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炜 凡海萍 王 亮 郑 健
上海农产品加工企业助力农业转型、农民增收
■郑一炜 凡海萍 王 亮 郑 健
近期,为了解上海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及带动农民增收情况,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调研了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奉贤区、崇明区的1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调研结果显示,上海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2016年,上海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383家,带动农业基地面积670万亩,带动本地农户12.36万户,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50亿元,利润总额23.33亿元,其中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91家。
上海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范围广泛,涉及谷物加工、蔬菜净菜加工、豆制品加工、肉类加工等多个行业。上海宝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谷物加工,与宝山区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签订协议,建立了5000亩的优质大米生产基地,按照“公司+农场+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超大食用菌有限公司在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河南等10多个省建立食用菌种植基地,由公司提供菌包给农民进行种植,并进行技术指导,由公司统一收购进行加工销售。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豆制品、面制品、早餐食品、粮食加工品、生鲜农产品等5大系列1000多个产品,在东北、山东、江苏、上海周边建立大豆和果蔬种植基地20多万亩,畜禽、水产养殖基地1.5万亩,签约农民达到4600多人。清美上海农产品加工基地现有标准化厂房20多万平方米,技术先进的豆制品冷链加工流水线86条,面制品冷链加工流水线45条,冷藏运输车300多辆,冷库面积80000多平方米。
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蔬菜净菜加工企业,为沃尔玛等超市150家门店、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以及在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停泊的邮轮配送新鲜蔬菜,与阿里巴巴、1号店等国内知名生鲜电商运营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道路上,摸索出一条新的发展模式。汉康豆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往农工商等大型超市、宝钢集团、上海高校后勤配膳中心等单位,并在全市各区标准化菜市场开设500多家专卖店,直接供应上海市民。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已在上海开设豆制品专卖店和超市豆制品专柜4000多家,面点早餐连锁门店300多家,品上生活中心菜场40多家成为上海市民餐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奉贤区的上海景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农民合作社签订订单协议,通过合作社带动上海1200户农民种植、生产、销售蔬菜,户均增收约3000元;在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金沙镇及周边地区建立蔬菜生产种植基地3050亩,通过合同制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2100户农民实现增收,户均增收2000元。2016年,超大食用菌有限公司收购宝山区食用菌共计485吨,带动33户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户均年收益在10万元以上。2016年,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通过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和订单农业等方式,采购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小麦达7.64万吨,带动生产基地15.94万亩,带动4973户农户增收。其中,公司把上海的崇明、嘉定和金山区作为定点采购基地,当年从以上3个区收购小麦1.31万吨,带动粮食生产基地3.28万亩,带动农户1022户。2017年,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全产业链的就业岗位增加到5000多个,带动4600多个种植户就业增收。奉贤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3万多户农户建立合同关系和稳定购销关系,实行利润返还,与农户签订的年订单总额达到8亿多元。
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通过产地粮管所、“农民经纪人”与农户签订相关购销合同,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联动机制,在政府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基础上,根据小麦市场行情的涨跌,对最低收购价格进行合理调整,当价格持续低迷时,做出适当的让利给生产基地农户,以保障农户的利益。上海紫燕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其中,生产人员500名左右,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员工加盟专卖店。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上海加工基地的3个工厂,分别生产豆制品、面制品和生鲜半成品,有生产员工2500多人,其中农村户籍1600多人;在长三角地区的销售一线,分布着6000多名清美超市及专卖店营业员,他们当中一半以上属农村户籍。
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特意聘请了相关农业专家来指导农户种植,使农户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企业所需原料的品质和种植方法;在粮食收购期间,公司还在上海小麦产区专门设立了收购机构,并在当地进行初步的原料处理。上海紫燕食品有限公司在控制自产的食品安全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合作企业的市场监管工作,并杜绝采购来历不明的原材料(家禽、蔬菜等),做好品牌建设工作,保护消费者权益。黄氏鹿业专业合作社采用了现场展示鹿茸采割过程等方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真价实,以诚为本。
一是运输、用工等成本逐年上升。上海福新面粉有限公司反映,由于上海本地小麦产量逐年减少及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企业生产用小麦需到山东、安徽、江苏等地采购,增加了企业物流费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运输成本。另外,企业用工成本每年有10%左右的增幅,造成企业控制成本压力较大,利润空间缩小。二是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日益明显,但部分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不足,且人员流动性较高,企业面临技术人员重复招聘、培训等成本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海紫燕食品有限公司反映,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一线工人招工难的问题,对包装研发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较大。
虽然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仍然存在规模偏小、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等不利因素,名牌产品总体数量不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调研发现,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科技研发跟不上,缺少精深加工的技术和设备,只能维持在低层次的农产品初加工层面上。加工层次低下,加工增值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的科技含量、精深加工能力、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现代企业经营水平、资本运营水平、营利水平等都还不高,其经营理念、经营行为和管理方式仍未完全向现代化市场经济转变。
一是农产品加工业现行的增值税“高增低扣”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政府在减轻税赋上给予扶持政策。例如上海汉康豆制品有限公司,面制品的进项税赋为13%,但是成品销售的税赋为17%,近几年税收缴纳逐年增大,企业税赋较重。二是由于上海土地价格高,用地指标偏紧等因素限制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黄氏鹿业专业合作社表示,为了扩大再生产,一定的生产性建设用地是必不可少的,如扩建仓库、养殖棚舍等,但由于没有土地部门审批许可,目前连路面硬化都不能做,增加棚舍和扩大生产规模谈何容易。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政策建议
一是企业要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二是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在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为加工企业发展储备必须的人力资源。三是积极培育并引导一批高素质人才从事农产品加工行业。
一是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同行业间的收购、兼并、租赁、控股和承包等方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发挥种源、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建设域外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二是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创品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三是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有效地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与市场联结,迅速地获得市场信息,形成强大合力。
一是相关部门系统梳理农产品加工相关扶持政策,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提高企业的知晓度。二是政府设立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急需的冷藏、保鲜、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扩大优惠增值税的实施范围,给予规模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即征即退的优惠,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四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应的用地指标配套,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