界。比如关于什么是人,关于我们如何建构起人的自我形象,在这一系列的根本观念上,很多科幻小说做出了让我们大吃一惊、惶惶不安的回答。同样的,关于人类的共同生活和命运,关于人类生活的实然和应然等等,科幻文学都形成了思想、观念、想象的新的地平线,指向广大的未知之域。

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讨论科幻文学,这件事本身意味深长,它就是某种总体性人类活动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科幻文学的历史,它不是一个原生于中国的文类,但是在新世纪、在这个时刻,中国的科幻文学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甚至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这不仅仅是文学现象。它也表明,在全人类的规模上,对于未来的想象、选择和创造中,中国人正在成为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力量。我愿意把中国科幻文学的兴起看作是一个巨大历史过程的产物。中国随着它的复兴,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它的责任。我想这种责任不仅是政治和经济的责任,也是文化的责任,也是想象和思想的责任。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么多的中国科幻作家,不管他们的故事发生在哪里,说到底他们都正在讲述中国故事,说到底他们是为人类的未来、人类的共同生活,提供一份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设想。

二○一七年八月十五日即席发言

九月二十一日晨据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总体性科幻想象
Burst Your Bubble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未来科幻城
黄立新、贾强飞、肖天为 、冯瀚平作品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从总体性视角看葛兰西的“有机”概念
科幻画工厂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