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芬
新型城镇化背后的乡愁困境与出路研究
——以仙居县淡竹乡为例
■刘 芬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城镇化”而言的。“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以人为本、注重质量和内涵、生态文明贯穿全程、城乡统筹等方面。当前,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在 2020年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每天有300座村庄在不断消失。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农业大国,乡村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正如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说,每个村庄都是一座圆明园,里面都有奇珍异宝,都值得保留。传统村落的不断消失、地区特色文化的不断衰落,不仅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而且在无形当中也侵蚀着人们的乡愁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镇化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何守住心底的那份乡愁?让它不仅仅存留于人们记忆里,而是存在于触手可及的现实中。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仙居县淡竹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乡村传统文化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既推动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了居住环境质量,又保留了自己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特征。通过建立“绿色资产保护制度”“绿色公约”“绿色生活清单”等让百姓和游客有意识地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中,加大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发展特色民宿和乡村新兴产业,深入挖掘了村庄历史文化底蕴,保留了人们依恋的民俗文化和情感记忆,让每一个村庄都拥有一张名片、传承一段历史、系住一脉乡愁,成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记得住“乡愁”的成功典范。
基于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和共鸣性,乡愁文化已由来已久。国内外对乡愁都有不少记载。国外对乡愁的关注可追溯到17世纪,国内对乡愁的研究最早可上溯到西周初期,二者对乡愁有着共同的阐释:远征战士或游子对故国家乡的思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传统古村落大量消失,引发了众多学者对传统文化的忧虑。中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后,学界对此的反应非常强烈。
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已经具备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经济社会基础。所以说,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获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应当“把农业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恩格斯还指出:“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可见,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是符合唯物史观关于城市化的发展规律的。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简单理解,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目的是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得到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但在实际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导致部分走了样的城镇化发展,瓦解了传统的地域结构,不仅使传统的物质形态被强硬改变,文化内涵的精神载体也逐渐被削弱。
2015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指出,“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由此可见,在城镇改造、新建和扩建过程中应遵守建设原则,从而打造适合人居住的优美环境。但是,由于受长此以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要求的影响,再加上缺乏正确的文化指导,许多地方官员观念上有失于偏颇,为了扩大建城面积肆意侵占农村土地,致使许多农民搬离了老宅子,被迫赶上高楼,原来的乡村变成了“城中村”,永远失去了原有的村落文化和村落生活方式。这种“城进农退”的城镇化发展方式最终导致村落的大量消亡。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众文化(有人认为大众文化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因其接受对象普及性、形式的多变性和传播的迅捷性,迅速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扩展蔓延。另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民群众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加(农业生产方面,一年中农忙时间一般只有2至3个月),日渐强势的传统文化已占据农民群众的闲暇时间。所以,农民群众对大众文化的热望和追求已成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这样就导致地域文化被严重挤压,各地的地域乡风和地域文化是千百年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一个地方重要的精神内涵所在,它的有益成分是我们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营养。地域文化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使乡土社会失去了精神根基,导致社会失序、行为失范。另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各地形色各异的地域文化,才使得我国文化百花园“百花齐放”,失去了地域文化,整齐划一的文化会给人造成精神迷茫,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作为一种心理情感状态,乡愁是对非良性发展状态所产生的心理抵触,是对当前物质化突出但精神文化建设滞后的城镇化发展的反思。它不是外显的,而是埋藏内心深处的心灵体悟。在贺雪峰看来,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这种社会有着自由的社会秩序和交往模式,有着以宗族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诚信和道德是保持相互关系的抵押品。对于从村庄走出的打工、经商或工作的人而言,村庄不仅象征着与城市相隔离的生活空间,也象征着与城市相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讲,乡村是他们精神上、灵魂上的寄托,是意义生产的场所。正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乡愁实质是两种心理依赖:一是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二是对亲善人际关系的依赖。城市的冰冷和生硬让游离于村庄的人日益变得原子化、个体化,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乡村价值观念和故土情谊的地方依恋。当前逐步推进的城镇化建设瓦解了原有的地域结构,传统的乡土情感被逐渐破坏,原本相互信任、相互熟悉的熟人社会也变得日渐疏离,亲如一家的乡邻关系也变得陌生。原有的熟人社会渐渐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总之,乡村地域结构的变化使外出游子的精神寄托无处安放,“乡愁”越来越浓。
仙居县淡竹乡是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都丰富的旅游大乡。2015年,该乡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试点单位,境内13个行政村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6处,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约650处(如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公元995年的下马石等)。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淡竹乡没有走大拆大建的外延式的城镇化道路,而是走一条内涵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既推动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保护了该行政区的集中反映淡竹乡历史文化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村落等“绿色资产”,主动留住了“乡愁”。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对于淡竹乡来说,这份绿色资产清单,就承载着他们的乡愁。所谓绿色资产,指的是该乡行政区域内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寺庙、石刻、代表性建筑以及集中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古村落、古屋、古井、古树名木等。政府通过建立《永久绿色资产永世维护享用——淡竹乡永久绿色资产清单和永世维护享用管理办法》,用制度保障的形式,把这些展现村庄历史故事的绿色资产加以保护和管理。该清单规定各村对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乡政府归类、建档、登记公布,由乡政府明确乡、村绿色资产保护等级、范围、责任人和追责措施,统一制标牌,装订在乡、村绿色资源旁,接受村民监督。对列入“管理办法”的古文化遗产,淡竹乡聘用保护责任人进行每月不少于两次的巡查,在巡查时,需填写《绿色资产保护巡查记录表》,做好被巡查点的记录档案归档工作。对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退出绿色资产管理清单的绿色资产,应提请村民大会讨论,要有90%以上的村民同意通过并报由乡政府归类、建档、公布。恶意毁损绿色资产管理清单内的绿色资产,村民有权向村、乡两级报告,并可将其扭送司法机关。如村干部监管不力,导致绿色资产管理清单内的绿色资产被人为破坏的,该村的当年工作一票否决,扣发村主职干部年度报酬。
针对村容村貌脏乱差的状况,2015年10月淡竹乡研究制定《绿色公约十条》,2016年2月在全乡推广,2016年下半年被中农办确定为中国绿色村居的标准,向全国发布推广。《绿色公约十条》的具体内容为:生态环境要保护、垃圾分类要处理、各种废物要利用、田头地角要清洁、门前午后要整齐、厨房厕所要干净、交通出行要有序、淳朴乡风要保持、乡愁记忆要留住、乡村民宿要发展。为了让“绿十条”创建有载体,淡竹乡建立了“打擂台,攻难题,比进度”的工作机制,按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把全乡分成两个赛区进行比赛,第一名村干部奖励2万元,村里奖励10万元;第二名村干部奖励1万元,村里奖励8万元;第三名村干部奖励5000元,村里奖励6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干部比学赶超的热情。另外还开展了“绿色村庄”创建“五星”评比活动,评出了“慈孝之星”“创业之星”“和睦之星”“贡献之星”和“垃圾分类标兵”,充分发挥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绿色公约十条》是约束村民百姓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为了鼓励游客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淡竹乡出台了“绿色货币”制度,制定了《绿色生活清单》,成立了《绿色生活基金》。
倡导低碳旅游新模式。“绿色货币”是淡竹乡发行的类似于人民币的一个纸币系统。游客住宿时领取《淡竹乡绿色生活清单》(该清单涵盖垃圾分类、降磷行动、志愿服务、绿色出行、文明就餐等5大类7小项),离店时商家逐项对照清单并签字盖章。游客凭清单到游客中心兑换绿币,用于境内农家乐(民宿)、商店、停车场、露营基地等商家消费时可进行抵价。以乡政府、乡科协、民宿协会、爱心人士筹集的形式成立“绿色生活基金”,游客在商家所使用的绿币,以现金形式统一回购。目前,参与游客5300多人次,“六小件”物品使用减少3000余套,有效降低了对绿水青山的污染。
有人说,“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入住一家民宿。”依靠天然的自然资源(淡竹乡森林覆盖率为91.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洁净,无工业污染,有“天然氧吧”之称),借助中国美院等高校设计师、艺术家的设计、指导,淡竹乡通过发展特色民宿来留住乡愁。迄今,淡竹乡共有高中低档民宿300家,床位400个,已占据台州民宿的半壁江山。
首先,通盘考虑乡村规划。淡竹乡政府在乡村规划中落实好《关于做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实施“在地”规划,周密审慎地了解、考察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宜建则建、宜改则改,把乡村整理成可以走得进、留得住、愿意看的地方,避免因大拆大建而造成对村庄原有的风貌格局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形成水穿村过、粉墙黛瓦、见缝插绿、“全域景区化,村景一体化”的村容村貌。使城镇化建设在节约、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走改造和创新之路。正如文化名人周榕所说,“当设计远离表演性和表现性、远离野心与机心,甚至褪去形迹,只剩下淡若不存的简笔涂抹,不由得不让人欢喜赞叹”。
其次,在中国美院等高校专家、学者的设计指引下,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打造形态各异的古民居、木楼和石屋,让民宿变得既有个性,又有当地风情。淡竹乡因势利导,对一些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的村落,提炼出保存较好的建筑局部和片段,进行功能置换,对危旧房拆后留下的横梁、瓦片、木窗等物件作为新村村庄美化小景小品装饰,充分利用雕花石窗、猪槽、水缸、石磨,制作成装饰品、洗手池、盆栽、铺路石,展示了古村变迁的点点滴滴,唤起了民众的乡愁记忆。
一是开发乡村旅游业。针对当前回归自然已成为时尚的趋势,淡竹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出了自摘游、美食游、民俗游、集市游等旅游项目,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二是开发乡村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淡竹乡开设竹品编织、剪纸、木制工艺品展馆,展示当地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三是利用传统节假日,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农事体验活动,迎合了城市人的“乡愁”。□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委党校)