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2017-10-11 02:14陈金山陆立峥郭建钢
关键词:农林应用型交通

陈金山,陆立峥,张 翀,郭建钢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基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陈金山,陆立峥,张 翀,郭建钢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针对厚基础、宽专业的人才需求,提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设想。通过分析交通工程专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以道路工程为专业背景,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以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为特色的改革思路。在培养中,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出递进式教学模式、高水平综合实验平台和校外教学协同机制等改革内容,可为同类院校提供参考。

复合应用型人才;交通工程;教学改革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这些交通难题,亟需理念新、素质高、技能强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传统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不符合时代需求,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已经结合自身院校特点,对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例如同济大学通过构建专业核心课课程包串联知识体系、发展驱动型教学模式[1-2],武汉科技大学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3],重庆交通大学提出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人才[4-5],吉林大学探索“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力提倡校企合作[6]等,以适应交通运输业发展对交通技术人才的要求。本文依据现代交通问题的特点和社会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交通工程专业涉及范围广、研究领域多的特点,立足校情,探讨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设想。

1 交通工程专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创办于1996年,每年招生规模为60人,2006年被学校确立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但与农林优势学科相比,其学科积淀相对不足,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科研水平等都存在较大差距。作为工科专业,交通工程对实践性有着较强的要求,其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学生的工程技术水平、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新力。目前,交通工程专业采用学分制,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学科(专业)选修课、个性发展课以及实践教学六个部分组成。当前实施的2016交通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公共课和科类基础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专业核心课和学科(专业)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实践教学环节稍显薄弱。2016级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各部分学分比重见表1所示。这种课程体系分布给予学生的实践机会偏少,公共课及科类基础课的所占比例相较专业类课程高出许多,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表1 2016级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对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历年毕业生发放跟踪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4份。其中,51.06%的毕业生认为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61.7%的毕业生目前从事的工作类型为工程技术类;毕业生希望完善的课程类型(多选)中59.57%为规划设计类课程,55.32%为专业实践课程。毕业生最不满意的实践教学为“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或生产”和“课程实习”等。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见图1-图4。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交通运输业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水平较低,社会适应性欠佳等,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仍存在不合理之处。据此,应结合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需要对交通工程专业实施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图1 交通工程专业社会适应性

图2 毕业生工作类型分布

图3 毕业生希望完善的课程

图4 毕业生最不满意的实践教学环节

2 教学改革整体思路

交通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体现全面素质教育,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相融合,着力于培养厚基础、宽专业、能力强、素质高、适应性好的当代高校人才。立足于农林院校背景、交通工程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学过程中现存问题,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将按照大交通人才培养模式,以道路工程为专业背景,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以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为特色,突出“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交通控制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3个专业发展方向,形成“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综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特色的递进式教学模式,同时积极融入海西现代化城市建设,为海西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输送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3 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构建递进式教学模式

递进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环节间的时序性,结合课程特点和知识推进的逻辑性,考虑各教学环节间的内在联系,有效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在大学学程内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层级的教学内容。基于本校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性不足、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不强的现状,构建“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综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特色的递进式教学模式。一、二年级主要以理论基础知识、公共能力培养、专业认知参观(英语综合能力训练、工程制图与工程测量、交通概况认识与现状调查)为主,提高感官认知。三年级以专业实训(驾驶实训、DICAD实训、Fd2006实训、TransCAD实训、交通系统分析、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交通站场设计实训)为主,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四年级以专业综合实训(交通控制与仿真、综合课设、基本技能考核、创新创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为主,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在学分和学时分布上,应偏重于专业类课程,根据“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交通控制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3个专业发展方向进行设置,并加强实践环节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3.2 建设高水平综合实验平台

高水平实验室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依托,综合实验平台是探究性试验开展的基础,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需要。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此,建设综合性实训中心、加强实践环节间的联系势在必行。从专业就业面出发,需在交通调查与分析的实践基础上,将交通工程学、交通系统分析、交通规划、交通设计和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实践环节相互串联,强化学生对交通工程知识体系的运用能力;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相关实验进行整合,提高学生道路工程方向设计能力。同时,所构建的综合实验平台要做到开放性强,满足学生课余学习的需求,以弥补实践环节的不足。此外,应不断加大实验室设备建设经费投入,改善农林院校工科专业实验设施陈旧、缺乏的状况,促进优质实践资源发展,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为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提供资源保障。

3.3 强化校外教学协同机制

校外教学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理论知识教学为学生实际操作提供依据,因地制宜的实训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强化校外教学要求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才能引导学生由吸纳知识向应用知识转变,加强学生实践原动力。同时,为体现区域性特色,倡导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项目中,培养学生对福建地区山区中小城市、沿海大中城市交通特点的认知,力求教学实用性。此外,校外教学的一大重要平台为实践基地。推进实践基地建设,涉及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施工、交通控制系统开发、交通管理与组织以及交通安全分析等方向以覆盖交通工程专业主体知识领域,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强校外实训,要求毕业班学生根据自身求职需求选择实践基地,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实践培训,聘用校外导师对其进行实践培养和考核。通过校外实践培训,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4 结语

面对厚基础、宽专业的时代要求,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立足于交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改变了课程体系结构,加大专业课比例,完善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践培养环节,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突出了交通工程专业的工科属性,达到了培养“软硬交通兼顾”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的。随着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新的课程体系还需经过时间的验证,不断完善与更新。

[1]吴娇蓉,林航飞,辛飞飞.面向一流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包建设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163-166.

[2]李晔,吴兵.基于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9,(7):25-27.

[3]冉茂平,周兴林.交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 (10):75-77.

[4]杨亚璪,杨林.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分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4,37(1):85-88.

[5]任其亮.交通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13):266-270.

[6]胡宏宇,李志慧.交通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41-42.

Thoughts on Teaching Reform of Traffic Engineering Based on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CHEN Jin-shan,LU Li-zheng,ZHANG Chong,GUO Jian-gang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Aiming at the demand of talents with solid foundation and broad specialty,the train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s put forward.Based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special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idea which features the traffic system management and control,taking the road engineering as 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and cultivating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talents as the main target.This training attaches importance to improv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In this training,progressive teaching model,high level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extramural coordination education are raised,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institutions.

inter-disciplinary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traffic engineering;teachingreform

G642

A

1674-3229(2017)03-0118-04

2017-06-10

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1415204)

陈金山(1977-),男,硕士研究生,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系统优化。

猜你喜欢
农林应用型交通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繁忙的交通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小小交通劝导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